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建筑施工課程實習實訓教學探究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摘要:在中等職業學校的建筑專業中,建筑施工技術是一門重要的專業課程。學生在剛入學的時候,不管是對建筑還是涉及的相關施工技術的了解都是非常少的。教師要把專業知識與實訓相結合,模擬施工現場,創造實訓條件,補充教材不足,提高自身的實踐教學水平,合理安排教學內容,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
關鍵詞:中職;建筑施工技術;實訓;專業知識
建筑施工技術是綜合性與實踐性都很強的技術類課程,要求學生在學習后對施工的全過程都有全面的認識,能夠熟練掌握工作原理、相關技術、施工手段、建筑質量標準等。教師應把學生的基礎知識掌握和實踐能力、綜合素質的培養作為重點,把學生培養成為行業需要的一線操作人員和有專業知識的管理人員。針對這些教學目標,教師在進行課堂設計、知識點的安排以及課程實踐的時候都要有所兼顧。本文結合在教學建筑施工技術課程過程中出現的問題,提出中等職業學校的建筑專業理論與實訓相配合的教學方法。
一、中職建筑施工技術教學存在的問題
1.理論教學環節與實踐教學環節相脫離
課堂的理論知識教學與實際的實踐操作教學,是現階段建筑專業課程的兩個重要的教學手段。理論教學應是教師運用多種教學方法,結合多媒體展示相關的施工技術,讓學生可以對理論知識有較為直觀的了解,加深學生的印象,為后續進入現場進行實際訓練做好準備工作。但在部分中職學校的實踐操作教學中,教師帶領學生去工地參觀,沒有配合相關的知識點講解,另外實訓場地不足,直接進行工地實踐又缺乏安全保障,造成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相脫離,使教學目標很難實現。
2.教材內容跟不上技術更新
目前學校應用的教材中的施工技術、建筑方法都是很好的技術和方法,但是部分技術和方法已經逐漸被淘汰,對一些新出現的技術方法,新興的建筑機械、建筑材料等都沒有涉及,使學生無法接觸到行業中較為先進的技術知識。在這樣的教學環境下,學生學得的知識和步入工作要用的知識是脫節的,這也與職業學校的教學理念是相悖的。
3.教師實踐教學水平有待提高
想要上好建筑施工技術課,教師不僅要對書本上的知識有清晰透徹的了解,而且要有深入工地的實際操作經驗。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建筑的相關技術也在不斷更新,因此除了要及時更新教材,也要開展教師的技能提升活動,給教師提供參與實踐的機會。在這種教材知識與教師技能同步更新的前提下,學生才可以更好地學習專業知識,應用到以后的工作中。
4.教學內容安排不合理
目前的教材是以“扎實地基與基礎工程板塊———建筑主體板塊———頂層與外部防水板塊———內部裝飾板塊”的結構來編寫的,每一章節的內容都是獨立存在的,章節之間的知識銜接性差,對一些技術更新較快的部分沒有及時更新,課程安排與實踐訓練不匹配。學生所學的知識無法及時在下一次的實訓課程中得到實踐,其中存在的問題也沒辦法及時發現和解決。
1.模擬施工現場,創造實訓條件
建筑施工技術是一門實踐性極強的課程,學生只是在上課的時候聽教師講述知識點,不及時同步到實際訓練中,很難真正弄明白一些生硬難懂的施工技術。教師應將課本上的知識與實際操作相結合,讓學生在實踐中發現問題,并引導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激發學生的興趣,為以后走向工作崗位打好基礎,這也是現階段職業學校需要重點關注的問題。第一,模擬施工現場。教師在教授知識點后,可利用教室里的多媒體展示相關施工技術,展示的形式應多種多樣,可以是流程圖,也可以是真實的施工視頻,以加深學生理解。在應用多媒體上課時,教師要及時對重難點知識進行提示講解,讓學生有更加清晰的認識,還要營造施工情境,讓學生對施工現場不會有陌生感。第二,創造校內實訓條件。學校應改善校園的學習環境,建設建筑展廳,設置模擬仿真訓練室。