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農業投入品市場監管策略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1.1農業投入品經營單位情況
據不完全統計,臨安市有農藥經營戶205家,年經營額1100萬元左右;肥料經營戶218家,年銷售量大約8.5萬噸,經營額2.1億左右;獸藥及生物制品經營戶14家,年銷售額500萬元;飼料和飼料添加劑經營戶26家,年銷售量3萬噸,銷售額6000萬元;農作物種子、蠶種經營戶70家,年銷售800萬元。全市合計每年農業投入品經營額約為2.88億元。
1.2農業投入品經營渠道情況
以前,臨安市的農業投入品由供銷系統獨家經營,農業系統經營種子。目前這一格局已經打破,形成了浙江農資集團(臨安惠多利有限公司)、山地植保服務部及眾多個體經營戶并駕齊驅的局面。臨安市的農業投入品經營企業中,農資集團的惠多利連鎖超市占37.6%,山地植保服務部正在組建農資連鎖,其余為個體經營。市場的多樣化促進了農業投入品經營的競爭格局,農業投入品也由過去的農藥、化肥和種子,逐步形成了種子、農藥、化肥、薄膜、農用配套設施等一系列農資品種,實現了系列化服務。
1.3農業投入品經營網點分布情況
目前,臨安市的農業投入品經營網點已從過去的城鎮聚集地向偏遠山區、規模行政村和交通相對方便的自然村發展。據調查統計,臨安市農業投入品經營點85%以上分布在行政村。由于網點眾多,市場競爭激烈,商家努力提高服務質量,采取送貨上門、缺貨預約、夜間營業等措施吸引農戶,大部分經營戶還在農忙季節對困難農民賒貨,在方便農戶的同時發展自己。
2農業投入品經營、監管存在的問題
農業投入品放開經營在帶來眾多好處的同時,也存在著一些問題。
2.1監管難度大
由于臨安是一個山區市,很多農業投入品經營點設在偏遠山區,給監管帶來了難度。經營戶為追求利潤,銷售過期的、劣質的、不合格的農資產品情況時有發生。有些經營戶從省外購進本省禁用的甲胺磷、氧化樂果等農資產品,違法經營。
2.2經營人員素質偏低
臨安市的農業投入品經營人員中,年齡40歲以上的占65%,60歲以上的也不在少數。年齡偏大,加上文化水平偏低,難以適應千變萬化的市場。況且現在很多的農資產品技術含量較高,經營戶需對農民進行技術指導,這就需要掌握較多的專業科技知識,而目前臨安市的經營戶很難達到這一要求。
2.3經營規模小而混雜
臨安市農業投入品經營點從數量和分布上來看已基本滿足廣大農民生產的需求,但總體規模小,一旦出現較大的市場風險,一些弱小的經營戶則難以抵御。由于以個體經營為主,規模小,經營品種雜,有的在經營農業生產資料和種子的同時,兼營日用百貨,有的甚至兼營副食品。這不但形不成專業經營體制,還存在著安全隱患。
2.4無證無照經營較多
由于臨安市地域廣、山區多、交通不發達,監管部門鞭長莫及,一些鄉村小店經營人員法律意識淡薄,無證無照經營農業投入品現象較為普遍。這些鄉村小店大多經營規模小、經營日期不確定、無長期打算,做一筆生意算一筆,一旦發生質量安全糾紛很難得到合理解決。
2.5部門相互協作不夠
目前,臨安市有農業、工商、質監三個部門在對農業投入品實施監管,雖然三個部門經常就一些工作和重點問題展開聯合執法,但沒有形成制度,一些聯合執法活動收效不佳。
2.6執法監管力量不強工作經費不足
目前臨安市農業執法大隊只有4名執法人員,要承擔臨安市26個鄉鎮街道533家大小農業投入品經營單位以及生產企業的監管和檢查任務。面對如此大的山區地域,4名執法人員實在力不從心。而且,臨安市財政至今還沒完全落實農業行政執法經費,許多農業投入品的檢測經費還得靠上級農業部門的支持。臨安市基本上每年要完成60個農業投入品的檢測任務,但每個農業投入品需800元的檢測經費,農業執法大隊對此不堪重負,真可謂“巧婦難為無米這炊”。
3農業投入品管理對策
3.1加強法律法規宣傳,提高經營人員守法意識和消費者的維權意識
要充分利用各種媒體,宣傳有關農業投入品監管的法律法規,通過科技下鄉和科技咨詢,普及識別假冒偽劣產品的知識,以提高經營者遵法、守法的自覺性,提高廣大消費者識別假冒偽劣農資的技能和維權意識,要全天候開設“12316”舉報投訴電話,便于群眾舉報假冒偽劣農業投入品。
3.2加大政府財政經費的投入,加強執法隊伍建設,提高整體管理水平
要把農業投入品的監管經費列入臨安市財政預算,確保農業執法部門開展日常的監督管理。農業行政執法大隊是臨安市農藥、化肥、種子主要管理機構,現有的人員配置、執法手段難以適應臨安市面廣、點多、交通不便的現狀。據此,政府應重視農業行政執法隊伍的基礎建設,在保障執法經費、完善執法手段、提高執法能力、穩定執法隊伍等方面給予更多的政策支持和財政扶持。
3.3大力發展連鎖經營和品牌經營,推行企業信譽承諾制
要結合臨安市的實際,借鑒連鎖超市經驗,推行農業投入品連鎖經營和品牌經營,改變目前規模小和抵御市場風險能力弱的狀況。根據臨安市的實際,筆者認為,可發展2~3個連鎖實體,推出2~3個經營品牌,實現經營連鎖化、品牌統一化、進貨渠道規范化,從根本上杜絕假冒偽劣產品。同時推行信譽承諾制,以便在發生質量糾紛時,可進行有效的監督舉報,投訴和索賠。在此基礎上,還要積極開展誠信企業建設活動,農業行政執法大隊要聯合工商、質監等有關部門,對守法經營,信譽好的企業授予“誠信企業”稱號,獎優罰劣,提高企業自律意識。
3.4加大違法查處力度,嚴懲違法行為
零售環節杜絕假冒偽劣農業投入品,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是加強市場監管,加大抽檢力度,嚴把流通關。要積極開展“綠劍”集中行動,加大對違法案件的查處力度,對屢次違法不改的經營戶要從嚴處罰。特別要打擊經銷明令禁止的農資產品和假冒偽劣產品的不法經營者,在打擊的同時,還要在媒體曝光,增強對違法者的威懾力。
3.5加強部門協作,共同規范和繁榮農業投入品市場
要對農業投入品市場實行全面監管,單靠一個農業行政執法部門是遠遠不夠的,必須與工商、質監等有關部門密切配合,相互支持,通力協作,形成合力,共同探討一套長效管理機制,促進農業投入品市場的規范與繁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