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農業科技檔案管理信息化途徑探析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摘要】本文從信息化建設的角度就農業科技檔案信息化建設的現實意義進行分析,闡述現階段農業科技檔案信息化建設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建議,旨在進一步發揮農業科技檔案的作用。
【關鍵詞】信息化;科技檔案;農業;對策;現實意義
伴隨著科技水平以及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檔案信息化建設成為檔案事業的發展趨勢。在這種背景下,如何做好科技檔案信息化建設工作,縮短科技檔案管理的流程,提升管理效能,是當前科技檔案管理人員需要思考的課題。為此,必須要用新思維解決新問題,不斷推動科技檔案管理方式創新,夯實科技檔案管理基礎。
一、農業科技檔案信息化建設的現實意義
(一)有利于提升農業科技檔案管理實效,適應時展趨勢。人類進入信息化社會后,信息技術對各行各業的影響不斷加深,農業科技檔案信息化已經成為時展趨勢。推動農業科技檔案信息化建設,能夠更好地采集信息資源,提升歸檔效率。傳統紙質檔案保管周期較短、成本較高,且容易受環境的影響。與此相比,推動農業科技檔案信息化建設,對科技檔案進行數字化處理,能夠延長檔案保管期限,打破檔案開發利用的時間壁壘和空間壁壘,最大限度保證科技檔案資源的完整性、真實性、原始性。
(二)有利于提升農業科研效率,實現農業科研目標。農業科技檔案是農業科研活動中產生的信息載體,具有重要的社會價值、文化價值、經濟價值、科研價值。對農業科技檔案進行信息化處理,簡化檔案收集、整理各個流程,打造一體化的檔案管理模式,能夠更好地對農業科技檔案進行查詢,為農業科研主體提供信息參考。除此之外,推動農業科技檔案信息化管理,可以改變現有的檔案管理、利用格局,及時滿足多個主體的查檔需求,提升農業科研工作的效率和質量,進而更好地實現農業科研目標。
(三)有利于推動科技創新,加快科技成果轉化。農業科技檔案記載了農業科研活動的全過程,反映了農業科研活動的規律,具有十分關鍵的參考、指導和借鑒作用。一方面,加快農業科技檔案信息化管理,搭建相應的檔案服務平臺,可以為科研主體開展科研工作提供參考,幫助其更好地了解某一科研項目,實現科技創新的目標;另一方面,農業科技檔案為科研決策提供了重要依據,能夠提升決策的科學性。做好農業科技檔案信息化管理工作,能夠實現信息資源的系統利用與開發,更好地認識科研規律,加快科技成果轉化。
二、農業科技檔案信息化建設中常見的問題
(一)農業科技檔案數字化轉化率不高。當下,部分單位沒有及時對紙質農業科技檔案進行數字化轉化,阻礙了農業科技檔案的數字化進程。一是檔案管理人員數量不足,缺乏專人負責農業科技檔案數字化工作。隨著農業科技檔案數量不斷增加,部分單位現有的人力資源難以滿足農業科技檔案管理需求。二是硬件設施與軟件設施不完善,農業科技檔案數字化轉化效率低下。典型表現在高拍儀、大型掃描儀、微縮相機、高存儲硬盤缺失,信息化建設舉步維艱。同時,部分單位檔案管理系統的功能單一,僅能簡單存儲,無法對格式進行轉化,不利于農業科技檔案一站式處理。
(二)農業科技檔案數據庫建設緩慢。為了更好地提升農業科技檔案檢索、利用效率,必須建設農業科技檔案數據庫。然而,實踐中許多單位對數據庫建設工作缺乏足夠重視,農業科技檔案對農業科研工作的支撐作用不明顯。一是沒有對農業科技檔案的類別進行細分,尚未根據類別來建立數據庫,不利于農業科技檔案精細化管理目標的實現;二是尚未將人工智能技術、智能算法技術應用到農業科技檔案管理領域,無法對檔案首頁的關鍵字節進行精準識別,不利于自動化錄入工作,導致數據庫建設緩慢;三是尚未將大數據技術應用到農業科技檔案管理工作中,不僅無法設置精度檢索條件,而且無法自動識別圖片中的文字信息,影響數據庫的開發與利用;四是農業科技檔案數據庫與單位OA辦公系統、農業科研系統的關聯度不高,大量檔案資源無法同步。
(三)農業科技檔案安全存在隱患。信息技術是一把雙刃劍,雖然能夠很好地提升農業科技檔案管理效能,但也留下了許多安全隱患。主要表現在:一是農業科技檔案管理系統容易遭受非法程序、非法病毒的入侵,面臨被篡改、竊取、非法加密的風險。一旦發生相應的安全問題,勢必會損害單位的利益,侵害單位的科研秘密;二是部分單位缺乏創新意識,仍然習慣于使用防火墻、病毒掃描、病毒查殺等技術對農業科技檔案進行安全管理,未全面提升安全效能;三是部分單位農業科技檔案的訪問權限不明,尚未建立農業科技檔案查閱、調閱臺賬,存在安全管理漏洞。
