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部丰满熟女富婆视频,托着奶头喂男人吃奶,厨房挺进朋友人妻,成 人 免费 黄 色 网站无毒下载

首頁 > 文章中心 > 正文

森林病蟲害防治及應對措施(6篇)

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森林病蟲害防治及應對措施(6篇)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森林病蟲害防治及應對措施(6篇)

第一篇:森林常見病蟲害防治技術探討

[摘要]山區森林常見病蟲害防治技術是林業管理的重要實踐應用技術,對保護森林資源有重要意義。基于此,介紹山區森林常見病蟲害防治現狀及存在問題,分析影響山區森林常見病蟲害防治工作有效開展的因素,提出做好山區森林常見病蟲害防治工作的策略。

[關鍵詞]森林;病蟲害;防治技術

山區森林資料是非常寶貴的自然資源。烏蒙鄉隸屬云南省昆明市祿勸彝族苗族自治縣,據烏蒙鄉林業部門統計公布的數據顯示,烏蒙鄉有林地面積18.5萬hm2,森林覆蓋率47.1%。林地主要樹種有華山松、旱冬瓜樹、櫟樹等。山區森林是烏蒙森林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森林管理工作實踐中發現,病蟲害是影響森林樹木健康生長的主要威脅,重視并做好山區森林常見病蟲害的防治工作十分必要。

1山區森林常見病蟲害防治現狀及存在問題

山區森林常見的病蟲害有刺蛾類蟲、黃楊絹野螟、松毛蟲、尺蛾、側柏毒蛾、葉蜂、松梢螟、柏膚小蠢和雙條杉天牛等。這些害蟲的幼卵主要以樹葉為食,如果不加以控制,嚴重的能將整片森林的樹葉吃光,造成樹木枯死的嚴重威脅。目前,森林常見病蟲害的防治以修剪清除附著害蟲幼蟲的樹葉、噴灑藥劑等方式為主。噴灑藥劑作為主要的防治措施,在實踐中出現了許多問題,如藥物噴灑不合理,誘發樹木潰瘍病、爛皮病、落葉松楊誘病等。另外,大面積噴灑藥物也破壞了森林的生態平衡,造成了更為嚴重的問題。此外,森林病蟲害的種類不斷增多,一些新的病蟲害也不斷出現,甚至還有一些外來病蟲害傳入,嚴重破壞和威脅到了森林林區的生態平衡,造成了人工病蟲害防治工作的難度加大。

2影響山區森林常見病蟲害防治工作有效開展的因素

2.1人工噴霧技術有一定的局限性

人工噴霧能有效控制樹木的特定病蟲害,但森林人工噴霧不同于城市綠化噴霧。無論噴霧射程控制還是噴灑藥劑的針對性都缺乏專門研究,因此人工噴霧防治病蟲害的效果不理想。而且森林人工噴霧的成本高,工作難度大。就現有的森林管理人力條件來看,依靠人工噴霧防治病蟲害的廣泛應用還存在局限性。

2.2森林林木抗病蟲害能力差

森林林木大多自然生長,因此不能像農業種植一樣選擇性栽種抗病能力強的林木品種,因此森林林木抗病管理難度大。另外,由于廣泛應用各種農藥防治林木病蟲害,導致病蟲害抗藥性不斷增強,致使山區森林病蟲害的防治工作越來越難以有效開展。

2.3森林病蟲害防治治重于防

在森林病蟲害管理工作中,其重心以病蟲害治理為主。在該工作思想的指導下,森林病蟲害防治往往是治標不治本。并且由于缺乏科學指導,易引發森林生態平衡被破壞的問題。森林病蟲害防治的理念直接決定了病蟲害防治工作的目標和效果。作為林業管理的重要內容,管理理念直接決定了防治工作的效果。

3做好山區森林常見病蟲害防治工作的策略

森林病蟲害爆發頻率越來越高,危害越來越大。面對森林病蟲害防治工作面臨的困難,積極開展森林病蟲害防治工作創新是關鍵。筆者結合自己的工作實踐,對當前山區森林常見病蟲害防治工作提出以下幾點改進策略。

3.1重視森林病蟲害防治噴淋技術的創新

森林病蟲害防治面積大、區域廣、運輸條件差,而且因為樹木較高,因此對噴淋技術難以在林區有效推廣。而針對森林噴淋的特點進行噴淋技術創新十分必要。隨著現代科技的發展,飛機噴淋在一些發達地區有采用,并且噴淋效果較好,但噴淋成本高。同時,國產無人機產業發展迅速,筆者認為研發專門用于森林噴淋的無人機將大大提升森林病蟲害的防治效果。在革新森林病蟲害防治噴淋技術的同時,重視并做好專門用于森林病蟲害的藥物研制。充分考慮森林病蟲害的生物多樣性,研制綠色環保的病蟲害防治藥物是關鍵。

3.2重視森林病蟲害防治的系統協同效應

相比藥物殺蟲的防治方法,筆者認為通過構建基于生態平衡的病蟲害防治系統更為重要。森林是生態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重視生態系統的協同效益,才能將森林病蟲害控制在合適范圍內。重視生態平衡,與山區周邊的農業發展形成良好的生態協同效應十分必要。特別是在農業病蟲害防治中盡量減少農藥的使用量,避免病蟲害產生生物耐藥性,造成整個生態系統病蟲害防治難度加大。另外,在森林育林過程中重視引入抗病蟲害強的樹木品種十分必要。最后,在森林管理過程中,嚴格杜絕外來生物物種對生態平衡的破壞性。

