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現代性和主體性關聯探討論文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論文摘要:作為一種哲學的思考和對自身命運的關注,我們有必要對現代性和主體性的內在關聯進行探討。啟蒙的主體性是現代性的哲學奠基,現代性的核心觀念和中心話題就是人的主體性的問題,對人的自由、意義、生命價值的追求成為現代性的根本價值追求。
現代性的哲學理解是在啟蒙主義運動中進行的。廣義的啟蒙主義是指萌生于文藝復興時代,在法國啟蒙運動中醞釀成熟,到德國唯心論中達到登峰造極的一種文化思潮。現代性、現代化和現代主義都是啟蒙的產物,現代社會的整個形象都是由啟蒙塑造的。從這種意義上來說,現代性是由啟蒙思想所表達出來的,現代性也是由啟蒙思想所奠基的。
一、現代性的哲學奠基:啟蒙的主體性
文藝復興時代,人文主義者針對“神性”高揚起“人性”的歷史旗幟,倡導人是“萬物之靈”,呼喚人的理性和自主性;倡導人類能借理性的指導自由塑造自己的命運,塑造出一個自覺能動的、人性解放的主體性人格,塑造社會的秩序。這是以新的方式向哲學提出了人的主體性問題,這也是現代性的發端。在這里,神的主體性已被人的主體性所取代,上帝成為人的思想的構造物,人成為自然和上帝存在的基礎。
真正打開神權缺口,以人義論代替神義論并開始確立人的主體性地位的哲學家是笛卡爾。笛卡爾的“我思故我在”命題的提出,使“我思”或“思維我”成為形而上學的出發點并構成了“主體優位性”、“理性主體性”等核心概念(注:這些概念呈現于他的《沉思錄》中)。“我思”從本質上說就是“理性”、“主體”,這里,“理性主體性”作為一種自我優先性的定位,它不僅是上帝和自然存在的基礎,同時也是我的存在價值和意義的實現的基礎。這種“我思”與外在客觀世界的劃界和人的優先性的“自我定位”,為人的主體性地位奠定了進一步的基礎。“理性主體性”也就自然成為了現代性的核心和基礎的概念,從而成為現代性形成和發展的哲學奠基。從這種意義上說,現代性追求的是一種能夠真正確立主體地位的存在方式,這就是主體的人在生活中能自己決定自己的行動、自己實現自己的幸福。
康德哲學則使理性及主體性奠基現代性的工作得以完善。在哲學史上,康德第一個系統地論述了人的主體性和自由本質,以人為中心是康德哲學的根本原則。在《答復這個問題:什么是啟蒙?》中康德指出:“啟蒙運動就是人類脫離自己加之于自己的不成熟狀態。不成熟狀態就是不經別人的引導,就對運用自己的理智無能為力。要勇敢地運用你自己的理智是啟蒙運動的口號。”福科稱之為“現代性態度的綱領”。這里“勇敢地運用自己的理智”的啟蒙口號,是一種自律精神,反映出人的覺醒,主體自我意識的確立,也就是福科所說的“現代性態度”或者說是一種現代精神氣質,這種現代精神氣質是以“理性”、“主體性”、“自由”為標志的。堅持主體的獨立性,實現主體的自由,是康德哲學的“心石”,他對理性原則和主體性原則的高揚,是對啟蒙思想從哲學高度上的總結。他所提出的“人為自然立法”、“人為自身立法”的兩大理性主義原則以及“人是目的”的主體性原則正是現代性的根本原則和核心所在。
