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青少年社會道德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市場經濟大潮呼嘯而來.不可否認,現在的青少年視野寬了,思維豐富了,成才路子多了。但另一方面,市場經濟的某些負效應在青少年中引起的“見了好事不愿做,見了壞事不愿說”等社會道德滑坡現象令人觸目驚心。中國青少年研究所九四年在北京、上海、廣東等10個省(市)的青少年中調查表明,青少年社會道德滑坡確實存在.而且在評價改革開放15年來的成果時,最不滿意的三個方面中.社會道德滑坡竟排在第二位。青少年是時代的一面鏡子。從這面鏡子里反映出的社會道德滑坡現象,究竟原因何在?針對這一現象我們應該怎樣對待,采取何種對策呢?因為,分析研究解決好這個問題,對于培育“四有”新人,搞好精神文明建設,提高全社會的道德水準,有著最為現實直接的意義。
一、青少年中出現社會道德滑坡的原因
(一)從青少年生理、心理特點上講,他們正是長身體、長知識的時期。這個時期,他們好奇心強、求知欲望強烈、可塑性大、最容易受到各種因素的影響。當今社會上的“個人主義”、“利已主義”、“享樂主義”在青少年中很有市場,不難說明問題。個人主義在道德觀上表現為“利己主義”,一切以是不是對自已有利為轉移,對自已有利的就是好的,反之,就是不好的。“個人主義”在生活觀上表現為享樂主義,把無度的消費、物質享樂和消遣當作人生最大快樂和幸福。往往是“利已主義”貼上發展自我、實現自我的“標簽”.“享樂主義”加上享受社會主義優越性的“外包裝”,將某些青少年引入利已主義、享樂主義的誤區,使他們精神頹廢、萎靡不振、人格墮落,甚至走上犯罪。
(二)存在決定意識。商品經濟的等價交換原則從生活的各個角落潛移默化到了正在形成價值觀的青少年們的價值取向中。誠然,某些青少年價值取向受等價交換原則的影響,并不意味著等價交換原則不對,關鍵在于等價交換原則滲透于青少年價值取向的過程中缺乏正確引導。加上前一段時間里,在處理無私麥獻與索取報酬二者的關系止,社會上一味強調索取報酬方面的合理性,這方面的誤導,對某些青少年影響較大,表現在青少年身上就是,做好事就得有回報.這是天經地義的,假若做好事沒有任何回報,有時甚至會惹麻煩的話,寧可不做,也不愿冒這個險。
(三)從社會大環境方面看,現在社會上的不正之風確實存在,做好事無人理直氣壯地表揚,與壞人壞事作斗爭無人肯定支持。相反,有些公、檢、法機關對某些犯罪分子的囂張氣焰打擊不力,社會上流傳的“錢能買法、拳頭下面說道理”的說法不無道理。由于不正之風的存在,從而導致某些青少年對社會陰暗面的看法是,現在社會上心底不好的人越來越多,心底好的人越來越少,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只掃自已門前雪,不管他人瓦上霜”。似乎“人可以為之獻身的只有自已”,主觀為別人、客觀為自已。什么“禮義廉恥”、“溫良恭儉讓”、“助人為樂、尊老愛幼、先人后已、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等傳統道德對他們來說成了空洞說教。久而久之,社會的某些方面就形成了邪氣壓倒正氣的不良社會現象。
(四)從家庭教育方面看,現在的青少年,獨生子女較多,某些家庭溺愛、嬌慣孩子形成了自私、樂于享受、只顧自已、不管他人等不良習慣。再加上某些家長向孩子灌輸的遇見壞事繞道走、明哲保身、唯恐招惹禍端等利已思想的慫恿,使某些青少年遇見別人做好事或與歹徒搏斗.不僅不上前相助,還認為別人的做法不值得,傻瓜透項。.
