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學生職業核心能力培養芻議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人們的職業技能水平也在不斷提高,很多傳統的職業已經逐漸消失,很多新興職業正在崛起。為了適應時展的需要,高職院校的學生需要在校期間對個人職業核心能力進行培養,掌握相關的專業理論知識的同事,還要將各種技能掌握熟練,以更好地適應行業發展的需要。很多高職院校對于學生的職業核心能力培養注重于表面工作,并沒用深入進行,導致職業能力培養沒有得到很好的成效。本文旨在討論高職院校學生職業核心能力培養,促進我國高職院校學生的職業核心能力的提高。
1高職院校學生職業核心能力培養
進入21世紀以來,我國加大了對國民教育的扶持力度,使得高職院校的學生數量呈逐年上升的趨勢,使得學生出現了就業難的問題。有關研究表明,很多高職院校的畢業生在畢業時找不到滿意的工作,與個人職業核心能力嚴重缺乏、技能水平知識不足、溝通能力較差以及性格自私等有關。在對社會現象、頭腦反應靈活等方面又占有優勢。因此,高職院校學生需要加強職業核心能力的培養,提高個人綜合能力和素質,才能適應社會的發展。傳統的教學模式嚴重制約了學生個人能力的培養,使學生只掌握了課本上的知識,缺乏大量的實踐經驗和培養,使得學生走上工作崗位后,不能快速的轉換個人角色,工作能力較差,個人能力提升速度慢,同時專業水平掌握也不夠牢固,而學生個人對職業要求又較高,這就造成了學生的就業難問題。目前,我國對高職院校的學生工作能力要求主要體現著以下幾方面:首先是學生的應用分析能力,通過對各項技術的應變以及掌握能力,對技術及設備作出相應的分析和思考,提高個人的技能知識水平。然后是學生的人際溝通能力,這是很多用人單位在招聘時考察的重點,只有與他人進行良好的溝通,才能為企業或單位帶來利益,獲得他人的理解與支持,與領導、同事以及客戶處理好關系。其次是個人思維能力,在很多時候需要個人對某一件事進行解決,這就需要學生理性思維作出正確的判斷,并提出解決措施。最后是學生管理能力的培養,這在學生的個人職業生涯規劃中起著重要作用,通過指導安排、統籌規劃財務、人力、時間管理等方面的培養,使學生能夠正確規劃職業生涯。
2高職院校在學生職業核心能力培養中的問題
2.1學生職業核心能力機制不完善
對高職院校的學生進行職業核心能力是一項較為系統的措施,在項目進行中需要社會各界的支持,如高職院校、學生、政府培訓機構以及各地的人才交流中心。而我國的學生職業核心能力機制還不完善,政府沒有制定一些政策干預,同時學校也沒有開設一些能力培養的課程,這些系統性的措施都需要納入學生職業核心能力培養系統中,還需要不斷的探索和完善。
2.2師資力量不滿足培養需求
很多高職院校在職業核心能力培養方面沒有配備于此專業相關的教師,不能滿足學生職業能力培養的需要。教師不僅需要有過硬的專業理論知識,還能根據自己的見解為學生提供相關的經驗,而非此專業的教師則缺乏這種能力,職業能力培訓經驗也不足。因此,高職院校的專業教師培養是建設的重點。
2.3社會各界對學生職業核心能力培養認識不夠
很多社會人士及學生個人普遍認為在高職院校的學習期間,只要把所學的專業課程完成,拿到各種技能證書以及畢業證就算完成了學習任務,忽略了學生職業核心能力的培養,只有提高全社會對高職院校學生職業能力培養的重視,才能使高職院校職業能力培養課程得到有效的實施。
3高職院校在學生職業核心能力培養中的有效措施
3.1建立健全高職院校學生職業核心能力培養體系
