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農業科技人才培養探究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摘要:在知識經濟、網絡經濟、共享經濟、綠色生態、節能環保等多種新經濟模式日趨成熟的多重社會背景下,人才強國、人才興國一直是我國的一項基本國策。本文對農業大學圖書館在實施人才培養方面應發揮的職能作用進行了初探,分別從基礎作用、橋梁作用、定型作用等三個方面討論了內容、方法、目的,旨在配合學校主流教育,主動參與協同教育,在助力農業人才培養工作中揚長避短、充分體現圖書館的職能作用。
關鍵詞:農業大學;科技人才;圖書館;培養
農業是我國國民經濟的重要基礎,解決好農業,能源、交通、教育、科學等問題是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關鍵。要實現農業現代化,農業科學技術的應用和發展是至關重要的,人才培養更是關鍵。學校教育是基礎。農業院校是培養農業科技人才的基地,高等教育人才理念對高等教育的培養目標、培養規格和人才培養模式等具有決定性的影響。農大圖書館在人才培養中也應發揮舉足輕重的職能作用。本文結合工作實際就這一專題進行初探。
一、農大圖書館在農業科技人才培養中應發揮的基礎作用
農業是一個相對獨立、知識廣博、門類較多、科技含量高且關系國計民生的非常重要的學科。盡管每天人們都離不開糧食,也深知這是人類賴以生存的必需品,但許多人對農業知識和農業科技卻缺乏系統了解與深入認知。由于剛剛進入大學的學生基本沒有學習過農業科學知識,因此學校會針對新生特點和所學專業開展必要的入學教育,做好基礎教育。在這個階段,能直觀、全面展現專業特點、系統概況、學科全貌、學習氛圍等基本情況的地方,無疑是校園圖書館。大學圖書館藏書萬卷、存儲信息海量,同時能夠彰顯學校的專業形象和專業氣息,例如品牌專業、重點學科、知名教授等。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專業思想和專業基礎、向學生傳輸學習方法,同時也是強化創業創新意識的最佳陣地。圖書館應充分利用這些獨有的優勢,積極發揮職能作用,對學生進行規范、全面和系統的基礎教育。一是常態化配合學校(系)搞好入學教育。每年入學季,圖書館要根據學校的統一安排,主動靠前參與各種基礎教育工作,要做到有重點、有計劃、有層次、有效果。年年都參與,每年有新意。二是發揮圖書館專業人員集中、專業圖書資料齊全、專業宣傳方法多樣,開展各種專題教育投入少見效快的特點。積極配合學校開展有針對性的入學教育,貼近專業的“三觀教育”,符合教學實際的專業思想教育,適應學習環境的認知行為教育等,這些有的放矢的教育活動,有助于為新生或低年資學生奠定正確、正性、正常、正態的思想和專業基礎。三是大學圖書館要充分利用得天獨厚的綜合條件,真正成為培養農業科技人才的“肥沃土壤”和“育種基地”。走進圖書館隨處可見“教書育人”的良好氛圍;“學習型團隊”的良好組織;學科楷模的良好形象;崇尚科學的良好環境;“勵志成才”的良好意向。通過這些形式、途徑和方法,為實施有效的基礎教育筑牢基礎。四是注重發揮圖書館既是知識存儲庫,又是知識集散地的特點,利用館內信息量大、知識面寬、影響力強的優勢,盡力為學生“雙創”能力提升開設“應開盡開、愿學盡開”的選修課和拓展課,促進學生跨專業跨學科研修與知識構建,促進學生的差異化發展,從而為有的放矢地實施分類教育和優秀人才培養打下堅實基礎。圖書館若能實實在在地為打好學生基礎做一些看得見、摸得著、易接受的事,也就基本實現了圖書館在農業人才培養中應發揮的基礎職能作用。
二、農大圖書館在農業科技人才培養中應發揮的橋梁作用
農業大學圖書館始終處在農業信息及科技發展前沿,基本掌握農業現代化所需人才培養的數量、質量和結構,能夠正確理解農業人才的培養內涵和科學確定培養理念。對優秀的高年資本科生和高學歷學生,可“量身定做”和貼近實際地有效發揮培養農業科技拔尖人才的橋梁作用。一是堅持“以學生為中心”,配合學校(系)搞好綜合素質教育。特別是在創新思維和實踐之間搭好“平穩過渡橋”;二是按照“以人為本,德育為先,能力為重,全面發展”的總體要求,大力支持教育教學改革,為廣大師生優選教學內容、優選教學方法、優選教學協作提供所需要的參考文獻資料、教改動態信息、典型經驗介紹、輿情宣傳環境等,想方設法為人才培養“搭好協調橋”。三是積極參與創建優秀人才層次培養的理論模型。