(五)從學校教育角度講,近年來,學校受重智輕德、一切為了升學率的影響,正面的共產主義道德教育受到沖擊,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教育受到影響,對于我們來說,如果不用正確的思想去占領青少年思想陣地,錯誤的甚至反動的思想就會乘虛而入,從而使他們純潔的心靈受到污染侵蝕。
二、針對青少年社會道德滑坡,應采取的對策是:
(一)從道德教育入手,對青少年進行長期不懈的共產主義道德教育。
“道德”二字,在中國早就有了,“道”是指一種原則,“德”是指實行原則有所得。“道德”是泛指人們行為應當遵循的原則和規范,又是識別和褒貶評價人們行為的尺度。共產主義道德是人類歷史上最偉大,最高尚的道德,它符合社會發展規律,反映了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共產主義道德可以提高人的社會價值,使人們成為一個高尚的人、純粹的人、有益于人民的人。在當今更是建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精神力量,是建設共產主義事業不可缺少的精神武器。偉大導師列寧曾說過,應該使培養、教育和訓練現代青年的全部事業,成為培養青年的共產主義首先的事業。
那么,在青少年中如何實施共產主義道德教育呢?
首先,對不同年齡特征和不同個性的青少年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不同年齡的青少年,生理、心理不同,知識水平、接受能力亦不同,思想、興趣、愛好更不同。在摸清了青少年們的年齡特征和個性差異后,運用教育學、心理學、人才學等教育手段,因人施教。
其次,從“大處著眼,小處著手”,點點滴滴.潛移默化。所謂大處,就是以“四有”標準及總書記提出的“四個以”為目標,廣泛開展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教育,掃除個人主義在青少年思想上留下的“精神垃圾”。所謂小處著手,就是從具體習慣、行為著手。要從點點滴滴抓起。通過反復教育、誘導、逐漸形成一些抽象的道德觀念,再施用各種教育手段進一步鞏固和發展這些良好的道德行為和道德習慣。
再次,開展豐富多彩,生動活潑的道德教育活動。道德教育只靠講大道理,既枯燥又無效果,要生動活潑、形象具體。團組織及社會各方面的青少年教育部門,要經常組織青少年們開展一些業余文藝活動,參觀、訪問、影評、讀好書、做好人活動。因為,好的業余文藝、參觀訪問等活動,本身就貫穿著豐富的道德教育內容,這種道德教育,自然親切、生動活潑。活動中很自然地就陶冶了青少年的情操,培養了他們的情感,影評、讀書活動中的優秀文藝作品,不但生動形象地反映了社會生活,而且滲透著革命的、進步的作家對書中影視里人物道德行為的正確評價,青少年從中不但受到審美教育,而且也樹立了正確的世界觀。《鋼鐵是怎樣練成斷》、《創業史》等小說對幾代人影響足以說明問題。
最后,運用演講、報告等說服的教育方法。說服是道德教育的墓本方法。這個方法的特點是擺事實、講道理,使青少年接受正確的道德原則規范,糾正錯誤的道德行為,從而培養他們的共產主義道德品質。不論是演講、報告、座談,都必須做好講前準備,確定說服的內容、重點,使說服教育有的放矢,使青少年們,覺得是以理服人、以情感人,在態度上要愛憎分明、誠懇耐心、循循善誘,從而得出什么是愛國主義、集體主義,什么是理想、什么是幸福、什么是友誼等等。曲嘯的《理解萬歲》、李燕杰的《怎樣愛美》報告右青少年中引起震動之大、教育效果之強烈,至今令人記憶猶新。
(二)越是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越是要注重青少年共產主義人生觀、價值觀教育,從而引導他們樹立“我為人人,人人為我”的價值取向。因為,一個人只有當他立志要做一個對社會、對人民有益的人,做一個高尚的人,才會自覺地去加強自已的道德品質、人生觀修養。自從明朝有了商品經濟的萌芽到現在我國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在兩千多年的歷史長河里,樂善好施、助人為樂,向來是中華民族的光榮傳統,更何況我們的市場經濟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精神文明應始終與物質文明同步,社會生產力再發達,精神文明若跟不上去、都將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敗筆之作,更與黨的墓本路線,建設一個文明、富裕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目標相悖。由此可見.青少年價值取向應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大藍圖中定位、完善。
