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品牌國際化策略需要重視的問題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摘要:隨著世界經濟一體化步伐的加快,品牌國際化已經成為不可抗拒的歷史潮流。我國企業可結合自身的特點和實力,借助世界知名品牌成功的經驗,逐步走出國門,到國際市場上去發展。
關鍵詞:品牌國際化發展戰略
隨著世界經濟一體化步伐的加快,品牌國際化已經成為不可抗拒的歷史潮流。企業走品牌國際化道路,一方面可以為企業在地域組織上尋求更為廣闊的發展空間;另一方面可以在世界范圍內營造品牌優勢和競爭優勢。企業可以結合自身特點和實力,借助世界知名品牌成功的經驗,逐步走出國門,到國際市場上發展。
國外企業品牌國際化發展的經驗
國外企業品牌國際化發展的經驗,可以概括為以下五個方面:
步步為營,穩扎穩打。國外企業的做法是以產品銷售開路,從設辦事處開始,循序漸進,逐步深入。先設辦事處推銷自己的產品,了解當地市場,了解消費者的需求特點,尋找潛在的合作者,增強國際營銷能力,最后再投資設廠,在當地生產。
從較小的市場做起,逐步拓展。當地市場的消費者由于消費習慣不同,不可能一下子全盤接受外來的產品,他們需要一個逐步適應、習慣的過程,這就需要公司從一點一滴做起,潛移默化。例如松下公司建立海外企業時,從做干電池做起,有了經驗以后,才把產品擴展到收音機、電視機、電風扇上面。寶潔公司在剛進入中國市場時,也只從飄柔、潘婷等少數品牌開始,立穩腳跟之后品種才逐步豐富起來。
謹慎制定投資決策。國外公司進行一項投資決策大約要用3-5年的時間,前期準備工作非常認真、全面、仔細,從宏觀環境到微觀環境都進行了深入地分析,而且一般都要聘請管理咨詢公司協助調查當地消費者的需求特點、市場潛力、競爭對手等情況。寶潔公司進入中國市場的第一個品牌“海飛絲”,就是在對市場進行了一番充分的調查研究后打響的第一炮,其后每一品牌的進入,都是圍繞著市場,圍繞著消費者這個中心來運作的。有人說,寶潔公司養活著中國近一半的市場調查公司,此話盡管夸張,但卻反映了寶潔公司的重視市場的一面。
營銷人員當地化。為了盡快適應當地營銷環境,熟悉當地國家政策、相關法律,了解當地文化、風俗習慣等,國外公司設立的當地機構都傾向于雇傭當地人員。當地人員無論是在語言上,了解當地的消費行為與商業習慣上,與當地主要客戶和消費者之間的交往上,還是與當地政府和企業界的關系上都擁有巨大的優勢。
我國企業品牌化的發展戰略
借鑒外國經驗,結合我國的實際,就大多數企業來說,品牌國際化的發展戰略可以按以下步驟進行:
間接出口。大多數品牌準備進入國際市場時,都會思考這樣一些問題:我們的產品在國際市場上會不會受歡迎,在哪些市場上受歡迎,競爭對手有哪些等等。不嘗試著把產品打入國外,這些問題就無從得知。但是盲目的踏入國外市場又要承擔很大的風險。因此,最好的辦法是借助他人的力量,通過專門的貿易公司把產品出口到海外。這就是間接出口。間接出口通常是通過國內出口商、國內出口商和合作組織三種形式實現的。這種方式所需的投資較少,啟動資本低,企業可充分利用中間商長期建立起來的銷售網絡和信譽,使自己的產品迅速進入國際市場;企業無需花費大量人力、物力和財力親自到國際市場進行調查,也無須應付外國當地市場情況,具有一定的靈活性。這雖然要將相當一部分利潤拱手讓人,但卻降低了自身的風險,彌補了初入國際市場,而缺乏國際市場營銷知識和經驗的不足。經過這個階段,企業可以對自己的產品在國際市場上所處的地位有一個初步的了解,為轉入下一步奠定基礎。
合作出口,積累經驗。經過一段時間的委托出口,對國際市場有了初步了解之后,企業就可以考慮加入進去,與其共同投資,共同管理出口公司。通過合作,不僅在利潤上可以進一步得到分成,更重要的事有了國際市場經營的親身體會,更容易獲得國際市場情報,開發出符合國際市場需要的產品,同時可以學習國外企業先進的管理和營銷知識,積累國際營銷經驗。
