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高職會計教學訓練實操初探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摘要:會計是一門具有較強專業性和可操作性的學科,會計專業的教學中需要同時兼顧理論教學與實操教學兩個部分。而目前高職院校的實操訓練教學中存在很多問題。本文就從高職會計專業實操訓練教學的存在的問題出發,對會計實操訓練教學提出幾點建議。
關鍵詞:高職;會計實操;訓練;教學
高職院校對學生的教育是以就業為導向的人才培養,因此高職院校的教學需要以社會對人才的實際要求為出發點和落腳點。市場經濟的飛速發展對會計專業人才的要求也在不斷提升,因此高職院校也需要根據社會實際形勢強化對學生的實操訓練教學,促進學生實際操作能力與綜合能力的提升。
一、目前高職院校會計實操教學訓練中存在的問題
(一)會計實操所需基礎設施條件不足
會計實操需要在一定的環境下,在具備完整的會計工作所需設備和材料的情況下才能夠有效地開展會計的實操訓練教學工作[1]。目前,大多數高職院校雖然意識到會計教學中實操訓練的重要性,但是相應的配套設施建設卻仍然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會計實操訓練中所需要的硬件設施和軟件條件都沒有得到充分的保障,難以滿足學生實操訓練的需求,嚴重影響了實操訓練的有效性。例如,很多學校為了減少支出,在實操訓練中使用相關盜版會計軟件,應用程序會經常出現錯亂、崩潰、數據丟失等情況,甚至出現數據錯誤,嚴重影響實操訓練的有效性。另外,計算機等相關實操硬件設施不完善,很多學校的實操訓練仍然停留在手工實操的狀態,難以滿足目前實際工作中能對會計人員的要求。會計的實操訓練需要在大量的實際資料與數據的保證下進行,部分學校的參考資料長時間未能補充、修正和更新,導致學生更多的使用陳舊或者缺失的資料進行訓練,無法保證學生實操訓練的準確性和有效性,嚴重影響實操訓練的效果。
(二)會計專業實訓教師實踐經驗不足
目前,高職院校中的會計教師大多數是從會計專業的畢業生中直接招聘上崗的,大多數缺乏實際的會計工作經驗,所具有的實操訓練教學經驗也僅僅是從自身在校學習時經歷過的實操訓練中所總結的,并沒有實際工作操作與應用的完整經驗理論與教學方法。因此,在進行實操訓練教學時也不能有效地將教學內容與實際工作需求相聯系,也沒有實際工作案例進行教學支持,因此在指導學生的實操訓練中會出現一定的錯誤或者與會計人才的需求相脫節的狀況,并不能有效地幫助學生提高實際操作的能力[2]。另外,高職院校中年輕的教師居多,知識和經驗儲備較少,教學經驗缺乏,在實操訓練指導中缺乏連貫性與準確性,這些都不利于學生實操訓練效果的提高。
(三)會計訓練實操教學課程安排不合理
目前高職院校普遍采用的是以理論教學為主,在接受了理論學習之后進行書面化的考試,然后在進入實操的教學與訓練,之后再次進行考核。在這樣的教學中,通常理論知識的學習占據了大量的教學時間,實操訓練的時間被嚴重壓縮,學生難以在更多的實操中獲得實際的鍛煉與經驗,也就難以發現自己在理論學習中的不足之處,也無法將理論知識應用到實際操作中。會計學科的知識點瑣碎繁雜,而教學時間有限,教師為了完成教學進度往往忽視了與學生的溝通,使得學生難以真正理解知識點,所學知識難以成為實際的能力。
二、高職院校強化會計教學訓練實操的策略
(一)建立完善的會計實操訓練設施
會計教學實操訓練首先需要有一個健全的會計實操訓練基地,包括完善的硬件設施和軟件條件。首先具有良好的實效訓練環境,才能夠為學生的實操訓練提供堅實的支持,為學生提供良好的學習服務,滿足會計實操訓練的要求,同時與社會工作實際相結合,才能夠真正滿足實操需要所需要完成的目標要求。因此,學校需要重視實訓基地的建設,加大對基地建設的資金投入[3]。由于資金的需求量較大,高職院校可以采取多校聯合、校企合作或者與政府進行合作的方式,集合多方資源和能力,完善實訓基地的實操訓練條件,并且達到與實際工作相結合的目標,為學生提高自身的實操能力提供有力的支持。實操訓練基地的實際操作要求按照最新社會對會計人才的需求與標準進行相關硬件設備及軟件條件配置,在實操訓練中以實際工作的需求來要求學生,提高實操訓練的效率與質量,使學生真正掌握會計專業理論與工作實際要求,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
