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某醫院專科化建設對臨床實習的影響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醫院專科化對臨床實習教學的積極影響醫院專科化發展有利于臨床學科建設,促進專科疾病診治水平提高,并促進了專業化人才的培養。具體有3個方面。①專業化的醫生精通專科知識,熟悉專科疾病的診治及預防知識,踐行標準的臨床路徑和規范的治療過程,他們作為醫學生臨床實習的帶教老師時,具有更強的專業素質。②專科化病區為臨床實習的醫學生提供了該專科疾病的各種病例,通過對相關病例進行分析和討論,有利于實習生提高對專科疾病的認知度,培養其對專科疾病診治的臨床思維。③醫院的專科化發展使科研有重點,實習學生在帶教老師的指導下,可以激發醫學生的科研興趣,拓展科研思路,提高科研技能。
醫院專科化對臨床實習教學的負面影響醫院的專科化建設臨床科室將疾病診療組細化,科室人員知識結構專業化,收治病種分組精細化,使醫學生在臨床實習過程中,接觸疾病病種比較單一,這與臨床實習教學計劃應以基礎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為主的培養目標存在一定矛盾,導致醫學生在臨床實習結束后對基本理論知識掌握不夠全面,臨床視野受到局限,常見病、多發病的學習受到影響,不利于實習生對于疾病診斷能力的提升和臨床思維的培養[1]。①基礎知識和專業知識脫節。臨床實習是醫學生聯系臨床實踐,深入理解和掌握臨床基本理論知識的重要階段,由于專科化的發展,臨床帶教教師強調專業知識的傳授,而忽略基本的理論知識的回顧,導致醫學生獲取知識的連貫性降低,對理論知識的理解和掌握不夠。②基本技能訓練不夠扎實。醫院專科化發展,使分類精細化醫院接診的病人病種相對集中,醫學生在臨床實習的過程中,能接觸到的病種不是常見病、多發病,導致醫學生對某些常見病、多發病的基本診治規范和臨床路徑所知有限,對其相關臨床技能和基本操作的學習不夠,影響實習生臨床技能的培養[2]。③專業發展定位不明確。臨床實習是醫學生對醫生職業責任和職業發展的認知過程,通過臨床實習,醫學生可與病人、同事和帶教教師等各種不同人群進行交流,對自己將要從事的職業環境有了更加清晰的認識,并且通過與疾病打交道,找準自己興趣和特長,明確今后的發展方向。然而,專科化建設使醫學生獲取信息受限,對自己未實習的科室專業知識和工作環境等情況了解不足,一些學生在選擇進一步深造時,不能做出合理選擇,影響醫學生的職業規劃,不利于醫學生畢業后繼續教育和終身教育的開展。
保障臨床教學質量的應對措施
為了積極應對醫院專科化建設對醫學生臨床實習的負面影響,保障臨床實習教學質量,培養合格的醫學人才,醫學院校應制定適當的措施,針對性地改進臨床實習教學方法,將臨床實習教學工作的開展和醫院的專科化發展有機結合,從而確保臨床實習質量。
制定合理的臨床實習計劃根據醫學生培養計劃,臨床教學應以基礎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為主,而醫院的專科化發展與本科階段的醫學生培養目標存在一定矛盾。因此,醫學院校應以培養目標為基礎,緊扣教學大綱,制定合理的臨床實習計劃,使學生能夠了解更多的臨床診療過程中的常見病、多發病的診治方法和規范,以鞏固醫學生的理論知識。
拓展臨床實習場所大型綜合性醫院專科化建設,將很多基礎疾病、常見疾病分流到基層醫院,使基層醫院成為常見疾病、多發疾病的集中地,基層的醫務人員對常用的基礎知識的理解和把握也更加準確。安排學生到基層醫院實習,增加醫學生接觸常見病、親自動手實踐訓練的機會,拓展醫學生在實習期間學習病種的覆蓋面,以有效地跨越專科化導致的臨床實習局限性[3]。通過在基層醫院的實踐,強化醫學生臨床思維,有利于實習生提高臨床思維能力。同時,教學醫院還應設立臨床技能訓練中心,加強對實習生模擬技能訓練的力度。醫院專科化的發展使學生在臨床的技能訓練受到限制,學生沒有接觸臨床診療工作,而臨床技能可以通過技能中心的模擬訓練來完成。另外,醫學生在見習期間可以到技能中心參加臨床基本技能學習,實習期間則可安排臨床技能模擬訓練,擴大學生技能訓練的范圍和提高醫學生技能水平。
