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網絡信用證對比管理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摘要:現代國際貿易中廣泛使用的信用證是通過銀行進行的,涉及的當事人多,而且變成了銀行和買賣雙方的交流,中間的通訊過程比較長,費用多,產品在市場上的價格瞬息萬變,企業對資金和產品的時效性要求也越來越強,但企業又不能在貿易中依靠沒有信用擔保的支付方式。另隨著網絡在現實企業中的深入普及,其迅捷性和方便性得到了普遍認可,怎樣在網絡中構建一個對買賣雙方都有利的信用擔保,對買賣雙方的貿易提供更迅速的服務是許多銀行和大型金融資本機構必須要努力踐行的。
關鍵詞:網絡信用方式;信用證;信用擔保
1信用證方式的流程和特點
1.1信用證方式的使用流程
買賣雙方首先簽定貿易合同,買方依據合同將貨款交給開證銀行,并依據合同申請開立信用證,開證行收到申請后開出信用證并聯系通知行,通知行在收到信用證后將其交給賣方,賣方依據信用證要求備貨,議付行審核單據是否與信用證條款相符。賣方發貨后制備單據,備齊信用證要求的單據交給議付行議付,如果單據與信用證相符,議付行向賣方支付貨款,議付行將單據交開證銀行,開證行將單據交給買方,買方憑單據向承運人領取貨物,如對貨物有數量或質量異議,須要與賣方協商或訴諸法律。銀行對此不承擔義務和責任。
1.2信用證方式的特點
信用證是一種銀行信用,開證行負第一性付款責任。信用證是一種獨立自足的文件,它不依附于貿易合同。信用證業務只處理單據,不涉及具體的商品和勞務。
2網上信用方式的流程和特點
2.1網上信用方式的使用流程
買賣雙方首先簽定貿易合同,買方依據合同在網上填寫信用保證書,賣方在網上確認,依據信用保證書,買方和賣方將一定數量的履約保證金交給擔保公司,如一方保證金不準時到位,擔保公司通知另一方其保證金是否退回,賣方備貨后在網上輸入“賣方貨已備妥通知”或發傳真通知,擔保公司通知買方補足貨款,擔保公司收款后通知賣方發貨,賣方發貨后在網上輸入“賣方發貨通知”并將議付單據交擔保公司,擔保公司審核單據后將單據交買方,買方憑單據向承運人領取貨物,收貨后在網上輸入“買方收貨通知”。收貨后2天內如有數量異議,在網上輸入“數量異議通知”,15天內如有質量異議,在網上輸入“質量異議通知”,擔保公司根據買方異議通知,暫不向賣方支付貨款并通知賣方處理有關異議,憑雙方協商結果或法律判決執行付款。
2.2網上信用方式的特點
網上進行貿易迅速快捷,適合市場需要,雙方支付的履約保證金比較少,降低買賣雙方交易成本,另外買賣雙方直接交流,有效的避免了信用欺詐。關于任何條款的改動買賣雙方也可及時交流。
3信用證方式和網上信用方式的比較
3.1傳統信用證涉及的當事人多
傳統信用證涉及的當事人有買方、賣方、開證銀行、通知銀行、議付銀行,這些銀行又不是恒定的,可能涉及不同地區,不同法人,不同系統,不同運作方式,而網上信用擔保只涉及買方、賣方和網絡擔保公司,網絡擔保公司是固定的一個單位。
3.2傳統信用證的透明度差
如買方在開出信用證后,一直要到開證銀行轉來議付單據時才能得到發貨詳細情況,也就是說,如果買方不主動聯系有關當事人,就只知起始和結果,中間過程是銀行之間的流程。而網上信用擔保,買賣雙方可以隨時隨地的上網查閱業務進展情況,因為業務過程的每一步在網上都有記錄,何時履約保證金到位、何時貨物準備就緒、何時買方貨款全部到位、何時發貨、何時收貨、收貨后買方有無數量和質量異議等,都能在網上查到,設計的履約情況一覽表使雙方對業務進程一目了然。
3.3傳統信用證的過程長
