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部丰满熟女富婆视频,托着奶头喂男人吃奶,厨房挺进朋友人妻,成 人 免费 黄 色 网站无毒下载

首頁 > 文章中心 > 正文

計算機畢業贊自由軟件四

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計算機畢業贊自由軟件四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計算機畢業贊自由軟件四

摘要:贊自由軟件從1996年推出第一集之后幾乎每年一集,到2004年共推出六集。由于計算機發展速度太快,現在來看前期的作品,也可以體會到當年計算機應用的脈搏。關于自由軟件的思想是沒有間斷的。現將全部六集借水工網站一角度,歡迎討論我批判。

關鍵詞:自由軟件

贊自由軟件2,讀作:贊自由軟件的平方。贊自由軟件前三集的題目順理成章,先是“贊”,后“再贊”,繼而有“還贊”,這第四集的題目就不好取了,叫“四贊”或“贊”的第四集,都太俗氣,來它個“平方”,既有“四”的含義,又不落俗套地將阿拉伯數碼的“2”這一頗具“雙”、“重”、“偶”的吉詳意思表示出來了,并且符合筆者神吹調侃喜異善奇的寫作風格,自然是要自戀一番的了。但話又說回來,這種風格的文章也只有在我們自己傾注了許多心血花了大量時間費了多少精力而編輯的刊物上才可以與讀者見面,若投去他刊,也許早就被那些正規而古板的大編輯們卡死在搖籃里了!

言規正題。我們對自由軟件的贊美到了寫連續劇的程度,一是自由軟件自身的優勢所在,二是表明了筆者對軟件未來的展望。贊美當然就有夸張的描述和浪漫的遐想,但也還是要講出道理來的。再說,遐想、夢想、幻想甚至虛幻,在科學道路上永遠是創新的原動力。遐想能出思路,夢想可以成真,科學需要幻想,現實也有虛幻。虛擬現實、虛擬世界、虛擬空間、虛擬硬盤、虛擬光驅……,業界很時髦的虛擬概念,就看我們的理解能力了。

關于自由軟件的思想、自由軟件的精神、自由軟件與商業軟件的本質區別、自由軟件與知識產權的對立、我們如何利用自由軟件來發展專業應用軟件等等問題,我想仍然有一直探討下去的必要。既然是探討,也歡迎大家爭論。

1自由軟件Linux是網絡操作系統的首選

1999年是政府上網年,2000年是企業'''');">企業上網年,2001年將是家庭上網年。

新世紀剛開頭,企業信息化就奏出了時代強音。1月26日,由國家經貿委、信息產業部和科學技術部共同主持,在北京友誼賓館召開了“企業信息化推進大會”。全國520家重點企業參與,強力推進企業信息化。“企業信息化工程”業已啟動。

信息化的基礎設施是計算機網絡,網絡的關鍵技術是網絡操作系統。一般用戶對網絡操作系統并不很清楚,也不必搞清楚。可是對于網絡管理員和網絡決策者來說,他們必需關心網絡建設的成本、安全性、可擴展性、先進性與可靠性等等,至少要知道目前的流行產品是什么,未來的潮流方向如何,否則隨時都有被“奸商”蒙的危險。對于網絡管理員,當然更關心的是網絡的穩定性,三天兩頭宕機的系統,非把網管員整成精神病患者不可。那么可以同時滿足決策者和網管員,又完全能夠滿足實際應用的網絡操作系統有沒有呢?當然有,那就是當今最“牛”的自由軟件Linux。

Linux被稱為軟件自由女神,在業界媒體上具有很高的出現頻率。我們只要任意翻開一本計算機類報刊雜志或刊載有計算機內容的報刊,都可以見到Linux的身影。可以說沒有Linux露臉的業界媒體,那一定不能代表業界的聲音和潮流。

