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建筑業構筑企業文化的策略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建筑業企業文化存在的主要問題
1.企業核心競爭力較弱。企業核心競爭力是其文化力的重要表現,蘊藏于企業文化、融合與企業內質之中。企業文化是企業核心競爭力的一部分,企業文化的根本在于企業與員工共同的愿景目標以及對企業文化的忠實信仰。現今國際建筑市場上的競爭已不再是單純的產品競爭,而轉為理念與文化的競爭,國內很多建筑企業在打造核心競爭力的同時,往往忽視企業文化的融入和滲透,缺乏持續不斷的創新、發展和培育。由于沒有最深厚的企業文化底蘊,使其與競爭對手之間的差距不斷拉大。許多建筑企業沒有把工程做成名牌,注入文化,不但阻礙社會效益的增長,并直接影響企業文化對企業核心競爭力的促進作用,這樣的企業在建筑市場的激烈競爭中,也是難以可持續發展的。
2.管理機制不健全。企業文化本身就是一種不斷創新的文化,與時俱進,適時創新,才能保持長久的生機和活力。我國建筑企業文化建設影響最大的因素是管理機制不健全,目前我國建筑業大多觀念落后,管理體制、工作程序、工作標準、管理規范和規定難以適應市場經濟和國際市場變化的需要,與國際通行模式不接軌。企業的功能不完善,工程總承包能力較弱,缺乏先進的技術支撐,難以參與國際招標競爭。在運行機制方面,也存在項目管理水平低,運作起點不高,方法不多,文化創新不夠等問題。與國外企業相比,我國建筑企業缺乏自己鮮明的企業文化,不能適應市場與資源整合的需要。進行文化結構的變革已勢在必行。
3.安全文化意識不強,培訓流于形式。企業文化更注重“安全文化”,建筑企業的工作性質,決定了安全文化在企業文化建設中必須占有很大的比重。工程施工中,造成建筑業事故頻發的原因與建筑業本身的特點有著密切的關系。首先,工程建設的建筑工人大多是外來務工人員,文化水平不高,安全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較弱,從而造成安全文化意識的復雜性。其次,建筑工程建設的危險性本身較大,由于工作崗位流動性大,員工沒有認真地經過安全文化教育和培訓,安全文化意識比較淡薄,造成了安全工作的隱患。第三,建筑業安全生產方面的投入較少,歷史欠賬較多,安全防護措施不到位,安全生產責任制、安全生產設施與主體工程的“三同時”等安全文化有關的制度,在許多單位未得到真正落實。一些地方的領導重視發展經濟,輕視安全文化建設,更是造成建筑業安全事故頻發的原因。
4.人才匱乏,激勵機制不健全,管理能力不強。企業文化的核心是以人為本,離開人,企業文化就成了無源之水和無本之木。我國建筑企業文化受人才因素的影響較大,建筑施工隊伍大部分來自農村,他們的成長環境、教育程度、教養習慣、性格特征等諸多不同,形成了錯綜復雜的企業文化交融或文化沖突,直接影響到企業文化能否為每一個員工所接受。由于受教育程度低,受過專門教育的技術工人嚴重不足。同時由于企業用人機制不健全,對高素質人才,缺乏有效的激勵機制,致使優秀人才大都流動到優秀企業中,使得相當多的建筑企業面臨人才危機,從而加大建筑企業文化建設的復雜性。
5.員工的整體素質偏低,結構不合理。由于我國建筑業人力資源層次主要集中在施工層面上,企業的員工大多來自全國各地,文化水平各不相同,大量的農村剩余勞動力直接進入建筑業,使得人員整體素質偏低。由于這些人員大多沒有受過嚴格的崗位技能等方面的培訓,在實際工作中,并不能滿足建筑市場的變化對人員素質能力的需求,同時也增加了企業文化建設的難度。另一方面,高層次的管理人員、技術人員和高技能工人偏少,尤其是初、中、高級技術工人的比例嚴重失調,結構不合理。因此,建立一套完善科學合理的文化建設體系是非常重要的。企業通過文化建設構建,以一種員工易于接收的形式來支撐人們的思想,激發人們的學習、工作熱情,帶動人們的工作積極性,為企業創造更好的經濟效益,是當前企業健康快速發展的必然要求。
