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溝通協調之風負面效應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由此,它也成為影響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元素,帶來了自身效應的如何和諧問題,亟待我們去進一步思考和把握。
從現實來看,溝通協調以彈性制約、人性化補充的方式彌補了制約機制的不足,拉進了彼此間的距離,為各級提供了迅速靈便、科學高效的決策、運籌能力,在承辦各類事務尤其是處理爭端、加強合作以及完成急難險重等特殊任務中發揮了巨大作用。但綜合來看,它也有其負面效應,盡管沒有形成氣候,但帶來的危害也是不能低估的。
(一)溝通協調有時削弱了制約機制的權威。有的單位辦事,總習慣于讓個別“能人”開道,成事自然順當;有的運動員或運動團體參加比賽,想方設法打通裁判員,借“黑哨”壓制對手取得好的成績;有的包工頭,不惜代價去占有關系,提前搞到了標底進而攬下大項工程……對此種種通過非正常溝通協調渠道,常常達成意愿的現象,人們往往予以鄙視、責怪、抨擊,但針對的有時只是現象本身,而忽視了它的最終受害對象——制約機制。現實中,我們不難發現,有的單位秩序雜亂無章,管理漏洞百出,究其原因,不是缺乏制約機制,而是不去依靠制約機制的正常運作或特定職能去協調解決問題,卻依靠特殊地位去干預、影響事情的發展,從而降低了制約機制的權威和約束力。久而久之,致使單位制約機制再健全,也因缺乏影響力而變得蒼白無力。
(二)溝通協調有時促成了事務交往的庸俗化。談及交往的庸俗化問題時,溝通協調領域尤其是其中的吃請、送禮現象,往往是議論最多的話題。透過一組組驚人的消費數據,我們不禁思索著這樣昂貴的溝通協調代價究竟帶來了什么?如今每逢重大節日,商場里的禮品是琳瑯滿目、天價倍出,路上送禮的人群和車輛是絡繹不絕、擁擠不堪,高檔酒店是客座一空、人滿為患……借以重大節日,通過吃請、送禮等方式來溝通感情、協調事務本無可厚非,但其中出現的亂拉關系,搞攀比、浪費、賄賂等五法八門、無孔不入式的請客送禮,卻違背了應有之義,有時反倒使人與人之間的美好情感變得越來越淡了,原本單純的人情變了味道,蒙上了污濁之色。
(三)溝通協調有時抬高了承辦事務的門檻。在溝通協調領域,我們還發現一種“怪圈”,即有時出現的越溝通越不通、越協調越不調繼而越不通越溝通、越不調越協調的現象。按照常理,我們所進行的溝通協調行為,應當帶來更加通達順暢的結果,但事實有時恰恰相反。正是由于溝通協調多了,造成了一些不該溝通協調的事也要溝通協調一番。這從當今職業病、機構病等頑癥的表象上得到了充分體現:救死扶傷是醫生的天職,但如今病人就醫有時卻要與“紅包”相伴;老師自古就有傳道授業解惑之責,但如今徒弟求學有時卻要以“吃請、送禮”為代價……之所以稱之為“怪圈”,還因為其中的成本是越來越重、越來越多,但成事卻越來越難。現在有的單位,部門之間高墻壁壘,本位思想突顯,崗位之間互不買帳,臉難看、門難進、事難辦問題較為突出,問題恰恰就是:凡事講溝通,凡事要協調,卻忽視了最根本的東西,也是最需要貫徹的部門與崗位職責。
二、溝通協調之風有時隱含不調而近乎和諧地存在
對于溝通協調之風帶來的負面影響,人人都有切身體會,但因受諸多因素的影響和制約,并非人人都能正確去面對和處理,從而使其有時保持隱性狀態,進而也使溝通協調有時近乎和諧起來。
(一)溝通協調歷史久遠、涉面寬泛,對其帶來的不調人們容易習以為常、見怪不怪。不管站在什么角度來看,溝通協調都不是一個新奇領域。張騫出使西域、玄奘西行求法、鄭和下西洋等故事綿延歷史長河,《康熙微服私訪》等一大批作品中的件件溝通協調故事歷歷在目,當今“交流年”、“合作論壇”、“合作峰會”、“多邊會談”等活動層出不窮……無論是縱觀古今,還是橫覽中外,無論是國際間的往來,還是人與人之間的交流,溝通協調總是與視野相伴,它存在與社會的各個角落,表現形勢千姿百態。正是對溝通協調太熟悉了,人們對這一領域所反映出的正面或負面效應不去更多的在乎,甚至有時對顧及它的影響的現象感到不可理解。二)溝通協調因受利益誘惑和傳統習俗的影響,即使損害了大局利益人們有時也要予以認同和感激。