3.3重視森林管理理念的轉型升級

從重治為主轉型以防為主十分必要。從實踐來看,做好森林病蟲害預防工作,將大大降低森林病蟲害的治理成本。病蟲害預防要從森林林木的選種、育苗階段著手。另外,為提高森林林木抗病蟲害的能力,重視施肥、保持水土十分必要。良好的生長環境有利于森林林木抗病能力的提升。有學者提出建造病蟲害防御區的措施,筆者認為值得在山區森林管理中廣泛推廣。在山區森林區域外圍,通過人工選育建立防御區,種植主次要害蟲雙抗樹種和抗蟲耐害樹,以此對主次要害蟲進行持久的區域控制,減少病蟲害對森林區域內林木的破壞。最后,通過管理理念的創新,調動廣大山區村民加入森林管理,參與森林林木病蟲害防治工作,不僅能大大緩解森林病蟲害防治人手不足的問題,還能提升森林病蟲害的防治效果。

4結語

森林在保護環境,保持生態平衡,提供林木原材料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近幾年,森林病蟲害發生的面積和頻率越來越高,成為影響林業發展的重要因素。因此,重視森林病蟲害的防治工作十分必要。結合森林病蟲害防治工作的現狀,筆者認為重視森林病蟲害防治噴淋技術的創新,重視森林病蟲害防治的系統協同效應,重視森林管理理念的轉型升級等十分關鍵。

參考文獻

[1]楊超躍.淺談森林病蟲害的綜合治理[J].中國科技縱橫,2010(8):169.

[2]董國全,牟善梅.森林病蟲害防治存在的問題及解決措施[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0(10):125.

[3]張海生.森林病蟲害防治工作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跨世紀(學術版),2009(4):13.

[4]孫東輝.森林病蟲害防治的相關技術分析[J].中國新技術新產品,2011(2):362.

[5]劉瑞敏.山區森林常見病蟲害防治技術[J].林業科學,2014(5):96.

作者:陸怡然 單位:倘甸產業園區轎子山旅游開發區烏蒙鄉人民政府

第二篇:森林病蟲害發生原因與防治方法

摘要:森林病蟲害是一類嚴重的自然災害,是“不冒煙的森林火災”,在林業生產和生態環境建設管理過程中,常常給生產經營者帶來極大的經濟損失。保護好森林資源,促進森林健康和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是當代林業發展的時代重任,也是林業有害生物防治的最高目標。本文以陜西地區為例分析了森林病蟲害發生的原因,同時提出了相應的防治對策,希望能夠借此給我國的森林保護提供有參考價值的建議。

關鍵詞:森林病蟲害;原因;防治對策

引言

森林是國家的重要資源之一,具有保持水土、防風固沙以及涵養水源等多種生態作用。但是從現階段來看,我國的森林資源面臨著嚴重的病蟲害威脅,每年造成數以億計的損失。森林病蟲害不但能直接使林木枯死,還能降低森林生長量、結實量和木材質量,降低森林的生態效能,嚴重制衡森林資源的可持續發展。因此認真分析森林病蟲害發生的原因并采取針對性的措施進行防治對于保持我國森林資源的健康發展具有非常現實的意義。

1陜西森林病蟲害的現狀

陜西省是我國森林資源的重要省份之一,同時也是森林病蟲害多發省份之一。資料表明,全國的林業危險性有害生物達到240種以上,而陜西省就有140種以上,同時陜西省還具有全國森林植物檢疫對象14種,每年造成的損失達30億元。主要的森林病蟲害包括:楊樹食葉害蟲、松針蚧、草履蚧、松毛蟲、楊樹天牛、美國白蛾、松葉蜂、經濟林病蟲害等。所發生的病害種類主要包括:棗瘋病、板栗疫病、松落針病、楊樹潰瘍病、泡桐叢枝病等。

2陜西森林病蟲害發生的原因分析

2.1自然因素

陜西省森林面積767.53萬hm2,其中人工林323.76萬hm2,占森林總面積的42%。由于人工純林的大程度增加,給森林病蟲害大面積發生提供了大量的食料資源。同時人工純林林木樹種較為單一抗蟲害能力較弱,抗逆能力較差,病蟲害非常容易傳播。同時,林區氣候的異常也在很大程度上助長了森林病蟲害的繁殖、傳播、蔓延,特別是暖冬天氣越來越嚴重和持久,造成了病蟲害自然死亡的幾率下降,使得其越冬的可能性越來越高。這些病蟲害一旦形成林業病害就會大面積快速傳播,很難得到有效控制。

2.2人為因素

(1)經濟的快速發展使得國際間和國內的交流越發頻繁,給病蟲害的遠距離傳播增加了可能性。松材線蟲、美國白蛾、松突圓蚧以及松針褐斑病等比較嚴重的病蟲害最早都是隨著外國林產品進口而進入到國內的;

(2)大量的采伐造成了天然林數量減少、質量下降,森林生物多樣性、森林生態系統遭到嚴重破壞,導致森林病蟲害的大面積發生以及流行;(3)防治方法不當。目前,森林病蟲害的防治主要依靠化學農藥,這樣會對病蟲的天敵造成大量殺傷,破壞了自然的生態平衡。另外,長期大量使用化學農藥,使森林害蟲產生了抗藥性,防治成本越來越高,對環境、水資源及人畜健康帶來嚴重影響。

2.3其他因素

(1)森林病蟲害防控的基礎設施比較差,專業技術人員少,沒有建立起完善的森林防疫體系;

(2)對于森林病蟲害沒有進行嚴格的依法治理。預防為主、綜合治理、誰經營誰防治的制度沒有得到有效的落實,缺少嚴格的監督管理。依賴政府進行救災的等靠思想嚴重;