直接出口。設立辦事處,獨立經營,開拓國際市場。取得一定的營銷經驗后,企業可在海外設立辦事機構直接同當地的中間商打交道,逐步建立起自己的銷售網絡。它有助于向消費者提供更好的服務,擴大品牌的影響,建立自己的聲譽。經過這樣一個階段,可以更好的了解當地消費者的需求特點,積累更多的經驗,公司的國際營銷水平必將顯著提高。
略聯盟。無論是間接出口還是設立辦事處直接出口,都受到很多的限制,如關稅壁壘、運輸成本等。因此,國際營銷發展到今天,多以資本輸出的跨國公司為主。對于國外的新生市場來說,資金、技術和管理一般比較缺乏,因此當地政府更愿意接受投資而不是進口的商品。同時為了保護國內產業,他們剛開始的時候還會對外商的單獨投資作出很多的限制。在這種條件下,應尋求與當地企業建立戰略聯盟,并以此為依托進入當地市場,利用當地企業的公共關系和對當地市場的了解,結合自身的資金、技術,發揮綜合優勢,創造出更高的生產力,開發出適應當地的產品,從而快速占領當地市場。國際戰略聯盟有利于縮短新產品開發的時間;有利于分攤高昂的開發投資費用;有利于形成規模經濟效益;有利于避免經營風險。
海外獨資生產。與當地企業結成的戰略聯盟往往是不穩定的,合作者之間由于實力、管理風格以及文化背景的差異可能對投資、經銷方法或政策有著不同的意見和看法,從而影響雙方的進一步合作。隨著當地政府對外資管制的放松以及當地企業自身的成長,聯盟可能會逐漸失去存在的基礎,或者由當地企業接管,或者為外資收購。此時,獨資經營也就成為一種明智的選擇。獨資經營有許多優勢,利潤百分之百分享,子公司可以完全按照母公司的營銷意圖行事,對目標市場信息反饋快,應變能力強,擁有較強的營銷活動控制力等。
實施品牌國際化發展戰略應注意的問題
由于國際市場受不可抗拒因素很大,從而使營銷戰略的制定和執行比較困難。因此在實施品牌國際化發展戰略過程中應注意以下問題:
以國內市場為依托,拓展國際市場。我國品牌要想在國際市場上謀得生存空間,必須先在國內市場上站穩腳跟。國際市場與國內市場是相互聯系的,產品在國內市場都沒有競爭力,在國際市場上也不會受歡迎。國內市場相比國際市場更容易把握,可以作為公司利潤的主要來源,支持公司在國際市場上的擴展。國際市場瞬息萬變、風云莫測,有了國內這塊根據地,可以做到攻防自如,進退有余。相反,如果忽略國內市場的開發,只注意國外市場建設,則可能會在國內市場上“馬失前蹄”。中國出口商品要想在世界市場上站穩腳跟,必須首先在國內市場上創出名牌,占領國內市場。
要樹立強烈的品牌營銷意識。由于我國企業品牌營銷起步晚,在國際市場上,大部分廠商還未能樹立品牌營銷觀念,營銷手段單一。我國企業還未真正走出國門通過國際媒體大張旗鼓的開展品牌營銷。我國每年用于品牌國際營銷的費用少得可憐,全部費用甚至比不上“可口可樂”一家企業。許多企業僅僅通過國際博覽會這單一途徑推銷自己的品牌,綜合運用廣告、公共關系、營銷推廣和人員推銷開展品牌營銷的企業很少。現在,許多外國品牌,如“可口可樂”、“肯德基”等,在我國已是婦孺皆知,這主要是他們在中國成功地開展了品牌營銷的結果。他們不但利用廣告對中國消費者狂轟亂炸,而且開展各種攻關活動,如“飛利浦”贊助足協杯,“希爾頓”贊助籃球聯賽,“可口可樂”捐助希望工程,而我們中國的品牌在國外能被外國人知道的卻很少。
注意產品的適應性改變。雖然全球市場在朝著一體化方向發展,但是,各國消費者的文化差異是毋庸置疑的。無論是全球統一的品牌,還是全球標準化的產品,具體到某一市場時,都往往需要做適應性的改變,這樣才能更樂于被各地的人們所接受。如“可口可樂”是以其產品的全球標準化出名的,在世界各地都可以喝到統一口味的“可口可樂”。但事實上在某些國家“可口可樂”的甜味、碳酸水含量是不同的。
因地制宜,靈活多樣,有計劃的進行,逐步推進。各企業應根據自己的能力、經驗、各市場的規模、特點、產品特性和有關政府法規,競爭者或合作者的能力手段等條件,因地制宜,靈活的選擇不同的發展戰略,以求達到最理想的效果。例如有些企業可利用已有的品牌優勢,在家電、高技術等領域,優先進行品牌國際化的發展。一般來說,初次進入國際市場的企業最好遵循以上發展階段要求進行,而對已有豐富國際營銷經驗的公司就不必拘泥于此,可以一開始就一戰略聯盟的形式進入國際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