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水利工程對環境的影響2篇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1.1實現施工中資源的綜合利用
施工資源的綜合利用和循環再生,主要是針對施工過程中應用的生產材料。在水利工程的施工過程中,應該充分利用可再生循環的施工材料,根據循環再生的原則,對施工的垃圾進行及時的處理,實現變廢為寶的效果,達到保護生態環境和提高經濟效益的目的。例如,在水利工程的施工過程中,利用棄渣進行溝地填充,減少了水利工程造價的生產成本,而且保護了生態環境,增加了生態效益。
1.2形成施工和環境的互補
水利工程和生態環境的協調發展,可以進行互補,形成平等的相互關系。例如,在水利工程建設施工中,對土地資源的利用,在工程的基礎施工過程中,會挖出大量的廢渣,如果不進行利用,就會占用土地資源。工程在運行和生產的過程中,也需要占用一定的土地,進行生活場所建設。如果對這兩種現象,進行單獨考慮,就會嚴重地浪費土地資源;如果進行兩者之間的綜合考慮,可以形成土地資源的共生利用系統,不僅能夠減少土地資源的浪費,還可以降低生產成本,減少勞動力的使用率。1.4保證主體空間利用的合理性主體空間的利用,主要是指在水利工程施工過程中,總體布置的施工區域空間組織出現了問題。保證主體空間的合理利用,需要對施工區域中相關的土地進行統籌規劃,有效地控制水流,把對生態環境的干擾降到最小化,實現水利工程建設的全面規劃,制定科學合理的施工技術,才能實現水利工程建設和生態環境的協調發展。
2水利工程建設對生態環境造成的影響
2.1水文環境的影響
水利工程的建設,是結合實際的水利需要,對原有的天然河流結構和水文特征作出改變,進行施工的過程。在天然河流的基礎上,建設水利工程,會對水文環境造成一定的影響。例如,在河流上建立堤壩,導致了上游水流速度的緩慢,減弱了水體的自動凈化能力;增大水庫的容量,會對水溫結構造成影響,水體密度、微生物、溶解氧和水生生物都會發生一定的變化,增加了下游河道的污染范圍,致使魚類的生存和繁殖條件發生變化;在水庫中蓄入水之后,會導致水庫周圍地區的地下水位異常上升,改變土壤的環境等。
2.2土地利用的影響
水利工程的施工,不僅會對水文環境造成影響,對土地資源也會造成一定的影響。在水利工程的建設過程中,工程本身會占用一定的土地,而且在施工的時候,會產生一些廢渣和臨時的水利設施,需要占用一定的土地資源,這些現象,會造成土地資源的浪費。如果對土地的開挖和堆棄不能進行及時處理,就會較大程度地攪動山坡和表土,也會破壞周圍的植被,導致水土流失,發生河道堵塞的現象。
2.3生活垃圾的影響
在水利工程的施工過程中,會產生一定的垃圾,對生態環境造成污染。例如,在施工期間,會產生一些廢棄的砂石料等固體材料,容易對土壤造成污染;土石、石灰、粉粒、水泥和粉煤灰等一些建筑材料產生的懸浮物,會受到地表水的沖刷而流失,沉積在土地中或者流入河道,污染土地和河水。
2.4生態平衡的破壞
水利工程在施工過程中,造成的另一種生態環境污染,就是破壞了生態平衡。主要是水利工程的建設,會破壞水生物的生存環境,造成一些珍稀物種的滅絕現象,打破了原有的生態平衡,破壞了生態中的食物鏈,嚴重的情況下,還會產生瘟疫等災害。
3避免影響的措施
3.1強化生態環境的承載力
降低水利工程對生態環境的影響,可以強化生態環境的承載力,做好生態環境的保護工作。在建設水利工程的過程中,對河流的結構和水文特征進行改變的時候,需要保證河流自身的需水量,這是保護生態環境的基本條件。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人民群眾的生活水平正在逐漸提高。在進行水利建設施工的時候,需要進行移民和耕地補償。但是近些年來,移民和耕地補償的費用越來越高,所以水利工程的規劃設計可以因地制宜地進行,結合水庫的環境承載力,選擇合適的開發目標進行。例如,在較窄的河谷內,上游河道的坡度較大,經濟發展水平較低,可以修建高壩大庫,降低中下游的淹沒損失。
3.2在不同的施工階段,做好生態環境保護
水利工程的生態環境保護,可以在不同的施工階段進行。簽訂合同的時候,要明確施工現場污染物擴散和環境污染處理的責任,制定妥善的解決方案,限制污染的標準,嚴格執行。在水利工程的施工管理中,應該建立環保監測組織,對施工過程中的大氣、水質、噪聲和土地進行測定,實現不同施工階段的監測結果對比。在施工的后期工作中,對生態環境的保護,主要體現在及時恢復被破壞的植被景觀,避免用地范圍內的耕地碾壓,及時恢復耕田和植被等,全面地實現工程的綠化規劃,才能保護生態環境的平衡。
3.3加大管理力度
在水利工程的建設施工過程中,應該加大對生態環境保護的管理力度,按照我國相關的環保、水利、土地和林業等法律法規,進行相互的協調和發展,密切的聯系,共同合作地完成生態環境保護。例如,在施工過程中,加強對毀林占地、噪音污染、水質污染、水土流失和大氣污染等生態環境的實時監督和檢查,嚴厲的處罰超出環境保護標準或者影響環境保護的行為,及時地對可能會產生環境污染的制度或者行為進行調整和改進,制定有效的措施,合理地解決問題,才能實現對生態環境的保護。