(3)沒有對植物的檢疫環節進行嚴格把關,造成林業有害物質隨苗木傳入。

3森林病蟲害的相關防治對策

3.1加強隊伍建設,提升防災能力

森林病蟲害的防治要從基礎做起,要增強基礎設施的建設力度,加強防疫機構的標準化建設,加大防治機具以及設備的投入力度。同時要加強人員的業務技術培訓,提升防治人員的綜合素質,培養出專業技術能力強的骨干人員,建設高素質的森林病蟲害防治隊伍。

3.2加強監測預警,形成科學的防控體系

要從全省的角度來考慮森林病蟲害預測預報的規劃,不斷優化完善國家級以及省級測報點的建設,大力促進測報網絡的全面建設,逐漸形成覆蓋全省的檢測網絡,從而及時準確掌握森林病蟲害的情況,提升監測結果的準確率。同時,要通過現代化的技術手段來增強森林病蟲害的預測預報準確性,例如全球定位系統GPS、地理信息系統GIS、遙感RS等等。

3.3加大對引進苗木種子的檢疫力度

加強對苗木種子的檢疫工作是避免有害生物傳播的有效措施,可以從根本上避免有害生物的傳播。在引進種子時要遵循先評估、再審批的原則進行,同時要加強引進之后的定點隔離以及觀察的工作。實際操作時:①要嚴格把好苗木關,不管是原有還是引進的苗木都要加強檢疫檢查與檢疫復檢,嚴禁調運蟲源木,既要防止外部檢疫性、危險性林業有害生物的入侵,又不能讓本地區檢疫性、危險性林業有害生物外傳;②要加強對城鎮森林植物及其產品的集貿市場、倉儲、加工、銷售單位及苗木、花卉、果品等生產單位的管理,堵塞危險性病蟲害的傳播渠道;③要加大鄉土樹種的培育和抗病蟲能力強的優良品種的推廣、引進;④要時刻掌握當地以及外地的病蟲害發生、發展情況,從而能夠采取針對性措施;⑤要對進入到林區的原木材、包裝箱等有可能帶有有害生物的物品進行檢疫檢驗,一旦發現病蟲要立即消滅。

3.4通過生態學、營林技術等方式進行綜合治理

要大力推廣混交林建設,可以采取帶狀或者塊狀方式進行混交樹種搭配。在防止出現病害互轉寄主的基礎上,可采用的混交類型包括:針闊混交、針針混交以及喬灌混交等等。在某一造林區域內,要保證混交林的比例在30%以上。在進行造林規劃設計時要制定防止病蟲害發生的相關措施。同時,在防治措施上大力推廣使用物理防治、生物防治而降低對于化學農藥的使用比例,形成以生物防治為主的綜合防治措施。對于天然林要以自然控制為主,增強監測力度,一旦發現病蟲害要立即消滅。

3.5加大資金的籌集力度,滿足防治的需求

相關機構要建立起多方面的資金籌集模式,擴大林業的資金籌資渠道,加大對森林防疫的資金投入。①要按照“誰經營、誰受益、誰防治”的原則,大力推動地方性林業防治建設,增大自籌資金所占比例,要徹底擺脫等靠要的思想,從而形成以地方性資金為主、國家補助為輔的防治資金結構,同時也要吸引社會力量共同參與防治投入;②各級政府要把森林病蟲害防治工作納入地方防災減災計劃,增加測報、防治、檢疫對象普查和基本建設投入,特別是市縣兩級政府要加大資金投入,不斷提升工程治理項目配套資金比例,打贏森林病蟲害防治這場攻堅戰;③要嚴格控制森林病蟲害防治資金的使用,做到專戶儲存、專款專用,通過嚴格的定期審計制度來避免資金的私自挪用。

3.6建立起應對林業災害的快速反應制度

要按照國家和省級《突發林業有害生物處置辦法》的相關規定,各級政府的相關部門要制定完善《林業有害生物災害應急預案》,同時要通過預案的演練來熟悉相關內容,做到對突發林業生物災害事件的充分準備以及快速反應。

4結束語

根據上述相關內容所述,森林資源是國家重要的基礎資源,并且森林的生長周期較長,需要經過幾十年、上百年的成長期。在此期間隨時有可能發生有害生物侵襲的可能性,這就需要我們認真分析森林病蟲害發生的相關原因,通過針對性的措施增強對森林病蟲害的防治,保證幼林可以健康成長為成林,從而形成完整的森林生態系統,推動我國林業持續向前發展。

參考文獻

[1]魯專,徐斌芬,周志明,王晶.城市森林病蟲害發生原因及防治對策[J].現代農業科技,2012(15):29~31.

[2]雷靜,周曉英.森林病蟲害發生的原因及防治對策探討[J].中國林業產業,2016(05):31~35.

[3]張杰.森林病蟲害發生的原因及防治對策[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2(03):45~47.

[4]于淑華,胡祥宇.森林病蟲害的發生原因及防治對策[J].農村實用科技信息,2014(11):129~131.

