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執政能力干部素質探討論文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摘要:黨的十六屆四中全會作出《中共中央關于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的決定》后,一些領導干部和許多學者圍繞黨的執政能力建設從提高領導干部素質在黨的執政能力建設中的地位和作用、領導干部應具備的素質和能力、領導干部素質和能力的狀況、提高領導干部素質的途徑等方面對領導干部素質進行了研究,這些研究取得了一些有意叉的成果。但目前的研究還存在一些不足,有待于今后進一步深入研究
關鍵詞:執政能力干部素質述評
一、關于領導干部素質在執政能力建設中的地位和作用
《中共中央關于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的決定》指出: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必須“以建沒高素質干部隊伍為關鍵.以改革和完善黨的領導體制和工作機制為重點”。在這里,一個是“關鍵”,一個是“重點”。它們之間的關系如何?建設高素質干部隊伍在黨的執政能力建設中到底處于什么地位呢?不少學者對此進行了研究。
許多研究者以《決定》中的“以建設高素質干部隊伍為關鍵”為依據,提出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關鍵是要提高領導干部素質。持這種觀點者盡管他們的表述有所不同,比如,“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關鍵是要提高黨的各級領導干部的素質。”建設高素質干部隊伍是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的關鍵”。‘建設高素質干部隊伍是提高黨的執政能力的重要保證。”等等。但意思基本是一致的他們提出這一觀點的理由主要有如下一些:
理由一:對執政黨來說,各級領導干部是構成黨的整體的重要因素,是黨所執掌政治權力的直接承擔者。黨的執政能力,首先就是要通過他們個體個人的能力素質來體現。離開了各級領導干部的能力和素質,黨的執政能力就無從談起,不提高各級黨的領導干部的執政能力,整個黨的執政能力就無法得到提高。這就決定了執政能力建設的重點必然是黨的各級領導干部的能力建設。
理由二:首先,辦好中國的事情,關鍵在人,關鍵在領導干部。其次.各級領導干部的執政能力決定我們黨的執政能力。黨的執政能力,首先要通過領導干部個人能力體現出來,離開了領導干部的執政能力,整個黨的執政能力就無法得到提高。再次,在新形勢下,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既需要從黨的思想理論、方針政策策略和體制機制上全面建沒,又需要每一個黨員特別是黨員干部全面提高素質和能力。事情總是要人去做,機制和體制的改善需要領導機關和領導干部去運作,從最終意義上看.邇是要提高干部隊伍的素質和能力。
理由三:黨的干部隊伍是我們黨執政的骨干力量,沒有高素質的干部隊伍。就無法完成自身的執政任務和執政使命;沒有高素質的干部隊伍,黨就無法團結和動員廣大人民群眾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首先,干部隊伍的素質與能力反映和決定我們黨的執政能力。一方面,黨的執政能力是全體黨員尤其是黨員}部素質與能力的綜合體現,每個黨員和干部的素質越高,集體智慧就越高越能作出正確的決策.整個黨的執政能力就越強另一方面。黨的執政理念如科學執政、民主執政、依法執政等和執政方略如方針、政策、決策等,需要通過各行各業各層次的領導干部具體執行才能得到落實。因此,高素質的干部隊伍是黨的執政理念和執政方略得以貫徹和落實的基本保證。其次,高索質的干部隊伍是不斷增強黨的執政能力,鞏固黨的執政地位的根本保證只有高素質的干部隊伍,才能實現黨的指導思想上的與時俱進,才能用發展著的馬克思主義和正確理論指導爭黨.確保正確的執政方向;只有高素質的干部隊伍,才有不斷完善領導體制和工作機制.理順各種關系。建立科學的執政體制;只有高素質的干部隊伍,才能真正做到保持與增強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鞏固執政基礎;只有高素質的干部隊伍,才能帶動整個黨員隊伍素質的提高,搞好黨的中央組織、地方組織和基層組織建設,優化執政主體。
理由四:建設高素質干部隊伍之所以是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的關鍵。是由黨的干部在黨的事業中的地位和作用決定的。黨的干部是黨的事業的組織者和領導者,是黨的路線方針和政策的執行者;是黨聯系群眾的橋梁和紐帶。
還有的學者認為,在體制建設、制度保證、基層組織建設、干部隊伍建設等諸多環節中,干部隊伍建設最為關鍵,而干部隊伍建設又應以切實提高領導干部的素質為重點。
但也有的學者認為,僅停留在這個層面(提高領導干部素質是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的關鍵)的理解是不夠的。黨不是黨員和黨員干部人數的簡單之和,黨的執政能力,絕不能看作是黨的各級領導干部的執政能力的簡單匯總。作為一個整體,黨的執政能力主要是指掌握和運用國家政權的能力。因為黨的執政能力和執政水平的提高,不但要落腳到黨的各級領導干部素質和能力的增強上,而且更要落腳到黨的體制和機制的改革上。
