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在撰寫糧油加工的過程中,我們可以學習和借鑒他人的優秀作品,小編整理了5篇優秀范文,希望能夠為您的寫作提供參考和借鑒。
9月16日,竹溪縣政協委員李章新同志就山區農村糧油加工難的問題,提出了《山區農村糧油加工何時不再難》的提案,十堰市政協在《各界反映》2015年第七期上刊登了此文。十堰市政府張歌鶯副市長對此作出了:“李章新所反映的問題的確是我市農村目前存在的共性問題,請農機局研究一下目前的農機政策能否在這一塊給予支持,并研究提出意見報來”的重要批示,根據批示意見,市、縣農機部門快速行動,在全市選取了比較偏遠的24個鄉鎮、72個村作為調研樣本,全方位、多渠道、深層次對十堰市農村糧油加工現狀進行了剖析調研,找出了存在的問題,提出了解決問題的措施建議。
1十堰糧油加工基本能滿足全市農民群眾生產生活需求
2014年,十堰市糧食總產量117.9萬t,油料產量13.4萬t。農產品初加工機械達到102163臺(套),其中糧食加工機械60233臺(套),油料加工機械5042臺(套),糧油整體加工水平達到60%以上。根據調研樣本分析,近年來十堰市農村糧油加工主要呈現以下幾個特點。
1.1加工能力由稀缺轉向普及
根據調查,在10年前,尤其是市場經濟發展以前,一組有一個糧食加工坊,一村有一個油料加工點,農戶大都依靠肩挑背馱,步行5~6km,往返有時需要一天時間,作坊大都是從集體轉至個體,機械老化、笨重,易發故障,遇有機械維修情況,農戶只能去更遠作坊加工。由于加工作坊的稀缺,農戶糧油加工普遍存在困難。隨著市場經濟發展以及國家農機政策的大力扶持,近年來十堰市糧油加工機械得到了迅速發展,農戶自主購機、自主加工成為常態,高性能、高質量的機械進入千家萬戶,吃糧不出戶、吃油不出村基本成為現實。如丹江口市鹽池河鎮七星河村,加工坊10年間增加了243%;竹溪縣天寶鄉楊家坪村,383戶農戶現有米機或磨粉機497臺,戶均占有1.3臺。
1.2加工類型由大型轉向家用
本文作者:王中營1馬利2劉強3武文斌1作者單位:1河南工業大學機電工程學院2河南工業大學電氣工程學院3江蘇牧羊集團有限公司
我國糧油加工裝備存在的問題
我國糧油加工裝備制造業起步較晚,但發展迅速,在較短的時間內取得了可喜的成績,總體技術水平不斷提高,產品種類增多,技術水平有較大提高,產品結構也有很大的改觀,但與國外發達國家相比,總體水平還有較大差距。我國制造的糧油加工裝備約80%處于國際發達國家20世紀70~80年代水平,約15%處于20世紀90年代國際水平,只有5%左右達到或接近目前國際先進水平,總體水平比發達國家落后20年左右[2]。國內糧油加工裝備存在的主要問題有如下幾點:
1產品性能、可靠性和使用壽命有待提高
糧油加工裝備的機械性能和可靠性與機械制造技術、原材料材質和結構設計等有直接關系。一方面,國內糧油加工裝備制造企業的機械加工手段相對比較落后,諸如采用數控加工中心、數控激光切割機等高精度加工設備的企業較少,導致生產的機械設備內部結構和關鍵部件達不到設計精度和外觀要求,模具也存在較多問題;另一方面,加工制造過程中所用的原材料材質和加工工藝與國外有較大差距,材料強度和耐磨性能較差,尤其是國內鋼材等材料的熱處理工藝不過關。以上諸多因素造成了國內糧油加工裝備的穩定性和可靠性差、無故障時間短、外觀造型粗糙不夠美觀等,設備使用壽命與國際先進產品也有一定差距。
2產品結構單一
本文作者:李雪琴作者單位:山西省翼城縣農機局
存在的問題
1設備陳舊落后