[5]郭麗潔.陜西林業科技,2011(01):29~31

作者:魏保飛,郭禮軍 單位:陜西省寧西林業局

第三篇:森林病蟲害防治存在不足及解決方法

摘要:森林資源是我國珍貴資源的一部分,加大森林資源保護,在人類社會的可持續發展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病蟲害嚴重威脅著森林資源,林業部門應對森林資源加強保護,大力開展病蟲害預防和控制工作。目前,相關人員在森林病蟲害防治工作中存在不足,影響了病蟲害的防治效果。因此,林業部門應實事求是,針對不同問題進行具體分析,提出切實可行的對策。本文就森林病蟲害的防治進行分析以及提出解決方法。

關鍵詞:森林病蟲害;預防;解決方法

引言

當前,我國正處于改革發展的關鍵時期,由于經濟的發展,社會需求的日益增長,使我國林業產業高速發展。森林資源匱乏,再加上森林病蟲害頻發,對林業部門的員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在這個階段,森林病蟲害防治人員在展開工作時,面臨不少問題,使防治工作大打折扣,嚴重影響了森林資源的保護。因此,深入分析我國林業部門工作人員在進行病蟲害防治過程中出現的問題是迫在眉睫,森林資源的保護刻不容緩。

1森林病蟲害預防工作中的主要問題

1.1森林病蟲害防治難度大

我國是一個森林病蟲害較為嚴重的國家,全國森林病蟲害種類共有8000多種,經常造成危害的有200多種,其中目前危害較嚴重的“十大”病蟲害有:松毛蟲、美國白蛾、楊樹蛀干害蟲、松材線蟲、日本松干蚧、松突園蚧、濕地松粉蚧、大袋蛾、松葉蜂、森林害鼠[1]。日前,病蟲害的發生面積不斷拓寬以及爆發頻率增高,給森林病蟲害的治理增加了很大的難度。①基層工作人員數量少,再加上近年來大力植樹造林、退耕還林等,增加的單一樹種的森林面積,進而增加了病蟲害的發生面積,無形之中加大了工作人員的工作量。②由于工業發展迅猛,地球溫室效應導致氣溫升高,暖冬季節出現頻繁,蟲害越冬的死亡率在降低,森林受災面積日漸擴大。這都大大增加了森林病蟲害防治難度。

1.2森林病蟲害防治資金短缺

林業在環境保護中作用重大,但是國家財政在資金投入方面不足,森林病蟲害防治工作缺乏保障,因此使基層人員在治理防治病蟲害工作中受到經濟因素的制約。一直以來,森林病害蟲已經嚴重威脅到我國森林資源,而相關部門在這方面的資金投入有限。因此,我國相關各部門應當加大森林病蟲害防治資金的投入力度。

1.3基層人員的防治意識薄弱

一直以來,森林資源是林業部門中的主要經濟來源,帶來的相關利益也是不斷,致使林業部門將重點工作放在了林木資源的開發和利用上,漸漸的忽視了森林病蟲害的防治。大部分林地承包戶更是缺少病蟲害的預防意識,林業部門人員對森林病蟲害防治的重要性認識不足,無法更好宣傳引領病蟲害的防治工作。有的防治工作人員不能實事求是、因材施教,沒有把有效的科學技術措施應用到實際工作中來,導致治理不科學、防治工作沒有從根本上起到作用。

2制約有效開展森林病蟲害防治工作的原因

2.1基層防治技術能力薄弱

①基層林業部門技術人員不足,比如:夷陵區森林植物檢疫站,該單位編制6人,目前在編在崗1人,人員嚴重不足,工作負擔極其嚴重,且專業知識和技能貧乏,沒有一個森防或森植保專業的人員。這直接導致我們在開展病蟲害防治工作時,其防治能力跟不上,防治工作不能更加深入的開展。

②可以應用于防治工作中的科技設備和手段較少,無法實現科學合理的防治病蟲害。例如:防治人員僅通過噴灑藥水對低矮型樹木進行病蟲害治理,長此以往,就會增強病蟲的抗藥能力,不但污染環境,而且影響生態平衡。所以,防治技術能力薄弱嚴重制約對森林病蟲害的治理。

2.2工作機制不健全

根據相關調查顯示,我國大部分林業部門的工作機制不完善,比如行政管理部門之間信息的傳遞存在問題等,這都不利于病蟲害工作的開展。①多數林業部門的行政管理體制都是統一標準,實行一刀切政策,這樣針對性不強,不能有效發揮對各省市各地區的具體指導作用,因為各省市林業情況是不盡相同的。②林業各部門之間的溝通和聯系不足,這就使森林病蟲害治理問題不能得到及時的、快速的解決,致使病蟲害擴大,對有關部門和人民群眾產生重大的損失。

2.3無法對森林資源的病蟲害進行有效的監測

林業部門對林業資源的病蟲害發生現象缺少準確的監測和有效的預報,不能及時發現掌握森林的發病發蟲害情況,也就無法為基層防治人員提供切實的有利依據,往往是在出現大面積病蟲害時,才能發現這些情況。①林業部門對森林資源的管理規劃,缺乏有效的檢疫環節,導致病蟲害的危害性不斷變強,傳播力度增廣,加大了防治工作難度。②防治專項資金嚴重不足,缺少先進的高科技的病蟲害監測設備,工作人員無法及時發現和監控病蟲害疫情。現在病蟲害疫情的發生主要靠基層巡林員和林地承包戶發現和上報。

3森林病蟲害防控的措施

3.1增強基層人員的病蟲害防治意識

森林病蟲害防治是一項艱巨而又意義非凡的工作,森林資源的是國家重要戰略儲備資源的組成部分。要做好這項工作關鍵是增強基層林管站技術人員和人民群眾的防治意識,使相關人員從思想上就意識到這是一項非常重要也是必不可少的工作。①加大病蟲害危害性的宣傳力度,比如:組織各鄉鎮(街辦)林業管理站開展專項病蟲害防治技術培訓,發放相關技術資料,宣傳普及相關法律法規。加強對林農的技術培訓力度,全面提高廣大農民的科學素質和科學技能。使防治人員和林農認識到治理病蟲害的重要性。②引導林業方面的專業人士和專家投入到防治工作上來,比如:聘請林業專家、大學教授、企業專業技術人員下到鄉村,開展送科技下鄉活動,面對面的教群眾學習病蟲害防治的方法和技術。③強化林業部門的管理者對病蟲害預防的意識,促使他們認識到預防病蟲害的重要性,實現防治結合,控制病蟲害災害面積。

