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我國金融市場監管問題與對策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摘要:金融自由化浪潮于20世紀70年代出現,其加快了全球金融一體化與金融創新進程,但也使得傳統金融機構的功能邊界逐漸模糊,金融結構及其運行機制也更為復雜。對此,西方發達國家紛紛于20世紀90年代采取了各種金融市場監管體制改革,以促進金融市場監管效率的提高。相較而言,我國的金融市場監管體系發展則經歷了較為漫長的發展道路,現階段雖已初步建立起金融市場監管體系,但仍存在較多問題亟待完善。
關鍵詞:金融市場監管;法律保障;監管模式
一、我國金融市場監管存在的問題分析
(一)監管部門之間的協調性較差
經濟全球化帶來較大發展機遇的同時,也使得我國金融機構面臨著極為嚴峻的挑戰。為了提高自身市場競爭力,我國金融機構紛紛采取措施,不同金融部門之間的業務合作類型越來越多,如平安集團投資了保險、證券、銀行業等。中國人民銀行與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中國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均負有金融監管職責,這對我國金融市場的穩定發展有著重要作用,但“一行三會”的監督體系極易造成各監管部門面對問題時相互推卸責任,不僅會延誤對策的制定與實施,甚至會對整個金融體系與經濟體系造成影響。
(二)監管機構缺乏獨立性大
量涌現的地方性股份制銀行在完善我國金融體系的同時也對我國金融監管帶來了較大的風險和難度。針對此現狀,各級地方政府均給予了本區域銀行一定的政策保護,金融監管機構的獨立性受到嚴重影響,地方政府的過度干預使得監管部門無法真正履行監管職責,有些地方政府甚至動用公共資金對出現問題銀行進行注資。
(三)相關法律法規體系不健全
近些年,我國金融創新進程不斷加快,金融市場持續發展,但同時也帶來了較為復雜的金融風險,而我國現有的法律法規根本無法及時應對金融市場監管過程中出現的問題,法律制度中較為模糊或沒有詳細說明的地方為金融市場參與者“鉆空子”、“打擦邊球”等行為提供了便利,市場交易的公平性受到嚴重影響,我國金融業的長遠發展被扼制。
(四)有效激勵和約束機制嚴重缺乏
經過政府行政監管、金融監管的有益探索,我國分業監管已漸趨規范化與專業化,金融監管的體系框架已初步具備,但由于激勵機制的缺乏,不少監管人員的工作積極性并不高,有些甚至脫離了監管行業,監管部門人才流失現象嚴重,內部競爭氛圍與監管效率也較差。有效約束機制的缺乏則造成貪污腐敗和監管缺失現象層出不窮。在現行監管約束機制中,因個人過失而造成我國金融市場損失的監管人員僅僅會受到監管機構內部的行政處罰,并不會追究其刑事責任與民事賠償,有效的金融市場監管自然難以得到實現。
(五)監管技術落后
近些年,我國對金融市場監管愈加重視,金融監管正由重視合規性轉向合規性、風險性并重,金融市場監管方式正由市場準入監管轉向市場準入、運營及市場退出全程監管,由現場檢查轉向現場檢查和非現場管理。在此背景下,我國非現場管理的現代化監管網絡系統逐步建立起來。然而仍處于起步階段的運營監管和非現場管理無法承擔起金融市場監管的重任,使用最多的監管強制措施———罰款所起的作用十分有限。較為落后的金融市場監管機構監管技術難以跟上金融市場的飛速發展,監管不力情況時有發生。
二、加強我國金融監管的對策建議
(一)轉變金融市場監管模式,加強各監管機構之間的合作
次貸危機后,美國金融監管理念逐步從分業、分機構監管轉向跨業、跨機構監管,這為我國轉變金融市場監管模式提供了有益的經驗。我們可通過建立單獨的機構來增強“一行三會”之間的協調性,一旦金融市場出現突發事件,“一行三會”管理階層需迅速進行協調,在統一思想和目標的基礎上制定出合理有效的解決措施。此外,各監管機構之間需加強交流與溝通,對此可定期選調本機構的監管人員前往其他監管機構學習交流,對其他監管機構日常的工作流程、監管目標加以了解。
(二)完善相關法律法規體系
金融市場監管工作離不開完善的法律法規體系,因此我們需在堅持法律原則的前提下制定出具有較強可操作性行政法規、規章,尤其需填補出在城鄉信用合作社、農村基金會、郵政儲蓄和企業債券等領域的法律空白,市場退出和風險監管在法律中的地位需得到突出。
(三)加快制定有效的激勵機制與約束機制
針對目前監管人員工作積極性不高、監管機構內部人才流失、監管缺失等現象,政府部門需督促監管機構及時改變單一的晉升激勵機制,對能力突出、表現優異的監管人員實施物質和精神并重的獎勵方式,同時還需建立健全有效的懲罰制度,依法對監管不力甚或貪污腐敗的人員實施懲罰,推動監管效率與質量的提升。
(四)提高監管人員綜合素質
解決我國金融市場監管存在問題、完善金融市場監管體系的關鍵在于提升監管人員的綜合素質,即其專業素養與思想道德素養。對此,我們需嚴格篩選監管人員,定期組織監管人員學習監管理論、基礎技能、風險分析和創新業務等,為監管機構培養出一批高素質、高能力的監管骨干。此外,我們還需選調本機構監管人員至其他監管機構進行學習與交流,以進一步豐富監管人員的知識面和實踐經驗。對于監管人員的思想道德素養,監管機構可定期組織思想道德講堂,并充分發揮先進典型和道德模范的示范作用。監管機構還需定期開展監管人員綜合素質考核,依據考核成績提拔獎勵能力突出的監管人員,并嚴格要求考核不合格的監管人員繼續加強學習,仍不能合格的則給予恰當的處分。
三、結束語
2016年是我國經濟轉型的關鍵一年,金融市場環境正發生著巨大變化,金融市場監管的重要性日益凸顯。然而我國目前在金融市場監管過程還存在著較多問題亟待我們解決,監管機構除需加強自身管理外,還需加強同其他監管機構之間的協調性,促進我國金融市場監管模式的轉變。
參考文獻:
[1]劉迎霜.中國金融體制改革歷程———基于金融機構、金融市場、金融監管視角的敘述[J].南京社會科學,2011,04:16-22.
[2]黃韜.我國金融市場從“機構監管”到“功能監管”的法律路徑———以金融理財產品監管規則的改進為中心[J].法學,2011,07:105-119.
[3]黃梅波,范修禮.金融監管模式的權衡:官方監管與市場監管[J].財經研究,2010,09:134-143.
作者:張峻榛 單位:四川師范大學附屬中學2014級12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