有的學者認為,在黨的執政能力建設中,關鍵是黨的領導體制和工作機制的建設。在體制和機制的改革尚未完成前,提高黨的領導干部的執政能力可以作為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的一個重點,但最終還是要落到體制和機制的改革上。推進黨的領導體制和工作機制的改革,才是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的治本之策。
二、關于領導干部應具備的素質和能力
建設高素質干部隊伍,全面提高領導干部的素質和能力。首先必須搞清楚的就是領導干部應具備哪些基本的素質和能力。為此,很多學者也進行了研究。
有的學者認為,全面提高領導干部的素質,一是應努力提高政治素質。領導干部必備的政治素質包括政治方向、政治立場、政治觀點、政治紀律、政治鑒別力和政治敏銳性等六個方面的內容。二是應努力提高理論素質。加強干部隊伍的素質建設,就必須開展深入持久的學習。最根本的是學習馬列主義、思想,特別是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三是應努力提高科學文化知識和專業技術素質
還有的學者認為。建設高素質干部隊伍必須正確把握“高素質”的內涵。要根據黨的十四屆四中全會對建設高素質干部隊伍提出的五條基本政治業務素質的要求來提高領導干部素質即,一要有遠大的共產主義理想,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堅定地走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堅決貫徹執行黨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和各項方針政策。二要努力實踐黨的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密切聯系群眾、堅決維護人民群眾的利益。三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一切從實際出發。善于開拓前進,具有唯物辯證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四要帶頭遵紀守法、保證清正廉潔,發揚艱苦奮斗精神,自覺拒腐防變。堅決反對消極腐敗現象。五要刻苦學習,勤奮敬業,不斷加強知識積累和經驗積累。具備做好本職工作的業務知識能力。
有的學者認為,根據黨的十六屆四中全會確定的黨的執政能力建設的目標和任務的要求,建設高素質的干部隊伍,當前特別要強化領導干部的五種能力,即,不斷提高駕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能力,不斷提高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能力,不斷提高建設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能力,不斷提高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能力,不斷提高應對國際局勢和處理國際事務的能力。
還有的學者認為,增強黨的執政能力,領導干部要著重提高五個方面的能力。一是提高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二是提高加快發展的能力。三是提高改革創新能力。四要提高統籌協調能力。五要提高處理突發事件,化解社會矛盾,保持社會穩定的能力。
曾厭紅同志指出,領導干部耍“從以下六個方面努力提高自己的素質和本領。第一,要善于把握全局}第二,要善于科學決策;第三,要善于求是創新;第四。要善于識人用人;第五,要善于做群眾工作}第六,要善于團結協調”。”
三、關于領導干部的素質和能力的狀況
目前,我國領導干部的素質和能力狀況如何?同其擔負的重任和使命是否相適應呢?曾慶紅同志明確指出;“黨的執政能力同黨所擔負的重任和使命總體上是適應的。黨內存在的突出問題,歸結起來,主要是兩方面的問題;一個是不適應新形勢新任務的需要,一個是不符合‘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要求。所謂‘不適應’。正如《決定》所指出的,面對新形勢新任務,黨既有思想觀念和執政理念的不適應.也有領導方式和執政方式、領導體制和工作機制的適應,還有黨員干部隊伍素質和能力等方面的不適應。這主要表現在一些領導干部和領導班子思想理論水平不高、依法執政能力不強、解決復雜矛盾本領不大,以及一些黨的基層組織軟弱渙散,一些黨員不能發揮先鋒模范作用,等等。所謂‘不符合’,就是一些黨員干部事業心和責任感不強、思想作風不端正、工作作風不扎實、脫離群眾等問題比較突出.腐敗現象在一些地方、部門和單位還比較嚴重,等等。”