3.2切實落實防治責任

病蟲害災害是森林資源中最為頑固的災害,雖然難度很大,但也要艱苦攻堅、克服困難,做好防治工作。所以,森林病蟲害防治這項工作是需要林業部門長期的堅持不懈,而有效的防治責任,對病蟲害防治有非常積極的作用,可使相關人員深入的開展防治工作。①林業部門成立防治小組,根據病蟲害防治工作的實際開展情況,各負責一定范圍內的病蟲害防治工作。②防治小組針對本負責區域內地病蟲害實情,制定切實可行的防治對策,讓防治工作更加具有針對性。

3.3提高森林病蟲害預測

對各地區的森林病蟲害進行全面監測,及時、準確地掌握病蟲害的情況,以便更好地開展防治工作。①林業部門針對各自負責的區域內森林分布建立長期的監測網絡,對本區域內的病蟲害現象實行嚴密監測,能第一時間發現主要病蟲害現象,并且及時制定出有效的應對措施和救治方法。②增強基層防治人員和群眾的責任意識和專業技能水平。

3.4加強科技資金投入力度

加大科技投入力度、制定科學合理地防治計劃,對有效防治森林病蟲害的問題是至關重要的。①投入資金研發出一套具有針對性的監測技術,如遙感技術,這樣就可以不需要人員到現場就可以發現森林病蟲害的發生情況,實現了對病蟲害疫情的有效監測,使防治工作更加具有有效性、針對性。②著實推行生物防治技術,重點關注森林資源的生態環境,保持生態平衡、物種的多樣性。

3.5加強林業檢疫的管理

世界經濟貿易頻繁,木材進出口日趨增加,對外來物種的嚴格檢疫監測十分必要。①對森林檢疫執法力度必須嚴格執行,檢疫部門要充分做好森林檢疫工作,嚴防外來物種進入到我國森林環境中來。②對引進的樹種必須先經過林業檢疫部門檢疫合格之后,才能引進到我國。因為引進地樹種可能攜有外來蟲害種類,一旦檢疫疏忽,則有可能使外來蟲害在我國大面積泛濫,使防治工作更加艱巨。因此,加強森林資源的病蟲害預防和管理極為重要。

4結束語

目前,病蟲害嚴重影響和制約著森林樹木地生長,甚至可以影響到整個林業資源,不利于我國森林資源地可持續發展。所以,林業工作者應該提高對森林病蟲害危害性的認識程度,做好基層的宣傳教育工作。國家有關部分應加大資金投入,引進科技監測設備到基層。林業部門要建立起健全的防治機制,更好地為森林病蟲害防治服務,使國家的森林資源持續健康的發展。

參考文獻

[1]候新春,劉恒山,黨旗.森林有害生物的防治現狀及對策措施[J].內蒙古林業調查設計,2013.

[2]劉炎.黑龍江省森林病蟲害防治工作存在的問題對策[J].民營科技,2012,05:143.

[3]蔡巧莉.森林病蟲害防治工作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生物技術世界,2013,05:57.

作者:趙勇 單位:宜昌市夷陵區鴨鶴嶺林業管理站

第四篇:森林病蟲害防治技術思考

摘要:隨著全球環境的惡化及溫室效應的加劇,我國森林面臨著日益嚴重的病蟲危害問題,不少林木因為遭遇病蟲危害而逐漸退化和枯萎,因此,在森林保護的前提下,必須開展病蟲害防治工作。針對當下森林病蟲害防治進行研究,探討如何在實現森林保護的前提下應用好病蟲害防治技術。

關鍵詞:森林;病蟲危害;防治

目前,我國山區林木由于多年的亂砍亂伐,造成地表裸露、林木減少、病蟲害危機嚴重,不少山區的林木由于過度使用和病蟲害頻發,已經面臨著退化和枯萎,森林保護已經刻不容緩。需要加強對森林病蟲害的防治工作,這樣才能從源頭上真正實現對于環境的保護。

1應用病蟲害防治技術保護森林的重要性

1.1森林病蟲危害不容忽視

在森林中,除了生長著大型的珍稀動物之外,還存在著一些不利于林木生長的生物,比如刺蛾類、黃楊絹野螟、櫻花介殼蟲等害蟲,其通過取食葉片蟲群,長期在嫩葉葉面上刺吸植物的汁液,使林木呈現表層脫落、樹葉枯萎的現象。如果不加以治理,長此以往會造成林木樹枝干枯甚至死亡,不利于林木生長。

1.2森林病蟲害的起因多種多樣

在我國由于復雜的地形和生態環境,從而導致了種類繁多的病蟲繁衍,這也是我國森林病蟲危害面臨的重要難題。盡管投入極大的人力、物力、財力進行病蟲危害防治,但是效果甚微。其主要原因有以下3種:一是森林病蟲繁衍速度快,并能夠通過大自然進行快速傳播,人們在病蟲防治過程中往往出現顧此失彼的現象;二是人工造林不注意對于樹苗的選擇,不少人工造林缺乏科學合理的選材,從而為病蟲擴散提供了條件;三是隨著環境的不斷惡化,害蟲的進化能力不斷增強,人們為防治病蟲危害長期使用農藥,使病蟲害出現了較強的抗藥性,致使一些病蟲農藥失去防治效果。