有時因受條件制約,一些人總是習慣于站在自我角度思考問題,而常常忽視對大局和長久的影響。這樣一來,溝通協調總會帶來“甜頭”,也正因如此,才使得負面的溝通協調大有市場。為什么一些人一事當前不是通過正當途徑去解決而是亂拉關系,一些人主要精力不是用在工作上而是用在迎來送往、把盞碰杯等應酬上,甚至挖空心思拜門子、找路子,編織個人的關系網,根本原因就是個人從中可以撈取高息回報。事實上,當從溝通協調中償到“甜頭”的時候,一些人不僅對其有認同感,還常常對幫助自己成事的溝通協調者存有感激之情,這也算是“人之常情”。也由此時常出現了“組織親自出面搞協調”、“領導親自出面跑經費”等行為被作為先進典型來報道推崇的現象。
(三)溝通協調勢頭強勁,在多方強求之下人們有時習慣于順從求全。不可否認,現實生活中,有些事情,包括正當的、合理的要求,通過正常途徑辦不通,通過溝通協調一下就通了。這自然就使社會各行各業催化或者強化了溝通協調的功能。目前,許多單位在招聘管理人員或考核任用干部時,都會不約而同地列上“有較強的溝通協調能力”條件,有的單位甚至把溝通協調能力上升為內部最關鍵、最重要的崗位勝任能力。事實上也是如此,即使你的業務能力再強,如果你不善于溝通,你就很難得到領導的贊揚。相反,有時你不管通過什么辦法,只要能把領導交辦的事項協調溝通好,你就會得到領導的認可。因此,面對各方對溝通協調素質的強求,一些人為了生存和發展的需要,有時即使對負面溝通協調深惡痛絕,但也要樂此不疲。
三、溝通協調之風理應成為純正的和諧之風
溝通是“使兩方面能通連”;協調是“使配合得適當”。在大力倡導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今天,對于影響社會和諧的重要元素——溝通協調之風,我們理應還其本來之意,使其真正成為促進社會和諧的純正的和諧之風。
(一)要大力營造良好的溝通協調環境。沒有和諧的溝通協調就沒有社會的和諧,社會的和諧也離不開和諧的溝通協調。但溝通協調本身特點決定,它的和諧是一個長期漸進的過程,需要全社會的共同努力。當前,要以全國上下大興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之風的契機,把踐行良好的溝通協調之風作為一項重要內容來抓,讓全社會的每一成員在溝通協調中都能崇尚和諧、遵從和諧。要把改善溝通協調之風同貫徹黨的十六屆六中全會精神,同“八榮八恥”、“學習黨章、遵守黨章、貫徹黨章、維護黨章”等活動緊密結合起來,讓社會的每一成員從傳統習俗中解脫出來,溝通協調時能自覺地站在大局下思考利益得失,自覺地踐行黨的先進性。此外,當前還要注意糾正在溝通協調中存在的盲目追捧和依附、一味敵視與抵制等極端錯誤傾向,使溝通協調之風能真正適應時展的需要。
(二)要自覺地規范自我溝通協調行為。要堅持凈化自身,從我做起,堅決抵制庸俗的溝通協調學,積小我為大我,聚個體為群體,集小氣候為大氣候;要充分認識“皮之不存,毛將焉附”的辯證關系,時刻把溝通協調置于制約機制的約束之下;要深刻吸取溝通協調中貪圖個人小利得到的“甜頭”終會變成“苦果”的教訓,自覺地把溝通協調建立在不影響大局利益的原則基礎之上;要牢固樹立以個人的、暫時的奉獻換取大局、長久的和諧的高尚追求,甘以犧牲自我利益的姿態來面對規范自我溝通協調行為中的暫時得失。
(三)要堅決剎住溝通協調中的不正之風。首先,要確立剎住不正之風的信心。要認識到,非正常的溝通協調再頑固復雜,但它總有見不得陽光的脆弱一面;要看到,非正常的溝通協調,損害的是大多數人的利益,而得好處的只是個別人,“唱黑臉”定會得到廣大群眾的擁護和支持,更有堅強的組織作后盾。其次,要健全強化監督制約機制。要全方位地不留死角,尤其要把“特權”現象納入監督視野,真正體現制約機制的權威;要發動力量,讓社會的每一名成員都成為監督員,不給非正常的溝通協調者以棲息之地。再次,要獎罰分明。對于非正常溝通協調者,要進行嚴肅批評教育,決不能聽之任之;對違反規定造成不良后果和影響者,要嚴肅查處,決不能姑息遷就。同時,還要大張旗鼓地宣揚那些敢于堅持原則不為權勢利益所動的先進典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