結合學生自身特點與培養目標,嚴格按教育規律和學生成長規律,構建“分學段”人才層次培養模式,為學生將來多元化擇業提供“順利過河橋”。四是圖書館要積極與各專業(系)及校外開展協同育人。在深挖內部潛力和匯集自身資源作為人才培養有益補充的同時,也應根據不同專業及各類學生培養的方向和需求,想方設法加強校內外橫向聯系,積極同國內外高校、企事業單位等建立多種產學研合作關系,共同開辟新課程體系和增加新教學內容、形成人才共育、過程共管、成果共享、校企雙贏的有效運行機制。圖書館所做的這些工作雖是鋪路搭橋的工作,但從另一個側面開闊了學生知識視野、豐富了學習內涵、延伸了發展道路。圖書館這些輔助教學工作潛移默化地有效助力了農業人才的培養,這樣的“橋梁作用”已經大大超出了圖書館的職能。
三、農大圖書館在農業科技人才培養中應發揮的定型作用
大學圖書館在學校的特殊學術地位和職能作用,使其成為全體師生學、教、研的好去處和常去處。充分利用圖書館的各種有利條件和宣傳手段,積極配合學校開展多種貼近教學實際、形式靈活多樣、易于師生接受的活動,則有利于圓滿完成教學計劃和培養方案,順利達成與實現培養目標。圖書館最了解不同專業、不同層次、不同年資、不同智能學生的需求,能夠準確掌握處在各個學習階段的學生的基礎知識、專業知識、前沿知識、拓展知識等的水平,因此本著“因材施教,定型培養”的原則,憑借圖書館得天獨厚的客觀條件和人力資源優勢,有效實施人才培養方案。人才培養方案是高校關于專業人才培養目標、規格要求、課程設置、教學安排等內容的指導性文件,是高校進行專業人才培養的基本依據與關鍵環節,在一定程度上,培養方案決定著人才培養質量。圖書館應在遵循學校制定的人才培養方案的基礎上,結合學校各層次人才培養目標和畢業要求,經過翔實的調查研究,分別制訂既符合圖書館工作實際可操作,又符合現代農科專業發展的創業實踐型、復合應用型和創新科技型人才的層次培養輔佐方案,提供可自主選擇的學業發展支持動力,促進學生的差異化專業發展,增強學生“術業有專攻”的專業定型自信。通過協助改革教學內容,幫助聯系實踐教學,推進產學研結合,對復合實用型人才實施校-企聯合培養,強化綜合實踐能力和跨學科學習。對碩士、博士等具有拔尖創新型潛質的高學歷人才,應根據學校與科研院所簽訂的“協同培養人才方案”,圖書館研究員可有針對性地增設學術研究類課程和創業創新課程或進行專題講座。圖書館可將農業科技人才培養工作與事關國家命運、事關教育發展,事關學校建設,事關人才培養,事關和諧穩定聯系在一起,在“專業塑型”和“人才定型”中所發揮的不可替代、舉足輕重的作用,其重要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國策”意義不言自明,特別是在“實現中國夢”的新時代,結合大學工作實際和培養目標,放眼我國農業建設與發展的廣闊前景,有的放矢地開展指導性強、影響力大、豐富多彩、效果顯著的課外教育活動,直接或間接地產生預期作用并達到一定的教育目的,這是農大圖書館主動拓展業務范圍、主動參加教學活動、主動參與人才培養、主動助推“人才定型”的工作改進與創新。結束語:農業大學圖書館在大學中的地位與作用毋庸贅述,但是圖書館在對農業人才培養方面處于何種地位和起到什么作用?可以說這對任何大學都是一個全新的課題。
四、結語
本文對農業大學圖書館在實施人才培養方面應發揮的職能作用進行了初探,分別從基礎作用、橋梁作用、定型作用等三個方面討論了內容、方法、目的,旨在配合學校主流教育,主動參與協同教育,在助力農業人才培養工作中揚長避短、充分體現圖書館的職能作用。只有充分挖掘和調動大學所有職能部門的潛力,使其創造性地發揮自身的職能作用,才能培養出更多適合中國國情的、不忘初心、心系農業發展,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奮斗終生的優秀農業科技人才。
參考文獻:
[1]肖繼坪,梁社往,陳疏影,羅靜波.新時代下高等農業院校人才培養指導意見探索[J].中國管理信息化,2018,21(09):217-218.
[2]劉芳.現代農業人才培養是農業現代化建設的重要內容[J].青年與社會,2013(12):303.
[3]劉秀艷.建立健全農業人才培養機制的思考[J].現代農業科學,2009(09):231.
[4]陳嬋娟,陸玲,李偉,繆培仁.卓越農林人才分類培養的改革與探索——以南京農業大學為例[J].中國農業教育,2019,20(03):98-104.人才培養
作者:祝敏 單位:吉林農業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