4結語
水利工程的建設施工,在多方面都會對生態環境造成影響。從水利工程對水質、土地的影響,造成的生活垃圾和生態平衡的破壞等現象,可以看出水利工程對生態環境的影響是必然存在的。在提高水利工程的經濟效益的時候,還要重視發揮水利工程的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妥善解決人、工程和自然之間的關系,促進水利工程和生態環境的協調發展,才能在水利工程的施工過程中,做好生態環境的保護工作,實現水利工程的可持續發展。
作者:李長忠單位:江西省金匯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第二篇 1針對環境影響的評價
1.1關于施工期環境影響的評價
人員活動以及交通運輸,運行的混凝土拌和系統與砂石加工系統,土石方開挖和施工場地布置,工作中的機械設備,開采天然建筑材料的場地,棄渣的堆存等,以上就是水利工程施工過程中可能對環境產生影響的主要因素。在施工期間,可能造成的環境影響主要包括以下幾方面:由于受到土石方開挖等施工活動的影響,導致棄土棄渣的產生,從而引起新增水土流失、植被破壞;魚類等水生生物的生活環境受到河道內施工的影響等;周邊居民以及施工人員的身體健康遭受粉塵、噪聲和廢氣的一定影響;受納水體受到廢水、污水的排放而造成的污染,水體功能因此而降低。
1.2關于常規環境影響的評價
建設蓄集大壩、擋水大壩,對上游的水資源進行調度,以上就是水利工程的主要開發項目。由于征地的建設和移民安置,將會減少耕地資源,降低耕地質量,移民的生產生活水平也會因此下降;在工程施工期間,會產生一定的廢水、水土流失、噪聲以及大氣污染物等,對施工區的生態環境和環境質量而言,都可能造成不利影響及后果;水庫運行期間,擋水大壩改變了水生環境,阻隔魚類等水生生物的通道,嚴重的情況下,水資源分配調度會改變壩址下游以及水庫庫區的水文情勢。
1.3關于環境風險的評價
一般情況下,環境風險評價不作為水利工程項目環境影響的評價重點,因為水利工程涉及的劇毒物品、易爆以及易燃不多,屬于非污染型建設項目之列。然而,依據國家規定,我們應當做到以下幾點:提出相應的環境風險應急預案,開展環境風險識別、環境風險防護、環境風險分析等活動。根據水利工程項目的周圍環境特點、運行期和施工期,一般應當考慮如下的工程環境風險因素:棄渣場潰壩或失穩、傳染性疾病流行、以及施工期油料和炸藥儲存風險等方面。
1.4關干工程運行期間環境影響的評價
在水利工程運行期間,水利工程對水資源的分配和調度,對水庫庫區和壩址下游的水文情勢造成了直接的影響,水資源的時空分布、河流的天然水流條件也都隨之而改變;河流上下游的連通性直接被擋水大壩阻隔斷,魚類生存環境變得片斷化,繁殖也受到影響。
2針對特征環境影響的評價
在水利工程期間,按照其項目組成以及建設任務特點,確定水庫的特征環境影響因素,進行專項特征環境影響評價。以下就是按照水利工程建設任務,進行的特征環境針對性評價。
2.1發電
我們要關注壩址下游和水庫庫區的水文情勢。當水庫引用相對較大的流量時,流量和水位的變動頻率高,而且幅度大,因為水庫一直處在一個蓄水+泄水的輪換狀態過程中,所以我們的重點應當放在對保護目標的影響因素,流量和水位比較敏感的環境因素的分析上。
2.2農田灌溉
我們應當重視對土攘質量、低溫水以及灌溉退水的關注。應該對富營養化和水質進行分析,因為農田灌溉退水含有較高濃度的氮和磷。在分析低溫水灌溉對農作物的影響時,我們應當結合取水水溫和水深,并參照水庫水溫的結構類型。
2.3防洪
在對工程建成后洪水過程的變化進行分析時,對下游的防洪作用,退水對水環境的影響,行蓄洪后對蓄滯洪區生態環境的影響等方面,我們要重點分析。
3環境保護的幾點措施
首先是水質及環境容量。如果水利工程具有養殖功能,就有必要對其進行養殖總體規劃,實時監測水容量和水質的變化情況。其次是生態環境和水土保持方面。對于引水、供水系統的走向和線路,干支渠的建設中,為保證生態景觀體系的完整,應當對水土保持、生態環境、基礎設施、和水環境采取一些有效的保護措施。最后是環境敏感目標。針對水利工程評價區的敏感目標如文物保護單位、風景名勝區、自然保護區等,也要采取一些有效措施進行來保護環境。
4結束語
復雜性、多樣性、綜合性是水利工程的建設任務的一般特點,識別存在的主要環境影響是環境影響評價的關鍵所在。只有客觀、全面的評價,把水利工程的公益性充分發揮出來,提出可行、經濟、合理的環境保護措施,才能促進社會、經濟、環境的協調發展,實現和諧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作者:王艷茹單位:長春市新立城水庫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