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煙區發展論文:煙草農業困難與策略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本文作者:鄺奕軒作者單位:湖南省社會科學院
以煙葉資源實現有效供給、煙農增收、煙區農村基本經營制度和煙草專賣制度得到鞏固完善為目標,以現代設施為支撐,現代生產組織模式為載體,以“合作社+適度規模農戶”為發展方向,充分發揮政府的支持保護作用、市場的資源配置作用、行業的扶持與推動作用和煙農的主體作用,提高煙區土地產出率、勞動生產率和資源綜合利用率,最終建設現代化的煙草農業.
煙區建設現代煙草農業的基本原則
1立足省情、煙情
湖南省的煙葉生產大多位于經濟相對落后區域,這些地方非農產業欠發達,勞動力轉移困難,人多地少的資源矛盾突出.湖南省劉易斯“二元結構”特征顯著,農村有大量剩余勞動力,城市化發展進度還不能提供足夠的非農業產業就業機會.因此,湖南省煙區現代煙草農業的建設必須要立足于省情、煙情.
2堅持與完善我國農村基本經營制度
事實證明以家庭承包經營為基礎、統分結合的雙層經營體制,是我國農村政策的基石,對此要毫不動搖、長期堅持.
3市場導向與宏觀政策調控兼顧
要處理好各種利益關系,形成合力.因此,既要重視市場配置資源的基礎性作用,還要發揮政策的宏觀引導、調控作用,協調好建設、改革與發展關系.
4現代煙草農業發展與行業改革發展方向緊密結合
發展現代煙草農業務必緊跟行業改革的大方向,必須符合我省卷煙工業的發展方向,要能有力支撐我省中式卷煙企業戰略規劃和品牌戰略.適應企業可持續發展戰略要求,卷煙工業企業按照煙草產業鏈一體化協調發展的要求,建立新型的煙葉基地模式,積極參與現代煙草農業實踐.
煙區建設現代煙草農業的路徑抉擇
從驅動煙草農業轉型發展的土地、人力資源、技術與制度等因素出發,依據當前湖南省煙區的具體實情,我省應選擇特色煙草主導、規模經營和煙用科技混合驅動的現代煙草農業實現路徑.特色煙草主導就是要以特色煙葉為核心,構建地域特征突出、煙葉產品特征鮮明、有較強市場競爭力的煙草農業產業體系,實現我省現代煙草農業的轉型發展.因此,煙區應明確定位符合我省重點卷煙工業企業名牌卷煙的配方的煙葉質量特色.我省煙區通過土地的規模經營建設現代煙草農業.隨著我省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和農業經濟多元化,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和土地撂荒為煙田的適度規模化經營創造了條件.我省煙區應結合本地實際情況,完善土地流轉機制,構建高效的土地流轉服務網絡,采用農戶轉包、種煙大戶租賃、土地中介機構或村委會托管和群眾互換等多種流轉方式,合法、有效地流轉煙區土地資源,實現煙葉規模種植.與此同時,我省要依托煙草農業教育、科研和技術推廣機構等技術平臺,引進、集成當前先進技術成果,對現代煙草農業的新品種、新技術和新設施進行示范試驗,形成煙葉開發基地、中試基地(旨在進行中間性試驗的專業試驗基地,通過必要的資金、裝備條件與技術支持,對科技成果進行成熟化處理和工業化考驗)和生產基地,通過新基地的示范作用促進煙草農業科技進步、實現產業結構升級,進而推動煙區現代煙草農業轉型.
