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農產品質量安全糧食生產論文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近年來,社會經濟發展迅速,但以廣西“毒白菜”、海南“毒豇豆”為代表的食品質量問題時有發生。從現狀看,越來越多的學者開始重視食品問題,農產品質量安全問題不僅影響公眾健康,還會影響國家對外貿易。有研究結果顯示,農藥殘留、色素、食品添加劑、食品衛生不合格、食品中含有雜質等均是我國出口農產品被退回的原因,農產品退回不但會增加農產品損失,還會喪失其它國家對我國農產品的信任度。本研究將對提高糧食生產能力確保農產品質量安全的幾個關鍵點進行探討,希望能對促進農業健康發展具有積極的指導意義。
1農產品質量安全問題
新的經濟背景下,我國農業面臨著諸多挑戰,農產品質量問題也備受關注。食物必須無毒、無公害才算的上是安全食品,我國溫飽問題得到解決之后,農產品質量問題也越來越突出。
1.1農產品污染問題
長期以來,農產品投入不合理,收獲不科學,市場監督不善,農產品餐桌污染現象比較嚴重。市場上流通有毒、有害物質超標的農產品,可引發中毒事件,危害公眾健康。有學者指出,農產品的化學投入數量較多,每年應用的農藥中,有30%的農藥含有有機磷。有機磷農藥對消費者健康影響重大,應合理控制其應用比例。現代醫學研究結果顯示,80%的癌癥是由環境因素引起的,在環境因素中,因有毒化學物質造成的污染占8%,農藥引起的食物污染可直接增加疾病發生率,目前,我國癌癥發病率、病死率日益增高,并出現了諸多怪病、奇病。
1.2化學添加劑濫用
食品添加劑的濫用可增加食品種植時間。為促使瓜果蔬菜早日上市,多數農民不顧農產品質量濫用化學劑、激素、催生劑,以上舉動不但降低了農產品的食用口感,還降低了食品的安全性。有研究顯示,每年衛生部均會接受大量因農藥污染引發的中毒報告。此外,近年來,人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人民群眾對農產品安全性要求、營養性要求日益增高。目前,農業有著集約化發展趨勢,集約化農業環境下,一旦發生病蟲災害,就會導致大片農業面積受損。為應付病蟲災害,種植者必然會大面積施肥,大量應用農藥產品,而農產品的大量應用不但會增加種植者種植成本,還會降低農產品安全性。
1.3食品污染
近年來,人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食品污染問題也愈演愈烈,燃燒煤中的氟,重金屬鉛、砷、農藥等有害物質污染可長期在機體體內蓄積,嚴重時可引起急性中毒,影響機體生命健康。具體而言,鉛中毒可影響小兒智力發育;氟污染食物可導致氟骨癥;有機汞污染可引發肝、腎器臟損傷,增加胎兒畸形發生率。
2提高糧食生產能力確保農產品質量安全的控制關鍵點分析
2.1提高農業生產能力的關鍵控制點
2.1.1在農業生產中不斷融入新技術
新的科技技術能提高農產品生產能力,農產品抵御自然災害的能力,提高農產品市場占有率。政府應加強地區科技建設,鼓勵農民選用良種播種,合理控制農產品栽培密度,做好農作物保護工作,此外,政府還應適當進行資金投入加強農產品科技建設,不斷引入高科技人才,對科技創新進行支持、鼓勵。農戶應在農業生產中不斷融入新技術,比如農業航化作業技術、大農業機械化栽培技術、抗寒良種繁育技術等,不斷推動農業健康發展。
2.1.2改造低產農田
部分農業生產地塊因低洼、干旱、交通不暢等因素容易發生病蟲災害,致使農作物不能健康成長,單產水平較低。為提高農作物生產量,應對低洼、干旱、交通不暢地塊進行改造,最大限度提高農產品產量。
2.2確保農產品質量安全的控制點
2.2.1利用多種形式開展安全教育
若想保證農產品質量安全,首先應向農產品種植者進行安全教育,提高農產品安全意識。筆者認為,可借助電視媒體、村委會講座、農產品安全生產傳單等形式開展安全教育,教育過程中應注重應用趣味性語言,并通過實例分析吸引公眾注意力,提高公眾認知水平。
2.2.2制定農產品安全生產的相關法規
為保證農產品安全,促使我國農業朝著高效、高質量、國際化、可持續的方向發展,國家應制定相關法規,并嚴格執法,提高公眾對農業安全生產法規的關注度,增強他們的法制觀念和意識。
2.2.3健全農產品質量認證體系
行政主管部門應為農產品質量安全工作做準備,建立農產品質量專家評審體系、質檢機構安全認證體系、農產品質量安全認證體系,為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有機食品進行認證,對知名農產品進行管理,與此同時,適當進行農產品質量安全信息網絡建設,加強安全監測和管理。
3結語
“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農產品的質量安全與否,直接影響著公民的生命健康,為提高糧食生產能力,確保農產品質量安全,本研究從進行農業科技創新、改造低產農田、健全農產品質量認證體系等方面提出了合理化建議,希望能夠促進我國農業實現健康、可持續發展。
作者:趙功全 單位:四川江油市農業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