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電子商務背景下傳統營銷渠道改造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1引言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貫徹落實了對內改革、對外開放的基本方針,經濟和社會得到高速發展。市場營銷作為我國經濟和社會的支柱產業,其科技性、創新性、安全性越來越被人們關注。隨著網絡技術、信息化進程不斷加快,電子商務作為一種新型商務模式,已然成為市場營銷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然而,電子商務背景下,市場營銷傳統渠道受到嚴重沖擊,分銷渠道信息交流、服務傳遞、資金流動受到劇烈影響。目前而言,如何結合西方發達國家先進電子商務發展理念與我國國情特點,合理應用方法,建立完善的傳統渠道改革發展機制,是當前不得不解決的首要難題。
2分銷渠道所面臨的環境挑戰
2.1傳統商業零售業的渠道模式受到經濟環境影響
目前,傳統商業零售業發展渠道日益變窄。中國市場傳統商業零售業發展渠道經歷了重視廠家階段—重視經銷商階段—重視消費者階段。渠道本身隨著經濟形勢也在逐漸轉變。由于我國市場許多領域供大于求、傳統零售業競爭日益激烈,逐漸引發價格戰、營銷渠道戰,致使傳統商業發展渠道越來越窄,利潤空間被壓縮,成本控制力下降。
2.2電子商務對市場營銷傳統渠道的影響
2.2.1渠道扁平化,壓縮傳統營銷渠道,減少分銷渠道層級
企業以最大利潤為發展目標,根據企業目前市場營銷發展現狀與自身資金、資源條件,利用先進電子商務模式、高級管理技術,最大限度使生產者直接把商品出售給消費者。由于電子商務廉價、高速、適應市場的特征,傳統渠道不斷改變方式進而引起價格沖突,傳統方式不得不利用各種方式抑制電子商務渠道,致使利潤空間被壓縮。首先,由于電子商務存在網絡促銷、平臺促銷等不同銷售手段,往往是電商直接與客戶間交流,減少中間成本。其次,傳統渠道要受地域限制、時間限制等客觀條件影響,引發促銷沖突。
2.2.2市場營銷傳統渠道成員關系發生變化
市場營銷傳統渠道模式為:廠商—總經銷商—二級批發商—三級批發商—零售商—消費者。受到網絡營銷、電子商務渠道的沖擊,渠道成員關系逐漸由交易型轉變為伙伴型,其中制造商、批發商、零售商變成了統一的整體,渠道成員關系由“油水關系”轉變為“雨水關系”,其中制造商成為了最大獲利者,擁有了其他所有渠道成員的權力。這種渠道成員關系變化引發的市場營銷模式往往有三種:公司式垂直市場營銷渠道;管理式市場營銷渠道;契約式市場營銷渠道。渠道成員關系由單獨生存關系轉變為共生性關系。受電子商務影響,傳統營銷渠道緩慢、成本高、多極分化的劣勢逐漸顯現。傳統渠道下單獨公司可能缺少資金、技術、生產營銷資源,經營管理需要承擔更多的風險。渠道成員間關系由單獨生產生存邁向共生性,可以增加企業流動資金、貢獻市場信息、降低經驗風險。共生關系建立也需要一定條件。首先渠道成員之間需彼此信任,對成員背景、公司信息進行全面了解,可以互相借鑒、共同發展。其次建立互助同盟關系,渠道成員需做出必要貢獻,承擔必要責任和義務。前兩階段完成后,渠道成員需不斷深入發展,求實創新,研究發展新構思。
2.3電商企業面臨的困難、挑戰
2.3.1部分電商企業信息化程度低、信息數據來源窄
首先我國企業信息化程度較低,企業采購部、銷售部、操作部、財務部等部門間并沒有建立良好的信息交換平臺,信息傳輸、共享效率較低。其次計算機技術、網絡技術應用僅停留在傳輸文件、打印文件,對于市場形勢分析、同行業其他企業運營數據搜集等工作處理不到位。市場營銷行業發展受到外部金融環境和內部市場結構影響嚴重,信息數據來源窄是目前企業面臨的首要難題,無法快速、高效、第一時間得到市場變化信息,即不能及時采取措施,以抵御可能出現的危機,直接增加企業運營風險。