展廳可以展出優秀的教學模型,以及新興的技術、建材、施工設備等。教師還可以組織學生進行砌墻實踐、支撐架的操作、鋼筋的使用、水泥的應用、內部的裝飾等實踐活動。每次學完新的課程,教師都可以帶領學生進入實踐基地進行該課程的實踐操作。在學生完成當堂的實踐作品后,教師要嚴格按照標準進行驗收,及時發現問題,當場指導,引導學生高質量地完成實踐學習。第三,合理安排實習周。在一學期的學習結束之后,教師可以安排學生去工地進行為期一周或幾周的實踐學習。教師在選擇工地的時候,要選取典型的、綜合性強、施工技術先進的項目,還要找項目進展順利、管理合規、安全有保障的單位。另外,整個工程的進展要與學生的實習時間相匹配,確保在有限的時間內學生能夠進行系統的學習。
2.補充教材不足
第一,引入工程案例。教師要根據教學進度,在每一個單元的學習結束后,找到相關的施工案例,結合案例將整個單元的知識串聯起來,從建筑質量、施工技術、驗收標準等方面加深學生對于本單元知識點的理解。這樣,可以讓學生在每一單元的學習結束之后都有一個案例可以系統回顧所學的知識,加深一些施工細節和容易被忽略的地方的記憶。第二,補充新技術、新規范。在每一章節的課程知識講授結束后,教師應梳理本章節的知識點,根據當下使用的施工技術,對書本上的內容進行補充,拓寬學生的知識面。
3.提高教師實踐教學水平
教師除了要對課本知識有較深的理解,實踐教學技能同樣重要。提高中職教師的實踐能力,可以從下面幾個方面進行:第一,加強與優秀施工單位的合作,聘請一些優秀人才作為實踐指導課的指導老師。第二,利用寒暑假,由學校出資給教師提供專業的實踐學習機會。第三,在校內開展各種形式的教師實踐技能競賽,以競賽的形式鼓勵教師不斷地提高自己的實踐教學能力。
4.合理安排教學內容
建筑施工技術更新非常快,有一些施工技術以及設備已經不經常使用了,教師在教學中可以忽略課本上的這些部分,并根據實用性原則把課本上的內容重組,依照分部工程、子分部工程和分項工程的教學順序進行授課,把理論和實踐結合起來,讓教師和工程師相結合,學生和技術人員相對接。教師可建立一個項目式課程系統,把課本的內容按照施工的種類分為地基和基礎工程、主體的結構工程、建筑層面工程、裝飾裝修工程四個部分。然后把這些工程分成多個子分部工程,如可以把主體工程細分為混凝土結構以及木結構等。再把這些子分部工程劃分為更小的分項工程,如把混凝土結構工程再分成模板工程和鋼筋工程等,根據這些分項工程的施工順序把項目確定下來。所有確定下來的課題都要結合現場施工的實際情況,給出教學目標以及教學任務,指出學生需要掌握的相關知識技能,形成一個項目式教學系統。
三、結語
中職學生的理論基礎相對來說差一點,但動手能力比較強,所以學校應該加強實踐教學,讓學生在有限的時間內獲取更多的建筑施工技巧,培養出優秀的應用型人才。教師還應該提高自身的實踐教學能力,在建筑施工技術課程教學中模擬施工現場,創造實訓條件,合理安排教學內容,補充教材不足,使學生在學習中獲得理論水平和實踐能力的共同提高。
參考文獻:
[1]曹珊珊,李淑,邵運達.土建類開放教育課程的項目式逆向教學設計——以國家開放大學“建筑施工技術課程”為例[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20(01).
[2]鄭瑞宏,董曉英,于瑾佳,段麗麗.“同課異構”在《建筑施工組織》課程中的實踐———以河北能源職業技術學院土建類教學為例[J].河北能源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9(02).
[3]張和新,仇莉.基于行動導向的項目教學法及其應用———以建筑施工技術教學為例[J].張家口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9(01).
[4]高建平.建筑施工技術教學中探究式教學環境的構成要素分析[J].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2016(06).
作者:秦志平 單位:甘肅省民勤縣職業中等專業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