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商務英語職業核心能力論文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一、調查分析
1.基本情況。為了解蘇南地區企業對商務英語專業領域學生職業能力的需求,以及本校商務英語專業畢業生所具備職業能力。本著“市場導向”的原則,課題組選取了蘇南地區部分學校畢業生所在企業進行跟蹤調查,向企業領導發放了《蘇南地區商務英語專業領域職業能力問卷調查表》,并讓商務英語專業的學生完成了《蘇南地區商務英語專業畢業生問卷調查表》。本次調查共涉及27家相關企業,其中蘇州市區5家、昆山市8家、張家港4家、吳中區6家、無錫市3家、常州市2家,涵蓋機械制造、紡織、商貿、餐飲、旅游服務、酒店、印刷、電器等眾多行業,這些企業提供外貿業務員、外貿單證員、商務助理、涉外企業文員、市場開發員、產品推銷、服務與管理人員等10類崗位,20個職位;針對商務英語專業畢業生的調查對象共73位,涉及35個就業崗位。
2.調查簡介。
(1)《蘇南地區商務英語專業領域職業能力問卷調查表》。本調查問卷力圖了解用人單位對目前高職商務英語專業人才在該企業所能勝任的崗位有哪些,以及各種崗位的職業能力需求情況。調查表共羅列了13種核心能力,包括日常英語口語溝通能力、商務英語翻譯與寫作能力、計算機操作和辦公室自動化實踐能力、中英語商務談判實踐能力、國外市場開拓實踐能力、國際貿易實務操作能力、外貿企業報關實務操作能力、市場營銷與廣告推廣能力、團隊協作能力、良好的身心素質、創新思維能力、應變能力、環境適應能力等。受訪企業選擇該專業畢業生所在崗位必須具備的核心能力,并對該崗位從業人員的不足提出意見和建議。
(2)《蘇南地區商務英語專業畢業生問卷調查表》。本調查問卷力圖了解目前高職商務英語專業畢業生在工作崗位上對職業能力的看法及自我評價。課題組設計了三部分內容,第一部分是畢業生的基本情況,通過調查了解畢業生所在公司的地域、規模和任職崗位;第二部分是商務英語專業畢業生在實際崗位中的職業能力。要求被調查者羅列本崗位需要的能力,并對自己的職業能力作出合理評價,通過調查了解畢業生目前在崗位中欠缺的職業能力;第三部分是畢業生對在校期間所學專業課程教學的內容、形式、方法等方面提出的建議和意見。
(3)企業負責人訪談。課題組在發放調查問卷的同時,走訪了近10家相關企業的負責人,了解商務英語專業領域人員在不同崗位的職業核心能力情況,通過筆記、錄音、照片等形式記錄了走訪過程和主要內容。訪談中得到的數據遠大于調查表中所反映出來的,真實且具有說服力,為課題研究提供了寶貴的依據。
3.調查結果。
(1)商務英語專業畢業生就業職業能力的現況。課題組整理了27家企業(20家規模在500人以下,7家在1500人以上)完成的調查問卷,并對數據進行分析匯總。被調查單位認為商務英語專業畢業生的就業崗位中所需要的職業核心能力為:團隊協作和應變能力占77.78%,良好的身心素質占66.68%,計算機操作和辦公自動化實踐能力和環境適應能力均占62.96%,日常英語口語溝通能力占59.25%,創新思維占55.56%,市場營銷與廣告推廣能力和商務英語翻譯與寫作能力占33.34%,國際貿易實務操作占29.62%,國外市場開拓實踐能力和中英語商務談判實踐能力占22.73%,外貿企業報關實務操作能力占18.51%。調查問卷最后一欄中,企業普遍認為,商務英語專業畢業生有以下特點:應變能力、適應環境能力、團隊協作能力不足;不能踏踏實實地把工作做好,心態有待調整;創新思維能力薄弱;大部分學生的執行力、責任心和務實精神不夠;職業生涯規劃設計意識不強,欠缺社會實踐能力和不斷進取的精神。
(2)商務英語專業畢業生就業崗位所需的職業核心能力。課題組匯總整理畢業生手寫或電子稿《蘇南地區商務英語專業畢業生問卷調查表》有效問卷73份,通過電腦數據分析發現,問卷調查表所列的13種職業能力中,畢業生認為所在就業崗位需要的各類職業核心能力中:團隊協作能力占14%,環境適應能力占13%,良好的身心素質、應變能力、計算機操作和辦公自動化實踐能力分別占12%,創新思維占10%。不難看出,學生在就業崗位中需要的職業能力和企業希望就業人員需要的職業能力吻合,都需要良好的團隊協作能力、應變能力、良好的身心素質等職業核心能力。