1998年是Linux年,1999年Linux繼續走紅。稱1999年為中文Linux年也決不為過。3-4月間,TurboLinux3.02、XteamLinux兩種中文Linux發行版本相繼亮相,掀開了中文Linux從無到有的新篇章;8月,TurboLinux4.0和紅旗Linux簡體中文版,預裝TurboLinux4.0中文版的長城電腦開始出售;9-10月,TomLinux、COSIXLinux中文版問世;12月,TurboCluster集群服務器中文版本在中國上市;……;目前已經有七種以上的中文Linux版本在國內市場流行;紅旗Linux被中國科學家們稱為新時期的“兩彈一星工程”。

1999年的中國計算機世界展覽會,為Linux開辟了專區。9月7日在北京召開了Linux開發者大會。Linux在國內已經火起來了。

1999年11月15日,在拉斯維加斯,有全世界2000家廠商參展的Comdex`99大會上,Linux攻勢強勁,出盡風頭。眾多著名Linux廠商不僅陣容強大,而且推出了基于Linux的圖形、多媒體、辦公套件、電子商務應用解決方案、集群服務器系統等等應用軟件,使Linux應用軟件不多的狀況成為歷史。會上Corel公司推出的CorelLinuxOS是通向臺式機操作系統市場的第一步,聲稱將在2000年第二季度推出Linux的辦公應用軟件,還將推出針對Linux的圖形應用軟件:無縫地接合Windows及MacOS平臺。Linux進軍臺式機操作系統和應用軟件,無疑是向Windows系統的公開挑戰。

Linux在全球風行,近兩年來增長速度驚人。據權威機構IDC預測,未來五年內Linux的平均增長率將超過其它操作系統增長的總和,成為21世紀前途無量的操作系統。

據國內建網單位介紹,選擇Linux操作系統的網絡,總體工程造價降低30%,系統運行速度提高一倍。Linux不僅讓我們有了Windows之外的選擇,也讓我們看到了自由軟件最美好的一面,又一次賦予了中國軟件業的新生。

Linux被國內業界人士看作是開發自主操作系統的一個千載難逢的機遇。從國家主權和國家安全的角度考慮,中國從來沒有放棄過對自主操作系統的開發,多年來國家投入了大量資金,但仍然是個薄弱環節。完全采用別人的操作系統是危險的!何況中國每年還要為Windows操作系統支付幾百個億的版權費。國家有以Linux為契機開發自主操作系統的行動,業界對此呼聲強烈,媒體宣傳態度中肯,用戶們也應該有首選Linux的自覺性。

2自由軟件的自由與免費

隨著Linux的成功,自由軟件的內涵進一步深化,外延更加擴展。以前我們對自由軟件的理解與今天媒體和業界對自由軟件的深層次探討相比較,似乎顯得有些膚淺了。三年前我在《贊自由軟件》一文中,將自由軟件定義為有版權的自由軟件和沒有版權的自由軟件,并且還進一步分解為開放源代碼的自由軟件與不開放源代碼的自由軟件。但最根本的出入在于我們一直將自由軟件理解成免費軟件,因為FreeSoftware一詞中的Free的確有自由和免費的雙重含義,將她譯成中文時在字面意義上也是這樣理解的,而且從實際意義上看同樣如此。近來一再有人撰文予以糾正,聲明“Free”不是免費而是自由,并舉出GPL((GeneralPublicLicense,通用公共許可證))中的解釋:“Free”是自由而不是價格。對此我們沒有更多的說法,因為GPL中的解釋無疑更具權威性。

根據GPL的定義,自由軟件要開放源代碼。而廣大計算機用戶機器中的大量常用工具類軟件,基本上是都是封裝后的可執行程序,并沒有提供源代碼,只能歸于免費軟件之列。

其實,對自由軟件的理解有誤區也好,存在爭議也罷,對于一般用戶而言都沒有實質性的意義,特別是從我們一直推崇的自由軟件精神以及自由軟件在行業專業計算機應用中所發揮的作用的角度來說,基本上無關緊要。因為廣大用戶更關心的是軟件的功能和實用性,大多數用戶也就是知道會用即可,并不去關懷源代碼問題。可以并且能夠折騰源代碼的用戶,屬于高級用戶。那些程序員,電腦瘋子和計算機狂,去追尋、修改、編寫和提供源代碼,當然就比高級用戶還要高級了,他們的動機和志趣已經遠遠在我們概念中的一般用戶的思維范圍之外,本文暫時停止對他們內心世界的探求。