(三)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因為榜樣人物思想、言行,把共產主義道德標準具體化、人格化容易為廣大青少年所接受。雷鋒的奉獻精神之所以能在幾代人心里扎根,就充分說明了榜樣的作用。對現代青少年追求的多樣化,應分行業、分層次樹立一批活生生的有說服力’的先進典型,使青少年學有目標、趕有榜樣。前幾年,少年兒童學習賴寧、青年學習張海迪、大學生學習張華,達到引導青少年學習典型,教育青少年爭做新人的目的。另外,有關青少年教育部門還應結合實際大張旗鼓地設立“青少年育人獎金”、“見義勇為獎金”諸如此類的激嫩性措施。將物質獎勵與精神獎勵有機地結合起來,使樹立起來的典型能真正立得住、叫得響、傳得開。
(四)在全社會掃除法盲,搞好法制教育.增強法制觀念,凈化社會環境,但還要快查快辦一些擾亂社會治安、民憤極大的犯罪分子,做到有法可依、違法必究、執法必嚴。尤其對那些屢抓屢犯、報復群眾的犯罪分子應嚴厲打擊、嚴懲不殆,絕不姑息養奸。同時,以《未成年人保護法》為武器,為青少年的健康成長提供法律后盾,力求給全社會造成一個好事人敢做、壞事人敢說的好風氣。
(五)家庭是人們最初的生活環境,是最早受教育的場所,也是終生接受教育的場所;父母是人們的第一教師,也是最永久的教師。家庭教育是國家教育有機整體的重要組成部分。家庭教育是由一家一戶分別進行的,但這并不意味著這是那一個家庭或父每的私事。家庭教育是人類全部教育的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同學校教育、社會教育一并構成國家教育的有機整體.是一件關系到國家和民族前途的大事,蘇聯教育家馬卡連柯曾這樣說過:“你們應該常常記得,你們生養和教育子女,不僅僅是為了父母的愉快。在你們的家庭里,在你們的領導下,成長著未來的公民、未來的事業家、未來的戰士。如果你們處理無方.教育不出好的人來,那么,由此所得的痛苦,不僅是你們的,也是許多人的,是整個國家的。給社會造就出不好的或者壞分子,尤其是你們更大的恥辱”。由此可見,家庭教育是何等的重要,一個稱職的家長不僅是在盡生兒育女之道義上的責任,更是在盡社會責任。年輕的家長們應對孩子嚴而有格.愛而不驕,嚴中有愛,愛中有嚴.愛嚴得當。另外,還要以身垂范,影響孩子、教育孩子,起到言傳身教的作用。
(六)從學校教育這個制高點入手.樹立正確的育人觀,從根本上扭轉重智輕德的影響。開展教育時.以《愛國主義教育綱要》為內容,建立教育基地、制定教育規劃,開展分層有序、系列化的教育活動。因為.愛國主義是千百年來固定下來的對自已的祖國的一種最深厚的感情,是中華民族的光榮傳統,是當今建立和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強大動力。通過開展活動,用健康的思想占領青少年們的思想陣地,將他們的愛國之心,報國之志引導到勤奮學習、早日成才上來。
總之,青少年社會道德滑坡現象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青少年教育的一個新課題,是一個龐大系統工程.需要全社會共同重視、齊心協力,因為,這是關系到中華民族整體素質的提高及整個社會主義事業興衰成敗的大問題,對此,我們必須要有一個清醒的認識。作為新時期的思想政治工作者們應在市場經濟的大背景下.找準青少年思想教育的“準星”,不斷研究新情次,,解決新問題.總結新經驗.和風細雨式的用共產主義道德及青少年喜聞樂見的教育形式將他們思想中的不良東西“活血化棄”掉,以達到培養和造就跨世紀一代“四有”新人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