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癌痛規范化護理患者調查分析論文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從本院2013年10月~2014年10月收治的癌癥患者中抽取100例作為研究對象,對其進行癌痛規范化的護理。其中男49例,女51例,年齡18~70歲,平均年齡(39.78±8.85)歲。其中肺癌患者17例,胃癌患者29例,直腸癌患者14例,腎癌患者20例,肝癌患者20例。參與研究的100例患者均符合癌性疼痛的診斷標準,均為惡性腫瘤患者,不存在語言溝通障礙與智力障礙,生存期均在1個月以上,并且住院時間>2周。研究排除了血液系統疾病的患者,排除了因其他疾病、治療或者是手術后產生疼痛的患者。
1.2方法
規范化護理措施實施之前,僅對患者進行傳統的護理,例如要求患者遵照醫囑按時服用止疼的藥物,同時對患者進行健康教育和常規的護理措施,并分析其效果同時對患者及家屬的滿意程度進行調查。患者入院3周后,對患者進行規范化的護理措施,具體包括:①成立經過專業規范化護理培訓的護理小組,要求小組護理成員能夠按照規范的操作流程實施各項護理工作。所有參與研究的護理人員必須有一定的疼痛護理經驗;同時能夠掌握各種疼痛評估的方法,了解各種止痛藥的性質、用法和副作用及應急處理措施;掌握腫瘤科的護理技能和疼痛科的護理技能。②醫院健全關于癌痛治療的規范化制度。③對所有癌痛的患者進行疼痛評估,從開始實行規范化護理之后,每周都對患者進行1次疼痛評估。④在進行疼痛評估的過程中,為患者制定獨立的疼痛檔案,填寫評估單,給予相對應的護理措施,同時也做好相應的記錄。依據患者的疼痛情況為患者進行用藥,然后對用藥的效果進行評價,同時記錄評價的結果。⑤疼痛的護理方法主要有藥物鎮痛和非藥物鎮痛,藥物鎮痛主要是常規的止痛藥;非藥物則主要是指護理人員給予患者一定的心理慰藉,給予患者心理支持,幫助患者做適量的運動,同時結合中醫的針灸、按摩以及理療等方法為患者進行鎮痛護理。⑥在整個過程中,均對患者進行健康教育,讓患者了解愉悅的身心條件對疼痛的作用,同時讓患者配合疼痛評估,了解疼痛評估對患者疼痛護理的幫助。⑦出院后,對患者進行3個月的隨訪,內容包括患者疼痛的部位、疼痛評分以及使用止痛藥的劑量、不良反應、患者的心理狀態。護理前后均對患者以及家屬進行滿意程度的調查。
1.3觀察指標
觀察患者在接受規范化護理前后,患者以及其家屬對護理工作的滿意程度進行調查。滿意度問卷調查分為非常滿意、滿意、基本滿意、不滿意四項,滿意率=(非常滿意+滿意+基本滿意)/總例數×100%。
1.4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8.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經過規范化護理,患者以及其家屬對護理工作的滿意程度明顯要高于護理實施之前,護理前后對比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3討論
本次研究表明,對癌痛患者進行癌痛規范化護理前與進行癌痛規范化護理后,患者及其家屬對護理工作的滿意程度有很大的差別,護理后,患者及家屬的滿意程度顯著高于護理前(P<0.05)。這表明,癌痛規范化護理可以提高患者的滿意程度,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緩解負面的心理情緒。規范化護理主要的措施就是進行癌痛的評估,這也是對癌痛進行有效控制的首要內容,研究認為只有對患者的癌痛情況進行客觀的、全面的、準確的評估才可以幫助患者逐步的減輕疼痛,癌痛評估的主要內容就是患者的疼痛位置、疼痛的強度、疼痛持續的時間、疼痛的性質以及疼痛加重或者是疼痛緩解的因素、止痛措施的效果,與此同時對患者的心理狀態進行評估。只有明確了患者每次疼痛評估的效果,才好進行下一步的鎮痛治療。同時進行規范化的健康教育也可以提高患者對疾病的認識情況,健康教育的主要內容有:對止痛藥物的認識、對疼痛程度的認識以及對疼痛評估的認識,提高患者對護理治療的依從性,從而提高規范化護理的效果。
4總結
綜上所述,對于癌痛患者進行規范化護理可以提高患者以及其家屬的滿意程度,減輕了患者的疼痛,同時也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質量,值得臨床推廣。
作者:羅正苓 孫玉紅 王艷 單位:吉林省人民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