需要強調的是,我們仍然完全可以將那些任意拷貝自由使用免費共享的軟件當成我們早已形成了概念的自由軟件,管他提供還是不供源代碼,均不必下功夫去理論。有用能用就行。

3開放源代碼由來已久勢不可擋

開放源代碼并不是今天的新生事物,應該說從計算機誕生之日起就是如此。Linux僅僅是開放源代碼的典型代表,而決不是源代碼開放運動的全部。

眾所周知,在當今的計算機技術中,軟件被稱為計算機的“靈魂”。而在20世紀40年代計算機剛剛出世時,軟件的地位則遠不如硬件風光,程序員大多是女性就足已證明。到了20世紀70年代,計算機產品已經相當豐富,廠商在提供硬件的同時也是要提供軟件的。直到今天,單獨去購買計算機類的配件產品,如modem、打印機、掃描儀等等,廠商都要提供相應的驅動程序和(或)應用軟件。

1968年ARPANET(Internet的前身)建立時即開始了驗證開放源代碼的可行性。1973年TCP/IP協議的產生,成為Internet的基礎。1976年,比爾.蓋茨發表了他那份“臭名昭著”的版權宣言《致電腦愛好者的公開信》才改變了軟件的游戲規則。盡管如此,開放源代碼也從來沒有停止過,請讀者繼續觀注下例事實:

1979年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建立了BSDUnix,被稱為開放源代碼的先驅;1983年自由軟件基金會(GNU)計劃成立,并建立了GPL開放源代碼協議;1987年Perl語言(一種用戶群比Java更多的編程語言)誕生;1993年FreeBSD1.0;……。

從1998年起,全球范圍內的開放源代碼運動更是一浪高過一浪,勢不可擋。先是Oracle、Informix等眾多知名廠商紛紛推出了支持Linux的產品,接著是Netscape公司公開Communicutor5.0源代碼,緊隨其后的是Sun公司宣布向開發人員公布Java2的源代碼,Novell公司公開Netware部分源代碼,Apple公司宣布公開部分MacOSX的源代碼,康柏(中國)向中軟公司開放64位Unix源代碼。在Internet上有許多專門公開源代碼的網站,為程序員們提供了豐富多采的編程源代碼資源。

1999年初有人預測,操作系統市場將會逐漸消亡,隨著Linux和FreeBSD的發展,操作系統必將走向免費,僅僅是時間而已。新世紀新千年剛一開頭,預言即變成了現實。2000年1月27日,SunMicrosystems公司在京舉行新聞會,正式經過3年研究開發并投入大量研發經費的Solaris8操作系統,免費向任何人提供,源代碼公開。Solaris8是當今業界領先的Unix操作系統。

從以上開放源代碼的歷史和眾多源代碼開放軟件的亮象可以看出,自由軟件和開放源代碼的確“博大精深,Linux只是滄海一粟。”

蓋茨將自由拷貝視為盜版,雖然維護了開發商的利益,但卻從此埋下了隱患:產業壟斷出現,產品質量低下,缺乏應用服務,發展到今天這樣的程度已經開始阻礙軟件的社會化。壟斷所造成的產業畸形成為軟件業最致命的障礙。越來越多的人認識到只提供編譯后的可執行程序的軟件后患無窮,這時重新倡導自由拷貝和源代碼開放就成為社會發展的必然。

軟件的老傳統和發展潮流都是自由拷貝,源代碼公開,用戶可以修改和完善應用程序,其特色之一是保證了程序員之間的合作與交流。Novell公司頭目認為:“開放源代碼導致了高質量的代碼產生”。這正是對源代碼開放浪潮的權威性技術注解。

