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現代企業會計政策選擇問題探究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摘要]近幾年來,隨著會計政策的完善,會計信息成本也因會計政策的合理選擇而下降,從而也在某些方面上削弱了市場對于會計信息成本上的作用。正確進行會計政策選擇,能夠適當地提升會計信息的質量,是會計工作的一項重要內容。不同的會計政策導致不同的會計信息和決策,進而影響社會資源的分配。選擇不同的會計政策給企業帶來的經濟結果是不一樣的,這勢必會對決策者造成影響,進而影響到決策者的相關利益。文章從現代企業會計政策選擇的基本理論出發,闡述企業會計政策選擇的特點和原則,通過分析其可能存在的問題找到造成這些問題的原因,對關于會計政策選擇方面的問題提出相應的對策。
[關鍵詞]現代企業;會計政策;會計信息成本
隨著經濟全球化的發展和市場經濟體系的逐步完善,企業的業務范圍不斷變大,經營方式日趨靈活多變,產品多樣化。在企業的經營中,會計信息記載著企業各種經營數據,直接影響著企業的決策和戰略目標。企業在各項經營中對會計信息的需求也非常大,直接影響著企業的發展方向,因此企業在對各項業務處理時必須選擇適合企業的會計處理方法,以更好地服務企業的生產,發揮其重要性。
1現代企業會計政策選擇的現狀
我國研究和制定會計準則與國外來比起步相對較晚。一般企業都會選擇盈利性與驅利性相一致且滿足自身利益的會計政策。所以,對于那些現代企業,他們在如何運用會計政策時,不但要按照會計相關的行業規則進行,同時還要根據稅法的制度。但是在我國,稅法的實施起步晚,所以企業所繳納的稅費會對企業有著重要的影響。首先,在計量方式上大部分現代企業一般以歷史成本為主,但也有個別的企業運用公允價值的方法進行計量。在我國,很多的企業一般都選擇加權成本法。該方法的運用,主要是根據存貨而有相應的變化。比如一旦產品價格變化,就有可能對該公司的利潤計算有一定的影響。因此,該形式下,企業會有更高的利潤而言。其次,即使已經制定了詳細的規章制度,來約束企業相應的計量標準,然而很多企業仍然運用增加或是減少其投份的數量,來選擇對他們有利的計量方式。另外對于一些上市企業中,只有個別是房地產的行業。但是對于該行業來說,在計量時大部分都是運用成本法,但也有部分企業運用公允價值法。再次,根據稅法規定,對于計算固定資產的折舊率來說,一般都是運用了平均年限的方法。假如要想加速去折舊,都要得到稅務局的批準才可以,所以這種方法相對來說存在很大的困難,因此,基本上都是運用平均年限法進行計算。最后,因公上市企業眾多,所經營的產品也相當的多,在選擇計量方式上也存在很大的差異,在計算詳細的收入與支出時,并沒有統一的概念,大部分情況下都是企業來制定的比較多。
2現代企業會計政策選擇存在的主要問題
在一些上市企業,他們在選擇何種會計政策時,并沒有嚴格按照規定來,他們一般都是根據公司而定,會選擇對公司有利的一種方式,自由性相當的大。同時企業財務人員職業判斷意識存在不足、會計規范體系存在不足和政府相關部門監督力度不夠三個問題。
2.1企業財務人員職業判斷意識存在不足
對于怎么選擇合適的會計政策,是否具有一定的科學性與適宜性,主要是取決于相關的會計人員,視他們的職業素養情況而定。所以,若是沒有敏銳地發現國家對于會計政策有哪些方面的變更,無法進行判定時,在這瞬息萬變的市場中,一旦國家進行了調整,公司將無法去采用適合自己的會計政策。例如,若是制度對于固定資產的折舊率計算重新調整后,對于一些財會人員并不詳細了解相應的程序,只是想趕緊達到其變更的結果,卻無法提供相應的資料,或者是采取一些規避手段來制作虛假材料。他們這種毫無責任心的情況,不僅沒有盡到財會人員的職責,同時還會危害公司。
2.2會計規范體系存在不足
我國現階段有的會計規范體系給予企業會計政策的選擇性較大,企業還被允許可以根據自身需要變更會計政策。其出發點是為了企業可以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選取會計政策,更準確地反映企業資產、負債以及所有者權益的真實情況等。但是在企業執行過程中卻成為了企業用來獲取企業盈利的手段。同時在制定對于會計制度以及會計準則方面具有嚴重的滯后性。目前我國企業在選擇會計政策時,相關的法律法規并沒有詳細的規定,由于從業人員對政策了解的水平不足,導致附注中的內容不全,零零散散,可用信息不多,對為什么需要會計政策變更的介紹也是泛泛而談,并沒有詳細分析變更情況。
2.3政府相關部門監督力度不夠
企業會計政策選擇不合理,政府也是要負有一定責任。在我國現代企業的主要融資方式是配股,政府相關的監管部門對配股也有明確的規定,但是這個規定其實就是簽訂一個和現代企業的合同關系,企業的配股要能夠達到企業資產總額一定的比例,與此同時,企業想要長期處于一種盈利的狀態,就需要企業管理層也就是這個企業的人,去盡最大的力量籌集資金,以此達到盈利的目的,企業在財務狀況不好的情況下只能利用會計政策的改變進行調控,來達到配股融資、規避政府監管或者隱藏財務虧損的目的。
