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樹木種植自然災害論文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1.1凍害
凍害的發生一般出現在高度嚴寒地區,如東北三省以及一些海拔較高的地區。凍害是由于低溫環境,導致樹木內部的水分發生結冰凍裂的現象,嚴重時會造成細胞的死亡,導致樹木無法存活。無論是生長期還是休眠期,低溫環境都會對樹木造成不可修復的傷害,在季節性溫度變化較大時,這種災害的危害會更大。低溫的傷害主要表現在對林木地上和地下組織與器官的傷害,改變樹木和土壤這兩者間的關系,影響樹木的生長和生存。一般可分為凍害、凍旱和寒害三種。研究表明,枝條成熟度與樹木的抗凍能力有直接關系,在降溫時枝條成熟度低的樹木更容易受到凍害的傷害。
1.2澇害
澇害是指由于季節性雨水過多對樹木造成的傷害,一般發生在地勢較低或地下水位高的地段,在遇到大雨時,排水的不及時使樹木長期處于水淹狀態下,造成樹木發生枯死現象。地下水埋淺,上層土壤極易蓄滿,也易形成漬澇。樹木水淹早期的癥狀一般為樹葉枯黃、大量落葉或落果,長期處于水淹狀態下,有時會發生樹木皮層脫色、根部腐朽、木質變色等。
1.3高溫熱害
高溫熱害主要是太陽的輻射熱對植物的傷害現象,主要發生在秋季和夏季。在持續高溫環境條件下,由于水分不足會導致蒸騰作用減弱,樹體溫度難以調節,造成枝干的皮層或果實表面溫度過高而灼傷。溫度過高時呼吸作用加強,園林樹木所消耗的物質增多,使得樹木營養缺乏,出現死亡。高溫對幼苗的傷害較大,太陽的強烈照射使得土壤溫度增高,在根莖處造成輸導組織和形成層的死亡。高溫對成年樹的殺傷主要是形成層和樹皮局部死亡,樹皮呈現斑狀死亡或脫落,給病蟲害的發生創造了有利條件。
1.4病蟲害
一般病蟲主要有蚜蟲、椿象、葉蟬、螨蟲、甲蟲、蝗蟲、蛾類等等,病蟲通過進入到植物的組織取食或蠶食樹葉導致樹木的枯萎、死亡。由于人為或者自然災害的發生使得樹木樹皮開裂等,較容易誘發樹木病蟲害的發生。
2自然災害的預防措施
2.1凍害的預防
在樹木種植時,要考察當地氣候條件是否符合所栽種樹木的生存條件,對于相對寒冷的地區應該種植抗寒能力較強的樹種,在氣候條件溫暖的地區種植邊緣樹種。選取大苗栽植,也是提高樹木抗寒性的重要措施。在冬季到來之前,要積極做好防寒工作,比如對枝干加上防護層,在樹木根莖處進行培土,設置風障,及時進行冬灌,春季干旱季節早澆反青水等等。后期的養護管理一定程度上也能提高樹木的抗寒能力,并且有助于樹木體內營養物質的積累。一定周期對樹木進行修剪和施肥,控制好肥料、水分,適當增加磷肥和鉀肥,促進枝條組織結構充實。
2.2澇害的預防
在樹木種植時合理利用地形,將地勢較洼的地方墊平;選擇抗澇性強、耐水性好的樹種。樹木栽植后,做好排水設施,最好選擇排水性較好的砂性土壤,在樹木根部設置排水溝或管道,來防止雨水的沖刷和積蓄。在水害發生后,要及時排水降低水害對樹木的傷害,對傾斜的樹木及時扶正,設置支架,并適當修剪,減少根系的吸水壓力。樹木發生枯萎和落葉現象時,可通過增施有機肥料增強樹木的抵抗力,使其盡快恢復正常生長。
2.3熱害的預防
在樹木種植時,可采用將樹苗種植在成年樹木中間,減少太陽的直射面積,一定程度上可以減輕高溫的傷害。在夏季溫度過高時,可通過增加灌溉量和灌溉次數來保證樹木的正常蒸騰作用,灌溉在清晨和傍晚較為適宜。對于已經出現樹木干裂現象的,可噴石灰乳或波爾多液防護。
2.4病蟲害預防
病蟲害一般采用藥劑防治,見效快,防效好。但需要提前觀察樹木的生長情況和病蟲生長周期,做到及時施藥。在樹木種植時,首先要合理搭配樹木種類,確定適宜的栽植密度;其次是仔細檢查苗木是否攜帶病蟲,發現有已經發生病蟲害的病苗及時隔離銷毀。栽植后定期對樹木進行檢查,必要時可以提前噴灑藥劑進行預防。合理灌溉和除草松土,加強養護管理,才能提高樹木的抗逆能力。
作者:李運成李會霞單位:河南申馳園林綠化工程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