其實,最需要源代碼的并不僅是那些軟件開發商。中國這樣的發展中國家,信息化的核心技術—操作系統,老是受制于人真不是個味。在國內廣大計算機用戶中占統治地位的Windows95/98系統,會悄悄向控制者發送機器中的信息,造成用戶資料泄密。國家重要部門用Windows操作系統是很危險的,特別是網絡應用。鑒于此,國內業界把Linux作為開發自主操作系統的一個千載難逢的契機,更有其深層次的含義。中國的軟件產業對公開源代碼的貢獻并不多,但又是最需要公開源代碼的,這是事實,當然就更應該積極加入到世界性的開放源代碼行列中去。

操作系統開放源代碼,應用軟件也有開放源代碼的。不過,用戶多的軟件開放源代碼才有意義,專用系統源代碼開放了也沒幾個人去理它。中國的問題在于,計劃經濟時代產生的科技成果難以轉化成生產力,不能迅速變成商品,大多被束之高閣,久而久之就成了過時技術,可見專利保護也是有缺陷的。對于那些過時專利,如果早點將技術公開,誰都可以用自己的實力去將這些技術轉化成商品,國家從這些賺了錢的商品中收稅,再從稅收中提出一部分直接獎給發明者,有可能比走陽春白雪式的專利技術更有實際意義。

4Internet是公開源代碼的最佳媒體和途徑

傳統的源代碼傳播途徑是以紙介質或磁盤為媒體的,其傳播速度和范圍都十分有限,不能及時反饋和公開程序高手們修改與補充的代碼,討論的范圍就更狹窄了。Internet地球村的概念和實際功能,充分縮短了交流的時間和空間,不論您在哪里,也僅是一“屏”之隔,一“點”之差,您要是真把自己融入到這個虛擬的社區中,編程中的難題不愁沒人解答。Linux就是借助于Internet發展壯大的,可以說沒有Internet就沒有Linux。流行編程語言VB、VC、Java、Perl等等,在Internet上都有應用程序公開源代碼的網站。還有許多網上編程愛好者俱樂部式的“群眾”組織,在Internet上交流源代碼,探討編程技巧,例如著名的VB聯盟。最近媒體宣傳的國信易博網站(),被譽為軟件人員的好去處。該網站以豐富的軟件源代碼庫、全面的軟件專業資料和信息以及方便、有效的軟件支持工具,吸引著軟件工程師和中小型企業'''');">企業。

“工程地質計算機應用”主頁中的“軟件交流”欄目,有本行業本專業的共享軟件,還準備將自由軟件上載本欄目,并將新開辟公開“源代碼”和“源代碼討論與交流”欄目。在這些欄目建成之前,類似的內容完全可以上載現在的“經驗交流”欄目。

源代碼開放需要大家共同遵守自由軟件的基本準則,共同維護,并積極提供源代碼。既從網上獲得資源,也要為她作出貢獻,提供信息。開放源代碼的協議有GPL、BSD、Mozilla等,這些都是國際通用準則。對于我們本行業本專業的源代碼開放,也可以考慮搞一個符合國情、適應現行體制、著眼于未來和促進發展的“協議”,以此來推廣、應用和保護本專業的應用軟件,使之走上正軌,發揮作用。

專業應用軟件開放源代碼問題,本身就是一個完全公開自由探討的課題,大家都可以在《網刊》或“主頁”上發表高見,展開討論。贊成的、反對的、探討的、顧慮的、提問題的等等,我們沒有任何條條和框框。真理越辯越明,問題越論越清。請大家都來參與。

5自由軟件運動與自由軟件思想初探

自由軟件對IT業界的影響構成了自由軟件運動,開放源代碼運動,很有些轟轟烈烈。“運動”一詞對于國人來說是刻骨銘心的。筆者在媒體上初見“自由軟件運動”和“源代碼開放運動”這些很具有中國特色的詞組時,還以為是我們自己發明的呢,后來在Internet上轉了一圈才明白洋人也搞“運動”,他們發明的英文詞組為:FreeSoftwareMovement和OpenSourceMovement。