2.3.2我國市場營銷行業電子商務環境較差、政策扶持力度不夠
①電子商務加速了商業機密的泄露等安全問題。市場營銷行業存在電子商務設計諸多安全問題,如信息安全、資金安全、網絡安全、商業機密等。電子商務所依托的是網絡交易平臺。客戶從實體商業購物空間轉換到虛擬信息購物空間,這其中關于貨物信息以及談判、下單、購物、支付、物流運送等每一個環節,交易者對部分信息存在不確定性。其次網絡黑客的侵擾,也給外貿活動電子商務帶來信用、質量、技術風險。②缺乏法律框架和政策支持。目前為止,除了1996年聯合國第29屆發展委員會通過的《電子商業示范法》,市場營銷行業電子商務應用缺乏健全法律法規約束。法律等技術手段、規范界定仍存在諸多漏洞,第一,“知識產權問題”,電子商務使外貿活動更加快速便捷,同時也使知識產權保護變得更加困難。如軟件開發商、作家、出版社的產品版權問題,一定程度制約電子商務發展;第二,電子商務離不開電子合同,但目前法律法規對電子合同約束性、法律準則并沒有嚴格界定,合同問題、義務責任問題沒有細致劃分,電子簽名是否具有法律效益需要進一步改善;第三,電子商務依托的是網絡平臺。電子貨幣、電子憑證、電子銀行等各環節、部門行為規劃、細則都需及時解決。
3電子商務背景下企業營銷渠道改善對策措施
3.1整合現有政策資源、引導企業開展電子商務
3.1.1選擇切實可行的電子商務實施模式
企業應根據自身特點、未來發展戰略目標,選擇一種、多種或組合形式的電子商務模式,以滿足當前市場經濟需要,既保證平臺建設穩定性、信譽度、安全性,也要考慮市場前景、政府宏觀政策等,合理應用、整合資源、優化產業結構。
3.1.2建立推行電子商務的配套設施
科學、合理、全面建設電子商務配套設施,對中小企業電子商務進一步發展是至關重要的。隨著全球信息化、城市化、工業化進程不斷加快,電子商務網絡信息平臺搭建、保密技術、安全管理、CA認證、電子支付等關鍵技術都需要與銀行、稅務、海關、外匯、保險等相關部門協調發展,有組織、有計劃地與外國商務信息網絡同步接軌。
3.2提高企業對電子商務及網絡營銷的認識
電子商務較傳統商務具有快捷方便、經營成本低、創新獨特新穎等優勢。然而,受到網絡自身影響,企業電子商務存在很多局限性,如搜索功能不完善、管理不規范、稅務問題、配送問題、知識產權問題等都會制約企業進一步發展。傳統商務則更加人性化、考慮與顧客間長久穩定關系、風險較低。因此,需傳統商務與電子商務相結合,利用傳統商務吸取經驗,充分了解市場行情,以此為基石發展電子商務,二者相輔相成共同發展。在發展過程中需找尋“平衡點”,正確處理傳統商務與電子商務的關系。同時,企業應根據自己特點,建設具有良好信譽度、以營銷為導向的商務網站,科學全面的商務平臺、健全電子支付系統的網絡營銷模式,推動外貿企業平穩發展。
3.3建立企業電子商務信用和安全保證體系
首先為提高電子商務安全系數,要對每一環節、每一層次、供應鏈、產業鏈、資金鏈、物流鏈進行重新分析,每一階段都有相應的監督管理機構。其次信譽度建設,是一個長期過程,雖然近些年我國電子商務環境得到了一定改善,但與歐美等發達國家200年的信譽體系相比,我國信譽制度仍處于初級階段。必須建立科學合理的運行機制與管理標準,或通過第三方平臺,雙方建立商業信用,并保證在一定期限內,按時、保質、保量支付貨物和貨款,從內部整合開始“凈化”行業。
4結論
通過分析電子商務對傳統分銷渠道的影響,指出當前電子商務分銷渠道存在的配套措施落后、信息化低、應用模式窄等問題。明確企業應整合現有政策資源、引導企業開展電子商務、提高企業對電子商務及網絡營銷的認識、建立企業電子商務信用和安全保證體系,是企業在電商背景下,建立多元化的銷售渠道,實現平穩、向上、蓬勃發展的有效途徑。
作者:楊潔 單位:山西工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