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稅制改革對工業城市產業結構影響探究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摘 要:傳統工業城市隨著資源獲取困難狀態加劇、城市經濟發展受限等多種原因,其產業結構不得不適應時展的需求而變化。稅制改革作為國家統一調控、趨勢引導的重要手段,對地區產業結構優化、產業結構塑造具有重要意義。以湖北黃石市為例,重點分析研究傳統工業城市產業結構的發展現狀和主要問題,最后提出具有針對性的改革稅制優化升級傳統工業城市產業結構的政策建議。
關鍵詞:稅制改革;傳統工業城市;產業結構;湖北黃石
0 引言
黃石市是傳統的工業型城市,在工業蓬勃發展的時代潮流中,黃石市依托得天獨厚的礦產資源,以“老工業基地”的城市定位,為國家原煤礦資源、原鐵礦資源、原銅礦資源貢獻著重要力量。隨著國家經濟的宏觀調整,國家“建設美麗中國”的發展政策方針提出,產業結構優化升級的過程中。2017年至2019年間,國內生產總值每年穩健增加,第一產業生產總值數量穩中有升,且增幅不大,第二產業以12%、9%的速度增長著,第三產業以10%左右的增速增長。我國在積極地調整產業結構,第三產業生產總值穩步提升,且數值占優,工業產業仍為第二產業核心支柱,增速有所減緩,產業結構正在調整。黃石市仍以原材料工業為支柱產業,雖產業結構完整,據2019年數據顯示,三次產業比重6.0:58.6:35.4,仍以第二產業為主,詳見表1。目前,黃石市工業體系結構完整,主體產業清晰,第三產業發展成熟度不足,產業技術核心競爭力有待提升。此外,黃石市生產總值增速相對全國均值較弱,第三產業生產總值明顯不足,工業產業帶動效果明顯,地位明晰。
1 傳統工業城市經濟結構發展面臨的主要問題
1.1 工業資源減少
黃石作為資源型城市“起家立業”,豐富的礦產資源和非礦產資源為其工業城市產業發展提供充足的原料和雄厚的資金支持,但粗放式過度開采,導致金屬、非金屬礦產及能源礦產資源的枯竭,黃石工業資源也便隨著日益減少。黃石鐵礦資源占探明儲量的23.03%,煤炭資源占探明儲量的24.25%,銅礦占探明儲量的39.68%,其他資源也是日益劇減。進而使傳統工業資源壓力提升,進口成本大且不具備競爭力,導致傳統工業被迫轉出、轉型或縮減規模,2019年主要工業產品產量情況詳見表2。
1.2 主體產業關聯度差
黃石市作為傳統工業城市,產業結構存在一個比較明顯的特征便是主體產業關聯性較差,產業結構相對單一。黃石市主體產業仍以傳統工業產業為主,規模以上的工業企業數量770余家。黃石市的資源型的城市屬性逐漸成熟,金屬冶煉、化工工業、建筑材料等以礦產資源為基礎的產業得到了高水平、高速度的發展,進而忽略了黃石市其他產業關聯發展和制約了其共同發展的能力,黃石市作為傳統工業城市產業優化升級是城市未來發展的核心問題。
1.3 產業核心競爭力弱
黃石市作為傳統工業城市的典型城市,資源型城市是工業發展過程中的必然過程,黃石市已經完成了資源型城市的時代使命。現階段,基于國家環境保護的經濟發展政策,結合自然資源逐漸枯竭的現狀,黃石市正處于資源型城市轉型的關鍵時期,長期的資源產業為核心的發展過程中,黃石市其他產業發展速度較慢,其他產業核心競爭力沒有形成,黃石市在“城市轉型、社會轉型、產業轉型”的必然過程中面臨巨大的挑戰。現階段,典型的傳統工業城市黃石市在產業結構調整的過程中存在的直觀問題是亟待解決自然資源產業的替代性產業發掘工作。目前,針對黃石市自然礦產資源逐漸趨于枯竭,黃石市需要有針對性的發展替代性的支柱產業。鑒于此,黃石市在可持續性產業選擇及傳統工業類產業替代能力方面的乏力,致使黃石市的經濟發展仍圍繞著傳統工業產業展開,針對“資源型”產業的上下游產業的延伸能力不足,對新型主導產業的配置和構造情況不夠樂觀。
2 稅制改革對傳統工業城市產業結構優化的影響
2.1 稅率對產業結構影響的機理分析
稅制改革的過程中,2010年至2019年營改增工業及服務業稅率基點發生著較大的變化,2012年湖北省開始試行,2016年稅制改革開始進行營改增的全部實施,湖北省營改增試點時期,選擇的行業為“1+6”的試點模式,主要是助力與交通運輸、研發技術服務、信息技術服務、文化創意服務、物流服務、租賃服務、咨詢服務等行業領域,主要是對第三產業的稅制傾斜。營業稅改征增值稅之后,在原有增值稅17%和13%兩檔稅率的基礎上,新增了6%和11%兩檔稅率,征收率為3%。雖然部分產業稅率提升,行業稅負增高,但通過可以進項抵扣,實際上只要產業活動起來,企業稅款繳納有所降低。稅制改革打通了第二產業對第三產業的帶動,推動了第三產業的發展。稅制改革在需求角度、供給角度、國際貿易角度等方面,對產業結構均存在著不同程度的影響。稅制改革基于需要角度,通過對企業經營、運營過程中予以更大程度的優惠覆蓋,積極調動了企業的擴大投資的意愿和能力,促進產業結構向高精尖方面發展。稅制改革基于供給角度,通過有效的調節消費者的消費需要和消費者的購買能力,有效引導產業結構政策性傾斜。稅制改革基于供給角度,通過調節經濟資本供給方向和勞動力資本供給方向,促進產業結構和就業結構進化。另外,稅制改革通過設置關稅等手段,針對國際貿易展開經濟調控,整體上提升產業結構的合理性。