(二)強化教師隊伍的建設
教師的教學與指導是學生在進行會計知識與實操訓練中必不可少的環節,教師的實操訓練教學和指導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學生的訓練效果。因此,高職院校在選擇實訓教師的過程中,需要嚴格要求會計教師的資格與能力,盡量更多地選擇有一定會計工作經驗的教師進行實操訓練教學的工作,這樣才能更好地幫助學生提高實操能力。另外,學校還需要重視對教師的培訓工作,定期開展教師資格考核工作,促進教師主動進行自我提升,不斷完善自身的教學能力。另外,學校也需要與企業合作,對新招聘的年輕教師給予一定的工作實踐機會,增加工作經驗,在之后的教學過程中能夠更準確地根據實際工作要求給予學生正確的實訓指導,同時也能將理論知識轉化為真正的操作能力,提高教學的有效性。
(三)科學安排會計訓練實踐課程
會計專業的學習不僅僅需要的是到量的理論知識作為專業基礎,更需要重視實際操作能力的培養,這也是實操訓練課程設置的主要目的。高職院校在進行專業課程設置安排的時候,需要將實操訓練課程與理論知識教學課程放在同等的位置,將會計實操訓練的課程穿插融入理論教學課程中[4]。在課程順序的設置中,需要改變傳統的先進行理論教學以及考核后再進行實操訓練的安排方式,將實操訓練穿插到每一個理論知識點的教學之中,使學生能夠及時地進行實操訓練,將理論知識更好更快的轉化為實際動手能力,促進學生更好地理解與吸收相關理論知識。另外,學校也需要與更多的社會企業進行合作,將校內資源與實際社會實踐相結合,使學生真正進入企業會計崗位進行實習,幫助學生真正感知實際會計崗位的要求,促進學生發現自己的不足之處并且主動進行自我提升,提高自己的綜合能力。
(四)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目前計算機技術的飛速發展,給會計工作帶來了巨大的變革。會計從業人員不再以手工計算的方式完成會計工作,而是依靠各類型的計算機會計軟件完成更為復雜、更為多樣的會計工作。因此,高職院校在會計實操訓練的教學中,除會計專業知識的訓練之外,還要根據目前數字化辦公的需求,強化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加強學生對辦公軟件的熟練操作能力。因此,會計專業的教師也需要與計算機專業教師相配合,綜合兩個學科的專業技能知識,幫助學生提升計算機的操作能力,熟練掌握各類型的辦公軟件的應用技巧,將會計與計算機知識相結合,將會計學知識與實際辦公操作相結合,促進學生的綜合能力的提高,真正實現會計實操訓練所需要達成的目標,即提高學生的會計實際操作能力,提高學生未來就業的競爭力。
三、結語
高職院校的學生以直接就業為主要培養方向,因此高職院校中會計專業的教學需要以社會實際的人才需求為導向,強化會計實操訓練的效率與質量,提高學生學習興趣的同時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會計專業理論,并且將理論知識轉化為學生自身的實際操作能力,幫助學生學習實際工作中所需要具備的各項能力,提高學生的就業競爭力。
參考文獻:
[1]趙洋.實踐教學視角下的高職會計教學方法改革探索[J].科技風,2019,383(15).
[2]廖晶瑩.當前高職院校會計實訓教學存在的問題及應對策略探究[J].科技風,2016(23).
[3]趙妍蕾.高職院校財務會計實訓課程教學改革探究[J].財會學習,2017(10).
[4]陸春芬.高職院校會計實訓教學改革研究[J].產業與科技論壇,2017(9).
作者:王珊 單位:河南交通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