(3)高職商務英語專業畢業生所具備的職業核心能力現狀。課題組讓73位商務英語畢業生做了職業能力自我評價,對13種職業能力分良好、一般、較差三個等第進行自我評價,以了解商務英語專業領域畢業生崗位職業核心能力現狀。調查問卷顯示,25位學生感覺自己的應變能力和創新思維一般,22人認為自己的計算機操作和辦公自動化實踐能力一般,18人感覺自己的身心素質一般,17人的團隊協作能力一般。由此看來,在商務英語平時的教學活動中,教師不僅要教授學生各種專業知識和理論知識,還要在教學過程中激發和培養學生的潛在能力,如團隊協作能力、應變能力、身心素質等方面。結合兩份調查問卷和企業走訪的調查數據顯示,蘇南地區企業對商務英語專業領域員工的職業能力要求是多元化、有側重的,企業更希望學校培養出具有團隊協作和應變能力、身心素質佳的員工。用人單位對商務英語專業畢業生所需的核心能力與中職商務英語專業人才培養方案中職業核心能力的要求有一定偏差。解決這一難題是職業院校商務英語專業課程改革的關鍵。
二、調查結果對實施隱性課程的建議
“基于職業核心能力培養的商務英語專業隱性課程實踐研究”這一課題正是基于蘇南地區商務英語專業主要職業領域對從業者職業能力的調查分析,在職業院校商務英語專業的教育教學工作中系統地實施隱性課程,通過理論課程教學、實踐課程教學、課外活動、校園文化建設等諸多方面對學生進行隱性的及深層次的教育培養,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和職業核心能力,為今后的生活、工作和可持續發展奠定基礎。調查分析的結論對課題的實施具有重要作用。
1.注重文化層面的隱性課程資源開發,營造職業文化的精神導向。在商務英語專業的課程實施過程中,培養學生的職業核心能力、促使學生形成正確的職業理念和相應的價值觀是隱性課程實施的關鍵。因此,應該重視文化,互動層面的隱性課程資源開發。在班級文化建設中,著力營造職業文化氛圍,如企業文化、專業文化等,并將其貫徹到整個商務英語專業教學中,倡導具有職業文化特色的精神導向。廣泛開展職業價值觀文化主題的商務英語專業文化活動,在班級中時時處處營造專業標志,烘托專業氣氛,使班級文化與專業文化相結合,更好地為學生的職業精神養成做鋪墊。例如,把班級設計成辦公室,倡導商務人員不畏艱苦、愛崗敬業、工作細心、耐心的精神風范,將敬業精神滲透到班訓班風、學風,以及教師的教風等核心理念中去,強化職業核心能力養成。同時,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把專業學習和工作過程緊密結合起來,了解工作崗位的具體要求,突出專業實踐能力和職業綜合素質的培養,重視課程內容的選取、整合,創設更多的商務情景,與商務任務,讓學生以團隊協作的方式探索、研究,找到解決問題的最佳方法。整體課程內容應以外貿企業工作過程涉及的企業文化、產品宣傳、貿易磋商為主線逐步展開訓練,單元課程設計一般經歷以下環節:提出課前任務—角色扮演—學生訓練—小組總結—課外實訓,培養學生扎實系統的專業應用知識、嫻熟的語言技能和商務技能、基本的商務禮儀和文明禮貌素質、良好的團隊協作精神。
2.注重互動層面的隱性課程資源開發,在實訓中激發學生潛在的職業能力。隱性課程可在無意識狀態下對學生產生影響,學校的一切隱性教育因素都應激發學生某種潛在的能力。學生在從事一定活動的過程中,也就不知不覺地接受了隱性課程的教育。在實訓中,提供真實的外貿工作環境,讓學生不知不覺地進入工作狀態,能有效提高職業核心能力。
(1)實行互動教學,隱性培養學生的職業能力。實訓環節應體現學生自主操作為主教師全程指導的互動教學理念,讓學生通過實訓就外貿環節中某一項工作任務進行演練,完成商務口語、商務禮儀、商務函電、單證等內容的綜合實訓。在掌握專業商務英語知識的基礎上,發展學生的自學能力、合作能力、信息處理能力、數字處理能力、創新能力、解決問題能力。
(2)課內與課外活動互動教學,挖掘隱性教學資源。培養學生職業核心能力不僅依賴于集中上課、集中培訓的方式,更應讓學生在課外利用所學知識,充分發揮想象力和主觀能動性獨立開展實訓,培養綜合職業素養。
(3)校內和校外互動教學,創設真實職場情境。通過聘請企業專家、優秀畢業生來校進行演講、座談,使學生樹立目標與榜樣。同時,組織學生去企業、銀行、外貿進出口公司、海關、工廠、碼頭參觀,對各商貿環節有更加直觀的認識。
三、總結
商務英語專業隱性課程具有形式多、范圍廣、不受時空限制的特點,其具體實踐還缺乏典型模式和案例,因而實施者應積極能動地改善、調節各種因素,審時度勢,協調各種訓練和養成渠道,形成對學生職業核心能力的滲透和培養空間,最大限度地發揮隱性課程的功能和優勢。
作者:譚華蘭陳艷單位:江蘇省吳中中等專業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