很多學者都認為,我國領導干部隊伍主流是好的。廣大領導干部胸懷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勇于開拓,積極進取,不怕困難。不怕挫折,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克己奉公特別是“四化”的要求使整個領導干部隊伍的知識結構發生很大變化,文化技術素質明顯提高。隨著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深入發展,各級領導干部對中國國情的認識、對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人識、對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和市場經濟規律的認識。都大大地深化。領導經濟建設和總攬全局的能力有了增強。但是問題也不少。
有的學者認為,一些領導干部出現信仰危機,喪失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崇尚資產階級腐朽的生活方式;腐敗現象屢禁不止,并且呈現出于部級別越來越高、貪污受賄數額越來越大、手段越來越隱蔽、涉及領域越來越多、斂收速度越來越快、冒險膽子越來越大、窩案串案增多的態勢。還有極少數人私欲惡性膨脹,為了達到個人目的,竟然勾結或利用黑社會勢力置他人于死地。一些惰性的、消極的甚至腐朽的東西逐漸滋生起來,從思想上、作風上和組織上嚴重侵蝕著領導干部隊伍,影響著黨的凝聚力、戰斗力的增強和黨同群眾關系的加強。
有的學者認為。從干部隊伍的現狀來看.面對新形勢新任務。一些領導干部理論水平不高、依法執政能力不強、解決復雜矛盾本領不大,素質和能力同貫徹落實“三代表”蘑要思想、全面建沒小康社會的要求還不適幢;一些黨員干部事業心和責任感不強,思想作風不端正、工作作風扎實、脫離群眾等問題比較突出。”
有的學者把領導干部隊伍中存在的問題歸納為“七化”:政治意識淡化;宗旨意識虛化;紀律意識弱化享樂意識泛化;官本位意識強化;道德意識俗化;公仆意識蛻化
四、提高領導干部素質和能力的路徑選擇
關于領導干部索質和能力提高的途徑歷來是我國領導人和學者們關注的一個重點主要觀點有如下一些。
路徑一:提高干部素質,一是要完善選人機制,拓寬選人渠道,嚴把用人關;二是要加強學習和教育,注重能力的培養和提高;三是要完善考核評價機制;四是要充分發揮監督機制的作用;五是要堅持黨要管黨的原則.充分發揮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
路徑二:建設高素質的干部隊伍,首先,必須選好人、用好人。選好人、用好人最基本的要做到以下三個方面:一是標準要明確;二是制度要健全;三是用人要公道。其次,必須從領導干部抓起。一是領導干部要牢固樹立“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執政理念;二是領導干部要堅持“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工作方法;三是領導干部要加強“五種能力”建設。再次,必須做到與時俱進一是樹立創新意識;二是培養服務理念;三是營造競爭的氛圍;四是甥造廉潔形象。
路徑三:提高干部隊伍素質,一是要加強學習,提高馬克思主義理論水平;二是要增強政治敏銳性;三是要努力改進領導作風;四是要創造性地開展工作。
路徑四:提高干部素質應著重做好如下幾方面的工作:第一,要努力學習馬列主義、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第二,要加強共產主義理想的學習和教育,牢固樹立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思想第三,要加強對黨員干部的法律知識和黨紀的學習和教育,明確樹立黨員干部必須在憲法和法律范圍內活動的思想,做遵紀守法的模范。第四,要加強對黨員干部的科學文化知識的學習和教育,努力提高黨員干部的科學文化素質。
路徑五:建設高素質干部隊伍是一項系統工程。它需要全黨上下共同努力,方能取得成效。最重要的是必須在于部的學習教育、選拔任用、考核監督等方面建立一整套良好的運行機制。使干部工作走上制度化、規范化的道路。一是要抓好干部的學習教育;二是要擴大干部工作中的民主.提高干部工作的公開性和透明度;三是要加強對干部選拔任用工作的監督;四是要落實黨管人才原則,實施人才強國戰略。
路徑六:建設高素質干部隊伍必須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改革和完善干部的選拔任用機制與制度,用制度保證把干部選準用好;引導和加強干部的學習與鍛煉;注重和嚴格干部的監督與管理
路徑七:按照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的要求,培養和造就一支靠得住、有本領、經得起各種風浪考驗、堪當歷史重任的高素質干部隊伍,重點應抓好以下幾方面工作:1.按照建設學習型政黨的要求努力把領導干部的學習和培訓提高到一個新水平2.切實加強領導班子建設。培養治國理政的專家。3.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搞好選才用人。4.加強黨風廉政建設,深入開展反腐敗斗爭。
路徑八:新時期提高領導于部素質主要有如下幾條途徑:一是要加強學習。包括加強理論學習。努力鉆研業務。學習歷史及其他社會科學。二是要加強實踐鍛煉。三是要不斷總結和提高。四是要自覺向老一輩革命家學習。
五、簡要評價
以上關于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沒提高領導干部索質觀點述要表明.我國學者對建設高素質的干部隊伍這一重大課題的研究進行了有意義的探索,并取得了一定的理論成果。這些成果.既為建設高素質干部隊伍提供了初步的理論成果,也為今后的領導干部素質研究奠定了一定的理論基礎。當前的研究還存在以下一些問題;
