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鄉村振興下大學生農村就業問題探究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摘要:鄉村的振興和發展離不開人才支撐,建立一支優秀的人才隊伍是促進農村地區發展的重要途徑。積極引導大學生農村基層就業成為提高農業生產率,實現農業現代化的有效措施。本文對鄉村振興背景下大學生農村基層就業進行了探討,對其中出現的一些問題提出了相應的看法。
關鍵詞:鄉村振興;大學生;農村基層;就業
自高校擴大招生以來,高等教育開始逐漸普及,大學生就業成為全社會普遍關注的問題。當前大學生就業形勢越來越嚴峻,有些大學生畢業時找不到工作,有些在短期內頻繁更換工作。為了促進農村地區快速發展,黨的報告提出了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鄉村振興需要人才,為解決鄉村振興人才需求困境和緩解大學生就業壓力,要積極引導大學生走進農村,到基層就業,用自己掌握的專業技能為鄉村發展作出貢獻。但是,農村基層就業對大學生吸引力不足,有些大學生雖然選擇在農村基層就業,可是工作時間短,辭職率高。如何讓大學生在農村基層穩定地開展工作,為減少城鄉差距促進農村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發揮自己的專長是當下迫切需要思考的問題。
1大學生農村基層就業面臨的問題
當前,為推進鄉村振興,實現農業現代化,我國農村地區對專業人才的需求不斷擴大,積極引導和鼓勵大學生農村基層就業成為很好的促進農村地區高速發展的方式。但是通過調研近年來大學生農村基層就業數據統計、信息匯總,參閱大學生農村基層就業相關新聞報道、研究報告和論文等,可以發現,大學生農村基層就業實施的實際過程中遇到了一些問題。大學生農村基層就業率不高,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制約和影響,其中比較突出的問題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1各級管理部門相關配套政策需健全
現階段,大學生農村基層就業需要政府各部門積極鼓勵和扶持。管理部門制定多項政策,規劃多個相關項目吸引大學生畢業時選擇農村基層就業。各個農村地區也開展了符合當地發展的鄉村就業創業活動,鼓勵大學畢業生尤其是和當地農村發展需求專業對口的大學畢業生來當地基層就業。但是,有吸引力的政策有待進一步完善,項目有待進一步增加,待遇落實有待進一步到位。相關管理部門要出臺政策條例保障大學生農村基層就業的權益,要制定科學合理的政策促進大學生農村基層就業的積極性。有關部門構建完善的優惠政策,切實保障大學生農村基層就業中的利益。政府部門要積極推進大學生農村基層就業政策長期穩定執行,確保農村基層就業政策實施過程的有效性。
1.2大學生對農村基層就業看法需轉變
有些大學生認為農村地區存在環境不好、交通不暢、信息不發達等各種不利因素,這些認識阻礙了其到農村基層就業的腳步。一些大學畢業生在找工作時傾向于選擇在經濟較為發達、社會配套設施較為齊全的城市就業,認為在城市就業會給自己帶來各種便利,生活質量提高優勢明顯,但是大城市人才濟濟,競爭激烈,需求相對飽和,就業難度大。對于一些大學畢業生來說在城市中并不容易找到一份工作環境好、工資福利待遇高的工作。與其在城市中找不到工作或是找一份與所學專業無關的工作,不如選擇去農村基層工作,既能有效緩解就業壓力,還能學有所用。還有些大學生只是把去農村基層工作當作過渡期,是找不到滿意工作的權宜之計,把在農村基層工作作為跳板,這種想法是不對的。大學生要認識到農村基層是一個廣闊的空間,有眾多的發展機會和巨大的發展潛力,在這里,可以把專業理論知識應用到具體工作實踐中,有利于更好地施展自己的才華,實現自身價值。
1.3提高大學生農村基層就業意愿和能力,高校采取的措施需加強