煙區建設現代煙草農業的模式選擇
我省煙區應實行“合作社+適度規模農戶”為主導,傳統種植農戶、家庭農場、農業股份公司等生產組織形式為補充形式的現代煙草農業發展模式.“合作社+適度規模農戶”是指在具備支撐合作社生存與發展基本要素的煙區,以煙農合作社的生產組織模式為發展方向,帶動合作社內農戶適度規模的發展.湖南省農業生產特點是人多地少,煙區的人地矛盾突出,在土地約束下實現傳統煙草農業的現代化就必須實現規模經營,合理、高效配置農業自然資源,降低經營成本.但又要防止不顧實情、單調追求規模化傾向,應根據湖南省煙區區域經濟發展水平等因素,合理確定農戶煙葉生產經營的規模,因為湖南省煙區人多地少的矛盾突出,在湖南省城鄉“二元”結構中,不顧省情、煙情,片面追求戶均種植規模,反而會阻礙現代煙草農業的建設.這里就要深入分析適度規模“度”的問題,即:科學界定“規模經營戶”,因為煙葉生產經營中都存在一個“隨著規模的擴大而效率提高”的區間.對于超過了可能規模的農戶依然給予經濟獎勵措施的話,就有可能導致土地產生率、勞動生產率同時下降,這里可能規模是指在不降低農地產出率的情況下,家庭所能經營的最大農地數量;在小于臨界規模(臨界規模即產生技術創新所要求的最小規模界限)的情況下,土地生產率會隨著經營規模的擴大而下降,似乎也不應該鼓勵.相關研究表明,我省規模經營戶最低經營面積標準為1.87hm2,規模經營戶最高經營面積標準為5.24hm2,當然,隨著生產技術的進步,標準是可以向上浮動的[7].
推進煙農合作組織創新
我省煙區現代煙草農業發展必須推進煙農合作組織創新.當前,代表農民利益、并能有效影響公共選擇的農民組織主要就是合作社[8].潘家華在全國新煙區開發工作座談會上指出:只有煙草農業生產組織實現制度創新,才能充分發揮煙草農業現代生產要素的作用,才能使經濟上弱小的農民也有能力參與分割技術進步所帶來的新收入流[9].此外,合作社以及合作經濟組織的出現可以解決可經營性資產的產權歸屬問題.煙農集體是反哺中投入的諸如烤房、育苗大棚和種煙機械之類的設備和諸如機耕路、蓄水池之類設施的受益對象,但是,如果沒有一個組織能代表煙農集體利益,則會產生受益人缺位的問題,就無法有效監督這些設備、設施的利用、管理和維護活動.潘家華到云南調研現代煙草農業工作時指出:如果不實現制度和機制創新,轉租設施和變賣煙機的行為就可能會產生,進而導致國家、行業和煙農的資產流失.因此創新煙農合作組織為解決上述問題提供了路徑.煙農合作組織創新應堅持統分結合的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盡量避免村委會與合作社“村社合一”,建立規范的合作社組織運作機制,要注重培育合作社自我發展能力,培養合作社骨干人員、發揮能人效應,同時要確保煙農的主體地位不動搖,引導煙農參與決策.政府應建立、完善向合作社傾斜的相關補貼、補助等扶持政策,制訂通過煙農合作社穩定煙農隊伍的配套政策與長效激勵機制,制訂實現煙葉資源安全、均衡、有效供給機制及相關配套政策,完善稅收、金融等各項扶持政策,建立、完善行業基層干部短期在合作社鍛煉與人力資源扶持政策.通過一系列配套政策激勵煙農合作組織創新.
針對我省現代煙草農業發展困境的補充建議
面對煙區農村勞動力過剩的問題,煙區積極推進現代煙草農業試點的基礎設施建設,構建與煙葉生產相關的專業化服務體系,通過地方輔助產業的發展來消化剩余勞動力.面對土地資源相對分散的問題,煙區煙草公司結合本地前期建設的基礎煙田,在維護原有煙田設施的同時,科學規劃,繼續科學推進可進行連片種植、便于交通運輸、適宜大田管理的煙田建設.面對煙農的比較利益問題,在國家層面,國家局宏觀調控煙葉生產時,密切關注與煙葉相關的比價關系,結合各地實際制定相關政策,避免政策制定中“一刀切”現象.我省也要借助金融、財政和市場途徑來實現煙農增收,解決資源要素投入嚴重不足的問題.針對煙農文化素質偏低問題,在通過煙農合作社實現農業生產技術推廣和傳承的同時,鼓勵我省各地基礎煙草收購站點利用站點煙技人員人力資本對煙農進行免費的種煙培訓和相關農機具的使用培訓,提高煙農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