買方開出信用證,通過銀行轉給賣方,一般最少需要一星期,也就是說,賣方最少要等一星期才能確切知道買方的信用證條款,而網上“信用擔保書”的輸入可以雙方互動,對條款相互討論,相互修改,達成一致,是及時知情的;傳統信用證需要議付銀行審核單據,根據UCP500的規定,議付銀行的審核時間不能超過一星期,這是信用證規則對銀行的約束條款,但一般也不會少于一星期。一般的,完成一個信用證的過程最少需要一個月。而完成一個網上信用擔保的過程不會超過一個月。
3.4傳統信用證有制度缺陷
傳統信用證要求議付銀行審核單據是否與信用證條款相符,如果單據與信用證相符,向賣方支付貨款,根據UCP500的規定,議付銀行只負責審核賣方提供的單據是否與信用證的條款相符,沒有責任審核單據本身的真偽。如果賣方提供的是假單據,只要單據與信用證的條款相符,議付銀行就得向賣方支付貨款,使買方蒙受損失。這就是所謂的信用證詐騙,這在信用證業務中并不罕見。網上信用擔保能夠很好的克服這一漏洞。網上信用擔保在審核單據后并不立即付款給買方,是在買方收貨后15天才履行付款責任;在網上信用擔保中,買方在收貨后2天內不提出數量異議、15天內不提出質量異議,擔保公司才履行議付責任。這樣就能很好的保證買方的利益。如果買方想利用這一條款作文章,惡意提出數量異議或質量異議,充其量只能拖延賣方及時收到貨款,其本身并不能撈到利益,因為買方已全部支付了貨款。
3.5傳統信用證的費用高
網上信用擔保的費用大約只是傳統信用證的10%或者更低,一般說來,傳統信用證的費用是交易金額的0.5%,還不包括各個銀行和當事人之間的郵寄費和通訊費;網上信用擔保的費用為0.1%,別無其它費用,大大降低了買賣雙方的交易成本。
3.6傳統信用證不利于單據的審核
由于傳統信用證涉及各地銀行,買賣雙方的企業單據又千差萬別,銀行審核人員的審核標準很難統一管理。在以往的經驗中,由于銀行審核單據失誤給雙方造成糾紛的情況并不罕見,由此給企業造成直接經濟損失的情況也不罕見。網上信用擔保是集中審核單據,能夠集中有貿易專業經驗的人員審核單據,有利于審核標準的統一性,降低審核單據的失誤率。
3.7網上信用擔保更有利于保護買賣雙方的權益
履約保證金有利于保證交易的嚴肅性,履約保證金既不占壓雙方太多的資金,也能制約雙方的違約行為。從網上信用擔保的操作規程可以看出,保證金到位后賣方才備貨,買方全部貨款到位后才通知賣方發貨,買方不付足貨款就得不到貨物,且有損失履約保證金的風險,賣方不準時發貨就要損失一定的履約保證金,賣方發貨不合格就有收不到貨款的風險,雙方只有認真履約才能不受損失,任何一方有意違規都不會給對方造成明顯的直接經濟損失,只會給自己的違規行為付出代價。在貿易業務中,賣方最大的風險是發貨后收不到貨款,買方最大的風險是付款后收不到貨或貨物不合格,網上信用擔保在買方驗收貨物合格之前,賣方不僅得不到貨款,還有保證金在網絡擔保公司的帳戶上,如果貨物有問題,買方及時與賣方協商或提起法律訴訟,不僅能保護自己的貨款,還能得到有效賠償;賣方也不必擔心發貨后收不到貨款,擔保公司在通知發貨前就已讓買方付足了貨款。
參考文獻
[1]丁梅生,姜文.國際貿易實務[M].武漢: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02,(8).
[2]吳百福.進出口貿易實務教程[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9).
[3]黎祥.網上擔保方式的應用[J].生產力研究,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