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音樂對和諧社會建設的重要性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一、音樂可以“治心”
我們應當如何定義音樂的神奇和音樂是提高人類素質的關鍵呢?早在《樂記》中就有記載,“所謂的音樂就是圣人所重尙的娛樂,音樂可以洗滌人們的心靈,令人印象深刻,轉變民俗習慣,從而先王成就了其霸業。”音樂能夠感化人的思想,使之遠離罪惡,同時還可以改變風氣和民俗,而《荀子•樂理》也對音樂的作用做了更為詳細的解釋和說明。音樂的流行使人們的意志更加堅定,思想更加清明,禮儀修養和道德素養更加完善,行為舉止也更加規范,且讓人神清氣爽、心緒平和,有效的促進了社會的安定和諧。
因為音樂具有治愈功能,可以有效的控制人類的心情的波動和情緒的起伏,從根本上對人的思想和精神意識產生影響和作用。儒家思想作為我國古代文化的主流思想,其對音樂教育的推崇是顯而易見的,它堅信音樂對人道德品質的形成有巨大影響。然而由于各種歷史原因,再加上“五四”文化運動的影響,盡管音樂作為高端藝術能夠影響人的品格和性格,但這種影響力也只能讓人進行的“表面審美”,并不能進一步完善人的道德修養,不足以證明音樂的教育地位。這也就導致音樂真正的審美功能和審美價值被忽略,甚至只起到娛樂作用,降低了音樂的教育地位,也淡化了人們的音樂意識,使人們不能真正感受到音樂的魅力所在。
二、可以加強國際間的理解與交流
在現代,跨國文化溝通越來越頻繁,因此,我們對陌生的音樂文化要有一種寬容和尊重的學習和交流態度,這樣我們才會養成正確的跨國音樂文化交流意識,當然,也會增進各國人民彼此之間的藝術文化交流情感。我們應當營造平等、和諧的文化交流氛圍,為人類音樂文化創造一個交流平臺,使人類對音樂的本質有更入的了解和認識。在目前戰事經常發生的不和諧時代,種族歧視問題時有發生,而這一問題長生的原因就在于各國家和各種族之間缺乏溝通,對彼此之間的文化沒有深刻的認識,而國際范圍內的文化交流為多樣化和多元化的文化理解提供了機遇。
通過對各種音樂文化的了解和學習,我們可以對世界各國的文化和習俗有更深次的了解,提高了自身的美學素養,在弘揚我國音樂文化的同時,也要尊重世界各種族的文化,使音樂成為一種國際化語言,成為一種行之有效的溝通方式,進一步實現民族之間文化的交流和共享,積極發揮音樂的優勢和作用。
作者:孫思夏單位:河南藝術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