在學生職業核心能力培養方面,高職院校可以通過完善課程體系、實訓體系以及課程評價體系等加強對學生能力的培養。其中,課程體系可以通過為學生設立職業核心能力能力培養課程,通過讓學生掌握職業生涯規劃以及職業能力培養方面的知識,使學生掌握理論基礎,能夠利用理論知識為個人準確定位職業目標。同時,專業課程包括職業能力培養專業課,選修課以及實踐能力課等。高職院校可以統一將職業能力培養課程納入日常教學課程中,并以記學分的方式提高學生對該課程的重視,并對學生的課程學習效果進行期末考核。在選修課中可以讓學生接受系統的企業管理、信息技術以及社交禮儀等方面的教育,使學生能夠熟練的掌握與人溝通的技巧、企業管理的經驗和方法以及各種信息技術處理的方式等,使學生在學習中不斷的提高個人解決問題的能力,學會與人交流,更好的適應職業發展的需要。在學生個人素質培養方面可以通過為學生提供一些學生社團,使學生加強社交活動,通過在各種社團活動中能夠提高個人能力,使個人素質得到提高,同時也培養了學生的各項興趣愛好,挖掘學生的潛能。另外,學生除了要接受以上專業課程以外,還要進行實踐訓練課程。在教師的指導下,由教師結合學生的理論知識對實踐訓練課程進行講解并示范,使學生能夠迅速的掌握培訓知識。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進行課內實訓、課外實訓,也可以對實訓內容進行適當的延伸,引發學生對課程內容的深入思考。可以讓學生通過參加一些社會實踐活動加強個人能力的培養,使學生能夠認識到職業發展中的一些問題,養成良好的職業道德素養。
3.2加強對專業培訓教師的培養
很多高職院校的職業核心能力培養課程之所以不能正常開展,正是因為缺乏專業相關的師資力量造成的。因此,高職院校要加強對教師團隊的建設,對教學模式進行改革。首先,高職院校可以通過招聘相關專業的教師,對教師進行課程培訓,然后派遣教師到各種企業或單位進行實踐,在實踐過程中總結工作經驗,同時對職業產生不同的見解,以便更好的將個人所見、所聞、所想傳遞給學生,使學生能夠更真實的掌握社會信息。另外,對于有相關職業課程培訓的教師,可以集中培訓,然后讓教師獲得相關的職業資格證書,提高教師的任教能力和資格。使教師在學中教學,使學生在教學中學,達到了學生職業核心能力培養的教學需要。
3.3加強校企合作,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
高職院校在進行學生職業核心能力培養課程時,可以通過加強與其他企業或單位的合作,使企業能夠為學校提供相關的實踐培訓支持和技術支持,最終達到企業或單位與學校共同培養優秀人才的目的。學校可以定期派遣相應數量的學生去企業或單位見習或實訓,了解企業的各項發展和操作流程,使學生能夠在見習過程中認識到企業對人才個人職業核心能力的要求,加強對學生的素質能力培養,為企業培養出符合發展要求的人才。企業也可以定期派遣經驗豐富,職業核心能力較強的工作人員參與到校園教學活動中,通過給學生講解一些工作中的實例,使學生能夠從中了解到工作中應注意的問題。
3.4政府應提出學生職業核心能力培養的相關政策
政府在職業核心能力培養課程中將起到較大的作用。政府可以通過頒布一些支持、鼓勵高職院校開展職業核心能力培養課程的文件或政策,使高職院校和學生提高對學生職業能力培養的重視,對傳統的教育模式進行改革,加強對高職院校教育教學的重視程度。另外,政府可以請專業人員對高校的學生職業能力培養課程的開展進行相關的指導,促進這一課程盡快開展。
4結語
綜上所述,高職院校的學生職業核心能力的培養任重而道遠,只有著眼于現代經濟發展需要,加強學生對相關職業能力培養方面的認識,使全社會提高對這一項目的支持,才能保證學生職業培養課程的正常開展。高職院校必須進行有效的教學改革,才能使學生更好地適應職業發展需要。
作者:馮媛媛 范亞楠 梁少禎 單位:泊頭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