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剖宮產認知度調查分析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家屬問卷內容包括:年齡、職業、文化程度、和孕婦的關系、陪同參加孕婦教育課的次數、了解分娩方式知識的途徑、你希望你的親人(朋友)采取什么分娩方式及其理由。1.4統計方法將原始數據輸入計算機,建立Excel數據庫,用SPSS17.0軟件包進行統計分析。采取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一般資料500名孕婦年齡在17~42歲之間,平均(26.23±4.21)歲。職業分布:農民及家務182例(36.40%),個體商業人員119(23.80%),工人115例(23.00%),教師40例(8.00%),公務員34例(6.80%),醫務人員10例(2.00%)。孕婦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者132例(26.40%),高中及專科者256例(51.20%),本科及以上者112例(22.40%)。500名孕婦中自然受孕480例,醫學受孕(包括:人工受精、體外受精-胚胎移植以及不孕癥治療后自然受孕)20例。485名陪同家屬年齡在25~63歲之間,平均(44.02±3.15)歲。職業分布:農民及家務301名(62.06%),個體商業人員95名(19.59%),工人51名(10.52%),教師26名(5.36%),公務員12名(2.47%)。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上者256名(52.78%),高中及專科者187名(38.56%),本科及本科以上者42名(8.66%)。
孕婦對剖宮產認知情況2.2.1500名孕婦對分娩知識了解途徑:以書本和網絡為主的150例,從門診產前檢查醫生那里了解為主的126例,從有分娩經驗的家長、朋友那里了解為主的119例,參加醫院孕期教育課為主的105例。500名孕婦中參加孕期教育課次數8次及8次以上的85例,5次及5次以上8次以下的135例,3次及3次以上5次以下的203例,3次以下的77例。2.2.2分娩方式的選擇與孕婦文化程度初中及初中以下孕婦共132例,其中選擇陰道分娩的82例(62.12%),選擇剖宮產的50例(37.88%);高中及專科文化的256例,其中選擇陰道分娩的149例(58.20%),選擇剖宮產的107例(42.80%);本科及本科以上文化的112例,其中選擇陰道分娩的73例(65.18%),選擇剖宮產的39例(34.82%)。分娩方式的選擇與孕婦文化程度無關(P>0.05)2.2.3分娩方式的選擇與孕婦參加孕期教育課次數參加孕期教育課8次及8次以上的孕婦共85例,其中選擇陰道分娩的78例(91.76%);參加孕期教育課大于等于5次小于8次的孕婦135例,其中選擇陰道分娩的92例(68.15%);參加孕期教育課小于5次大于等于3次的孕婦203例,其中選擇陰道分娩的121例(59.61%);參加孕期教育課小于3次的孕婦77例,選擇陰道分娩的35例(45.45%)。分娩方式的選擇與其參加孕期教育課的次數有關(P<0.05)
家屬對剖宮產認知情況485名家屬與孕婦的關系分布:配偶205名,母親117名,婆婆102名,其他(姐妹、朋友、同事等)76名。了解分娩知識途徑:以書本和網絡為主的215名,從產前檢查醫生那里了解為主的42名,分娩經驗、朋友那里了解為主的220名,參加醫院孕婦教育課為主的23名。485名家屬中,選擇剖宮產的有204例(42.06%),其理由順位為:1.擔心孕婦疼痛;2.擔心中轉剖宮產影響胎兒安全;3.可以選擇時辰或方便熟悉的醫生安排時間。
