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護士危急癥護理核心能力論文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1統計學分析
使用SPSS19.0進行數據處理,采用描述性統計對咨詢專家的組成結構統計分析,運用專家意見的權威系數、變異系數、協調系數對專家咨詢結構進行可靠性的檢驗。采用Cronbach’sα系數檢驗指標的信度[3]。
2結果
2.1專家積極性用咨詢表回收率來表示專家積極性,本研究發放調查問卷2輪,其中第1輪發放32份,回收31份,第2輪發放32份,回收31份。2次共發放64份,回收62份,有效回收率為96.9%,表明專家參與的積極性較高。
2.2專家權威專家的權威性由專家對咨詢問題的熟悉程度來判斷。在2輪專家咨詢中,專家的權威系數0.771,熟悉系數0.826,判斷系數0.764。表明專家較為權威,對咨詢內容的熟悉程度較高,結果較可靠。
2.3專家咨詢的一致程度和信度專家的協調性通過協調系數來體現,協調系數反映專家對所有指標的一致性程度,專家咨詢內部協調系數為0.716。專家咨詢可信度采用Cronbach’sα系數來判斷,專家咨詢Cronbach’sα系數為0.783,說明指標可信度較高。各級指標協調系數見表1,P<0.05,有統計學意義。
2.4手術室低年資護士危急癥護理核心能力評價體系的確定經過第1輪專家調查、咨詢、交談、修改以及第2輪的調查、整理與分析,得出手術室低年資護士急危重護理核心能力指標內容。專家對一級、二級及三級指標集中程度權重賦值見表2—表4。
3討論
3.1構建手術室低年資護士危急癥護理核心能力評價體系的意義目前國際公認的護士核心能力包括溝通與合作能力、動手能力、創造能力、評估及觀察能力、學習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評判性思維能力、科研能力、管理和領導能力。而國內手術室護士培訓大多針對全科護理人員培訓,特別是缺乏對低年資護士危急癥護理核心能力培訓,不利于低年資護士專科能力的發展[4]。低年資護士危急癥護理能力的缺乏增加圍手術期護理風險,影響患者手術進程與質量,增加護士工作心理負擔,影響手術護理管理的質量。增加人力資源的消耗。針對手術室特殊的環境、工作性質、護理技術操作的要求,構建一套手術室低年資護士危急癥護理核心能力評價體系,有利于護士提高應急能力和處理急危重手術個案能力;有利于護士明確自身角色和崗位職責;有利于護士承擔教育者的角色,通過培訓提高護士為手術患者及家屬提供術前心理舒緩和術后健康教育的能力[5]。有利于不斷提高手術專科實踐能力與理論水平滿足現代外科手術技術不斷發展的能力需求。同時有利于評估護士能力高低,方便采用一對一培訓方式因材施教[6]。通過規范化培訓實現護士管理的科學化、規范化、制度化、加速護理人才的培養、提高護理隊伍的整體素質[7]。
3.2本研究的科學性和可靠性采用權威專家咨詢法-德爾菲(Delphi)對專家進行2輪咨詢,專家咨詢表回收率高,專家權威系數證明專家在手術室護理領域具有較高水平,專家組成結構合理。熟悉系數表明有豐富臨床經驗和管理水平。Cronbach’sα系數證明體系內部結構的協調一致程度較高,指標相對穩定。所有統計結果均通過統計學專家審核,均有統計學意義,可信度和科學性高。3.3手術室低年資護士危急癥護理核心能力評價體系的內容通過2輪專家的咨詢與交談,共確定一、二、三級指標共60個,其中在第1輪調查咨詢后,共刪除指標8個。規范詞匯指標5個,添加指標4個。其中增加了專業技能權重,理由為手術室基本操作和搶救應急是危急癥護理能力的核心,只有技能嫻熟、準確才是手術護理質量的根本,應重點加強培訓和考核。增加評判型思維能力權重因為手術室患者多、病情復雜、病情變化快、家屬期望值高等特點,要求護士改變傳統工作思維模式,由被動轉為主動。評估患者生命狀況的變化,配合醫生快速采取搶救措施。主動學習各類應急預案,根據當時環境及設備條件調整啟動應急預案。降低管理能力權重理由為低年資護士管理能力需在臨床經驗豐富后再提出更高的管理要求,否則會模糊崗位主要職責。溝通能力指標要求護士樹立“以人為本”護理模式,關懷患者心理變化,減輕患者焦慮、恐懼的心理;而且與手術醫生主動溝通配合,提高手術質量加快手術進程。專業發展能力指標的確定要求護士不僅學會教材的知識,而且關注互聯網、查閱文獻了解最近手術危急癥護理的進展,為今后實習生帶教和科研能力奠定基礎[8]。
4結論
本研究采用德爾菲(Delphi)法構建手術室低年資護士危急癥護理核心能力評價體系,一、二、三級指標共有60條目,經檢驗結果比較穩定和可靠。為今后手術室低年資護士的培訓、評價及準入提供了量化的參考依據。但是如何將條目更加細化和完善仍有待通過臨床實踐進一步研究。
作者:莫美珍陳如紅鐘一岳林曉丹單位:廣東醫學院附屬醫院廣東醫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