1.3病蟲繁衍的原因多樣

我國病蟲繁衍的原因多樣,隨著環境的不斷惡化,病蟲的種類越來越多,甚至出現了交叉擴散,這使得病蟲的防治工作越來越難。這也從另一方面說明了森林病蟲害防治的重要性,如果現在不加以治理,森林病蟲危害必將愈演愈烈。

2病蟲害防治技術的應用

2.1根據實際土壤,種植優良樹苗

從我國多年森林病蟲害防治的實踐中可以得出,利用自然的食物鏈和相生相克的原理來進行病蟲害治理是最好的選擇。這就需要我國廣大的山區在進行人工造林的過程中,學會根據當地的地理環境、生態環境和土壤肥力,選擇合理優良的樹苗進行種植。在樹苗生長的過程中,要定時定期地對樹苗實施檢疫工作,同時加強樹種、樹苗以及繁殖材料在運輸過程中的管理工作,通過嚴格的檢疫流程,保證人工造林的樹苗可以得到健康的成長。

2.2時刻調查森林蟲害狀況

對于正在種植的苗木以及原有的自然林木,要進行詳細的病蟲害狀況調查,通過對周邊地區森林病蟲害種類、規模危害程度的調查,及時作出戰略調整。對于那些已經遭受病蟲危害的林區,可以通過引進病蟲天敵,防治病蟲害的繁衍和擴散,及時清理掉已經遭受到病蟲害侵蝕的樹種。

2.3制定合理的森林病蟲害防治體系

森林病蟲害的防治需要有一套完整合理的防治體系:首先,相關工作人員要積極提高對病蟲害的防范意識,全面了解森林病蟲害的種類和治理辦法,不斷提高自身的業務素質和工作能力。其次,要選擇有代表性的林區作為示范點,監管和檢測森林生長狀況,作為數據資料進行保存。再次,森林病蟲害的擴散會隨著植被密度而有所改變,在森林病蟲害防治的過程中,可以通過合理調整植被密度和高度,抑制病蟲的繁衍和擴散,以減少病蟲害的交叉感染。

3小結

森林保護對于緩解全球變暖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防治森林病蟲的擴散和繁衍是目前保護森林的最直接辦法。但是病蟲害的防治是一項艱巨而長期的任務,需要把握森林病蟲害的自身特性,不斷地提高防治技術,通過制定合理的防治體系,事先做好樹苗的防疫工作,從根源上對森林病蟲害進行治理。

參考文獻:

[1]徐海峰.基于森林保護的病蟲害防治技術探討[J].現代農業科技,2015,22:156-158.

[2]李眉慧,關品高.基于森林保護的病蟲害防治技術應用[J].林業勘查設計,2015,02:88-89.

作者:周云 單位:金沙縣木孔鎮林業環保站

第五篇:森林病蟲害防治與對策探析

摘要:我國作為林業大國,擁有著豐富的林木種類,因此對森林樹木危害極大的病蟲的種類也很多。森林病蟲害每年在對我國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的同時,對生態環境也造成極其嚴重的破壞。在過去人們只是被動的治理森林病蟲害,沒有意識去防止病蟲災害的發生。近些年來人們逐漸認識到森林病蟲害防治的重要性,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還有很多的方面需要努力。森林病蟲害的防治不僅可以保護樹木,而且也可以保護生態環境,因此本研究將詳細的分析森林病蟲害的防治與對策。

關鍵詞:森林病蟲害;防治;對策

前言:

森林病蟲災害的防治主要是指對森林、樹木、竹材的病害和蟲害的防治。森林病蟲害作為我國減災工程中重要的一部分,不僅可以為保護我國的生態環境做出相應的貢獻,而且還可以在保護樹木的同時保證我國經濟良好和快速的發展。人們在提高了對森林病蟲害防治的重視程度的同時,人們對森林病蟲害防治的方式也更加科學。只有合理的運用科學技術,對森林病蟲害進行合理的防止,才能從根本上防止森林病蟲害的發生和對生態環境進行有效的調節。

1.森林病蟲害防止工作中所面臨的問題

1.1每年森林發生病蟲害的面積不斷增加

每年我國森林發生病蟲災害的面積都不斷的增加,如果沒有對這些發生病蟲災害的森林進行及時的防止,那么病蟲害會迅速的綿延,從而威脅著整片的森林。根據不完全統計,我國每年發生病蟲災害的森林面積遞增24%,其中在病蟲災害中死掉的樹木不計其數,這對我國造成經濟損失是巨大的。

1.2森林病蟲害的種類繁多

我國森林病蟲害的種類繁多,其中可以對森林樹木造成嚴重損害的病蟲有上百種。這些病蟲中對森林樹木可以造成嚴重危害的病蟲有松毛蟲、小蠢蟲、舞毒蛾、春尺蜂、楊樹蛀干類害蟲、食葉類害蟲等等。這些害蟲不僅可以對樹木的樹根、樹干、樹葉造成嚴重的損害,而且它們具有繁殖能力強,不易清除的特點。病蟲是森林發生病蟲害的主要原因,嚴重危害著森林樹木的健康成長。

2.森林發生病蟲害的原因

2.1人工林的面積不斷增加

由于多種原因我國不斷的增加人工森林的面積,但是人工森林中樹木種類單一,樹木的年齡都較小,這就導致了人工森林生態系統非常脆弱,所以一旦人工森林發生病蟲災害就難以根治,防治人員如果未采取及時的防治措施,很可能會導致人工森林大面積的死亡。人工森林一旦發生病蟲災害就會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而且還對周邊的生態環境造成不可想象的影響,因此如果防治人員對人工森林看管稍有失誤的話很容易會發生嚴重的病蟲災害。