孕期健康教育的重要性調查顯示:分娩方式的選擇與孕婦及其家屬參加孕婦教育課的次數有關。由于孕婦及家屬觀念和認識的誤導,認為在現有的醫療條件下剖宮產術的母子安全性能得到保障,對剖宮產的并發癥及后遺癥了解不足。部分孕婦及其家屬認為在陰道分娩過程中胎兒的頭顱受產道的擠壓變形而影響到胎兒的智力;有些初產婦擔心陰道分娩會使陰道松弛而影響夫妻性生活質量等等。也有的孕婦或其家屬受封建迷信思想的影響要求選擇“良辰吉日”剖宮產分娩,有部分孕婦為了方便選擇自己熟悉的醫生而行剖宮產術。精神心理因素在分娩過程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通過系統的健康教育,使孕婦了解剖宮產的手術指征及其術后可能發生的并發癥,了解自然分娩的好處,了解在陰道分娩過程中如何積極配合醫護人員,從而減輕對分娩的恐懼心理,減少因“社會因素”剖宮產。王蘇梅等發現[3]對晚期妊娠孕婦提供心理支持,加強孕期教育,緩解焦慮情緒,有利于促進陰道自然分娩。
規范系統的孕期教育系統規范的孕期教育,除了理論教育,還應該包括分娩體驗和分娩環境的熟悉。孕婦對即將分娩的環境存在一定的神秘感、恐懼感,可安排孕婦及其家屬參觀、熟悉產房環境;建議孕婦躺到產床上體驗分娩體位,指導如何正確使用腹壓,如何在產程中放松、減壓;鼓勵有分娩經驗的家屬陪同分娩。有熟悉的人陪同,在熟悉環境里分娩,可以緩解孕婦的心理壓力,穩定孕婦情緒,幫助孕婦安全度過分娩關,提高自然分娩率,降低剖宮產率。
開展分娩鎮痛調查結果顯示,孕婦選擇剖宮產的理由順位第一條就是“不必經歷陰道分娩的痛苦,不必遭‘二次罪’。”而對陰道分娩最擔心的問題順位第二條就是“疼痛難忍”。妊娠、分娩是一個正常的生理過程,陰道分娩是正常的生理現象,自然分娩過程及順產后所經歷的身體和情感體驗是正常婦女生理、心理應急能力所能承受的[4]。但是,現在生育年齡的婦女大多數是獨生女,從小養尊處優,心理承受能力差,對疼痛的耐受力差,懼怕分娩時的陣痛,對陰道分娩缺乏信心,擔心陰道試產不能保證順利分娩,而轉為剖宮產終止妊娠,有遭“二次罪”的感覺。因此開展分娩鎮痛,能很大程度的減少因“怕疼”而選擇剖宮產的孕婦,從而降低剖宮產率。
提高助產技術隨著社會的發展和進步,人們對分娩的要求以由保證母嬰安全轉為在保證母親安全的前提下,優先考慮孩子的質量問題,尤其是高齡初產婦、多次流產史的孕婦,唯恐陰道試產后需要陰道助產,擔心胎兒智力受到影響而選擇剖宮產。因此在做好“自然分娩好處”宣傳的同時,加強產程管理,提高陰道助產技術成了非常重要的核心問題。中、高位產鉗由于其較多的母嬰并發癥已被淘汰。但是低位及出口產鉗應該說是陰道分娩過程中的一個很好的應急補救措施。由于剖宮產率的提高,自然分娩、陰道助產率相應的下降,年輕產科醫生的產鉗助產機會很少,由于技術的不過硬,在產程觀察中,稍有異常就選擇了剖宮產術結束分娩。因此,加強產科醫生及助產士的產程管理和陰道助產技術的系統培訓,在降低剖宮產率、提高產科質量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設立產科醫護人員醫療保險醫療糾紛的增多給醫生尤其是產科醫生帶來較多的困擾。產婦是健康的人群,分娩是生理的過程,也是艱辛難熬的、動態變化的過程,孕婦及其家屬焦急、不耐心,一旦出現異常孕婦及其家屬往往難以接受,隨時發生患者投訴醫護人員的現象。產科工作的緊張和無規律性使得產科醫護人員非常辛苦,承受著精神和體力的雙重壓力。為回避醫療風險部分醫生對孕婦及其家屬的要求采取了妥協的態度而選擇剖宮產[5]。因此在加強醫生職業素養培訓的同時,需要設立產科醫護人員醫療保險,給予產科醫護人員以堅強的后盾;同時輿論正確引導,理解和支持產科醫護人員的勞動,減輕醫護人員在處理試產過程中的心理壓力。
作者:吳朝陽陳星趙玲萍張玲程婭單位:浙江省臺州市中心醫院婦產科浙江省臺州醫院婦產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