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環境工程理論課程教學思考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環境工程原理”是環境工程本科專業的一門重要的專業基礎課,該課程的教學一直處于探索階段。我校環境科學與工程系開設“環境工程原理”課程以來,一直采用胡洪營教授主編的“環境工程原理”教材。在教學的同時我們也參考國外大學的原版教材,積極關注該科目的最新動態和發展,做到及時更新已有的教學課件和講稿,對教學內容不停進行補充修改和完善,從而保證我們傳達考慮到技術知識先進和符合實際需求。本文結合作者在環境工程原理教學過程中的教學實踐,介紹了該課程內容的設置,深入探討了課程理論教學模式和方法,對環境工程原理的教學提出一些自己的想法。
一、課程內容設置
本課程從環境工程的實際需求出發,結合我校能源與動力專業的特點,通過與環境工程技術實例的緊密結合,對水污染控制工程、大氣污染控制工程、固體廢物處理與處置工程等所涉及基本原理進行深入淺出的闡述,注重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最后能滿足不同環境工程行業的需求。筆者經過數年的教學探索和實踐,在教學內容和體系上不斷完善,力求順應時展對人才素質的高要求。我們重點講解環境工程原理基礎和分離過程基礎兩部分內容,對于反應工程原理部分進行初步介紹。通過該課程的學習,為后續的水污染控制工程、大氣污染控制工程、固體廢物處理與處置工程等專業課程的開設提供基礎。
二“、環境工程原理”理論課程教學
(一)課程教學方法
本課程的教學方法主要有講授式、問題探究式以及案例式三種類型。在專業課程教學過程中,對于具體的、有形的知識點的掌握,如環境工程原理的各種方程或規律,往往成為首要的教學目標,對于此種基礎知識一般以講授式教學方法為主。其中,緒論的講授則是決定課程教學成敗的關鍵,緒論講解中,應讓學生正確認識“環境工程原理是研究什么的一門學科”,感受到“生活中處處有環境工程原理”,培養學生對環境工程原理學習的興趣。其次,引導學生初步掌握環境工程原理學科的結構,激發他們的求知欲。最后,幫助學生正確認識并初步掌握學習環境工程原理的基本方法。在理論教學的每個單元的操作都面臨著復雜的實際問題,應用性較強,此時,就可以采取問題探究式的教學方法,在每一節新課開始之前,針對本節內容設置一些問題,特別是與實際生活相關的問題,引導學生進行思考與課堂討論。讓學生知道利用本節課的知識點可以解決類似問題,這能夠很好地調動課堂氛圍并極大提高學生的求知欲。例如在講吸附技術的過程中可以介紹常用的吸附劑用于污水的處理效果或者竹炭在凈化室內空氣質量中的作用。在對課程基礎理論進行深入闡述的同時,也需要密切結合環境污染控制工程實踐,此時,就需要用到理論聯系實際的案例教學方法了。將“環境工程原理”中的原理或公式所涉及的真實情景經過處理后,形成供學生思考分析的案例,通過獨立研究和相互討論的方式,來提高學生的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的一種方法。這樣的教學,生動具體、直觀易學,可以引發學生興趣,提升學生學習主動性,教育學生基本理論聯系實踐的本領和從事科學分析的本領。
(二)課程教學手段
“環境工程原理”所講述的基礎原理知識往往比較抽象,此時,為了提高教學效果和質量,增加課堂信息量,使學生在有限的學時里學習更多的知識,就需要充分利用現代教育技術和工具。例如,環境工程原理課程的公式繁多,在講解涉及工藝計算的章節時,則可采用先板書后多媒體演示的方式,即先用板書逐步分析已知條件及計算思路,再由學生進行部分內容的演算,最后用PPT課件完整演示整個計算過程。通過這一手段同時加深并驗證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此外,在講解環境工程原理課程內容時,應盡可能創造條件帶學生去環境工程基地進行實地參觀考察。考察的目的在于認知工程設備、了解實際工況,將課程基本知識與工程實際情況聯系起來,領悟環境工程原理知識在工程觀念中的應用。學生通過親自運行設備,觀察環境工程設備構成及操作要點,從生產技術性、經濟合理性方面進行系統的“工程”考慮,對不同的方案進行“工程”比對,形成工程觀點并強化工程思想。課程考核體系也是督促學生進一步吸收知識的重要工具。本課程的考核方式不僅以期末考試成績為唯一衡量指標,更重要的是將平時學習考核納入其中,考試成績占總評70%,平時課堂討論、課外作業成績占30%。其中考試成績包括期末考試以及平時的隨堂測試,課內測試形式多樣,這樣既可避免以期末考試成績衡量學生的單一、片面化的效果,又能夠從多個角度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得課程的考核體系更加客觀、公正。《環境工程原理》作為環境專業重要的一門專業基礎課,是學好后續專業課的基礎,通過幾年的教學實踐與改革,我校環境工程原理課程的課程體逐漸完善。在此教學過程中,注意采用啟發式、討論式、引導式教學方法,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
作者:張曉東 王吟 徐蘇云 楊一瓊 王冠 聞海峰 陶紅 單位:上海理工大學環境與建筑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