2.2天然森林被亂砍亂伐

林業生產產業是以木材生產為中心的,長時間以來對天然樹木的砍伐造成了天然森林樹木的種類和質量極具下降,天然森林中的生物種類也因此而逐漸減少。因此天然森林的自愈能力急劇下降,所以被濫砍濫伐的天然森林一旦發生病蟲災害就會難以被控制。天然森林如果發生病蟲災害,因其獨特的地理位置很難被發現,如果又被人們濫砍濫伐的話,發生病蟲災害就十分容易導致整片森林都受到嚴重的破壞。

2.3防治森林病蟲害的方法不科學

如果在森林發生病蟲災害的時候,只是一味的噴灑農藥,這不僅可以使病蟲產生了抗藥性,而且對森林的生態系統也造成嚴重的破壞。因此,要想從根本上防止森林病蟲害的發生,就要采用科學的方式。防治人員應采取引進病蟲天敵和合理的噴灑藥劑的方式對森林病蟲害進行防治。保護森林的生態環境是防治森林病蟲害的最終目的,我們不能在防治森林病蟲害的同時破壞掉了森林生態系統。

3.森林病蟲害的解決對策

3.1加強植物檢疫加強

植物檢疫是防治森林發生病蟲害最為有效的預防性措施。植物檢疫團隊要嚴格遵守相關規定嚴防范病蟲害的發生,同時對國外的物種要進行嚴格的看管,保證進口商品中不會藏有會對我國森林造成嚴重破壞的病蟲。植物檢疫團隊要了解各個國家的病蟲災害的分布情況,這樣在對進口商品進行檢測時才會有目的的對其進行檢測。植物檢疫團隊也要從以前的工作中吸取經驗,總結教訓,這樣才能有效的防止森林病蟲害的發生。

3.2提高防治病蟲害的科技水平

對森林造成破壞的病蟲害是不斷進化的生物,由于環境的原因外來物種也有可能對森林造成破壞。因此我們必須提高防治病蟲害的科技水平,對害蟲進行全面系統的研究才能保證在病蟲害發生的時候可以對其進行防治。提高防止病蟲害的科技水平就要保證基礎研究,也要提高測報水平。我們只有不斷的提高自身的科技水平才能在病蟲害發生的時候,對其進行根本的防防治。

3.3主動采取各種措施

對森林病蟲害的防治不應該只是停留在病蟲害發生的時候。在育苗、造林的時候就要保證樹木具有一定的抗病蟲的能力。在對樹木進行種植的時候要選取合適的地方,而且在人工林區要保證樹木種類的多樣性。防治人員可以采取封山育林的方式保證樹木不被人們破壞。我們只有主動采取各種措施對森林病蟲害進行防治,才能有效的防止森林病蟲害的發生。

4.結語

森林病蟲害一旦發生就難以對其進行防治,我國每年因為森林病蟲害而死亡的樹木多的不計其數,這對我國造成的經濟損失是巨大的。我們要想對森林病蟲害從根本上進行防止,就要了解森林病蟲害發生的原因,這樣才能保證我們制定的防治措施科學有效。在制定森林病蟲害的防治措施時要保證所制定的措施具有可行性,同時防治人員要嚴格的遵守相關規定對森林病蟲害進行防治。

參考文獻:

[1]王永彬.加強森林病蟲害防治及對策探析[J].科技資訊,2015(31):123-141.

[2]龐智慧中國森林病蟲害防治措施及其應采取的對策.科技致富向導,2014(12):258-269.

[3]李嘉慶.試論森林病蟲害防治工作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農業與技術,2014(12):345-365.

作者:張偉華,黃強 單位:富錦市機械林場

第六篇:林場樹木病蟲害防治途徑

【摘要】林業是我國的重要產業之一,病蟲害卻造成了林業很大的損失,不僅如此,病蟲害將會影響林業的發展,所以對于林業來說,防治病蟲害的產生是一項關系重大的任務。本文主要對林場樹木病蟲害簡要分析,并且提出一些防治的措施。

【關鍵詞】林業;病蟲害;措施

一、發生病蟲害的原因

眾所周知,病蟲害會影響林業的發展,總結誘發病蟲害的原因有以下幾點:第一,病蟲害的傳播速度較快。這些病蟲害危害森林木業,其傳播的速度非常的快,它們不僅僅可以主動傳播,而且也可以通過自然動力進行傳播。除此之外,害蟲的繁殖非常快,害蟲如果沒有被消滅干凈,其殘留也會進行猖獗的繁殖。所以我們對于病蟲害的防治就更加困難。綜上所述,要從根本上解決問題,需要我們想辦法避免病蟲害的傳播。第二,由于大量的人工造林,導致了病蟲害的產生。當前,各地都在進行人工造林,但是由于農民不清楚林木的特征,習性,有些樹木會助長病蟲害的產生,有些林木種類的選擇不合理,使一定范圍內的病蟲害大量傳播,這些都是人們的認識不足造成的,更何況并不是所有人都是專業人士,對植物了解的十分詳細。第三,害蟲大多有超強的適應能力。害蟲對環境的適應能力很強,即使環境發生變化,它們也可以很快適應這種環境的變化。除此之外,變化的環境會增強害蟲適應環境的能力。害蟲早就對我們長期使用的一些滅蟲化學藥劑產生了抗性,滅蟲效果更是大不如前。我們只有根據害蟲的特點,研究新型滅蟲藥。才更有效的防治害蟲害。

