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農業發展水平因子分析探究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1評價指標的選取及數據來源
一個地域的現代農業發展水平受到多種因素的共同影響.借鑒了前人對現代農業發展水平研究的已有成果_1_5].同時結合陜西省的實際情況.查閱大量資料后.本研究選取了以下9項數據指標構建評價指標體系:單位勞動力耕地面積、單位耕地農機總動力、單位耕地化肥施用折純量、耕地復種指數、農民人均收入、省級以上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農林牧漁業增加值、糧食總產量、農業從業人員等。研究的數據主要來自(2010年陜西省統計年鑒》和陜西省政府網站,對陜西省下轄的10個地級市進行分析.其中未包含楊凌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范區.因為楊凌區是由陜西省和l9個中央部委共管的.和其他1O個市相比具有許多不可比擬的資源優勢和獨特性.同時它以農業高新技術研發為主.有獨特的發展模式。
2評價方法的選擇
現代農業發展水平評價是一個多指標的綜合評價問題.而因子分析法就是用幾個因子來描述多個指標之間的聯系.以較少的幾個因子來反映原資料的大部分信息的統計學方法國內有學者曾用因子分析法對現代農業的發展進行過研究筆者通過分析,發現前人的因子分析法的應用存在以下誤區:
1)樣本數量必須大于評價指標數量才能得出Baalett球體檢驗結果和KMO值有的研究中顯示出樣本數量小于評價指標數量.在SPSS軟件處理數據過程中并不能得出Bartlett球體檢驗結果和KMO值.雖然后面的分析結果可以顯示出來,但是并不代表可以采用該法
2)現代農業朝著產業化方向發展.現有的研究中并未將農業產業化指標考慮到現代農業發展的研究中來.在指標的選取上存在一定的漏洞和缺失基于以上認識.筆者采用因子分析法對陜西省現代農業發展水平進行了評價研究.并希望能走出以上誤區。
3陜西現代農業發展水平評價分析
3.1原始數據進行無量綱化處理
為了克服由于變量指標間的量綱不同而對統計分析結果產生的影響.在做因子分析之前需要對原始數據進行無量綱化處理,公式為:=(1,2,3,⋯,10;j=l,2,3,⋯,9)J(原始數據與無量綱化數據略。)
3.2KMO值和BaNett球體檢驗結果
對無量綱化后的數據通過SPSS17.0軟件進行KMO值和Ba~lett的球體檢驗,結果見統計結果顯示樣本數據的KMO值>0.6.Banlett球體檢驗對應的相伴概率值<0.05.說明相關系數矩陣不可能是單位陣.即原始變量之間存在相關性。適合于做因子分析
3.3用主成分分析法提取影響因子
本研究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提取影響因子.各成分的特征值、貢獻率和累計貢獻率如所示。從表中可以看出.前3個公因子的特征值>1,且其所代表的信息量占了全部信息量的89.390%,能夠代表原來的所有指標信息進行分析.因此提取前3個公因子作為影響因子。
3.4旋轉后的因子載荷分析
從正交旋轉后的因子載荷矩陣f)可以看出.前面提取的3個公因子反映了現代農業發展水平的3個不同方面:因子1主要包含鄉村從業人員、糧食總產量、農林牧漁業增加值和省級以上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等方面.主要體現了現代農業的產業化規模:因子2主要包含農民人均純收入、單位耕地面積農機總動力和單位耕地化肥施用折純量等方面的信息.體現了現代農業中農民的“投入一收益”效益:因子3主要包含單位勞動力耕地面積、耕地復種指數等方面的信息.體現了現代農業的生產能力和生產潛力。
3.5陜西省各市現代農業發展水平綜合評價得分
根據SPSS17.0軟件計算出的因子得分系數(見)。根據該表建立因子得分模型如下:Fl=(一o.129)1+0.299X2+(一o.091)X3+O.298X4+(一0.153)5+O.260X6+0.0047+O.310X8+0.038X9F2=0.48IX1+(一0.120)X2+(一0.042)X3+(一0.039)4+0.578X5+(一0.068)X6+0.231X7+(一0.132)X8+0.063X9F3=O.047Xl+(一0.031)X2+0.4913+(一0.145)X4+(一o.148)x5+0.03ox6+0.o97x7+(一0.025)X8+(-0.487)o將前面無量綱化后的數據代人因子得分模型,再以各主因子的方差貢獻率作為權數計算陜西省各地級市現代農業發展水平綜合評價得分(見)。綜合評價得分公式如下:F=0.56597FI+0.19124F,+0.13669。為了便于分析,統計了關中地區、陜南地區、陜北地區的因子平均得分以及農業發展水平綜合評價平均得分(見),其中:各地區的因子平均得分(,1。2,3)為該地區所包括城市的該項因子得分的平均值.各地區的農業發展水平綜合評價得分為該地區所包括城市的農業發展水平綜合評價得分的平均值。全省現代農業發展水平綜合評價平均得分0.0623032。陜西省各市現代農業發展水平綜合評價得分差距較大。得分最高的咸陽市與得分最低的銅川市相差1.5分,西安、咸陽和渭南3市現代農業發展水平遠遠高于其他城市,咸陽、西安、渭南、寶雞和漢中5市的現代農業發展水平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從地區分布來看,由可以看出,關中地區排名第一.這主要是由于關中地區整體的農業產業化規模較大(由關中的值可以看出),農民“投入一收益”的效益最高。耕地的生產能力已經挖掘得比較充分(由關中的值可以看出),而陜北地區整體的農業產業化規模較小.農民“投入~收益”的效益不高.耕地的生產能力較小.但仍有較大的生產潛力陜南地區的農業產業化規模也較小,后續的生產潛力將會較大。總體來看,陜西省現代農業發展水平較低(由值可以看出)。
4對陜西現代農業發展的幾點建議
4.1積極發展先進設施農業
陜西省高校林立.且楊凌農業科技示范區以研發農業高新技術為主.再加上眾多的農業科研機構,因此,陜西發展設施農業有著得天獨厚的技術優勢。目前主要以地膜覆蓋栽培、園藝作物溫室栽培和無土栽培為主.而由高科技支撐的工廠化種植以及工廠化農業車間生產發展得較為緩慢。加快陜西先進設施農業的普及與推廣.是現階段實現農民增收、提高農產品競爭力的有效途徑。
4.2大力推行農業產業化
陜西推行農業產業化一定要突出各地區的比較優勢,合理布局產業格局。按照相對集中、高產高效的原則,結合實際,因地制宜,圍繞主導產品,順應市場需求.形成專業化生產和區域化布局,使資源優勢轉變為地區優勢,從而形成產業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