“自由軟件運動”或“源代碼開放運動”,其影響是全球性的,不好與我們國內的歷次“運動”相比較。這種全球性的運動也有針對性,運動的對象是諸如微軟之類的軟件巨無霸和行業壟斷商;運動的發起者是美國自由軟件基金會的創始人RichardStallman和芬蘭Linux的作者LinusTorvalds等自由軟件精神領袖;運動的參與者是全世界的軟件精英程序高手;運動的支持者是眾多的軟件和硬件廠商;運動的擁護者和受益者是所有計算機用戶。

“自由軟件”這一專用名詞早已蜚聲業界,自然無可爭議。然而,自由軟件的自由思想、發展前途和未來定位,卻是業界爭論不休的議題。自由軟件的知識共享源碼公開、免費使用自由傳播、共同維護能者為師、不得壟斷謀取私利等等基本思想和理念,可以說是人類思想的最高境界—共產主義思想在社會現階段中的提前反映。現實社會中IT業界的共產主義思想來自于發達的資本主義社會,并不奇怪,因為歷史上的共產主義思想本來就是一百多年以前生活在資本主義社會中的馬克思創立的,隨后的列寧、等偉大的革命導師杰出的思想家們發展了馬克思主義,豐富了共產主義思想。

計算機的發明與應用,也可以說又產生了一批思想家,最為典型的當然要數自由軟件思想的創立者RichardStallman。至于自由軟件的倡導者們,算不得思想家,稱為自由軟件思想家追隨者還是可以的。當然,如果對自由軟件思想有創新和發展,也可以升級為“思想家助理”或“助理思想家”,直到成為真正的自由軟件思想家。思想家實在太偉大了,早有名人指出:一種能夠被人們認同的“思想”的創立遠比一項科學技術的發明更為困難更為重要。因而在幾千年人類社會發展過程中,對社會有一定影響被人們認可的思想家屈指可數,而杰出的科學家卻不在少數。

自由軟件強調的是“自由”,這是符合人性特點的。Linux賴以生存的思想是“自由”,得以發展并成為自由軟件運動的動力也是人們對自由的渴望。人性是自由的,而人類的知識財富應該為更多的人服務。軟件業的自由更是每一個業內人士的希望與夢想。人性的自由激發人們的靈感,不斷攀登高峰。軟件的自由讓我們更好地汲取人類的精華,創造出更加美好的軟件生存環境。

自由軟件提倡的是“開放”,沒有開放也就不成其為自由。人類社會幾千年的文明史又是一部開放的歷史,科學技術、文學藝術都是開放才得以進步和發展的。開放的反義是封閉,社會封閉沒有出路,軟件封閉將被業界遺棄。

自由軟件推崇的是“交流”,與商品的交流存在根本性區別。一件物理產品被轉手之后你就沒有了;思想和軟件是邏輯產品,可以無限次地轉手和復制,原版永遠是自己的。邏輯產品交流的意義遠比任何物理產品的交流都更為重大,更為深遠。

自由軟件對業界的貢獻無可爭議,自由軟件對人類社會進步與發展的最大貢獻是她的自由思想、開放思想和交流思想。倡導自由,探索人性,是社會永恒的課題。

自由軟件的思想和理念與知識產權版權意識是背道而馳的,因而引來了一些人的憂慮:自由軟件的發展前途如何?自由軟件的未來定位在何處?特別對于Linux這一很有前途的操作系統,她的命運更為令人擔憂。首先,Linux會不會走Unix的老路?Unix早先也是公開源代碼的,后來才走向了分裂,被商家利用,形成了今天的多種互不兼容的Unix商品版本,認為不存在這個問題的理由是Linux有GPL的保護,盡管有人會專空子利用Linux沿襲Unix的做法封裝賺錢,但不會有市場,因為明擺著有免費開放的Linux,只有白癡才去花錢買封閉的Linux。其次,Linux沒有以贏利為目的商家進行技術創新和版本升級,就會象發動機沒有持續供給的油料一樣,如何持續運轉?認為不必為此擔憂的理由是Linux從誕生到成長壯大這一實踐結果已經足以證明了她頑強活躍的生命力。