(一)抽象研究的多,量化分析的少。
在我們檢索到的關于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與領導干部素質研究的文獻中,幾乎都屬于經驗性總結。缺少實證性研究比如,對于領導干部素質和能力的狀況這個問題,幾乎都是抽象研究,很少有學者做深度調查,進行深入的描述,更少有系統量化分析。尤其缺乏可供分析的量化數據。這些抽象的經驗性總結。沒有經過科學論證,不可能推及總體
(二)“素質”和“能力”兩個概念常常混淆。
大多學者在論述提高領導干部素質的時候都涉及到能力,常常將“素質”與“能力”混淆,有的學者干脆把“能力”叫作“能力素質”.把它作為領導干部應具備的諸項素質中的一種。其實“素質和“能力”是既有聯系又有區別的兩個概念。能力,通俗地講就是做事或完成某項任務的本領。素質通常是指人在先天生理特征的基礎上,受后天環境、教育的影響,通過個體自身的認識和社會實踐.所形成的比較穩定的、從事各種活動所具有的內在本質和基本品質。它只有通過人的實踐活動才能表現出來。能力是一個人綜合素質的集中體現。一般地說,高素質的人才,都在某一或某些方面具有較強的能力,但并不意味著他各個方面的能力都強。高素質只是為他形成某一方面的能力提供了良好的條件。比如,一個出色的籃球運動員,應該說他的運動素質是很好的,但他的乒乓球就不一定打得很好。這說明“素質”和“能力”是不能等同的。另外,從我國領導人的一些講話和文章中也可以看出,他們對“素質”和“能力”是作了區分的。比如,曾慶紅同志在《努力提高領導干部的素質和本領》一文中提到,“同志在山西考察工作時指出,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必須落實到提高各級領導干部的素質和本領上”再如,“還有黨員干部隊伍素質和能力等方面的不適應”。
(三)把高素質的干部隊伍建設簡單理解為提高領導干部素質。
不少學者在論述建設高素質干部隊伍時,實際上把重點放在提高領導千部個體的素質上各級領導干部個體的素質和能力固然重要,它們是構成高素質干部隊伍的基礎。沒有領導干部個體的高素質和能力,就不可能建成離素質干部隊伍。正如一部發動機.部件質量不高。無論怎么配置。整部發動機的功率也不可能高。但是,高素質的干部隊伍決不是每位領導f部素質和能力的簡單相加。一支:干=部隊伍作為一個整體.它的各個部分、各個環節、各種要素如何實現資源的優化配置。其結構如何更加合理,形成單個部分所無法具有的整體機制和活力,這是至關重要的。沒有結構合理的班子配置。即便班子的每個成員個體素質和能力并都不差,組合后的班子作為集體也可能是不盡如人意的在實際中存在不少這樣的現象:有的干部因為能力突出而頻遭磨難,仕途不順;有的因為黨政一把手都強而矛盾沖突.難以調和.最后“兩敗俱傷”;有的把大量的“能力”花在內耗、勾心斗角、爭權奪利上,令百姓反感、失望;有的班子成員雖然都有很強的事業心,想干事。但是由于班子成員的年齡結構、智能結構專業知識結構、氣質結構等配置不合理,導致整個班子工作效率不高;等等。從這里面我們可以發現。黨的各級領導干部個體的素質高、能力強,并不一定等于整個班子的戰斗’力強。當班子配備不合理時.甚至領導干部個體的能力相互抵消時,就會導致整個班子的戰斗力下降,進而影響黨的執政能力的增強超級秘書網
(四)對領導干部素質在執政能力建設中的地位和作用的認識還有待深化。
不少學者提出提高領導=}:部素質是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的關鍵,有的學者還認為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提高領導干部素質最為關鍵,甚至有的學者認為是重中之重。似乎。只要領導干部的素質提高了。黨的執政能力建設的重大課題就很好地完成了。其實沒有這么簡單。
對執政黨來說,各級領導干部是構成黨的整體的要素之一。是黨所執掌政治權力的直接承擔者。黨的執政能力,當然首先要通過他們個體和個人的能力來體現。離開了各級領導干部的能力.黨的執政能力就無從談起;不提高各級領導干部的素質和能力,整個黨的執政能力就無法得到提高正因為如此,十六大報告對各級黨委和領導干部提高執政能力作了集中論述,并提出,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要“以建設高素質干部隊伍為關鍵”。這顯然是抓住了執政能力問題的一個重要突破點。
但是,僅僅停留在這個層面上進行理解又是不夠的。黨既然作為一個整體。那么,研究黨的整體的執政能力,最重要的方面,就是要研究這個整體的各個部分和各個要素如何配置.如何組合更合理、更科學的問題。雖然,黨的內部體制和機制本身不是能力,但是,制度是否科學、是否健全,極大地影響著黨的執政能力,決定著黨的執政功能的實現程度。健全的科學的合理的體制、機制和制度,能正確劃分職能,明確工作程序,明晰執政活動的責任歸屬,使各種要案得到有效配置。反之,不健全、不科學、不合理的體制、機制和制度,必然造成無序和混亂,造成執政效率低下。因此,加強執政能力建設,不僅要著眼于提高各級領導干部的素質和能力,也不僅要著眼于建設高索質干部隊伍,更要著眼于改善黨的組織狀況,改革黨的領導體制和_uI作機制,發揮體制、機制和制度更帶有根本性、全局性、穩定性、長期性的作用,重視黨的制度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