高校要進一步加強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引導大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擇業觀,要重視大學生職業規劃的引導,積極調整人才培養模式,修改課程方案滿足農村基層專業人才需求。高校尤其是涉農院校既要注重基礎研究型人才培養,也要注重服務農業產業的技術型人才培養,要培養出現代化農村建設亟需的復合型專業人才。高校開展農村實踐活動相對較少,學生理論與實際應用不能很好的結合,缺乏引導大學生重視農村基層就業有關的政策解讀的措施。大學生農村基層就業的意愿和能力有待提高。
1.4保障大學生農村基層就業的基礎設施建設需完善
目前,在我國不少經濟水平不高的農村地區,農村的基礎設施尤其是交通、通信相對于城市來說還比較落后,物流配送體系基礎建設不足,互聯網通信技術建設還不完備,這些客觀存在的條件限制了大學生農村基層就業發展的前景,制約了大學生農村基層就業發展的能力。
1.5大學生農村基層就業渠道需拓寬
大學生農村基層就業渠道較窄,方式較單一。大學生農村基層就業方式除了大學生村官、支教、支農、支醫、鄉村扶貧等工作崗位外,還要尋求更多的就業途徑。要有更暢通的渠道來拓寬就業范圍,就業方式要更多樣化,就業形式要更靈活。如,有些農村基層當地從業人員文化知識水平不高,信息化程度不強,尤其在互聯網發達的時代,很多農村基層人員網絡知識能力不夠,導致了農村信息化的發展不暢。“互聯網+”背景下各類農產品銷售模式需要專業技術和新理念的人才,才能充分發揮互聯網作用,提高農村的經濟效益。掌握先進網絡知識信息化素養高的大學生可以滿足農村基層電子商務人才需求。
2大學生農村基層就業面臨問題對策
根據大學生農村基層就業情況,對發現的問題提出了相關建議,以促進大學生農村基層就業健康、有序發展。
2.1管理部門優化和提升相關政策,為大學生農村基層就業提供強有力的保障
政府管理部門要采取切實有效的措施提高大學生到農村基層就業的積極性。相關部門要在政策層面上給予鼓勵,制定優惠政策、擬定規范計劃、組織可行項目、科學指導意見。總之,要采取積極有效方式保障大學生農村基層就業。要構建出良好的生活和工作環境,鼓勵大學畢業生在農村“留得住,干得好”。要提高大學畢業生農村基層工作待遇,完善配套保障措施滿足大學生在農村基層進一步發展的需求。政府部門完善政策,合理優化人力資源配置,要讓大學生農村基層就業實施效果受到大學畢業生和社會各界的普遍認可和好評。主管部門加大財政支持,農村基層就業政策中的待遇方面進行細化并真正落實到實處。從事農業生產自主創業的大學畢業生,可以享受就業培訓、創業補貼等優惠政策。有關部門還要進一步健全保障體系,為大學生在以后繼續深造提供優惠政策支持,有利于自身長遠發展。
2.2大學生轉變就業觀念,正確認識農村基層就業的廣闊前景
大學生要轉變就業觀念,雖然城鄉之間確實存在一定差距,但是要知道廣大的農村地區提供了數量眾多的就業崗位。不光要充分認識到農村基層就業對自己未來發展的促進作用,還要踏下心積極規劃自己的職業道路,確立職業目標,要牢牢抓住農村基層就業給自己帶來的機遇。要看到新農村發展的美好前景,要以務實的態度對待自己選擇的工作崗位。對農村基層就業要有認同感,要有一個清晰的認知,在農村基層有著極為廣闊的未來發展空間。在農村基層就業時要善于發掘專業優勢,提升在就業崗位上的成就感,尤其是在工作崗位上真正取得成績,不但實現自我價值,而且促進鄉村產業的發展。
2.3高校支持措施到位,提高大學生農村基層就業意愿和能力