黑格爾更是把理性主體性抬到了至高的位置。康德的“人是目的”的主體性原則、費希特的“絕對主體”到謝林的作為“宇宙靈魂”的主體性,發展到黑格爾這變成了“絕對精神主體性”,“主體性”變成了“絕對精神”的同一詞。在黑格爾看來,絕對精神主宰著歷史,它是一種自己創造自己、自己表達自己和自己揚棄自己的絕對理性精神。因此,人也就毫無疑問地成為了世界的主宰,人的本質就是自我肯定自我、自我實現自我。并且人的精神的一切活動,目的只在于展現自己和意識到自己的自由。在這里,人的主體“自由精神”原則已經成為世界的普遍原則和理性規范,作為“無限主體”的人已經具備了人類主體或人類之“我”的種種特性。人從而具備了普遍意志、全觀性和絕對的認知能力,成為主體與客體、人與他人、有限精神與無限精神的統合者,成為了整個宇宙的起點、終極目標和終點。因此,到了黑格爾這,人的主體性被絕對化、實體化和本體化了,人不再是“人”,人再次成為了“神”。盡管這種唯心的、神性的人的出現是黑格爾哲學的巨大弊端,但作為對人的主體地位的肯定,作為對人的自由和自我實現的追求,它卻是對現代性的充分體現和確證,人的主體性觀念、理性觀念和自由觀念成為現代性的中心觀念。
現代性作為與啟蒙精神的一致,是一種追求主體地位的現代精神氣質,對啟蒙的主體追求,對主體的理性的推崇是其根本內涵。啟蒙就是啟現代性之蒙,現代性被愚昧或被非理I生所蒙蔽,啟蒙就是把現代性從中解放出來。因此,現代性實質上就是一種“人之為人”的主體精神,或者說,是人的理性或個體的自我意識。啟蒙的目的是把現代性從巫術、奇魅或傳統束縛中覺醒出來,找出一種能夠真正確立主體地位的存在方式。所以現代性就等于是對主體性的追求,“理性”、“主體性”或者“理性主體性”成為現代性觀念的奠基和核心觀念。
啟蒙運動確立了人的主體地位,把理陛精神和主體性追求變成人生存在的思想根基和行動準則,并將其作為社會發展的基礎和推動力,從而開創了一種新的現代精神氣質。概而言之,現代性就是以啟蒙所樹立的理性主義和個人主義兩大精神為支柱所構筑的價值觀念體系。就現代性揭示了人類與歷史和現實之間的批判性反思關系而言,現代性是一種態度,一種精神氣質;一種思想和行為的方式,一種哲學文化生活,也是一種關于超越現實的理想追求。
二、現代性中主體性確立的意義
現代性作為一種現代精神氣質,改變了人們的思維方式和世界觀,形成了人們的理性意識和主體性意識,產生了現代的自由、平等、意義的價值觀念取向,支配著人們的生活的積極向上和社會的向前發展。現代性意識的形成和發展,人作為
1.科學理性的推崇與世界的祛魅
現代性運動徹底以主體理性打敗了宗教蒙昧主義,理性主義造就的科學精神使宗教失去了神圣的光圈,恢復了人性的尊嚴與神圣,使信仰從天上回到人間。在現代性的理性原則中,人性和理性實現了統一。理性的實質首先是人性,是人的激情、欲望和價值;是人的靈性、活力和創造力。又因為人對外部世界有認識和改造的能力,人是自然的主人,是世界的主體,因此理性所倡導的另一方面即科學和智性,是人的能力和頭腦的自由,是人的合理而有序的行為方式。現代性的理性原以人文理性與科學理性、價值理性和工具理性統一的力量開創了現代工業文明的新時代,帶來了社會的巨大進步。
主體性的確立打破了宗教禁欲主義的壓制,積極肯定了人對世間的愛情、幸福等的追求,肯定了世俗生活的重要,促成了“世界的祛魅”和世俗感性生活的合理化。正如德國社會學家馬克斯·韋伯所說:“我們這個時代,因為它所獨有的理性化和理智化,最主要的是因為世界已被祛魅,它的命運便是,那些終極的,最高貴的價值,已從公共生活中銷聲匿跡,它們或者遁入神秘生活的超驗領域,或者走進了個人之間直接的私人交往的友愛之中。”日韋伯所說的“祛魅”就是神秘的宗教世界圖景的瓦解,就是作為主體的“人”運用自己的理性自主地開展自己的感性生活,它是“這樣的知識或信念:只要是人們想知道,他任何時候都能夠知道;從原則上說,再也沒有什么神秘莫測,無法計算的力量在起作用,人們可以通過計算掌握一切。”口噠就是現實生活中人是作為理性主體的存在,人現在可以擺脫宗教神秘力量的束縛去把握自己的真實的幸福和生活。在人的主體地位得以確立后,人可以自在、自為、自主的展開自己的行動,能依靠自己的理性自我決定和自我實現。
