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農商銀行市場定位與轉型發展探思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摘要:支持實體經濟是農商銀行工作中主要的職責,能為其健康發展提供強大保障。農商銀行在實際工作中,需要給予有效定位,并堅持基礎性原則,深化農區市場,促使綠色金融發展到田間,以實現新的轉型發展。基于此,在本文中對農商銀行市場定位和轉型發展做出詳細探討,結合農商銀行在轉型發展中的不足和建設優勢,給出農商銀行市場定位的轉型發展理念,確保在不同措施應用下積極進步。
關鍵詞:農商銀行;市場定位;轉型發展;理念
促使農商銀行的現代化發展,需要明確其產權,達到法人治的現代化,以保證其滿足自身的建設需求。特別是隨著新時期深化改革,保證銀行流程更加規范,增強其服務功能,能符合市場經濟的具體要求。因此,實現農商銀行的轉型發展十分重要,可以為實踐工作的執行提供強大保障。
一、農商銀行的發展優勢
(一)企業法人機構更加靈活農商銀行作為地方性的金融機構,和我國的商業銀行比較,法人在工作中的部署、政策的制定以及執行效率方面都存在很大不同,整體服務工作更加靈活,能發揮其自主性。農商銀行和村鎮銀行以及外資銀行進行比較分析,發展中是將省聯社作為重要引導,給予統一的布局和分析,同時,實現的結算服務工作、產品營銷工作等都將展現一定的系統特點。
(二)增加政策扶持
我國在當前已經增加了一些優惠政策,如:存貸比、支小再貸款等,都能為金融機構的涉農貸款提供強大支持,也有利于農村金融稅收優惠政策的使用。同時,對于地方性的金融機構,還增加了就業崗位、財政惠農補貼等,在為縣城經濟發展提供強大保障的同時,也為現代地方政府發展增加更多的政策支持。
(三)為市場增加更多潛力
三農發展和一些小微企業在貸款中面對很多困難,特別是貸款不方便問題。所以說,三農和小微企業的信貸資金面對一定的剛性需求。為了解決金融服務發展中的問題,需要給予總體的創新,為市場的總體發展提供強大保障。當前農村地區更加關注普惠金融,也是政府重點解決的問題,所以說,農商銀行在市場發展中潛力更大。
(四)服務產品符合本地需求
農商銀行在實際經營中時間較長,其歷史內容更加豐富,具備的農村市場中基礎客戶體系龐大,整體面更廣。同時,在普惠政策的積極引導下,還需要在整體上做好布局,加強信息科技基礎工作的完善,還需要結合實際需求,增加特色化產品的研發,保證在全省范圍內對其積極推廣。不僅如此,電子銀行在實際發展中,也開始逐漸應用到車道、手機銀行等領域,這些產品逐漸適應了農村市場發展,且得到農村市場的深度認可。農商銀行作為重要指導對象,其發揮的社會職責比較大,提供的金融服務要求比較低,不僅更加符合群眾的使用需求,也有利于整個市場的有效擴展。
二、農商銀行轉型發展中的不足
(一)競爭力不足
隨著金融的改革和深化,銀行開始放開,其發展機制逐漸向著市場化方向建設。特別是農商銀行,在金融行業地位逐漸增加,其服務產品也不斷增多。農商銀行已經開始擴展到各個鄉鎮,增加了不同的助農服務站,促使農合、新農保和惠農政策等業務的結合。由于農村市場資源存在一定問題,且農村市場和城區市場不均衡,農民的理財意識薄弱,同時,農商銀行的產品和服務也比較單一,不僅無法促使其符合現代金融發展需求,也不利于核心競爭力的提升。
(二)影響力不足
基于調查分析,發現社會大眾未認識到農商銀行的必要性。存在的民間資本參與少,甚至一些人認為是私有銀行。同時,由于在習慣和經驗方面的限制,還停留在對信用社的認識,外部認知未予以優化和更新。
(三)人員發展意識不強
農商銀行轉型發展受到一定限制,主要容易損壞相關參與者的自身利益。在實際執行中,不具備長遠的發展意識和競爭意識和服務意識,責任心不強,且傳統思想更加嚴重。
(四)管理機制不完善
農商銀行還處于初級發展階段,構建的管理機制不完善,在工作中還在利用傳統的信用社一套管理模式。同時,在員工管理工作中,構建的激勵機制不完善,缺乏有效的競爭機制和獎罰機制,總體執行力度不夠。在實際經營過程中,無法達到整體的創新,特別是在自主產品研發中總體推動力不足,不利于風險管理,從而降低工作效率。
三、農商銀行市場定位與轉型發展理念滲透