2.2 現有稅制對產業結構的影響分析
稅制改革體系改革在一定的條件下對產業生產率具有積極意義。在全面貫徹稅制改革體系的區域內,稅制改革對區域經濟整體產業生產率具有一定程度的積極作用,其中,稅制改革體系尤其對產業互聯度較高、出口型產業、信息技術產業、研發產業生產率具有積極的刺激效果。因此,稅制改革體系整體上對產業生產率具有積極效果,對某些特定產業積極效用明顯,隨著稅制改革體系逐漸成熟稅制改革生產率效應將會覆蓋整個經濟體系。稅制改革后部分服務業征收調整情況及范圍的改變,使得第二產業與第三產業之間的稅務活動產生聯系,企業經營過程中的相互抵扣的能力增強,促進了企業的運作和經營能力和企業活動愿望。稅制改革促進第二產業逐漸朝向精細化發展,稅制改革促進產業鏈方向發展。如表4所示,黃石市部分企業2020年1月至8月稅收入庫情況,可看出稅制改革對企業的經營的帶動能力是具有積極效果的,對企業加速發展是具有催化作用的。
2.3 稅制改革政策對產業結構調整局限性影響
稅制改革對產業結構調整的過程是一個引導的過程,是一個促進的過程,不具主導產業結構調整的主體地位。稅制改革過程是具有一定的周期性的調控行為,稅制改革過程是需要結合市場反饋,因此在產業結構發展過程中是具有不同程度的滯后性,因此稅制改革過程屬于一宏觀輔助性調節手段。基于稅制改革過程是一個持續周期性的政府政策方面的宏觀調控手段,對于產業結構優化是具有一定的促進意義和輔助價值,在調控能力方面是具有一定局限性的。
3 改革稅制優化升級傳統工業城市產業結構的政策建議
3.1 稅率設置要有根有據,細化到相關行業
改革稅制優化升級傳統工業城市產業結構需要在稅率設置方面進行改革。為了優化稅收環境,保證稅務公平,提升稅制服務經濟的整體能力,需要針對稅率設置進行針對性的改革,需要真正地將稅率設置細化到產業中,徹底將統一產業內部不同稅率設置現象消除。審慎設置產業稅率,將稅率設置融合國家發展政策、地方發展政策中去,基于稅率視角,對產業發展進行引導。改革稅制是為了促進產業機構健康合理發展,規范稅率設置是助力傳統工業城市產業結構升級的重要舉措。
3.2 結合黃石產業結構實情采取一次性到位政策
通過稅制改革對黃石市傳統工業城市產業結構進行調整,需要考慮改革稅制的進程對黃石市產業結構的效用。因此,結構黃石市傳統工業城市產業升級的需要,在黃石市區域范圍內進行整體性的稅制改革是具有重要意義的,保證增值稅鏈條的完整性,最大的保障了產業互聯性,降低了產業稅務負擔和稅改壓力,有效地推動了城市產業升級的能力。隨著“營改增”稅制改革在全國范圍內貫徹推廣,黃石市經濟發展同樣獲得了“營改增”稅制改革的政策紅利,在“營改增”稅制改革過程中,仍需要針對產業、關聯產業進行全面的貫徹推進。
3.3 理清稅制政策邊界,適度結合實際進行“增改營”
改革稅制優化升級傳統工業城市產業結構,需要將稅制改革結合黃石市產業結構現狀和黃石市產業調整目標中,需要理清稅制政策邊界,適度結合實際進行“增改營”,針對性地進行“營改增”模式的傾斜。黃石市的稅制改革需要針對互聯性產業進行高質量高水平的“增改營”稅制改革,對于貫徹“增改營”稅制改革不能有效實現稅務減負的產業,需要進行一定程度產業保護,進行適度的稅務改革規劃,保證稅務存在的社會效用和價值效用。
4 總結
綜上所述,國家第二批資源獲取狀態困難型城市轉型試點城市黃石市是典型的傳統工業城市,黃石市結束了傳統工業時代的城市使命,在面臨自然資源獲取困難狀態的背景下,黃石市需要結合傳統工業城市產業結構存在的支柱產業單一、產業關聯能力不足、產業核心競爭力欠缺等問題,借助稅制改革的手段,通過針對性的稅率設置、政策上的合理傾斜、高效的稅制體制,對黃石市產業結構進行優化改革,對黃石市經濟持續性健康發展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魏哲.黃石市轉型期城市空間結構演變研究[D].成都:西南交通大學,2019.
[2]梁馥梓藝.韌性視角下的資源枯竭型城市基礎設施更新策略研究[D].武漢:華中農業大學,2019.
[3]張賜.黃石市產業轉型期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研究[D].武漢:武漢理工大學,2019.
[4]孔翠英.資源型地區產業結構調整與稅制優化研究[D].太原:山西財經大學,2019.
[5]李忠.我國稅收負擔對經濟增長的影響研究[D].成都:西南大學,2019.
[6]彭飛.稅制改革、分工與城市發展:“營改增”為例[D].武漢:華中科技大學,2020.
[7]方建國.“營改增”對地方產業轉型和高技術產業發展的影響研究———以廣州和深圳為例[J].特區經濟,2020,(04):54-58.
[8]張磊.中國地方稅體系改革與完善研究[D].武漢:武漢大學,2018.
作者:陳雨飛 單位:湖北師范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