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農村基層黨風廉政建設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是黨中央從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全局出發作出的重大決策。農村黨風廉政建設是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抓好農村基層黨風廉政建設,對于維護和促進農村改革發展穩定的大局,鞏固黨在農村的執政基礎,提高黨的執政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一、新農村建設中加強農村基層黨風廉政建設的必要性
1、從體現最廣大人民群眾利益的要求來認識加強農村黨風廉政建設的重要性
加強農村黨風廉政建設就是要促使農村干部隊伍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想群眾所想,急群眾所急,為群眾掌好權、用好權,還群眾以知情權、監督權、管理權,從而維護好農民群眾的切身利益,維護好農村的集體利益。
2、從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戰略高度來認識加強農村黨風廉政建設的必要性
農村黨風廉政建設是反腐倡廉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構建和諧社會的需要。要通過加強黨風廉政建設,深入推進基層民主政治建設,促使農村干部遵紀守法、以德服人、依法治村,主動接受村民監督,維護農村基層黨組織的民主制度,最大限度地發揚人民民主,努力打造廉潔清明的村干部隊伍,維護農村社會安定和諧。
3、從保持員先進性高度來認識加強農村黨風廉政建設的迫切性
加強農村黨風廉政建設,是開展農村保持員先進性教育活動的重要內容,通過黨風廉政建設,引導農村黨員干部提高廉潔自律的自覺性,主動查找和切實解決自身存在的問題;通過開展述職述廉等活動,互相幫助,共同進步。
4、從加快農村經濟發展,實現農村全面小康的實際來認識加強農村黨風廉政建設的現實性
加強農村黨風廉政建設,就是要使農村黨員干部堅定黨的宗旨和理想信念,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深入群眾、深入實際,發揚腳踏實地、真抓實干的作風,帶領廣大群眾共謀發展,共同富裕,加快農民奔小康的步伐。
二、當前農村黨風廉政建設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及原因
1、當前,農村的黨風廉政建設中還存在著許多不容忽視的問題,而且有的問題還呈日趨嚴重的趨勢。這些問題主要表現在:
(1)對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缺乏緊迫感和責任感。不少基層領導干部認為抓黨風廉政建設是軟指標,因此一些鄉鎮把責任制工作沒有被擺上應有位置,只部署不檢查,只發文不落實,總體給人的感覺就是說起來重要,做起來次要,忙起來不要。
(2)少數農村基層干部以權謀私,辦事不公。有的農村基層干部在征兵、土地轉讓、出租和工程發包工作中謀取私利,搞權錢交易;有的在宅基地劃分、救災救濟物品發放、農用物資供應、山水林田承包等工作中依仗權勢,為自己和親友謀取利益,搞特殊化。極個別干部甚至把人民賦予的權力當作撈取個人私利的資本,想盡辦法侵占集體利益,存在行賄受賄、貪污挪用公款行為。
(3)財務混亂,用公款吃喝玩樂,請客送禮,揮霍浪費。農村財務管理混亂是農村經濟管理工作中普遍存在的問題,這一問題既引起了群眾的強烈不滿,同時也引發出了農村干部用公款吃喝玩樂,請客送禮,揮霍浪費的違法亂紀問題。由于財務管理混亂,一些干部利用職權亂批亂支亂用,再加上財務管理不公開,沒有透明度,群眾意見很大,同時也掩蓋了一些人的違法違紀問題。
(4)少數農村基層干部作風不實,工作方法簡單粗暴。一些農村黨員干部自身素質不高、形象不佳、作風不正、工作漂浮。對事關群眾利益的問題,關心得不夠,解決得不多,脫離了群眾,背離了黨的宗旨;有的干部法制觀念和紀律觀念淡薄,作風簡單粗暴,不對群眾做深入細致的思想工作;有的村支部、村委“兩張皮”,村委與支部“分庭抗禮”,削弱了黨的領導;有的基層干部與民爭利,損害群眾利益,損害了黨的形象。2、以上現象的存在,影響了黨群干群關系,影響了社會主義和諧新農村的構建,究其原因主要是以下三個方面:
(1)個別鄉鎮對加強村級組織的建設重視不夠,抓黨風廉政建設的思想認識不到位。有的鄉鎮只把經濟工作視為主要任務,許多正面教育和警示教育不能夠深入開展,反腐倡廉“大宣教”的氛圍和格局在農村中尚未完全形成,導致農村黨員干部接受教育的機會不多,使黨風廉政教育沒有發揮應有的效果。由于思想認識不夠到位,有的村支部、村委會雖然有計劃、有部署,但沒有從本村實際出發,出臺一些有針對性和操作性強的具體工作措施,沒有抓住苗頭性、傾向性問題及時整改,工作缺少成效。