3現代企業會計政策選擇應用中所存在問題的原因
現代企業會計政策選擇應用一般存在的問題有管理人員公司治理意識不足、監管政策缺乏規范性、稅法及會計準則的影響、公司在選擇會計政策時沒達到整體優化的目的和注冊會計師工作環境欠佳等方面。
3.1會計規范體系不健全
目前來說,我國的會計準則尚處于雛形階段,不如一些發達國家的制度那么成熟。各企業在采用時帶有非常大的隨意性。很多的上市企業并沒有一定的統計規章制度來指導他們如何進行選擇。導致企業在做決策時并沒有統一意見,從而無法達到他們所需要的目的。并且有時也會經常發生更改的情況,具體如何選擇也不透明。所以具體到如何進行選擇時,相當多的企業都沒有公開自己選擇的具體情況,致使會計政策選擇的透明度不高。
3.2會計人員綜合能力欠缺
相當多的會計人員并沒有意識到自己職業的重要性,更沒有增強自已職業的道德觀念。社會沒有重視其能力的培養。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為迎合經濟發展的需要,雖然社會上在大量培養會計人才,但沒有重視質量上的過關,大多數會計人員的職業能力無法適應社會發展以及無法解決復雜的會計實務。從業人員需要具有很強的實際操作能力。然而,目前所進行的會計培養,往往只注理理論知識的傳授,并沒有意識到鍛煉他們的實踐能力。一旦情況稍顯復雜時,他們往往無所適從,不知道怎么去判斷事情的對與錯。
3.3政府監督機制不健全
因為目前會計監督并沒有完整的規定,所以無法進行監督其行為,也使得會計人員在工作時有很大的隨意性。但是因為經濟體制的持續改革,企業在各方面也都發生著變化,然而相應的制度卻并不完善。而且,相當一部分的會計人員,在實際工作中卻并不按照相應的法律法規去執行。國家也缺少對其相應的制裁,導致一些弄虛作假事件的層出不窮,從而出現了很多企業管理層以權謀私,而會計人員沒有得到應有的監督,而且法律并沒對其制定相應的懲治依據,從而使一些人員可以逃避相應的制裁。
4優化現代企業會計政策選擇的相關對策
4.1建立健全會計規范體系
要想會計體系更加規范合理,必須建立多個部門、多個相關利益人參與且具有聯合性的會計機構。求同存異,制定出都認同并首肯的會計準則及制度。但是會計準則及制度的制定,還要從本企業的實際情況出發,尤其是一些現代企業,既要考慮國內的政策形勢,又要符合當前的經濟發展狀況,既要有前瞻性,又要有可行性,而且在制定會計準則和制度的過程中,盡量不給企業空子可鉆,這就是要縮小企業選擇政策的范圍,讓企業能夠給出真實的、系統的財務披露,便于相關利益人對報表的解讀及利用,使會計體系更加規范合理。
4.2不斷提高財務人員的綜合素質
企業在選擇財務人員時要持證上崗,并對人員素質以及專業技能進行全方面的了解。待他們正式上崗后,要著重于素質建設,讓財務人員對自己的重要程度有了解,并認真遵守公司規章制度與會計準則。降低經濟成本支出的費用,這需要會計人員具備創新意識及能力,能夠在日常工作中不斷總結出環境成本的核算工作經驗,并積極借鑒其他企業先進的核算方法。
4.3加強政府相關部門的監督力度
健全企業的會計政策不僅需要政府的幫助,還需要民間的監管部門來監督。首先,稅務部門要監督企業是否如實繳納各種稅費,稅金計算是否準確,成本費用的扣除是否合理,有無各種違法的現象。其次,銀行部門也應監督資金流的走向。審計部門監督其財務報表及利潤分配和一些現代企業信息披露的真假,對該質疑的和整治的,尤其是重點事實和重點數據的核查要及時出手,可以通過媒體、摸查調研訪談等在萌芽狀態扼殺不規范的行為,這既是對企業負責,也是對投資人及相關利益人負責。
5結論
目前,會計政策是使得各企業與各個財會人員進行規范操作的最基本的一種政策,它直接指引著公司的會計執行,給企業與社會帶來非常大的作用。所以,要切實進行規范,并監督其做出正確的選擇,以促使企業真實地揭示會計信息。上市企業需要為了各方的利益作為考量的目標,按照相應的標準,從而選擇合理合法并與公司相適宜的會計政策。將公司內部進行重組,建立起相應機制,加強對財會人員職業道德素養的培養。
參考文獻:
[1]周宏謙.我國上市公司會計政策選擇問題的成因探究[J].營銷界,2019(35):191-192.
[2]呂鈺潔.我國上市公司會計政策選擇問題與對策研究[J].商場現代化,2019(1):144-145.
[3]徐言琨.中小企業上市公司會計政策選擇問題研究[J].工業技術經濟,2017,36(8):131-134.
[4]季佳寧.上市公司會計政策選擇問題研究[J].現代商業,2017(9):148-149.
作者:陳晟 單位:蘇州健雄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