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學生職業核心能力評價指標研究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摘要:高職電子商務教育有明確的培養目標,是一種以職業為核心的教育,職業核心能力的培養是高職電子商務教育中重要組成部分。在衡量高職電子商務教育人才培養水平的過程中,學生職業核心能力評價指標的科學合理與否尤為關鍵。但從當前高職電子商務專業教育來看,其在學生職業能力培養評價環節中的指標體系構建上并不夠完善。本文立足于高職電子商務專業,對學生的職業核心能力需求及評價指標體系進行研究。
關鍵詞:高職;電子商務教育;職業能力;評價指標
截止2015年底,我國網民數量達到6.88億,電子商務企業則超過15000家,直接從業人員達235萬人。電子商務近年來的快速發展,對電子商務專業人才的需求量越來越大,對電子商務專業人才的要求也越來越高。與此同時,電子商務在人才定位與培養上的關注度越來越高,其中尤為重要的是對學生職業能力的培養。而科學合理的評價指標,能夠有效衡量電子商務在學生職業核心能力培養上的教育質量,是其教育環節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合理確定學生職業核心能力評價指標,構建和實施科學的評價指標體系,能更加有效地提升學生的職業能力水平。
1、職業能力與職業能力評價
職業核心能力,主要指在職業活動中發揮著支配和主導作用的能力,這種能力不僅具有普遍適用性,而且具有可轉移性,在任何職業或行業工作中都需要這種能力。職業核心能力起源于德國“雙元制”職業教育,從上世紀七十年代起,德國職業教育不僅對學生的專業能力進行培養,而且對學生方法能力和社會能力著重培養。在德語中,“核心”一詞原意為“鑰匙”,“核心能力”則代表著“學生將就業之門打開的鑰匙”[1]。職業核心能力評價,通常包括三個基本環節:一是確定職業核心能力標準,二是對表現職業核心能力的數據進行搜集,三是對職業核心能力水平進行判斷。一套先進合理的職業核心能力評價標準體系,不僅要能夠衡量高職教學質量,而且還需能夠衡量學生專業能力。從而實現培養學生職業能力質量的全面提升[2]。
2、高職電子商務專業學生職業核心能力評價指標現狀
二十一世紀初,在高職電子商務專業教育中,對學生職業核心能力評價指標的構建借鑒了德國的思想,對“綜合職業能力”加以提出。這一能力主要指現代社會中每個人從事職業活動所需的主觀條件,如與電子商務有關的職業知識和技能,高職電子商務專業學生職業核心能力評價指標研究文/張冠鳳對電子商務問題進行分析和解決的能力,接收和處理電子商務信息的能力、對電子商務經營管理的能力等。根據這些能力,將電子商務專業職業核心能力評價指標的定位放在兼顧電子商務企業需要的基礎上,強調人在電子商務專業教學中的全面素質發展。圍繞電子商務專業在職業核心能力方面的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近年來國內開展了電子商務專業的高職院校也展開了多種研究和探索。如針對電子商務企業招聘需求,對電子商務專業學生職業核心能力測評指標體系加以建立;根據電子商務工作過程,對學生職業核心能力評價指標體系加以構建;通過綜合評價方法,對定性與定量相結合的電子商務專業學生職業核心能力二級指標體系加以構建等。但這些職業核心能力評價指標,多由高職院校實施,較少有企業參與,且多為定性指標,在準確的定量評價指標上較為缺乏,且在學生職業核心能力評價指標體系設計上不夠系統,存在明顯不足[3]。
3、高職電子商務專業教育學生職業能力評價指標體系構建建議
3.1 評價指標體系構建原則建議
構建高職電子商務專業學生職業核心能力評價指標體系必須遵循三項基本原則。第一,堅持科學性原則,構建職業核心能力評價指標體系,需要對高職電子商務人才培養目標與企業對電子商務人才的需求環境綜合考慮。這就要求在評價指標的選定上一定要全面科學,使企業對電子商務人才職業核心能力的要求真實地反映出來;職業核心能力評價指標等級應將定性描述與量化描述結合起來綜合界定。第二,要堅持職業性原則。高職電子商務專業教育,是一種以就業能力為導向的新型教育,基于其職業性要求,需要高職電子商務專業教育中學生職業核心能力評價指標必須體現出電子商務行業、電子商務崗位職業活動特點;指標權重和等級,應能夠將學生從事電子商務職業活動的能力真實地反映出來。第三,要堅持可操作性原則。電子商務專業教育中所構建的學生職業核心能力評價體系能否發揮效用,關鍵因素在于評價體系實施的難易程度。這就要求電子商務職業核心能力評價指標必須具有代表性,在評價點的選擇上應具有明確、可觀測性;在電子商務各職業核心能力評價指標權重的確定上需保證可行易實施。
3.2 評價指標體系具體構建建議
3.2.1 評價指標建議
高職電子商務專業學生職業核心能力評價在內容上主要包括電子商務專業能力、電子商務關鍵方法與社會能力,針對這一內容可形成樹型結構的評價指標體系. 1)一級指標在該項指標中可設置開展電子商務活動的能力為一級指標,即學生可對互聯網等設備和信息資源充分利用對電子商務活動進行展開。2)二級指標二級指標主要是電子商務基本職業能力,其強調的是對電子商務專業的應用性與針對性,要求學生具備合理的電子商務知識結構和技能結構,因而又進一步分解為六個指標。主要針對電子商務職業相關知識系統地學習和掌握。3)三級指標商職電子商務專業是面向崗位群的職業教育,因此要根據電子商務專業人才培養不同方向及電子商務工作崗位任務確定三級指標。再根據高職電子商務專業學生學習側重,將其職業核心能力評價三級指標可細分為二十六個具體指標。根據高職電子商務專業教育在職業核心能力評價指標上的要求,可構建包括三個層次、一個一級指標、六個二級指標、二十六個三級具體指標的電子商務專業職業核心能力評價指標體系.