(2)黨內監督不能有效開展。尤其是在村一級,黨員干部主動監督少,有些黨員干部怕報復、怕傷和氣,不敢監督,不愿監督,也不會監督。加之黨務,政務、村務公開不夠規范,一般干部對一些敏感、重大的問題了解的少,想監督而又不便監督。有的在民主生活會上講究一團和氣,輕描淡寫,不批評別人,也不愿別人批評自己。在村干部使用上,有的鄉鎮重使用輕管理,認為只要村干部能完成工作任務,不出事,就是好干部。往往對村干部出現的問題采取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政策。造成懲治不嚴,監管乏力,使問題越積越多,引起群眾越級上訪,引發農村社會不穩定因素。
(3)制度不健全和制度落實不到位。在制度建設上,一些地方不從實際出發,圖形式、搞花架子,即使有制度也不能從實際出發,而是照搬照套,制度、規章定了不少,真正能夠實際管用的卻很少。村務、財務公開工作雖然實行多年,但有的村因制度不全,或制度落實打折扣,仍然存在重形式輕實效的現象,該公開的沒公開,或公開的內容不真實、不及時、不實在,粗枝大葉,使群眾看不清弄不明,導致群眾對村務、財務公開不滿意,乃至產生誤解和猜疑,集體上訪和聯名來信不斷,民主監督作用沒有得到很好的發揮,從而影響了農村的安定和團結。
三、解決農村黨風廉政建設問題的對策
俗話說“火車跑的快,全靠車頭帶"。新農村建設離不開黨在農村強有力的領導,而要實現黨對新農村建設的領導,就必須采取以下措施,切實加強農村黨風廉政建設。
1、加強思想教育,提高農村基層黨員干部隊伍的整體素質
加強農村基層干部思想政治教育,一定要緊密結合農村的特點和實際,豐富教育內容,創新教育形式,注重教育效果。充分發揮基層黨校作用,以鄉、村干部為重點,有計劃地培訓、輪訓廣大黨員干部。鄉鎮黨委和鄉鎮機關、行政村黨組織要結合農村精神文明創建活動,把反腐倡廉教育納入農村文明家庭、文明村組、文明鄉鎮和基層組織建設"三級聯創"活動,利用鄉鎮綜合文化站、村文化活動室、農村文化長廊、報刊亭等,開展形式多樣的廉政文化宣傳,大力推進廉政文化"五進"活動,營造風清氣正的社會氛圍,鞏固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精神支撐。
2、加強村級領導班子建設,夯實農村黨風廉政建設的組織基礎
一是要嚴格依法依規選好配強村級領導班子。積極推行“兩推一選”等多種形式選拔農村基層干部,讓素質較高、辦事公道、廉潔自律強、能帶領群眾共同致富的“領頭雁”進入農村基層領導班子,及時調整那些“軟、散、懶”的村黨支部班子。二是提高村干部的政策理論水平。讓村干部卓有成效地向農民宣傳黨的方針政策,宣傳反腐倡廉形勢,善于用政策推動工作,把農民的積極性、創造性充分發揮出來。三是明確職責要求。實行村務管理權與監督權分離,村黨支部通過抓規范管理,把黨風廉政建設貫穿到村民自治章程、鄉規民約和各項管理規則之中,促進村干部廉潔自律。
3、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切實加大責任追究力度
制訂規范的責任追究制度和責任追究的具體實施辦法,增強責任追究的威懾力。通過建立定期分期排摸制度,督促農村干部切實履行起職責范圍內的工作任務,及時掌握情況。對領導干部職責范圍內的反腐敗工作敷衍失職,不抓不管,以致屢屢發生大案要案、造成惡劣影響的,嚴格責任追究。同時必須及時、嚴肅地查處農村干部中各種違法違紀案件,尤其要查處那些嚴重危害改革、發展穩定的案件、嚴重侵害群眾權益的案件,達到查處一案教育一片的目的。
4、健全農村財務管理制度,切實規范農村干部行為
(1)建立健全規章制度,使村級財務管理有章可循。從各村的實際出發,建立健全切實可行的村級財務管理制度,如“報賬制度”、“列支審批制度”等。同時,村級財務必須堅持收支兩條線,實行先收后支,杜絕以收抵支、差額入賬、坐支現金等現象。
(2)加強村組集體資產管理,化解村組不良債務。采取有效措施,杜絕并逐步化解不良債務"。在加強村組集體資產管理,遏制不良債務過程中,首先要認真搞好集體資產的產權界定和產權登記工作,對集體資產要進行評估,要切實解決農村各業承包基數不合理、低價承包等問題,以防集體資產流失。要有針對性地制定出減債措施,積極穩妥地處理好已經形成的債權債務。
總之,只要我們能夠認真領會新農村建設的精神實質,從加強農村黨風廉風建設入手,選好書記,配好班子,加強監督,順應形勢,真抓實干,我們就一定能夠實現“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新農村建設宏偉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