目前,翼城縣糧油加工點的設備基本上是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的產品,廠房大都是破房舊屋或多年不用的偏房,面積小,光線暗,走風漏氣,灰塵飛揚。大多數加工點仍停留在加工的初級階段,以加工低檔次產品為主,工藝落后、加工設備陳舊、生產條件簡陋、產品質量不高,表現為糧食加工產品糙白不均、皮糠較多、光潔度差、雜質較多,此外產品含鐵量超標,對人體健康不利且效益較差;糧油加工產品質量低、雜質多、含酸過高。
2資金困難
糧油加工點具有一次性投入大、投資回收期長的特點,由于經濟能力有限,引進新技術、新機械單靠農戶自身實力難以承受,更談不上改進設備和改善加工條件,只能是老機械能轉就繼續使用。
1廣東省糧油加工業發展情況
1.1廣東省糧油加工業現狀與成就
(1)加工企業生產規模擴大、效益提升?!笆晃濉逼陂g,廣東糧油加工業總產值從2005年的202.6億元上升到2010年的980.4億元;產品銷售收入從2005年的195.9億元上升到2010年的1000.5億元;2005年實現利稅8.9億元,2010年實現利稅36.2億元;銷售收入超過10億元的企業從2005年的6家上升到2010年的21家,較好地完成了“十一五”規劃目標。2011年全省入統糧油企業621家,同比增加29家;實現工業總產值1308.8億元,同比增長33.5%;產品銷售收入1318.4億元,同比增長31.8%;利稅總額36.4億元,同比增長0.5%。
(2)產品質量結構不斷改善,體系完整。廣東省糧油加工以稻谷和飼料加工為主,食用植物油加工業較為發達,形成了三足鼎立的產品結構體系,具有比較成熟的產業鏈條。全省大米生產企業以優質大米、一級大米為主線,所占比例達到94.1%;食用植物油生產企業產品已經向一級油、調和油轉化,基本實現了植物油消費的衛生化、營養化。
(3)企業技術水平不斷提高,安全可靠。目前,廣東用于大米精深加工的拋光和色選設備處于全國先進水平;小麥加工企業技術水平、市場化運作程度以及產品精細化程度處于全國領先地位;油脂壓榨浸出、精煉工藝設備達到國內先進水平。高精度、高檔次糧油產品已成為廣東糧油加工業的主導產品。
(4)產業化經營繼續推進,效果良好。我省糧油加工產業化在主食產業化的不斷推進過程中,糧油深加工日生產能力100噸以上的企業占據了一半以上,規模以上糧油加工業總產值達到290億元,在食品工業所占比重上升到20%。通過規模企業的帶動,促使了產業鏈的延伸,拓寬了引糧入粵渠道,在確保我省糧食安全方面發揮著積極作用。
一、課程建設與實踐
(一)基于“理實一體”的教學環境的建設
“理實一體”的教學過程就是完成典型工作任務的過程,是培養學生職業能力及其發展的過程,要求教學環境盡可能貼近工作環境,這種要求是求真的、全面的。糧油加工行業包括焙烤食品加工、小麥及面粉制品加工、稻米及米制品加工、豆制品加工、植物油脂加工、糧油速凍食品加工、糧油休閑食品加工、糧油功能食品等,涉及面廣,企業眾多。每種產品從原料的貯藏、加工、半成品貯藏、產品包裝等在硬件方面差異很大,作為教學實訓室不可能全部照搬企業的生產線,但必須能夠模擬關鍵技術環節的工作環境,尤其是勞動力崗位多的工作環境。
1.全真環境建設
焙烤食品加工是“糧油加工與質量監控”課程的重點教學內容,按照蛋糕、面包等焙烤食品生產的真實情景建設了焙烤實訓室,實訓室具備醒發箱、烤箱、打蛋機、和面機等真實加工設備,學生在真實工作環境下加工合格產品,完成真實的崗位工作。產品的包裝銷售就業崗位最多,要求從業人員掌握完備的相關技能,在教學環境中進行簡單的模擬訓練遠遠不能滿足實際工作需要,因此建立了硬件齊全的西餅屋,學生通過真實參與包裝、銷售及售后服務等系列過程掌握相關崗位技能。
2.全真崗位參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