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市場營銷課程教學改革策略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摘要:為了培養兼具理論知識與實操能力的應用型人才,提高市場營銷課程的教學效率,文章闡述了應用型人才培養背景下市場營銷課程教學改革的策略,包括改革課程內容、教學手段、考核方式三個方面,并提出了仍需完善的內容。
關鍵詞:應用型人才培養;市場營銷課程;教學手段
在全球經濟一體化的環境下,市場營銷不僅是一門學科,更是一種思維方式,是市場營銷專業學生培養專業技能的專業課。2018—2019學年第二學期課程教學改革,是在市場營銷原有課程體系上,依據培養應用型人才的客觀要求,從課程基本教學大綱著手,結合當地經濟發展對市場營銷專業人才的能力需求,以培養具備專業市場知識及技能的人才為中心、以職業能力為本位、以實際工作任務為引領、以工作過程為主導,針對學生特點進行的課程知識點重構和課堂教學改革。本次市場營銷課程教學改革堅持以就業為導向、以能力為核心,改變了傳統的以教師為主導的“填鴨式”“滿堂灌式”講解的教學方式,以學生為主體,把“三分之二”的課堂還給學生。
一、課程內容改革
市場營銷作為一門以消費者為中心,研究企業營銷活動及其規律的學科,是對管理學、西方經濟學和政治經濟學等先導課程內容的拓展和深化。各課程之間既有連續的知識點和邏輯點,又有各課程的專業內容,如何將其平衡化是課程內容改革的重點。改革從理論和實訓雙重應用出發,通過理論和實踐結合進行教學,使學生可以在已有知識體系的基礎上,樹立正確的營銷理念,掌握基本的營銷策略,培養學生運用營銷理論與專業知識理論進行整合、深化、拓展和系統化[1]。本次教學改革在保留市場營銷基本知識的基礎上進行模塊整合,為了實現應用型人才的培養目標,將對應的知識目標和能力目標予以闡述,重構后的課程內容如表1所示。從表中不難發現,整個市場營銷模塊的學習都是建立在企業市場調研的基礎上進行的。
二、教學手段改革
傳統的課堂以教師講課為主,且由于教學手段單一、課程內容枯燥無味,教師一人很難把控整個課堂節奏,容易出現忽視學生的學情、反饋等情況。鑒于此,教師要改革傳統教學課堂,將2/3的課堂活躍時間和思考時間還給學生,以教師引導為主線,以豐富的教學手段為工具,培養學生的綜合應用能力[2]。
(一)創新講授法
在傳統講授法的基礎上進行改革和創新,教師要改革之前教學用文字灌輸的老套路,從圖片和視頻入手,進行相關知識的切入。教師在授課之前需要先將整個知識框架體系呈現出來,形成邏輯思維框,進而將知識點、重點、難點在框架中展示出來,并利用精簡的邏輯主線,將課本知識和課外相關內容填補在知識點中,使學生在搭建好章節內容的教學體系下形成知識流。
(二)啟蒙提問法
無論是在課堂內容探索和課下內容強化的輔導過程中,還是在課堂講課前對之前內容進行回顧時,教師都可以采取課堂提問的方法,針對性地提出來重點、難點,并引導學生進行回答,這對于隨機回答問題的學生和其他學生來說,都是一種強化學習效果、提升學習效率的有效方法。由于該課程是將生活中常見的現象知識化、系統化、理論化而形成的,因此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采用提問的方式,一步一步引導學生將實際與理論聯系起來,幫助學生建立學習市場營銷的理論邏輯框架,同時可以進行思維的延伸與知識的補充,在學生已有專業理論的基礎上進行體系的深化。
(三)情景模擬演練法
針對市場營銷的實踐性、應用性、綜合性等特點,基于相關管理類專業已有的相關理論知識,為將市場相關知識進行融合,教師可以在課堂上對學生設置特定的工作情景,讓學生自行組織市場環境的演練,以達到在工作環境中掌握技能,提升實操能力的目的,而且可以帶動課堂氣氛,一舉多得。
(四)實訓成果展示
利用實訓課時,教師在課堂上對相關實訓內容和要求進行闡述之后,留下時間讓小組進行討論和分工,在下次課上讓各組把組內相關成果在班級予以展示。針對市場營銷課程所涉及的一些實踐應用性較強的環節,如目標市場的細分、選擇和定位,企業內外部環境的分析因素把控,競爭者在市場中的預測與應對策略,針對某產品進行的定價策略、渠道策略、促銷策略的選擇等,教師可以讓學生進行分組討論,然后將討論的結果在課堂上進行展示,由其他組的學生進行評價,并將其作為期末考核的一部分。這樣不僅可以培養學生的責任意識、團隊意識,還可以使小組成員分工明確,從而使教師有針對性的考核依據。
(五)案例教學法
