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簡談醫院人力資源管理中的心理契約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心理契約理論之所以得到組織與管理者的不斷重視,正是因為心理契約違背現象的不斷出現。心理契約的違背主要源于員工與醫院管理者之間的認知差距,員工由于外部環境或者內部認知因素的影響,員工的期望或者目標落空,從而感受到不滿意或者不滿足,就會拋棄之前的心理契約,進而產生不滿情緒。在醫院人力資源管理中,不同階段,心理契約違背的表現及產生原因也不同,具體如下:
(一)招聘階段
事業單位招聘制度改革為醫院與員工提供了更多雙向選擇及雙向了解的空間,招聘過程也成為醫院與員工構建心理契約的第一個階段,在這個階段,雙方對于對方的認知從零開始,對于知識型員工來說,基本生存及安全的需要與自我實現的需要同樣重要,薪資待遇與工作環境是應聘人員的基本需求,同時醫院明確的晉升渠道、專業發展的支撐環境等是應聘人員的主要關注點,此時醫院良好的聲譽、形象,人文價值及明確的發展目標對于員工都具有很強的吸引力。在這個階段,如果醫院展示的實際發展環境,對應聘者訴求解釋顯得曖昧不明,同時對于應聘者的訴求予以粗暴拒絕等,都會使得應聘者產生違背心理契約的行為,造成潛在優秀應聘者的流失。
(二)新員工入職階段
新員工入職后,通過崗前培訓,了解崗位職責,同時在老員工的影響下和對醫院的深入了解中,會因很多原因產生離職的想法,從心理契約的角度分析,員工會因對醫院“期望”落空產生一種不公平心理,進而故意違背心理契約,入院后對于醫院招聘時的良好宣傳與實際環境之間的落差產生失望情緒,薪資待遇低,培訓不到位,沒有落實到承諾的工作崗位,個人發展空間太小等。也有因個人原因產生一種消極怠工情緒,如人際環境不暢,工作壓力太大等。
(三)員工職業生涯發展階段
知識型員工的主觀能動性與個性化,使其更加關注自我價值的實現,個人發展定位明確,發展目標較高,因此員工更加關注職業發展規劃及相應的支持環境。若醫院學科發展目標與員工職業發展前景契合,同時醫院學科建設能為員工發展提供良好環境,員工則會自主提升自我專業素養,積極進行繼續教育與培訓學習。但當醫院無法實現員工自我實現的需求,員工就會出現職業倦怠的現象,對醫院期望降低,進而產生離職行為。
二、基于心理契約的醫院人力資源管理健全策略
(一)招聘階段
醫院應對應聘者進行正確的引導,詳細告知醫院概況、工作環境、報酬、崗位職責、工作范疇等相關內容,以及該崗位未來的發展方向。醫院的優勢學科及重點發展學科應及時介紹給應聘者,醫院的薪酬管理模式、職稱晉升的渠道及政策、醫院的價值觀及管理理念等都應在招聘階段呈現給應聘者,并能獲取應聘者的共鳴,達成心理認知上的共識。
(二)新員工入職階段
在這一階段,醫院應首先為員工提供全面良好的崗前培訓,通過崗前培訓進一步強化醫院價值觀及發展目標,介紹醫院文化歷史,幫助員工熟悉醫院環境,通過心理健康教育及入職教育幫助新員工轉換角色,為上崗做積極準備。通過崗前培訓推薦出醫院管理方面的優勢及特色,如良好的科研申報平臺,完善的培訓資源,多樣的繼續教育機會,國內外優質醫院及學校的培訓機會等。同時通過醫院相關行政職能科室進行詳盡的績效管理方案介紹,晉升政策介紹等,為員工提供準確全面的信息。從物質與精神雙方面進行激勵。
(三)職業生涯管理過程中
醫院應該引導員工建立與醫院發展方向相一致的職業生涯規劃,幫助員工找到組織需求與個人需求的契合點,輔助員工制定合適的長短期職業發展目標,并跟進員工的職業生涯進展狀況。醫院在幫助員工規劃職業生涯目標時,還要注意確保發展目標的可行性和挑戰性,職業生涯的目標如果缺乏可行性,將打擊員工的積極性,缺乏挑戰性,則會使員工在成長的過程中缺乏動力。職業生涯規劃應該以書面的形式體現在職業開發計劃當中。這樣做員工會感到醫院的關心,而不至于因為醫院變革,契約改變而發生工作消極和團隊凝聚力下降等現象。從而建立員工與醫院共同發展的心理契約,最終使員工與醫院實現共同成長和發展。
作者:陳斐單位: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濱江院區人力資源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