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實踐教學蔬菜栽培論文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1借助實踐創新平臺,挖掘與提升學生創新能力
2007年寧夏大學農學院以加強基礎理論為重點,以科研及實踐為創新平臺,積極鼓勵教師與學生參與大學生創新能力培養活動,2009年將“創新能力實踐”納入學生學業要求與專業教學計劃中,并作為畢業審核的內容之一,學生通過參與學科競賽、學術活動、創新性實驗實踐項目以及教師的課題研究等方式,獲得創新能力學分,從2009年至今,園藝專業獲批的各級創新項目約30項,蔬菜獲批的13項,其中1項為國家級創新項目,1項為區級創新項目,1項為區級創業項目,園藝學生通過參與蔬菜相關項目課題的研究,能獲得蔬菜學專業知識,掌握一定的蔬菜栽培技能,并對蔬菜產業產生一定認知,為蔬菜學專業課程學習打下良好基礎。另外園藝專業建有寧夏設施農業院士工作站、寧夏設施園藝技術創新中心、寧夏大學農科溫室實訓基地等教學科研平臺,能夠為園藝專業蔬菜栽培學實踐性教學提供保障,促進學生創新性實踐能力的提高。
2結合區域特色,優化教學內容
寧夏具有“冬菜北上、夏菜南下”“四季鮮果”的獨特氣候資源優勢,十分有利于蔬菜的優質高效生產。但長期以來水資源短缺、土壤鹽堿化等不利生態條件嚴重制約了蔬菜產業的專業化、規模化發展,另外,缺少配套高效栽培技術、蔬菜產量較低而不穩定,過量施用化肥,造成浪費和環境污染,品質不高、連作障礙逐年加重、生產能耗高,日光溫室環境調控技術與裝備落后;環境優良,但有機蔬菜產品生產量少。因此,蔬菜栽培學課程改革通過蔬菜栽培的基礎理論與最新的栽培技術結合,以實現蔬菜優質高效、安全低耗、可持續生產的目標。寧夏獨特的氣候和地理特點,適宜無公害蔬菜種植,形成了區域特色的西瓜、甜瓜、洋蔥、馬鈴薯、芹菜、辣椒、胡蘿卜等的無公害種植,一年四季主栽蔬菜作物包括番茄、茄子、西葫蘆、黃瓜、辣椒,且90%以上采用育苗移栽,但設施蔬菜種植面臨冬季氣溫低、風沙大、水質堿度高和硬度大等問題。因此,在授課內容上的改革為總論部分以無公害蔬菜栽培、蔬菜栽培基礎知識為主,將蔬菜生長與環境條件調控、設施類型與性能、蔬菜育苗、茬口安排作為重要講解內容,分論部分針對區域主栽和特色作物具體栽培管理技術進行教學,省略本地區種植較少的蓮藕、蘆筍等蔬菜的栽培技術教學,同時為適應高端蔬菜市場需求,添加希特和藥用蔬菜內容。整個教學過程將無公害生產的基本理念貫穿于整個教學過程中,注意優新品種、新技術、新裝備、新理念的引入,通過上述教學內容的調整優化,使課程教學內容和學生專業操作技能的培養具有更好的針對性和實用性。
3加強實踐教學,改革教學方法
目前寧夏園藝專業已建立了寧夏賀蘭園藝產業園國家農業科技園區、小任果業現代農業示范園區、賀蘭新平設施農業示范園區、寧夏大學農科實訓、寧夏籽潤有限公司等12個產學研發展基地。在加強蔬菜栽培學理論基礎教育的同時,利用寧夏大學農科實訓基地和賀蘭縣國家園藝產業園區為主要實踐基地,將課堂上被動填鴨式教育轉變為田間主動操作式教育,改革的教學方法涉及現代多媒體課堂講授法、田間實際操作法、田間觀測調查法、案例分析法,且田間實踐教學貫穿整個授課過程。現代多媒體課堂講授法。基礎理論知識介紹仍堅持采取課堂傳授的方式,充分利用多媒體、網絡技術、演示實驗、錄相、實物投影等現代化教學手段,提高課堂教學基礎理論和專業技術的直觀性和操作性,使學生快速掌握現代的農業科技知識,也能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實際操作法。利用寧夏大學農科實訓基地,針對分論中需要講解的蔬菜作物,劃分出種植區域用于蔬菜作物種植,將學生分成不同工作小組,每個小組負責一種或兩種作物,從蔬菜種子催芽處理、育苗、田間整地、施肥、覆膜、定植、授粉、灌水、落蔓等整個生育期的各個環節進行操作,同時在各作物種植管理重要時期,授課老師對不同作物生長進行田間講授,講解各作物重要時期的水、肥、溫、光管理。另外針對蔬菜種植中的重要技術,例如育苗技術、現代化灌溉技術、環境調控技術,充分利用賀蘭縣國家現代科技園區進行單獨實地教學。田間調查法。在寧夏大學實訓基地中設立不同作物種植區域,對不同作物生長特性,如觀察記錄種子形態、植株形態、花果的結構、不同生育期生長狀況,并結合查找資料,由學生自己得出結論,撰寫各主要蔬菜作物的生長特性報告。利用賀蘭縣國家現代科技示范園區,對引選的希特和功能保健菜,包括拇指胡蘿卜、鮮食胡蘿卜、鮮食苤藍、明日菜、穿心蓮、連翹、刺五加、馬齒莧等進行觀察記錄。案例分析討論法。在學生主體知識掌握的基礎上,結合生產實踐設計案例,激發學生學習的熱情,鼓勵學生進行探索性的分析,提高學生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案例設定要注意與教學目的結合、與實踐結合。
4結語
為適應蔬菜產業現代化、國際化的發展趨勢,培養“懂理論、會操作、能實踐”的高級專門人才,必須要積極探索,更新教育教學觀念,著力于教育教學改革,創新實踐教學模式。高校實踐教學是培養大學生的基本技能、職業能力、技術應用能力、創新能力的重要途經,實踐教學基地是開展實踐教學的主要場所,是理論知識與生產實踐相結合的重要平臺,是完成跨世紀人才培養目標的重要依托,因此,建設高效的實習基地是開展實踐教學的重中之重,依托實訓基地進行蔬菜栽培學課程改革,為增強學生專業學習的主動性、提高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創造了條件,但這種依托基地的實踐性教學效果考核標準仍需要深入探討。
作者:張雪艷田蕾高艷明李建設單位:寧夏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