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海椒白粉病發生及治理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本文作者:孫程遠1宋克清2作者單位:1.甘肅省民勤縣三雷鎮農業技術推廣站2.甘肅省武威市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督管理站
近年來,隨著耕作制度的改革和產業結構的調整,甘肅省辣椒栽培面積不斷擴大,設施栽培中辣椒擬粉孢霉引起的辣椒白粉病已成為甘肅省新發生的辣椒病害[1~2]。該病害1999年僅在蘭州市個別塑料大棚中發生,近年已在甘肅省的武威、蘭州、定西、平涼、天水、臨夏等市(州)的日光溫室中相繼發生,且發病范圍逐年增加,危害程度逐年加重,造成辣椒落葉、落果,品質下降,已成為繼辣椒疫病之后的突出病害。我們結合化學藥劑篩選工作,在武威市進行了多點防治試驗,總結出日光溫室辣椒白粉病綜合防治技術,現報道如下。
1危害癥狀
辣椒白粉病主要危害葉片,感病初期葉片正反兩面同時出現數量不等不規則的小形褪綠斑,繼而向四周迅速擴展,并逐漸發展為邊緣不明顯的黃色斑駁;呈不規則狀圓形;有時因葉脈的暫時限阻表現不規則形狀,同時可見病變葉脈黑褐色壞死或黑紫色的網狀明脈。褪綠黃斑出現不久,借助放大鏡觀察可見葉背稀薄的白色霉層,有的病葉葉緣向上卷曲,繼而出現白色粉狀霉斑(即病菌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隨著病害的發展,霉斑逐漸擴大,白粉增多,病斑界限變得不明顯,嚴重時白粉布滿整個葉片,葉背葉表均出現白粉,葉片逐漸變黃,葉柄出現離層脫落。后期底部老葉開始逐漸變黃并大量脫落,僅留頂端數片嫩葉;結果期由于水分和營養供給不足,果實脫落或不能正常膨大,嚴重影響產量和品質。
2發病條件
當地日光溫室辣椒一般在8月底育苗,此時露地的辣椒和部分未拉秧的溫室辣椒處于發病期,分生孢子通過空氣傳播至苗床,病菌主要以菌絲體隨秋播辣椒在日光溫室中越冬[3~4]。如條件適宜,可在11月份辣椒現蕾期開始發病。一般在翌年4—5月份日照延長、條件適宜時開始大量產孢,分生孢子隨氣流傳播蔓延侵染新葉,以后又在病部產出分生孢子,成熟的分生孢子脫落后通過氣流和農事操作在溫室內傳播危害,6—8月份侵染露地或大棚辣椒,造成流行危害,8—9月份完成對秋季育苗的侵染。濕潤條件易感染發病,高溫、干旱則迅速流行蔓延。
3綜合防治技術
3.1清潔田園
育苗或定植前注意清除苗床、田間、地邊的雜草及病殘組織,以減少侵染源。定植前7d,每100m2溫室用硫磺0.25kg、鋸末0.50kg混合后分幾處點燃熏蒸密閉24h。如因白粉病導致辣椒出現大量的落葉,應立即清除病殘體,及時采收,同時增施水肥以促進新一茬果實的生長。
3.2加強苗床管理
培育無病苗是防病的重要環節。育苗時選3a未種過辣椒的壤土作床土,每1m2床土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或3%秀苗水劑8~10g進行消毒處理,苗床期注意通風,移栽前用70%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800倍液對幼苗噴霧。
3.3合理施肥
基肥以腐熟的優質農家肥為主,追肥應注意N、P、K配合施用,少施或不施速效氮肥,以防止植株徒長、抗病性降低。現蕾期需偏施磷、鉀肥,適時噴施華碩989等多元微肥,促進植株生長健壯,增強抗病能力。
3.4適時灌水
高溫干旱、高濕交替對白粉病的發生尤為有利,適時灌水對白粉病可起到良好的控制作用。選擇晴天上午灌水,以膜下滴灌為最好,切忌大水漫灌和膜外灌水。灌水次數一般春季間隔15d灌水1次,夏季間隔10d灌水1次,冬季間隔20d灌水1次。
3.5溫濕度調控
雖然濕度較大時辣椒白粉病菌絲生長緩慢,但早晚結露較多且時間長時,易導致分生孢子萌發,侵染幾率增大;濕度較小時,雖然早晚結露少且時間短,分生孢子萌發侵染幾率降低,但菌絲生長速度加快,產孢量增多且易傳播。因此,及時拉放草簾和調節風口以通風散濕、延長光照、減少結露時間,可有效抑制病害的發展。
3.6藥劑防治
辣椒白粉病防治一定要提早預防[3~5]。可根據不同區域的發生時期,選擇適當農藥進行防治。通常始發期選用62.25%鎖病(腈菌?錳鋅)可濕性粉劑600~800倍液,或25%剔病(腈菌唑)乳油3000倍液,或2%農抗120水劑150倍液,或15%百理通(三唑酮)可濕性粉劑1000~2000倍液,或10%氟硅唑(秋福)微乳劑2000~3000倍液,或10%丙環唑微乳劑2500倍液,或10%世高水分散粒劑3000倍液等噴霧防治,每隔7~10d噴1次,連噴3次。據試驗,用62.25%鎖病(腈菌?錳鋅)可濕性粉劑600~800倍液,或25%剔病(腈菌唑)乳油3000倍液連續防治3次,基本上可以達到良好的防治效果;在病害發生較為嚴重的情況下,選用10%苯醚甲環唑微乳劑2000倍液與10%氟硅唑(秋福)微乳劑3000倍液混用可起到很好的控制作用。但三唑類農藥(如粉銹寧、福星、敵力脫)過量使用容易產生藥害,造成辣椒新葉卷縮,老葉片、花和果實大量脫落。因此這類藥劑要嚴格按照規定的濃度控制藥量,在苗期及旺盛生長期,要酌情降低使用濃度。另外,防治白粉病較為理想的烯唑醇類藥劑對辣椒特別敏感,施用后易造成辣椒生長抑制,出現類似卷葉型病毒病的癥狀,建議防治辣椒白粉病不使用或慎用此類藥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