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水利水電概預算混合課堂教學改革探析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摘要:隨著互聯網技術和信息化技術的發展,傳統的課堂教學模式已不能適應現代的課堂教學和學生的學習需求。開展線上線下混合式課堂教學成為本科課程發展的必經之路。本文分析了混合式課堂教學的研究現狀,探討了“水利水電工程概預算”課堂教學改革目標,最后提出了“水利水電工程概預算”課程混合課堂教學改革思路。
關鍵詞:“互聯網+”戰略;教學模式;混合式教學
2018年,中國開啟了本科教育的新時代,2019年中國的高等教育更向著“超前時變、積極應變、主動求變”發展。[1]2019年2月26日,高等教育司副司長范海林指出,我國將繼續推進“學習革命”,打造“學習強國”。大力發展“互聯網+”教育,建設優質開放共享的一流課程,服務學習型政黨、學習型社會、學習型國家建設。[2]“互聯網+”與教育的結合將教育帶入一場基于網絡技術的方方面面大改革中,教與學的場所、方式、評價、組織等多方面都會歷經解構與重構的過程。教育需要延展自身的作用范圍、提升教學效率、促進學生的教學體驗必定離不開“互聯網+”的輔助與幫襯。[3]互聯網與教育二者如何實現有機融合成為最新的發展趨勢和研究熱點之一。水利是國民經濟的基礎產業,是實現國民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前提條件。我國水利學科歷史悠久,水利水電工程專業是水利學科的重要專業,該專業主要培養具有水利水電工程勘測、規劃、設計、施工、科研和管理等方面知識,能從事上述相關工作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而《水利水電工程概預算》是一門政策性、技術性、專業性、綜合性較強的課程。它以政治經濟學、工程經濟學作為自己的理論基礎,又與水工建筑物、水利工程施工、建筑材料、鋼筋混凝土、鋼結構、工程項目管理等課程有著廣泛而密切的聯系。不同于其他理論性較強的基礎課,本課程綜合性比較強,對學生的基礎也有比較高的要求,同時,該課程有非常強的實踐性,光靠理論的講授往往效果不佳。針對混合式教學的模式,PurnimaValiathan[4]提出了技能驅動模式、態度驅動模式、能力驅動模式。CraugBarnum[5]進一步分析了混合式學習的四階段包括網絡的傳輸、面對面學習的處理、生成解決方案和協作延伸學習。JoshBersin[6]則將混合式教學的設計分成了四個基本環節。近年來,我國教育學者針對工程造價的相關課程開展了混合課堂教學研究,高蘭芳[7]通過對高職院校“建筑工程計量與計價”課程教學現狀的分析,結合“互聯網+教育”理念,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從調整教學內容、建設課程資源、應用信息化手段、改進教學模式、豐富教學手段等方面出發,提出“互聯網+”時代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的改革與創新,從而提升教學質量,提高教師教學能力和水平。高云等[8],基于“互聯網+”背景下,利用信息化的技術手段,分析“工程造價”課程存在的問題及改革思路和應用實施,實現翻轉課堂。彭丹[9]分析了“工程招投標與合同管理”課程特點及目前課堂教學存在的問題,并提出相應的改革思路和方法。
一、“水利水電工程概預算”混合課堂教學改革思路
“水利水電工程概預算”“線上線下”混合教學模式主要是將現在傳統的課堂教學與線上國家精品課程教學視頻相結合的方式,首先,通過課前線上預習摸底,確定學習目標;其次,通過課中回顧講解及測試,鞏固老知識,學習新知識;最后,通過課后作業及工程案例討論,讓學生對所學知識充分內化,有效提高上課的效率,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教學過程,促使學生從“被動學”向“主動學”的轉變。“水利水電工程概預算”混合教學模式,具體內容包括三個階段。第一階段:課前線上預習線上推送預習課件→課前摸底測試→確定學習目標課堂教學前通過雨課堂或學習通等工具推送本次課的預習課件及相關線上教學視頻,課件內容主要包括本次課程的重點和難點知識,學習要求,及相應的課前摸底測驗。讓學生清楚地認識到本次課程中哪些知識點是自己沒有掌握或不理解的,讓老師明白哪些重點內容是需要反復強調的,從而更好地確定本次課的學習目標。第二階段:課中線下講解學生回顧→老師總結→知識講解→隨堂測試在課堂教學過程中,讓學生高度參與其中。首先,由學生代替老師做上次課的內容回顧,激勵學生復習所學內容,加深對專業知識的掌握和理解,培養學生的邏輯能力和表達能力。其次,老師對學生的回顧內容進一步補充和總結,再次鞏固所學內容。再次,根據課程特點,針對課前摸底測試情況,系統講授重點與難點知識,鞏固課前學習的內容,解答學生線上學習遇到的難點問題,加深理解所學知識。最后,針對本次所學內容開展隨堂測試,及時發現本次學習中仍存在的問題并再次給予解答。第三階段:課后知識鞏固內化線上推送課后作業和工程案例→學生線上討論→老師線下答疑課后知識鞏固主要包括工程案例討論和課后作業兩個方面。通過雨課堂或學習通等工具推送課后作業及相關工程案例。其次,推送相應內容的工程案例,要求學生分組討論,查閱相關資料,引領學生深入思考,提出相應的解決問題的思路或設計方案,培養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讓學生在分析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學會應用所學的知識,從而將所學知識充分內化。
二、結論
在國家全面振興本科教育和“互聯網+”戰略背景下,“水利水電工程概預算”的現有課堂教學模式已無法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積極發展線上線下混合式“金課”,推動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深度融合的課程改革和課堂革命已成為本科課程發展的必經之路。
作者:付長靜 趙天龍 單位:重慶交通大學河海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