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我國事業單位社會保障論文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一)缺乏公平性,二元制度并存理想公平的社會保障制度應該是實現全民無差別無歧視的覆蓋,為所有社會成員提供基本的生活保障。然而我國當前的社會保障制度在公平性上有欠考慮,存在著事業單位與企業之間的區別對待的二元結構,從而使得事業單位和企業的退休人員面臨這社會保障制度的巨大差別,這不僅違背了公平性原則,還會給社會帶來一定的副作用。資料顯示,當前我國事業單位的平均退休金大約是企業的退休人員的兩倍,這種明顯的差別勢必會反映在勞動力市場上,改變就業的導向,從而給人才在事業單位與企業之間的流動造成了阻礙。
(二)社會保障單位話,浪費現象嚴重作為計劃經濟時期的產物,我國事業單位的社會保障制度仍然因襲傳統,采取個人依附單位并由單位或財政承包的方式,這種方式下單位個人不用承擔任何責任,各單位則根據自身發展情況自行安排,因而存在著單位與單位之間的社會保障制度的顯著差別,不公平現象嚴重。由于各個單位需要自己管理單位員工的社會保障的相關事務,就需要相應的設立相關的機構以及配備一定的人員,會造成大量的重復建設和浪費。
(三)操作過程混亂,監管不力由于事業單位的社會保障事宜已經交由社會保障部門管理,但相應的審批權還留在人事部門,這就造成了工作中的脫節和矛盾,致使操作過程混亂不已。而另外各省市的事業單位的社會保障制度的巨大差別包括繳納的比例口徑不一致、繳納的計數差別等也造成了事業單位社會保障制度執行中的混亂。而這種混亂在實際操作中正好使得某些投機分子有機可乘,一些單位的退休金挪用現象嚴重,許多退休人員的退休金都出現了遲發、欠發等現象,從根本上說也是由于相關的監管機制的缺乏。
二、事業單位社會保障制度的改革思路
(一)統籌規劃,建立統一的基本養老制度基本養老保險的思路是建立起全民統一的養老制度,實現社會基本養老制度的全民參與,在公平的解決社會所有成員的基本生活保障的同時,實現社會成員的自由流動。從范圍上來說,事業單位的社會保障制度改革是社會基本保障制度改革的一部分,應該進行統籌規劃,從短期來看,應該統一事業單位和企業的養老保險制度,實現單位保障向社會保障的過渡,從長期來看,應該建立一個全國統一的基本養老制度,實現資金的統收統發,既體現了社會保障制度的公平性原則,又實現了人員流動的效率性。
(二)實現社會保障與個人賬戶相結合,政府、集體和個人共同承擔由于我國事業單位的養老保險基金征繳各地存在顯著差異,加上退休金的計算和發放的標準各地不盡相同,個人賬戶的管理上也存在著顯著的區別,致使我國的事業單位的社會保障制度改革止步不前。這就需要建立一個全國統一的事業單位社會保障制度,實現社會保障與個人賬戶相結合,政府、集體和個人共同承擔,由社會統籌風險,個人激勵繳費,不僅可以減輕事業單位的財政壓力,實現社會保障制度的可持續發展,還能有效激勵事業單位的效率。
(三)明確部門責任,建立相關監管機制另外還需要成立一個統一的管理部門專門解決事業單位社會保障制度中的各種問題,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門可以較好的承擔這個任務。就需要對其的相關責任和權力進行明確的劃分,避免工作中出現權責不清的現象,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門應該負責相應社會保障制度的年度計劃的制定、實施和驗收,負責養老金的征收、計算和發放,另外相關審批權也應賦予該部門,從而實現部門權責的一體化。另外,同樣重要的是建立起相應的監督管理機制,負責各單位養老專項資金的監督管理工作,實現事業單位社會保障制度的陽光化。
三、結束語
我國當前的事業單位社會保障制度存在著依賴財政撥款,國家負擔沉重、缺乏公平性,二元制度并存、社會保障單位話,浪費現象嚴重、操作過程混亂,監管不力等問題,改革要從統籌規劃,建立統一的基本養老制度、實現社會保障與個人賬戶相結合,政府、集體和個人共同承擔、明確部門責任,建立相關監管機制等思路出發。
作者:林光明單位:威海市文登區社會保險基金稽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