合理安排臨床教學內容在醫院專科化的背景下,臨床實習時間短與臨床教學內容多的矛盾日益突出。因此,醫學院校應將臨床理論教學與臨床實踐教學相結合。臨床教學是指在醫學生接觸臨床醫學基本理論知識階段,安排見習或短期實習來接觸臨床,如開展熟悉醫院環境,感受醫療氛圍、了解就醫流程的志愿者服務活動,以了解基本的醫療診治過程和治療技術,為實習與繼續教育奠定基礎。早期接觸臨床能讓醫學生認清職業使命,激發學習熱情,初步了解醫療診治過程和治療技術。臨床實踐教學是指在醫學生學習臨床課程時開展臨床見習與理論教學并進,在完成理論學習后分科室進行輪轉實習的方法。臨床實踐教學一方面有利于醫學生結合實際強化理論知識,另一方面使醫學生更加了解臨床治療過程,熟悉臨床路徑和疾病診治規范。臨床理論教學與臨床實踐教學的復合式教學安排,是對理論課程與實踐的整合,可以促進醫學生學科思維的整合[4-5],并提前了醫學生接觸臨床的關口,延長了醫學生接觸臨床的時間,拓寬獲取信息的渠道,盡可能了解不同專科,全面掌握常見病多發病的診治過程和基本技能操作,達到最終的教學目標。
專業體驗專業體驗是指在醫學生在基礎和專業學習及后期臨床實踐過程中實施的體驗教育,它對醫學生職業價值觀發揮著潛移默化的教育作用。職業價值觀是指個人對職業認識和態度,以及個人對職業目標的追求和向往[4]。例如,在醫學動物實驗中,教師應教育學生要用人性的光芒庇護一切生命,醫學生的仁人善心,正是將來作為醫務工作者最為寶貴的情操。在解剖實驗中,教師要教育學生以嚴謹的學習態度對待每一個遺體,認真做好尸體的保護和善后處理,做到情理兼顧,這也是醫學生生命觀教育不可或缺的內容。同時,要把生命觀教育延伸到后期實踐教學環節,形成一個完整的教育體系。當生命體驗教育運用于醫療實踐中,會使學生對生命觀產生理性認識,更會形成感性的直接觸動[5]。如當學生親身體會到病人深受疾病折磨的痛苦,體會到家屬面對親人身患重病的焦急與期盼時,學生才會真正理解醫者對于病人的意義,才能做到急病人之所急,想病人之所想。
社會體驗青年志愿者活動和社會實踐活動可以讓醫學生步入到豐富多彩的社會生活中去,通過自己的親身體驗,體會今后所從事職業的神圣與光榮,從而提高醫學生的社會責任心和使命感。教育者可通過社會調查、掛職鍛煉、志愿者服務、醫療下鄉等活動,引導醫學生積極投身現實社會生活,使他們正確認識所學專業的社會價值,明確自己將來所要擔任的社會角色,進而促使其更好地投入專業知識學習,以自己所學實現自我價值。
家庭體驗家庭是對學生開展體驗教育的天然場所。醫學院校應充分利用家庭教育資源,從日常生活中小事入手,讓學生獲得完整的生命體驗,進而獲取生命的意義。如通過開展家庭角色體驗活動,讓學生節假日自己買菜購物,自己做飯刷碗,自己洗衣服等,引導學生從點滴做起,從生活中的瑣碎小事中感悟和體會整個人生,對自己的日常生活進行回味、反思與總結,檢視生活中的美麗,激勵自己過好每一天,由此珍惜生命及關愛他人,體驗圓滿的人生歷程,獲取有意義的人生。醫學生是未來的白衣天使,是人類生命健康的“守護神”,擔負著推動醫學事業發展和維護人類健康的特殊使命,醫學生不僅要掌握淵博的知識和精湛的醫術,還要具有積極、健康、科學的生命觀,這是未來醫學實踐的堅強支點。因此,醫學生從走進醫學殿堂的那一刻起,就應該牢固培養和樹立積極向上的生命觀,為更好的承擔起救死扶傷的歷史使命奠定堅實的基礎。
作者:亓來華白濤蔣蔚蔚王成季湘年單位: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協和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