案例教學法無疑是最能提起學生課堂興趣的一種有效方法。教師在教學中常以分組的方式,在授課之前先進行案例導入,在授課中每講授一個知識點便向學生提供一個有關的案例,讓學生以小組的方式展示探討的過程和結果,通過案例分享和小組展示培養學生對學習的興趣,同時,還可以培養學生的領導能力、團隊意識和表達能力。
三、考核方式改革
傳統課程的考核將更多的分數比例置于期末考試上,市場營銷課程的改革在最終學生成績評定方面也要進行考核方式的改革,要調整相應的比例系數,致力于從根本上提升學生的實操能力。
(一)理論考核與實訓考核相結合
市場營銷課程基本理論知識的考核主要通過期末閉卷考試進行,教師在期末考核命題的過程中,要嚴格按照教學大綱規定的重難點分布情形,結合上課的學情,綜合考量進行出題;實訓考核應貫穿市場營銷各個營銷模塊課程的過程性內容展現,各小組成員需要在每完成一個營銷模塊內容后,按時提交實訓報告,以此作為小組各個成員及小組整體表現的評價依據。
(二)重視課堂表現
為了突出學生在課堂的主人翁地位,教師要從課堂回答問題的頻次、情景模擬的參與率、小組討論成果展示的優秀率、上課態度等方面對學生予以考核。在此激勵機制下,學生及不同小組之間會形成良性競爭,學生在競爭中可以看到對手的閃光點,彌補自身的不足之處,從而使自身的專業技能和實操能力得到顯著提升。
(三)個人考核與團隊考核兼顧
在完成課后個人作業的過程中,更多的學生可以通過獨立完成作業來進行自我學習效果的展現;而在完成小組作業的過程中,則存在許多懶惰的學生“搭便車”坐享其成的現象,針對此類現象,教師可以小組成員協商為依托,從小組提交的實訓成果、小組討論成果、情景模擬演練中,按照小組的貢獻排名,從而得出學生的個人考核綜合成績。市場營銷課程作為管理類專業的專業基礎課程,按照學院人才培養方案的要求,在理論考核與實訓考核雙重考核結合的模式下,采取“最終成績=平時表現(20%)+實訓考核(30%)+期末考核(50%)”的權重比例,這樣更有利于學生應用能力的提升。
四、需完善的內容
本學期市場營銷課程的教學改革,在取得了一定成效的基礎上,仍舊有一些需要不斷完善和提升的內容。
(一)引入思維導圖總結模式
在對每一個營銷模塊相應的內容學習完畢之后,教師需要對該模塊整體邏輯框架進行概括總結,使學生可以對雜亂無章的知識點進行條理化和系統化梳理,用全面的眼光來看待企業面臨的各種問題,還可以鍛煉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
(二)契合思政教育
不得不說沒有思政教育的課堂無異于沒有靈魂的課堂,本學期的課程與思政教育結合得還不夠深入,在之后的教學中需要對這方面予以豐富化。教師主要培養學生作為營銷從業者的良好職業態度,并恪守職業規范;培養學生通過對產品和服務的整體營銷,引領企業健康發展的職業責任和情感;使學生形成以顧客為導向的思維習慣和方式,培養其以事實說話的調研精神;使學生確立以開源節流為宗旨的財務行為導向;在確保正確市場調研和把握市場特點的營銷決策前提下,培養學生堅持不懈和卓有成效的營銷執行力。
(三)深化教學反省
每一次教學的完成都會受到不同現實狀況的影響,不同班級的學生也會有迥異的上課習慣和上課風格。因此,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不能采取千篇一律的教學方式,而要因地制宜。教學后,教師可以通過課堂上學生的面部表情、課后交流進行課后反省,從而及時發現自身教學的不合理之處,并嵌入實際情況予以改正。
(四)利用平臺進行教學資源的展示
教師利用學校提供的學習平臺超星通,將本學期相關課程的內容通過平臺進行上傳,不僅使自己的學生可以在課后進行課堂內容回顧與復習,還可以使其他專業有興趣的學生進行知識能量的補給。同時,教師還可以多聽取學生和其他教師反饋回來的意見,不斷完善自己相關課程的內容建設,為課堂教學改革注入源源不斷的動力。
五、結語
經過一學期的課程教學改革,市場營銷課程的教學效果取得了一定的優化。在市場競爭愈演愈烈的當今社會,兼具理論知識與實操能力的應用型人才儼然成為市場爭奪的焦點所在。作為新時代的青年教師,要順應時展潮流,不斷推進課程現代化、思政化、應用化、改革化發展,才能滿足市場對應用型人才的需求。
參考文獻:
[1]楊剛要.供給側改革背景下地方高校轉型發展研究[J].黃河科技學院學報,2019,21(4):100-104.
[2]張翠翠,趙京鶴.基于應用型本科“工程材料與成型技術”課程教學改革與實踐[J].智庫時代,2019(29):224-225.
作者:張磊 單位:山西工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