高校加強支持力度,采取措施增強大學生農村基層就業的意愿和能力。各個高校要根據農村基層就業相關政策積極開展思想教育活動,引導大學生樹立正確的就業價值觀。教師指導大學生規劃職業生涯,進行科學的就業指導,提升大學生農村基層就業意愿。高校尤其是農業院校要積極進行人才模式方案調整,課堂教學響應鄉村振興戰略,制定出與農村基層就業崗位密切結合的專項培養計劃,培養農村基層亟需的專業技術人才,提高大學生農村基層就業需具備的工作能力和綜合素質,提升大學生農村基層就業創業綜合競爭力。可以組織大學生到農村地區開展實踐活動和實習實踐,親自感知農村基層的就業環境,積累理論轉化為實踐的經驗,增加專業實踐知識,提高自身農村基層就業能力。要多宣傳優秀畢業生農村基層就業的成功案例,邀請往屆畢業生回到學校講述其在農村基層成功就業和創業的經歷,聘請相關專家學者舉辦就業創業知識講座,幫助大學生更加全面、細致地了解農村基層就業的有關政策、具體內容、對應的意義和存在的優勢。及時收集和農村基層的崗位信息,協助大學生在農村基層順利找到自己滿意的工作。采取有效措施培養出更多優秀的大學畢業生,組建高水平就業隊伍,改變農村地區落后的面貌,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
2.4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提升農村基層發展環境
要為選擇農村基層就業大學生提供良好的外部生活環境和發展環境,這些外在因素的改善能夠提高大學生農村基層就業率,進一步堅定大學生在農村基層長期發展的決心。良好的生活工作環境前提是農村基礎設施建設越發完善,特別是要加強互聯網基礎配套設施的建設,完善物流體系設施。大學生農村基層就業要有更完備的基礎設施環境讓大學生在農業生產的各個環節中充分利用自己掌握的先進知識,有利于建設完整的農業產業鏈,提高農業生產效率,保證農業生產的科學化和現代化。農村基層基礎設施建設需要相關專業的大學生積極參與,能夠為農村地區發展創造出更長遠的價值。
2.5拓寬渠道,增加大學生農村基層就業工作崗位
大學生農村基層就業途徑有大學生村官、“三支一扶”等項目。大學生農村基層就業增強了鄉村教師隊伍、鄉村農業技術隊伍、鄉村醫療衛生建設,優化了基層干部隊伍,提升了鄉村基層組織和服務的能力。有些經濟不發達的農村地區青壯年外出打工較多,村民受教育程度有限,先進的農業產業難以推廣,如現代化的種植業和養殖業等。新農村的建設需要先進的生產理念和生產技術,知識水平高、專業技術能力強的大學生為農業產業提供智力支持。大學生要拓寬就業視野,選擇去農村企業就業或自主創業等。當前,網絡經濟快速發展,互聯網對農村經濟的促進不容忽視,而掌握網絡信息化技術的人才在農村地區比較匱乏,如,農產品通過網絡銷售能夠取得更大市場,帶來更高收益。利用互聯網技術通過電商平臺銷售農村當地產品,需要專業的網絡技術人員。主管部門制定長效政策,吸引具備網絡知識和信息化技術的高校畢業生立足農村地區,用自己所掌握的專業知識為當地農村地區的電子商務發展作出貢獻。大學生通過掌握的先進知識形成一定的榜樣激勵作用,促進當地農民提升信息化能力和農業技能知識,加快其向新型現代化農業從業者的轉型,達到科教興農的效果。農村基層加大高素質人才資源輸入,促進了當地文化建設的發展,加快了當地農業技術水平的提高,當地村民綜合素質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3結束語
在當前形勢下,大學生到農村基層就業是一項利國利民的系統工程。鄉村振興戰略大背景為大學畢業生提供了廣闊的就業空間。大學生在農村基層就業獲得了成長的機會,農村基層這個平臺為大學生提供了就業創業的機遇和挑戰。政府管理部門制定出科學可行的政策,高校采取積極措施提高了大學畢業生到農村基層就業的積極性。農村基層就業增加了大學生的就業選擇,大學畢業生到農村基層就業為鄉村組織填補了各類專業人才缺口,有效改變了基層干部群眾的思想觀念,推廣了先進的農業技術,提升了農業生產效率,促進了農村經濟持續、健康、快速的發展,對農村現代化實現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大學生成為新農村建設的中堅力量,是實現中國鄉村經濟快速發展、鄉村振興的有力保證。
作者:王蘋 單位:衡水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