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地方農業機械化工作的思考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宣城市宣州區農機化工作存在的主要問題
農機技術人員少,人員不穩定各鄉鎮只有1人從事農機管理工作,還經常變動,大部分鄉鎮農機干部還兼職計劃生育、民政等工作,甚至有的鄉鎮農機干部把農機工作當成兼職的工作,從而影響推廣工作的正常開展。農機技術人員結構不合理主要表現為中、高級技術人員少,技術骨干老化,推廣人員的學習培訓和知識更新不夠。機耕路不能適應農機新技術的推廣應用農村機耕道路損毀嚴重,缺少維修和養護資金,且機耕道路建設不標準、不規范,大型農業機械無法行駛。水稻機插秧推廣進展緩慢的主要因素水稻機插秧推廣緩慢,主要有以下2個方面的因素:
一是傳統種植方式的影響。宣州區是水稻人工撒播和拋秧推廣較早、應用較廣的地區,特別是水稻手撒直播技術,操作簡單,效率較高,在一定程度上影響機插秧的推廣。
二是雙季稻受氣候影響較大。宣州區是典型的雙季稻產區,受季節和氣溫影響,早稻和雙晚育秧難度較大。近年來,大部分宣州區土地流轉的大戶種植煙草、蔬菜和進行水產養殖,煙草收獲后可種植1季水稻,但比一般雙晚栽插遲10d左右,農民拋秧和手工插秧秧齡最長可達到30~40d,而雙晚機插秧秧齡超過20d就可能減產,若“寒露風”來的過早,可能導致嚴重減產甚至絕收,因此雙季晚稻推廣機插秧風險較大[1-2]。
宣城市宣州區農機化工作對策
加強人才隊伍的培養引進科技人員以及農機化專業和農學專業的技術人員。對現有人員要進一步加大培訓力度,建立培訓機制,創新培訓手段,提高推廣服務水平,不斷提高全區農機推廣人員的工作能力和業務水平,建立一支結構合理、業務過硬、愛崗敬業的農機推廣隊伍,更好地為廣大農民服務。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相結合要抓住一切機遇有的放矢,根據區域性優勢產品,發展特色農機,以點帶面,推動農機化工作全面開展。要樹立科學發展觀,按照發展特色農機化和實現全程機械化的思路辦好項目,實施項目帶動戰略,建立示范園區,發揮輻射作用,提高農業優勢產業的農業機械裝備水平,確立農機化在農業現代化中的地位。樹立可持續發展觀念樹立科學發展現,以指導農機化工作,關鍵是要堅持可持續發展觀。解決機制問題,即投入機制、經營機制、創新機制。
一是政府支持與發揮農民積極性相結合。雖然農機化發展的主體是農民,但是政府也要給予適當的資金投入和優惠政策。
二是政府引導與發揮市場機制相結合。要充分考慮市場和農民的需求,把補貼資金與政策優惠有機結合。
三是在推廣農業機械工作中要考慮先進性和適用性相結合。
作者:王軍單位: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區貍橋鎮人民政府農業綜合服務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