2.社會文化和生活的自主性
隨著現代性意識中人的理性的徹底釋放,人的主體性也得到了高揚。它推動著人們積極要求自我決定和自我做主,人開始運用自己的理性塑造出完全自我的主體性人格。自笛卡爾以“我思故我在”的命題使“我思”成為優先于客體的主體存在,到康德的高揚人主宰世界的能力以及他的“人是目的”的主體性原則和“要有勇氣運用自己的理智”的“現代性態度的綱領”都說明了理性、主體性已經代替了信仰成為人類的新的世界觀,個人的主體性已經成為西方現代化的中心。現代性正突出這樣一個主題:“人們應該如何用這種新世界觀模式來考慮自身的本性和自己的地位。”正如德國哲學家哈貝馬斯在討論現代性的時候曾指出:“主體性原則決定著現代文化。在現代性中,宗教生活、國家、社會、以及科學、道德和藝術,都被轉換為主體性原則的具體形態。”
如科學“作為主體性原則的具體形態”就表現為,科學理性把人作為優先于客體的主體存在,人運用自己的理性認識和改造世界,從而使世界為自己服務。由此,科學和哲學建立起主客體二分的思想方式并使它得到彰顯。這種主客二分的思維方式的根本就是人視自身為主體,人與世界的關系的現實就是個體主體意志決定世界的面貌和發展的現實。人的主體地位的確立宣告了人尋找自身自由生活和生存意義的合法性,也為人在世界中的自由自覺、自主的活動提供了內在根據。人的自由和發展成為社會的價值目標,人們能在生活中展現自己獨特的人格魅力,社會文化和生活正以主體的人的方式呈現著并發展著。超級秘書網
3.確立了人類自由與進步的樂觀主義信念
現代性表達的是一種以個體自由為中心的思想,即把主體看成是自由獨立的、自足的和自主的,要求個體自我決定、自我實現的自由。所以說:“現代性首先是一種挑戰,從實證的觀點看,這一時代深深地打上了個人自由的烙印,這表現在三個方面:作為科學的自由、作為自我決定的自由,還有作為自我實現的自由。”就是說,自由是確證主體的基本內涵,對主體自由的追求構成了現代社會的根本價值。并且,這種自由是個體的自由,是個人獨立于他人的重要性。人是實在的生命主體存在,人可以自由享受,有滿足自身生存追求物質消費的權利,人有自己存在的意義和價值,世界只是“人”安身立命的處所和生命實現地。對人的生存意義和生命價值的向往和追求同樣成為現代社會的根本價值取向。
在以主體理性和主體自由為特征的現代性的影響下,人類思想中產生了一種樂觀主義的進步觀。人們相信在人的主體性發揮和人的理性的弓I導下,社會經濟必然發展,人們的道德和生活必然進步。培根的“知識就是力量”成為現代性的響亮口號,人們正是通過這種實證的力量獲得了現代性進步的信心。作為現代性的主導觀念,“這種進步觀念崇尚理性精神,以征服自然、改造社會、進化道德和完善人性為理論內涵,以實現‘自由’、‘平等’、‘博愛’的理性王國為目標,對未來充滿必勝的信心,在本質上是一種理性主義的樂觀進步論。”正是由于人們相信主體理性的強大,現代社會的人們堅信:人類社會是不斷進步的,人類正在一步步走向美好的未來。主體地位的存在和實現,無疑地對人類自身的發展和社會文化與生活的進步具有重大意義和深刻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