(四)農業科技檔案管理人員的綜合素質有待提升。當前,部分單位檔案管理人才建設不容樂觀,難以適應新形勢下農業科技檔案管理工作。一是尚未制定科學合理的檔案管理培訓方案,檔案管理培訓內容單一,難以突出重點。部分單位尚未結合檔案信息化建設的要求對培訓內容進行設計,檔案管理人員缺乏相應的知識和技能;二是單位與外部檔案館、圖書館等專業部門的溝通不足,檔案培訓工作過于封閉,不利于建設復合型人才隊伍。
三、農業科技檔案信息化建設的對策
(一)夯實基礎,加快農業科技檔案數字化轉化進程。信息化時代,農業科技檔案信息化管理的重要性愈發凸顯。在這種環境下,不能僅對電子類文件進行管理,也要注重對紙質文件進行轉化,確保檔案利用的整體性、系統性。為此,一是要結合本單位農業科技檔案管理需求以及檔案數量,引進具有檔案管理學、圖書管理學知識的專業人才,安排專人負責農業科技檔案信息化管理工作,實現分工精細化的目標。二是要購置或者更新相應的軟硬件設施。一方面,要借助微縮相機、具有ORC技術的掃描儀、高拍儀對農業科技檔案進行數字化轉化,并將其錄入硬盤中;另一方面,要選擇功能較多的檔案管理軟件,為后續的開發利用工作奠定基礎。
(二)精準定位,快速推進農業科技檔案數據庫建設。從資源利用效益最大化以及檔案開發利用的角度來看,單位必須將農業科技檔案數據庫建設工作作為一項基礎性、全局性、長期性的工作來抓。一是要對農業科技檔案進行細分,以年度、內容為條件,設置相應的分類標準,打造多個檔案數據庫;二是要將人工智能技術、智能算法技術應用到農業科技檔案管理領域,建立自動化處理模型,實現電子文件自動錄入、歸檔與更新,精簡檔案管理流程,減少檔案管理人員的工作壓力;三是要將大數據技術融入農業科技檔案管理工作中,結合檔案需求來設置精度檢索條件,滿足不同主體多元化的檔案檢索需求;四是要將檔案數據庫與單位OA辦公系統、農業科研系統關聯起來,打破系統與系統之間的數據傳輸壁壘,滿足農業科技檔案一站式利用的要求,節約檔案管理成本。
(三)堅持原則,做好農業科技檔案安全管理。農業科技檔案事關單位科研秘密、知識產權,具有極高的價值。對農業科技檔案進行信息化處理,不能一味強調對信息技術的利用,更要堅持安全管理原則,防范安全風險。為此,一是要嚴格執行內外網管理機制,通過內網對科技檔案進行管理,有效防止外部的越權訪問、非授權訪問、惡意入侵、惡意篡改等風險;二是要強化信息技術的利用,探索通過區塊鏈技術、云加密技術、文檔加密技術、數字水印技術對科技檔案進行加密。同時,要通過云儲存技術對科技檔案進行高效備份,防止科技檔案丟失;三是要完善科技檔案安全管理制度,明確單位內部以及外部的查閱權限、查閱內容、查閱流程,建立相應的臺賬,為事后追責以及事后調查提供依據。同時,也要不斷提升檔案管理人員的安全責任意識,及時發現風險和管控風險,構建完善的安全管理體系。
(四)把握重點,強化檔案管理人才培訓。農業科技檔案信息化管理離不開高素質的人才隊伍。必須以檔案標準化管理為目標,以檔案信息資源建設為核心,培育高素質的檔案管理人才隊伍。一是要著眼于信息化建設的基本要求,重點開展以信息技術利用為核心的檔案管理培訓工作,制定檔案管理人才培訓方案,整體推進、突出重點。同時,要側重于從實踐操作的角度對檔案管理人員進行培訓,全面提升檔案管理人員的實踐能力,避免培訓工作理論化和形式化;二是要深化與檔案館、圖書館等專業部門的合作,為檔案管理人員提供交流學習平臺,借鑒檔案信息化建設中的新經驗,全面提升人才建設質量。
四、結語
新時期,要進一步做好農業科技檔案管理工作,優化管理內容、管理方式,構建檔案信息化建設平臺,提升檔案管理質量、節省檔案管理時間的同時,實現資源利用效益最大化。一是要夯實基礎,加快農業科技檔案數字化轉化進程;二是要精準定位,快速推進農業科技檔案數據庫建設;三是要堅持原則,做好農業科技檔案安全管理;四是要把握重點,強化檔案管理人才培訓。相信在農業科技檔案管理人員的努力下,農業科技檔案管理工作會朝著信息化、智能化、科學化的方向發展。
【參考文獻】
[1]呂桂菊.農業科技檔案信息化建設面臨的問題及化解之策[J].黑龍江檔案,2019(04):60.
[2]王巖.農業科技檔案信息化建設探究[J].農家參謀,2019(01):86.
[3]陳莉.如何做好農業科研院所科技檔案管理工作[J].北京農業,2013(27):244-245.
作者:胡忠全 單位:福建省南平市農業科學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