3.2.2 評價指標權重建議
指標權重主要指各指標間所具有的重要性關系,這種關系是基于相同目標約束的前提。對電子商務專業教育中學生職業核心能力34個具體評價指標直接比較,是一件比較困難的事情。因此,在其確定上可以根據樹型結構分層一步步進行,比較時可以把同層次同類型的指標集中在一起,使其具有更強的可比性,這樣操作起來也更加簡易。因電子商務專業教育中學生職業核心能力評價一級和二級指標較少,其確定過程可對德爾菲法加以采取。針對三級指標數量較多的問題,可對兩兩比較法加以采用,通過用0-4評分法進行確定。
3.2.3 評價等級建議
在高職電子商務專業職業核心能力評價等級的數量設置上,并不要求完全統一,應從實際需要出發。通常來說,職業核心能力評價等級數量與精確度成正比。不過,當職業核心能力評價等級越多,其整個評價會越復雜,從評價等級設置的科學性與可操作性原則,建議設置為五個等級。第一等級為強健級,即學生能夠較好地掌握電子商務專業知識,在電子商務項目任務中對電子商務相關知識靈活運用;根據電子商務企業操作規范,在考慮任務復雜性與多樣性要求地基礎上熟練而正確地完成電子商務項目任務;良好的職業精神與素養應貫穿于電子商務項目執行整個過程。第二等級為滿意級,即學生能夠對電子商務專業知識較好掌握的同時,保證電子商務企業工作任務成果質量,在工作中保持良好職業精神與素養。第三等級為基本滿意級,即學生基本掌握電子商務專業知識,基本可完成電子商務企業安排的項目任務;具備基本的電子商務技能;具有電子商務企業所需的職業精神與素養。第四等級為薄弱級,即學生具備電子商務工作所需的基本知識與相應技能,只能完成部分電子商務項目任務,電子商務專業技能有限,具備一定的電子商務企業要求的職業精神與素養。第五等級為極弱級,即學生僅有表面的、概念性的電子商務專業知識,只能對極少部分的電子商務項目任務加以完成,缺乏電子商務專業技能,具有一定的電子商務企業所需的職業精神和素養。在級別的具體劃分上,可根據職業核心能力評價指標權重采用百分制計算,將計算結果向五級制成績轉變。其中,第一等級的標準為90-100分,第二等級標準為80-89分。第三等級標準為70-79分,第四等級標準為60-69分,第五等級標準為60分以下。構建高職電子商務專業教育中學生職業核心能力評價指標體系,直觀來看是為了對學生電子商務職業能力高低進行測評,本質上則是為了促進高職院校對學生電子商務職業核心能力的培養水平,提高學生的就業能力和電子商務崗位勝任能力。因此,高職電子商務專業教育中學生職業核心能力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應遵循三項原則:即對評價指標科學地選定;電子商務職業核心能力評價指標權重的確定;對電子商務職業核心能力評價等級進行設置,以充分發揮科學評價指標提高高職學生電子商務職業核心能力的作用。
參考文獻
[1]李霞.電子商務專業學生職業核心能力的培養探索——以《電子商務綜合實訓》為例[J].中國電子商務,2012,(20):4.
[2]王冠寧,李選芒.高職高專電子商務專業職業核心能力培養的探索[J].教育與職業,2011,(32):114-115.
[3]劉憲宇.轉變評價方式促進中職學生職業核心能力的培養[J].職教通訊,2013,(14):39-40.
作者:張冠鳳 單位:吉林電子信息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