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甜瓜病害發生規律與防控研究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本文作者:桑艷朋作者單位:農八師石河子市科技局
疫霉病菌以侵染瓜根頸部為主,可侵染葉片、蔓、果實。幼苗發病初期,莖基部呈暗綠色水浸狀,生長點及嫩葉迅速萎蔫,不久幼苗便呈青枯狀死亡。成株發病呈暗綠色腐爛,干燥時呈青白色枯干,由于根莖基部組織受損,受害部位的莖蔓及葉片迅速萎蔫,植株很快變黃枯死。幼果感病后從花蒂部長出灰色白霉,病果皺縮腐爛并且有臭味。
其典型癥狀是萎蔫,從苗期至果實成熟期都可以發病,多數病株從開花結果期開始出現癥狀。發病高峰期為結瓜期和膨大期2個發病高峰期。發病初期,病株莖基部表皮變褐色,根系變褐腐朽,縱剖根莖部可見維管束變色,最終引起整株萎蔫枯死。枯萎植株的莖基部開始變軟,水浸狀,后逐漸干枯,表皮粗糙,縱裂。潮濕時,莖基部水浸狀腐爛,有時出現粉紅狀物,并流出腦狀物,病株的根和導管變成褐色,腐爛,很容易拔起,午間表現正常,早晚恢復,多次反復,最終枯死。該病24~28℃時發病最重。低溫、澆水次數多、連續陰雨天、地勢低洼等都會導致土壤含水量過大,不但影響植株根系生長,而且降低植株抗病力,十分有利于病菌的傳播和侵染,成為枯萎病暴發流行的直接原因。
細菌性葉斑病是甜瓜多發的一種病害,該病從甜瓜苗期至成株期的整個生育期間都可以危害。主要危害葉片和藤蔓,甚至危害果實。葉片發病初期,出現水浸狀小點,逐漸變淡黃色,帶油光。發病中期,葉片危害時表現出灰褐色或黃褐色多角形病斑,病斑質脆易穿孔。莖蔓部患處有乳白色菌液流出。果實受害后初為水浸狀斑點,后呈凹陷褐斑,并逐漸向瓜內擴展,造成田間爛瓜和運輸途中或儲藏期腐爛,腐爛后的果實有異臭味。果實上出現水浸狀斑點后喪失商品等級。新疆北部地區遇到雨水多年份,造成大面積瓜田葉片焦枯,發病率一般在40%以上,嚴重時發病率達100%,大面積絕收。溫度在18~26℃,相對濕度75%以上,地勢低洼積水,栽培密度過大,管理不嚴,多年連茬,偏施氮肥,磷肥不足等均可誘發角斑病。
膜下滴灌甜瓜病害的綜合防治措施:
植保的八字方針“預防為主,綜合防治”依然是膜下滴灌甜瓜病害防治的指導原則,但是預防為主絕不是簡單地依靠化學殺菌劑保護性的預防就可解決問題。甜瓜作為瓜果類食品,兼有出口創匯的重擔,因此在生產過程中,應對農藥殘留有嚴格規定。病蟲害的防治同樣依賴于農業措施水肥的管理,植保和栽培管理密不可分,兩者相輔相成。
1選擇抗病品種
目前,甜瓜尚未發現有較好的抗病品種,但有耐病品種,如西甜10號、金皇后、伽師瓜、白皮脆、雪里紅等品種。同時,各地可因地制宜選用和培育抗病優質的品種進行推廣。
2種子消毒
甜瓜容易種子攜帶病菌,例如,細菌性葉斑病等。因此,必須做好播種前的浸種催芽工作,可先曬種3~4h,用甲基托布津或多菌靈500~600倍液浸種15min,撈出后放入清水中沖洗,然后50℃水溫燙浸種1~2min,再用30℃水浸泡24h,放在30~32℃恒溫箱內催芽。
3加強農業管理措施
病害的防治重在管理。瓜類作物根系發達,為了促使根系充分擴展,種瓜的土地最好在冬前進行深翻,耕翻深度25~30cm。墑情合適時進行耕翻,然后整平耙碎磨平,減少地勢低洼地占全田面積的比重。為了利用陽光、空氣、水和養分,保證植株健壯生長,達到瓜多、瓜大、瓜甜、高產、優質目的,制定出合理的種植密度,要防止植株徒長和早衰,增施鉀肥,提高植株的抗性,及時整枝打杈,保持植株間的通風透光良好。灌水要適量,采收后要及時清除瓜秧,將病殘株集中銷毀。種植密度依據氣候、土壤質地、品種等因素確定。基本原則是生長期較長,植株長勢旺盛的株行距稍大,而生育期短、長勢弱的可采取縮小株行距,增加株數來獲取豐產。另外,土壤肥力較高、肥水管理有保證的地方宜稀植,肥力低或少的地方宜密植,早熟品種和嚴格整蔓的要稀,采用單蔓整枝的可密,雙蔓和三蔓整枝的要稀。一般情況下早熟品種種植密度800~1000株/667m2,中晚熟品種600~800株/667m2。
4化學防治
化學防治仍然是防治甜瓜病害的主要應急措施。甜瓜生長前期,可以選擇廣譜、預防性的殺菌劑。例如,針對白粉病要防止植株徒長和早衰,增施鉀肥,提高植株的抗性,及時整枝打杈,保持植株間的通風透光良好。化學防治可選用20%粉銹寧乳油2000倍液,或者是75%百菌清、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500~800倍液或5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每7~10d噴1次,或用50%多菌靈500倍液隨水滴灌,10~15d再滴灌一次效果更佳。霜霉病前期銅制劑可以起預防作用,發病時可以選用72%霜脲錳鋅、722g/L的普力克、80%代森錳鋅等。根據天氣預報和田間病情監測預報,對甜瓜采取大范圍普遍保護性預防和治療,也是防止白粉病的關鍵措施[1]。干旱年份則以防白粉病為主,而且要較正常年份提前15d進行噴藥保護,無機硫和烯唑醇有很好的預防效果。針對枯萎病可采用70%甲基托布津或85%三氯異氰尿酸500~1000倍液灌根。以上農藥在噴霧防治時,要交替使用和合理混用,以增強防病治病效果,擴大殺菌范圍,防止病菌產生抗藥性。針對細菌性斑病害的防治一方面與非葫蘆科作物進行3年以上的輪作,其次,可選擇77%可殺得3000可濕性粉劑800~1000倍液進行噴霧或用農用鏈霉素4000倍液或60%乙磷鋁可濕性粉劑500倍液進行防治。
針對甜瓜主要病害的防治措施,由于各地氣候條件、栽培方式差異較大,上述內容只供參考。同時,在病害防治過程中堅持“預防為主,綜合防治”,而且預防措施中應以農業操作、水肥管理等為主要防治措施,而化學防治、生物防治等作為輔助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