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企業信息化管理人才培養探索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企業的運作實質上是對“人、財、物”的管理。企業急需專業的信息化管理人員來幫助企業進行企業的管理、流程的優化,進而降低企業的運營成本,提高盈利能力,即企業需要的是既懂經營管理,又能夠進行信息技術操作的綜合技能人才。企業信息化管理人才在深化企業改革、優化產業結構升級、提升第三產業規模和質量、擴大開放增加進出口貿易額,以及提高固定資產投資科學決策等領域都將發揮至關重要的作用。
二、企業信息化管理人才實訓課程體系定位
《教育部關于加強高職高專教育人才培養工作的意見》中提出高職高專教育人才培養模式的基本特征是:以培養高等技術應用性專門人才為根本任務,以適應社會需要為目標、以培養技術應用能力為主線設計學生的知識、能力、素質結構和培養方案,畢業生應具有基礎理論知識適度、技術應用能力強、知識面較寬、素質高等特點。因此,結合企業對信息化人才的需求以及教育部對高職院校人才培養的要求在課程和教學內容體系建設方面應以“應用”為主旨和特征來進行構建;其中實踐教學的主要目的是培養學生的技術應用能力,并在教學計劃中占有較大比重。為達到人才培養目標,高職院校應創新實訓課程建設思路,將各種實訓資源進行整合和升級,建設一個具有特色的,能夠滿足多層次多需求實訓教學體系———企業信息化管理人才實訓課程體系。該實訓課程體系設計的總體思路是應本著綜合素質與專業知識相結合,以提高學生理論水平、業務能力、綜合素質、創新能力為主導,建立逐步推進業務操作水平的四個層次的實訓課程體系。第一層次:崗位認知培養,即基礎專業技能訓練項目;第二層次:職業認知培養,即結合多門課程面向任務的非仿真技能訓練項目;第三層次:社會認知培養,即面向全局,跨專業的仿真綜合實訓項目;第四層次:緊密聯系就業、創業,培養職業能力的創新創業實訓項目。
三、四個層次實訓課程體系的具體實施
1.崗位認知實訓
這一層次的實習實訓主要是針對基礎專業技能進行訓練的。單一性實訓項目可與專業課程設置協調一致,根據課程教學需要,開展模塊化的實訓課程設置。分別設有計算機實驗室、電子商務運營中心,會計模擬實驗中心,現代管理綜合實訓室。通過計算機實驗室實訓,讓學生能夠掌握現代企業要求的基本的信息化技術,如辦公自動化軟件office的操作與應用,網絡辦公應用,能夠取得計算機一級水平證書。會計模擬實驗中心主要開設的是會計電算化的實訓內容,通過會計電算化實訓,讓學生熟練掌握一種財務軟件的使用方法,具備使用財務軟件進行會計核算和管理的操作技能,并且能夠觸類旁通地學習使用其他財務軟件,提高學生的操作技能,并對會計崗位的軟件操作有所認識。電子商務運營中心開展的實訓項目,是以培養學生網上市場調查、市場分析和市場預測能力、網絡客戶服務能力、網絡營銷策劃能力、電子商務網站策劃能力、網頁設計能力、圖片處理能力、利用互聯網開展其他商務活動的能力為主要目標,為相關課程的實驗實訓以及助理電子商務師考證的培訓提供保障。在現代管理綜合實訓室可開設市場營銷相關實訓課程,包括市場營銷、市場調查與預測,通過相應的軟件平臺的操作,以培養學生營銷策劃技巧的能力、運用市場營銷分析方法和技能的能力、市場環境、消費者需求調查技能、ACCESS數據庫應用的能力。在崗位這一認知層次的訓練,除了配合單門學科完成相應崗位認知和實訓外,還可以根據專業需要跨專業搭配進行實訓,最大程度的鍛煉學生的基礎專業技能。
2.職業認知實訓
為了讓學生建立起對工業制造企業總體流程的概念,參與到企業生產經營的物流、資金流、信息流等各個環節的實際操作中去,則設計了第二層次實訓教學平臺,也就是可以進行平面企業運營流程操作的企業資源計劃(ERP)實訓平臺。在ERP實訓中運用直觀的沙盤教具和系統平臺軟件,融入市場變數,結合角色扮演、情景模擬、講師點評,使受訓人員在虛擬的市場競爭環境中直接參與“企業”的經營活動,體驗企業的采購、研發、生產、銷售、計劃、財務核算、籌資與投資管理等各方面的運作流程,體驗承擔經營的風險與責任,學習管理知識,掌握管理技巧,感受管理真諦,體驗團隊協作精神,全面提高學生企業經營管理的素質與能力,深入理解和有效掌握企業經營管理理論,鍛煉學生運用所學理論及方法解決企業經營管理實踐問題的能力。該平臺又具體分為兩個實訓平臺:一是ERP企業經營沙盤實驗中心,是基于沙盤平臺,學生通過角色扮演的方式,模擬真實企業經營,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二是ERP企業商戰沙盤實驗中心,是基于電子沙盤平臺,學生通過角色扮演組成團隊開展比賽的方式,模擬企業之間的殘酷商戰,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經過實訓,學生基本達到下列目標:第一,系統地體驗制造業企業的完整運營流程,理解物流、資金流、信息流的協同過程。第二,深刻理解企業戰略的重要性。學會用戰略的眼光看待企業的業務和經營,保證業務與戰略的一致。第三,掌握常用的營銷方法和營銷策略。學會分析市場、制定營銷策略,進行競爭對手分析。第四,了解生產運作管理的基本內容。感受生產與銷售、采購的密切關系。第五,理解“現金”對于企業的重要性;學會解讀財務報表,進行簡單的財務分析。第六,理解團隊合作的重要性,樹立全局觀念及共贏理念。第七,體會信息化對企業管理的重要作用,理解企業信息化建設對企業管理引起的變革。
3.社會認知實訓
第三層次的實訓教學平臺,把ERP平面沙盤上的企業建設成真實的企業環境,建立了“VBSE財務管理模擬實驗中心”。虛擬商業社會環境VBSE的實訓平臺是綜合了多門專業知識的全仿真管理實訓平臺,實訓理念是“把企業搬進校園”。學生通過在畢業前的綜合實訓鍛煉,訓練學生對企業全面管理知識的理解和掌握,有利于學生綜合素質能力的鍛煉和提高。該平臺以對現代制造業與現代服務業進行全方位的模擬經營及管理。學生通過在多類社會組織中從事不同職業崗位“工作”,訓練在現代商業社會中從事經營管理所需的綜合執行能力、綜合決策能力和創新創業能力,感悟復雜市場營銷環境下的企業經營,學會工作、學會思考,從而培養自身的全局意識和綜合職業素養。
4.創新創業實訓項目
經過以上各層次的實習實訓,已經為學生走向就業崗位奠定了堅實的職業技能基礎。在頂崗實習階段,學生可以運用所學到企業進行實踐鍛煉;也可以利用學校提供的創業實訓項目作為平臺自己嘗試創業,孵化出更多的創業項目。通過建立按業務能力訓練為主的專業實訓課程體系的設計,以及將不同層次實訓項目進行搭建的教學模式的探索,旨在改變以往傳統實訓教學的一些不足,使得實訓教學資源得到更好的配置和優化,整合單一實訓課程進行體系化建設,最終達到培養高素質、高實踐水平、業務能力強的企業信息化應用人才的目的。
作者:孫霄 李鋒 單位:云南經濟管理學院財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