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探究企業文化對職教的意義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現在有些職業學校的校長本身就是企業家或者是向企業家學管理,用企業文化理念來組織思考學校的高效運作,最大程度地實現教育目標。
對學生成長的影響1、對學生職業技能水平的影響職業學校辦學是為企業輸出人才的,因此,學校要與企業緊密聯系,不能關起門來自己搞教學,應該有別于普通教育人才培養模式,加強校企合作,讓企業文化在教學過程中起到應有的作用。企業文化對學生技能的影響主要是通過學生親自下車間,感受企業為其提供的教學情境和文化范圍,通過實踐教學獨立完成工作任務,培養職業技能。同樣,學生能力的鑒定也需要企業的參與,不能只靠學校的理論考試,要對學生的職業技能、態度、情感和價值觀等都給予客觀的評價,只有用人單位滿意了,學校培養的學生才算合格。2、對學生職業道德培養的影響學生的職業道德是學生成才的另一個必要因素。有調查表明,有些職業學校學生之所以不容易就業并非是職業技能不過關而是其職業道德達不到企業的要求。學生通過在企業實踐,去感悟作為一個員工應具備的基本素質,加深他們對職業道德內涵的理解。
對學校專業設置、課程開設和教學組織形式的影響職業學校的特色之處在于它的專業和課程兩個方面。專業設置要因地制宜,根據當地企業的特色開設相關專業,并根據企業需求確定專業的人才培養目標,從而確保學生參加工作時能夠專業對口。課程是一個學校的靈魂,直接決定學校辦學的成功與否。職業學校在開設相關課程時應該進行職業活動分析,根據職業來確定課程,在確保理論知識點的前提下,引進部分優秀的企業文化和成功企業發展個案來充實教材內容。在教學組織形式方面,企業文化對其影響深刻,應企業“無縫對接”即畢業就能上崗的需求,近來年職業學校越來越強調學生的動手能力,這對原先的教學組織形式來說是一個很大的沖擊,不只是需要課堂教學形式,而且要加強企業的實踐教學。
對學校教師隊伍建設的影響職業教育的特殊性要求專業教師個個是“全才”,提倡“雙師型”人才的培養,教師既要具有一套管理學生的辦法,又要有較高的專業知識和技能水平。在一定階段內,每一位專業教師都要到企業參與生產實踐,在企業里感受企業文化給予的陶冶,同時要求專業技能課的教師必須達到一定的技能等級。只有這樣,才能給學生傳授企業的新技能、新要求,適應市場需求。總之,最大限度地利用企業文化的推動力來促進職業教育的發展,成為職業學校在校企合作辦學中的一種新取向。當然,在校企合作中,學校文化必然要與企業文化有所碰撞與交融。構建以企業文化為藍本的學校文化成為職業學校發展職業教育的必然途徑。
校園對在校學生來說,是學習場所之外還相當于一個小型社會,學生在校園里學習文化知識和技能外,還能培養與人溝通、相處的能力。所以,構建良好的校園文化很有必要,能夠使學生得到全面發展。校園文化從構成上來看,包括校園精神文化、校園制度文化、校園物質文化三種形態。職業學校應試圖從這三種文化形態著手構建校園文化,并將校園文化與企業文化聯系起來,建立以企業為藍本的職業學校校園文化。
將職業精神灌入到校園精神文化建設中校園精神文化是一種隱性文化,是學校成員在思想觀念、精神理念、價值觀念等方面的深層表現,是校園文化的最高境界,被稱之為學校的靈魂。職業學校通過與企業的合作,充分吸收企業文化中的積極因素,將先進的企業理念融匯進學校精神文化中,使之成為全體成員的共同觀念,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精神、愛崗敬業精神、團結協作精神、開拓創新精神、拼搏競爭精神等,同時又要和職業定向結合起來,充分反映出專業所要具備的特殊素質,共創校園精神文化。
嘗試用企業行為規范來約束學生,重構校園制度文化職業學校培養的學生最終要進入企業,所以盡早讓他們接觸企業的行為規范非常有必要。比如企業員工的紀律性要求和嚴謹的工作態度,對于學生來說,如果沒有長期的養成教育,就會很難適應企業的這種制度文化,導致畢業生不能很好的從學生的角色轉化為員工的角色,從而達不到零距離就業的要求。所以在重建校園制度文化時就應該吸取企業行為規范中有價值的元素,逐漸縮小校園文化與企業文化的距離,使職業學校學生從入學起就在一定程度上了解、熟悉并認同企業文化。
利用企業物質文化充實校園的物質文化校園物質文化主要指校園環境,是構建校園文化的物質基礎,包括校園內建筑、實訓設施、圖書資料、校園標志物等。在對職業學校校園物質文化的建設過程中,我們要充分利用企業的優勢,學校通過與企業合作,引進企業的一些工作設施來充實學校的教學設備,模擬企業的工作情境,讓學生盡早接觸工作環境和企業設備。此外,在學校的軟設施上也要加大力度,比如圖書館里要有不同專業的學習材料,以便學生自學。校園的學習和生活環境布置,除有名人畫像、格言警句等,還必須有市場人才需求信息、行業與專業的發展趨勢、業內成功人士的資料等與職業相關的因素,讓學生從行業日新月異變化中體味職業感受和專業思想,提高學習動力。
作者:姚永聰單位:浙江廣廈建設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