筆者對自由軟件的發展持樂觀態度,除了以上不必擔憂的理由之外,認為順其自然是最明智的選擇。在吃飯都成問題的年代我們擔心資本主義復辟不是多余的嗎?人類社會的發展實際上也要遵循不以人們意志為轉移的客觀規律,自由軟件的產生與發展正是人類社會進步的象征,規律的反映,除非社會倒退,自由軟件才會滅亡。

自由軟件之神RichardStallman對自由軟件的信念異常堅定,宣稱:沒有任何世俗的力量可以強加在人類與CPU之間,壟斷人類通向CPU之路并將其轉化為巨大的經濟強權。軟件不但開放源代碼,而且鼓勵用戶之間互相拷貝,在用戶與CPU之間鋪設一條自由之路。

當然,自由軟件也并不是沒有問題。盡管有GPL的保護,但GPL不是法律,僅僅是業界的一種道德準則。根據18世紀英國哲學家和歷史學家休謨先生的“無賴原則”,結合人性的弱點與商戰的殘酷,道德往往就顯得無能為力。業界需要充分考慮到一些惟利是圖的“奸商”利用職業道德準則“無能”的弱點,去鉆業界的空子,將自由軟件引向歧途。因此,加大自由軟件的宣傳力度,讓廣大用戶認識和了解自由軟件,更好地利用自由軟件為全人類服務,是業界不可推卸的義務和責任。

立志于軟件開發事業的人士請注意,單純為了賺錢絕對做不出好軟件。軟件是人生樂趣,夢想化身,軟件業不以錢多錢少論英雄。最經典的例子是兩個斯坦福大學的博士生,因為好玩做了一個名為YAHOO的搜索網站,結果在全世界獲得了巨大成功,當然才賺了很多錢。這種例子還有許多。先做出好軟件,把賺錢放在第二位,一定能夠成功。如果反過來,多數是失敗的。開放源代碼的程序員們并不是非常在意他們所獲得的報酬,更為關心的是盡早修補程序中的bug和趕緊處理故障,這種協作方式正是微軟感到害怕的。

理想與現實之間,無奈的是現實,追求的是理想。在遠大抱負和崇高理想的教育下,但愿中國軟件業界也出現幾個象RichardStallman和LinusTorvalds這樣的理想主義者。

扯得太遠了,大家快干活吧!

主要資料來源及參考文獻:

(1)月生,Linux春潮涌動,《軟件報》1999年8月28日;

(2)阿清,OS:世紀情懷—對自主操作系統的議論與思考,《軟件世界》1999年12期;

(3)蔡君,Linux的沖擊和操作系統的革命,《互聯網世界》1999年第6期;

(4)薛啟康,使用Linux的十大理由,《中國計算機報》1999年10月11日;

(5)馬紅靜,OPENSOURCECODE開放沒商量,《每周電腦報》1999年4月26日;

(6)李維,自由軟件的版權問題淺析,《中國計算機報》1999年10月11日;

(7)曹開彬,Perl漸成氣候,《中國計算機報》1999年9月6日;

(8)中國企業信息化特刊,《每周電腦報》2000年1月31日;

(9)Linux最新進展,《中國計算機報》1999年11月29日軟件版;

(10)高麗華,想起了“無賴原則”,《計算機世界》報,1998年11月30日;

(11)韋港,贊自由軟件,《工程地質計算機應用》1996年第3期;

(12)韋港,再贊自由軟件,《工程地質計算機應用》1998年第1期;

(13)韋港,還贊自由軟件,《工程地質計算機應用》1999年第1期。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上杭县| 海兴县| 河间市| 海宁市| 嵩明县| 南部县| 江城| 雷州市| 海盐县| 万年县| 犍为县| 黄大仙区| 民县| 盘锦市| 万载县| 永宁县| 黔南| 福泉市| 弥勒县| 尼木县| 蒙自县| 六枝特区| 桂东县| 项城市| 进贤县| 阜南县| 龙井市| 铁力市| 宝清县| 阿瓦提县| 文化| 莎车县| 山东省| 金堂县| 武宣县| 肃宁县| 蒙自县| 嵊州市| 临高县| 滨州市| 中西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