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街道辦事處論文:街道辦事處機制革新探究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本文作者:王昊作者單位:長春工業大學
街道辦事處的現狀分析
(一)機構冗雜,功能龐大
隨著改革開放的進一步深入,越來越多的政治和社會環境發生了改變,隨之而來的是城市公共事務的增加。因為沒有足夠的機構來承擔這些改變,導致了很多公共事務機構的功能日趨龐大。從目前來看,街道辦事處的職能主要有城市管理、社區服務、經濟發展、優撫救濟、社會治安、文教衛生、計劃生育等,這些被包括在其中的職能跟一個區域政府的職能相差無幾,這種超負荷職能承載,必然導致機構的冗雜和功能的龐大。
(二)權利與責任不符
作為城市基層人民政府派出機關的街道辦事處,本身沒有行政執法權力。盡管目前存在著很多區職能部門跨越自己的界限來處理公共事務,但是,這僅僅算是區人民政府的行政委托,它沒有獨立的行政執法權和行政管理權,所擁有的僅僅是職責而非職權。因為它沒有明確的職權,所以對于這樣的職責不清楚、權利和責任不相符的情況也只能是使得事務管理缺乏相應的活力。街道辦事處只能看見問題,但卻無能無力。而與之相反的是政府的職能部門雖然有權力管轄,但是由于離基層比較遠,所以是看不到任何問題,自然也就無從談起管理了。
(三)職能的錯位和越位
一方面,街道辦事處在工作內容和工作方式上的濃厚的行政化色彩導致了本身的職能錯位。它把很多本來自己應該承擔的責任推卸給那些作為群眾自治組織的城市居民委員會,這樣必然導致街道辦事處的職能錯位問題。另一方面,街道辦事處不但承擔了過多的社會自治事務,還直接干預那些社區自治組織的權利,把他們作為自己的附屬或者下屬單位。由此它承擔了本應由非政府組織承擔的職能,造成了職能越位,對城市基層社會自治功能的發揮造成了局限性。進而導致各種矛盾,對調動社區成員的積極性起到了消極作用。
(四)管理缺位
在中國,條塊關系是政府體制中的最基本的機構性關系。我們國家基層由于職責劃分與權力分配不均導致的條塊關系矛盾日趨尖銳。近年來,城市管理中的相對集中行政處罰的改革正在進一步推進。目前對違反市容、環境衛生、環境保護、市政設施、綠化等城市管理法律法規的行為進行綜合執法的都是一些隸屬于街道的城市管理綜合執法中隊、街道監察隊、市容監察隊、城市管理監察分隊等綜合執法機構。目前導致條塊矛盾的最主要原因就是綜合執法與專業執法的職能邊界界定不清,工作銜接不到位。
街道辦事處職能轉變的對策和措施
第一,正確的職能定位。街道辦事處作為區政府的派出機構,它能夠代表區政府行使其相應的管理職能。但是,就目前情況來看,它已經不再承擔招商引資的職能,改為自行收費任務,不得不從事一些非社區服務性的經營創收職能。就這樣逐步的把它的職能工作從招商引資變成了統籌轄區發展、監督管理和指導社區。
第二,弱化街道辦事處經濟管理職能。一是要讓街道辦事處退出招商引資活動。二是全面調整街道辦事處的經濟管理職能。三是要進一步完善街道辦事處公共服務職能。合理劃分街道辦事處的管轄范圍,可以適當的增加社區的數量,加強社區的管理和建設,使社區服務業合理健康的發展。
第三,強化街道辦事處城市綜合管理職能。一是強化社會事務服務和綜合管理。二是明晰社會專業管理事務的責任主體。三是組織社區公共服務。四是指導社區自治組織。
第四,加強街道辦事處的行政協調職能。一是增強統籌整合各類資源的職能。二是增強專業管理的監督協調職能。三是調整試點單位的經濟管理職能。
第五,建立綜合協調機制。一是建立城市綜合管理事務專題協調會議制度。二是建立主任辦公會議制度。街道辦事處要配合職能部門及派出機構做好相關社區居民的宣傳、引導工作,實施協調管理。
第六,理順三種關系。一是理順街道辦事處與區政府的關系。街道辦事處是區政府的派出機構,所以區政府要合理的下放相應的權力和義務,使街道辦事處在對轄區內的綜合管理方面處于核心地位。二是理順街道辦事處和社區的關系。街道辦事處要組織社區的居民和轄區內機關單位、企事業單位、團體共同參與社區的各種建設、服務當中來。三是理順街道辦事處與轄區單位的關系。充分發揮街道辦事處行政協調功能。協調轄區內所有機關、團體、企事業單位搞好分內工作,如轄區內的民生保障、社區建設、城市管理、社會事務服務、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等工作。
第七,建立健全財政保障制度。任何職能部門開展工作離不開經費的資助。街道辦事處也不例外,它開展工作所需要的行政事業經費都是由區政府按照以事定財的原則及時并且足額的劃撥過來,并由區政府監督此項專款的運用。具體說來,一是由市、區財政各按50%的比例撥付給街道辦事處用來進行城市綜合管理、社區建設和社區服務所必需的專項經費。對于這些撥付的經費實行收支兩條線和專款專用的原則。二是按需核定街道辦事處和社區承擔事權的管理成本和行政事業經費。三是由市和區建委同時落實好小區開發中不能低于60平方米的社區居委會辦公用房。區政府必須按照一定的資金來解決社區居委會辦公用房及居民公益性服務設施建設。四是實行“一卡制”管理制度,保障居民衛生費用應收和必收。必須保證協調相關部門和企業收繳居民衛生費、電費和煤氣費的收繳。
第八,加強社區工作隊伍的建設。一是為居民提供便捷服務,設立“一站式”服務窗口,建立社區公共事務服務中心。二是由街道辦事處負責社區公益崗位的人事任免和所需經費,對工作人員進行業務指導和培訓。同時由社區負責日常的管理和考核工作。三是加強社區工作隊伍的建設。把那些街道辦事處的超編人員分送到社區,增加社區的工作人員,讓這些超編人員為社區更好的服務。四是發展非營利性社會服務組織。為了讓社區能有專業化的服務,必須成立非營利性的社會服務組織,并且聘請法人代表負責經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