1.打造企業形象,提升企業的核心競爭力。(1)打造企業良好形象。企業形象是社會大眾和企業員工對企業的整體印象、整體感受與評價,是企業文化構成的綜合反映,是企業通過各種實踐、多種方式以及擁有的核心資源(包括高端人才、核心技術資源、專利、財力等)在社會上塑造起來的知名度和美譽度,建立良好的企業形象是企業文化建設一項不可缺少的重要內容。良好的企業形象,可以提高員工的自豪感和歸屬感。建筑企業在企業形象建立過程中,要緊緊圍繞企業實現經營目標塑造自己的形象,在競爭中贏得戰略優勢。首先,企業形象得到全社會的認同。企業形象的好壞是社會公眾和廣大消費者對企業形象的認知和認可,社會公眾對企業形象的認可,企業的產品和服務將會被社會接受。其次,要突出企業設計的個性化。個性化的企業形象能給人產生強烈視覺沖擊效果,而深留在人們的記憶之中。個性化設計一定要反映企業的歷史、背景和企業的特點。同時個性化的形象設計也有別于同類型的其他企業,給公眾留下深刻的印象。第三,企業形象的設計要考慮到不同的顧客群。對企業形象的認識過程,是人們主觀意識對企業形象這一客觀事物的綜合反映。(2)提升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一個企業旺盛生命力的最深厚根源在于企業文化的底蘊,是企業長期優勝的關鍵和保障。首先,核心競爭力的構成要素主要包括智力、技術、制度、文化等四個方面。企業文化是企業的靈魂,是造就企業核心競爭力的動力之源,它不僅能增強企業內部的向心力和凝聚力,而且對企業整體競爭力的提升和對外擴張都發揮著重要作用。因此,企業文化可以在企業中形成凝聚力、激勵力、約束力、導向力、紐帶力、輻射力。對于企業來說,如果有一個優秀的企業文化,員工就會在潛移默化中接受共同的價值觀念,由此形成持久的競爭力,對企業長期的經營業績將起到重大的作用。
2.推進企業文化創新,完善企業管理機制。(1)推進企業文化創新。在企業文化建設中,我們需要充分了解建筑企業的內外環境,從內部把握建設主體的基本情況,抓住企業自身的文化特性進行構建。同時從外部分析建筑行業的運行特點,如市場行為不規范、操作混亂等阻礙企業文化建設健康發展的現實問題,研究分析建筑行業的優勢,如我國對外承包市場的擴大,關稅壁壘的降低將使得對外承包工程成本降低,國外的先進技術、管理和施工模式的引進帶來的發展機遇。有針對性地開展實例分析,從觀念、心理、行為方式、習俗等關系著手,研究和設計突出個性和特色的建筑企業文化,在傳統的建筑企業文化特點上構建以知識為導向的企業文化。(2)完善企業管理機制。管理是企業文化運作和發展過程中的重要因素,員工在文化建設中的種種不足和弊病,究其原因,許多是其制度不健全和不落實造成的。因此,企業必須有健全的管理制度,通過制度來約束員工的行為和言論,同時要向管理要效益,尤其是科學管理,是企業實現有序的企業文化和高效的保證。因此企業必須在管理上加大力度,實行“嚴、緊、實”的要求,實踐證明,管理機制是對企業文化的運作和發展的保證。
3.加強安全文化建設,牢固樹立安全第一的理念。(1)構建企業安全文化,樹立安全第一的理念。建筑企業應有針對性地加強企業安全文化建設,要以企業的決策及企業形象策劃為載體,融入企業安全文化的精髓,建立有自身個性的優秀的企業安全文化。(2)突出安全文化建設,改善施工現場環境。首先,工程施工過程中,都會存在高危作業。如橋梁施工,樁基礎、梁板漲拉、吊裝作業等工作環節,危險系數較高,稍微放松警惕,就可能引發安全事故,對員工的人身安全造成一定程度的傷害。為了讓員工能夠安心的工作,企業必須把安全文化放在首位,并作為企業文化建設的重點。只有安全有保障,生命有保障,工作才有保障。其次,積極創造條件,切實改善施工現場員工的工作和生活環境,從而進一步保證企業達到安全生產的目的。