二、目前林業病蟲害現狀伴

隨著經濟發展的突飛猛進,環境質量卻大不如前。我國是林業資源的需求大國,我國的經濟發展需要林業的支撐。發展林業不僅使城市環境發生實質性變化,而且生態建設愈加完善。但是病蟲的滋生蔓延卻給林業生產帶來了大災難,造成的經濟損失不可估量。我認為,況下病蟲害對林業生產的影響有以下幾個方面:第一,病蟲害的個體數和品種數每年都在猛烈的增長。雖然林業生產的發展突飛猛進,樹木種類和數量更是呈現上升趨勢,但隨之病蟲害的數量和種類也開始了大踏步的突躍。除此之外,一些從外國帶進國門的樹木舶來品,由于國民的認識不清,使一些病蟲大量的滋生繁衍,為國內林業發展帶來了大災難。另外,國內樹木的大面積種植,也不外的為一些病蟲害滋生蔓延創造了便利條件。最后,由于一些管理人員的經驗并不充足,卻盲目操作,從而使病蟲有了可乘之機,從而給林業生產帶來了經濟損失。第二,樹木遭受病蟲害的威脅正愈加嚴重。目前,病蟲對林木的大肆入侵,對林木造成的經濟損失無法估量。尤其一些國外的昆蟲被不小心帶進國內,由于生物入侵,更是令人無法估量。除此之外,還有一些人們目前還不掌握防治方法的昆蟲,所以產生了一些不可避免的經濟損失,更是對樹木的質量產生了相當的影響。另外雖然這些年,人們對害蟲的防治技術有了可觀的進步,但是害蟲對藥物的免疫力也在進行不可忽視的變化,所以目前的一些防治措施的效果并不是十分可觀。

三、病蟲害的防治

隨著林木業的不斷發展,人們總結出了一些應對病蟲的方法:

第一,進行化學防治。所謂的化學防治便是利用化學藥物對病蟲進行防治,化學防治的優點是進行方便,快捷,作用時間長等,所以如今的應用相對廣泛。人們通常利用有毒物質對害蟲的正常生理過程進行擾亂,使其不能正常進行,進而殺死有害昆蟲

第二,對昆蟲進行生物防治。生物防治人擁有不對人類和家畜造成威脅,不會使害蟲產生抗性,不會影響我們賴以生存的環境等化學防治無法比擬的優點,除此之外,他還可以調節生態平衡。不可避免的由于其殺蟲效果受到環境的限制為,操作難度較大,而且操作相對不容易,大大的影響了這種方法的實行。生物防治的發展前景還是很可觀的,中國可應用于生物防治的微生物,昆蟲等生物的種類相對富裕。總而言之,利用生物防治來減少病蟲害的蔓延是目前的最首要發展方向。

第三,微生物防治。微生物防治主要是使某種特定的微生物侵入病蟲害體內,殺死病害蟲或抑制其生長發育。例如,紫云金芽孢桿菌是一種只對蝶類(鱗翅目)的幼蟲有治病作用的微生物。這種微生物能產生一種適用于約150種鱗翅目幼蟲的特有的腸毒劑,它可以在幼蟲腸內溶解毒素。研究昆蟲病理學是為了能取得像化學殺蟲劑一樣的快速防治效果,調節蟲口密度,使它保持在危險限度水平之下,從而達到長效的防治。

第四,物理防治。物理防治是利用射線、機械阻、熱處理隔等方法對植物病蟲害進行防治。無論何種生物對熱都有一定的忍耐性,生物超過限度便會死亡。在園林樹木進行病害蟲防治時,熱處理包括干熱和濕熱兩種。機械阻隔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防治病蟲害。例如通過太陽能高溫消毒和冬季低溫殺死病菌蟲卵,在夏天時地表覆膜,可通過陽光高溫進行消毒。在60℃以上氣溫中處理5-7天,可以殺死土表的蟲卵和病菌。在初冬時翻土,利用寒冷氣溫,也可消滅土壤中的一些病菌和蟲卵。

四、結語

近年來,迅速發展的林牧業已成為我們生產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對病蟲害的防治已經成為一個我們需要解決的重大問題。但是隨著病蟲害種類和數量的不斷增加,防治病蟲害的難度也越來越大。所以林木業的管理者應該采取積極的措施,多學習一些關于病蟲害的防治知識。如果林木能夠健康快速生長,必會對我國的經濟發展有所增益。

參考文獻

[1]劉有蓮.馬尾松毛蟲越冬代幼蟲空間分布格局研究[J].安徽農業科學,2010,38(23):67-68.

[2]陳君.淺談園林樹木病蟲害控制[J].現代園藝,2011,(13)

[3]李春陽.林場樹木蟲害的防治方法[J].科技風,2010,(02):109-110.

[4]郭萬寧.淺論園林樹木病蟲害的防治方法[J].新農村,2011.07.

作者:張志銀 單位:海東市平安區林業局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新晃| 乌鲁木齐县| 西平县| 益阳市| 波密县| 全州县| 白朗县| 天长市| 桂林市| 六盘水市| 台湾省| 宽甸| 鞍山市| 揭东县| 垫江县| 潢川县| 济源市| 武川县| 九江市| 新建县| 浦城县| 寻乌县| 宁国市| 丹阳市| 黑山县| 若尔盖县| 武冈市| 闽清县| 景宁| 津市市| 保定市| 南江县| 上栗县| 清涧县| 汝州市| 津南区| 城口县| 滦南县| 巫溪县| 深水埗区| 沾化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