在近幾年不斷進步和發展下,我國的農商銀行改革發展獲得積極進步,在企業治理、經營管理以及風險控制工作中都實現了全面進步和發展。但是,工作中也存在一定矛盾和風險,特別是發展不均衡問題的產生。所以,為了推進農商銀行的建設質量,保證向著良好的方向發展,還需要對當前的實際問題嚴格解決。通過以上對農商銀行發展優勢和在轉型期間遇到的問題,結合實際給出重要的理念滲透。執行工作中,不僅要樹立良好的品牌形象,為其制定更加完善的制度,還需要促使獎勵激勵機制的形成,為其提供更加豐富的金融產品,這樣在總體建設和發展下,不僅有利于農商銀行的合理定位,也能為其轉型發展提供強大保障。
(一)形成品牌形象
政府、員工以及客戶等社會參與者需要加強對轉型工作的宣傳,維護稅收、薪酬和服務以及經濟發展方面的利益。期間,要遵循以支農支小、服務實體經濟的原則,對本地的影響力和認可度給予支持。其中,不僅要保證積極宣傳,還需要增強整體服務,以得到社會的認可和關注。在整體建設工作中,可以為其構建可信賴的銀行,保證能為客戶提供強大方便,維護整體效益,也要按照市場的實際運行要求,遵循發展原則,對當前的發展情況進行轉換,抓住機遇,實現深耕細作,保證農商銀行在產品、品牌和服務方面都得到認可。
(二)制度的完善化
首先,加強頂層設計。保證管理理念的更新,促使人員綜合素質的提升。期間,將行業管理工作作為主導,對股東大會和各個行業管理工作的關系有效維持,保證工作人員職責發揮中獲得更高評價。同時,還需要形成良好的監督體系,確保在監督工作中優化發展。然后,使中層設計得到優化。在對相關部門和支行設置期間要更為合理,降低管理層級數,增加實際的管理跨度,這樣審批程序不僅會減少,也有利于總體執行效率的提升,促使人力、財力和物力的節約化。最后,保證員工管理機制更加完善,促使崗位等級管理制度的使用。將年作為單位,結合員工的工作業績和工作態度,形成完善的等級管理指標體系,并將其作為依據實現優化評定。
(三)獎勵激勵制度的形成
農商銀行在對人員進行選擇期間,要在各個環節上積極優化,特別是人員培訓和招聘工作中,要為其營造公平、良好的工作環境,保證員工在健康的氛圍中成長,促使人員個體價值的發揮和實現。還需要保證收入分配機制更加完善,為其提供平均收入分配,保證工作都能有效執行。其中,執行多勞多得、少勞少得的原則,保證每個人員在工作中能夠按照自己的貢獻科學分配,這樣所有員工不僅能積極參與,也有利于工作效率的穩定提升。
(四)保證金融產品更加豐富
從當前的實際發展情況看,農商銀行的產品還不夠豐富,特別是在價格上,未彰顯發展優勢。所以,要積極轉變重要觀念,將客戶的發展需求作為重要條件,促使法人應用更加靈活,為社區、企業和學校或者是政府提供重要引導,確保都能在合理計劃下完成。不僅如此,還需要按照一定目的,展開整體的市場調查工作,對客戶需要的產品詳細分析,促使業務的積極創建,保證所有客戶都能享受到最優實惠,也能吸引到更多的客戶。還需要為其構建完善的關系營銷體系,基于對基礎客戶檔案的設立,對客戶的實際經營情況充分掌握和了解,保證農商銀行的各個產品都能整合,特別是銀行卡、業務或者是收單業務等,都能為其發展提供重要的支撐條件。
四、結束語
基于以上的分析和研究,農商銀行在實際發展過程中,需要將三農金融作為重點內容,把握鄉村振興和精準扶貧工作的要點,加強金融資源的優化配置,在農民獲得更高效益基礎上,也有利于農村的整體進步。
參考文獻
[1]楊嚴為.農商銀行市場定位與轉型發展理念思考[J].中國農村金融,2017,(20):63-64.
[2]齊稚平,周君勃.堅守定位回歸本源書寫普惠金融新篇章——訪呼和浩特金谷農商銀行黨委書記邢愛澤[J].銀行家,2019,(12):28-31.
[3]余開生.城區農商銀行轉型須處理好“八大關系”[J].中國農村金融,2020,(7):65-67.
[4]趙應云.創新引領城區農商銀行差異化發展[J].中國農村金融,2019,(21):39-41.
[5]霍惠惠.金融新常態背景下的農村商業銀行競爭力研究[J].經濟研究導刊,2018,(14):133-134.
[6]胡志國.江蘇蘇州農村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發展戰略研究[J].環球市場,2019,(25):31-32.
[7]唐驥.農商銀行信用卡部門利潤中心模式探討[J].經營者,2019,33(17):210-211.
作者:高錫麟 單位:大通縣農村商業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