4“.以人為本”,建立“人企合一”的文化氛圍。(1)“以人為本”,增強企業的凝聚力。“以人為本”的建筑企業文化建設就是要時刻把人的需要放在最根本的位置,要體現對建筑企業一線員工,尤其是對民工人格的真正尊重,要切實保障員工的合法權益;要樹立人是企業最寶貴資源的價值觀,重視對各類人員的溝通與協調,最大限度調動各類人員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把員工自身價值與企業的價值統一起來;要打造良好的人文環境,樹立正確的用人觀,使員工產生對企業的歸屬感、責任感、報效感,從而不斷增強企業的向心力和凝聚力,進而為企業的健康發展和不斷壯大貢獻自己的力量。(2)強化管理,建立“人企合一”的文化氛圍,首先,建筑企業要把企業文化建設工作列入重要的議事日程,形成齊抓共管的文化體系。其次,建筑企業員工工作時間長,勞動強度大,高空作業多,危險系數高。因此,企業應該充分了解每個員工的需求,關心他們的生活,用“情”感召他們,創造一個良好的企業心理環境,營造尊重人、理解人、關愛人的良好氛圍,建立“人企合一”的企業文化氛圍,用優秀的企業“文化力”協調和引導員工,用人本關懷溫暖員工。不僅在物資基礎的保障、生產生活環境的改善和合理薪酬上滿足他們,更要為他們創造實現個人價值的發展空間,建立有利于員工成長和上升的機制,為員工的發展創造良好的平臺
5.提高認識,注重培養員工素質能力。(1)加強領導,提高對培訓重要性的認識。企業領導者應舍得在提高員工能力、素質上下功夫,花本錢、搞投資,加強對培訓工作領導,提高對培訓工作重要意義的認識,以此作為企業文化建設中的重中之重。企業在培訓的實施過程中要注意加強管理制度和規章制度的學習、新技術新工藝培訓等。同時對企業核心流程、組織機構和激勵機制進行重組優化,以增強全員的服務意識、合作意識、市場意識、經營意識和企業文化建設意識,增強企業團隊精神和向心力。(2)寓教于樂,在提高員工素質能力上下功夫。首先,要通過培訓,把企業的經營理念、企業標準、規章制度貫徹下去,讓每名員工熟練掌握,從而改進和提高員工的知識、技能、工作態度、管理水平和行為規范,增強企業的凝聚力和競爭力,培養團隊精神,達到構建企業文化,樹立企業形象的目的。其次,學習和培訓能力已經成為塑造企業文化核心競爭力的基本方法之一。學習是當代企業面臨的緊迫任務,學習是企業管理人員的當務之急,把企業辦成學習型組織,已經成為許多現代企業經營戰略的重要目標,而培訓是實現學習目標的基本方法和途徑。從另一個側面來講,培訓能力的大小,從一定意義上講代表了企業的競爭能力和應變能力。第三,寓教于樂的活動。如通過圖書閱覽、電影、電視、展覽、音樂、美術、攝影等各種形式,把員工求新、求樂、求知和求美結合起來。
綜上所述,建筑企業文化建設是一項綜合性系統工程,是企業發展的基礎。企業應結合自身特點和獨有的內涵、外延,通過長期不懈的共同努力,加以正確地應用和研究,不斷促進企業核心價值觀和經營理念的完善。就能夠應對激烈的市場競爭的壓力和挑戰,建設優良的施工企業文化,形成良好的企業風氣,促進企業文化的發展創新,推動企業發展戰略、經營策略的轉變,使企業文化成為孕育企業創新與發展的源泉和動力,來有效推動企業和諧發展,從而保證施工企業更好地在市場競爭中求得生存與發展。
作者:陳強單位:中鐵九局第六工程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