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建筑節能技術在實際工程中的應用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摘要:
針對建筑節能的相關技術措施,通過具體的實際工程項目,做簡單的論述。建筑的能源消耗較大,為了能夠實現建筑節能減排,積極的運用建筑節能技術,能夠起到促進作用,就實際運用情況來看,能夠減少碳排放,減少能源消耗量,對實現節約能源,有著積極的作用。
關鍵詞:
建筑節能;節能技術;可再生能源
1建筑節能概述
建筑節能主要是通過合理設計,并且運用節能技術等,減少建筑全周期內的能源消耗。建筑節能要基于氣候條件,合理的設計建筑平面布置形式與總體布局,進而實現資源與能源的節約。在建筑全過程中,減少化石能源的使用量,進而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
1.1工程概況
南京市高淳區經濟開發區科技創業園二期項目,位于高淳經濟開發區,主要為科技創新企業提供良好的空間和卓越服務,包含研發辦公和人才公寓兩部分。本工程建設用地6.59萬m2,總建筑面積13.48萬m2,其中地上9.8萬m2,地下3.68萬m2。包含三棟14~20層不等的公寓樓,九棟6層的研發樓以及四個地下室空間(見圖1)。該項目分兩個階段設計、施工,第一階段于2012年設計,2015年竣工,并已投入使用;第二階段于2014年設計,2017年4月竣工。該項目地處南京市高淳區,屬于夏熱冬冷地區。建筑設計遵循綠色環保的設計理念,按照建筑節能標準,綜合多項建筑節能技術,形成一套適宜夏熱冬冷地區的建筑節能技術體系(見圖2)。結合地形高差變換和基地周邊條件,北側沿雙高路布置呈“工”形的三棟高層公寓,與已建一期建筑形成完整的城市界面。基地內部結合園區路呈組團式布置小體量多層研發樓。功能布局緊湊合理,建筑呈有序的變化和高低組合,進而形成豐富的空間布局。
1.2建筑節能技術措施
(1)圍護結構節能技術的應用。①建筑節能基于50%的能耗節能目標。建筑體型以矩形及其組合為主,局部凹凸,從而減少能量損失,體型系數均不超規范限值。公寓部分:外墻外保溫采用200mm厚加氣混凝土砌塊+25mm厚巖棉板保溫層;屋面采用30mm厚泡沫混凝土+70mm厚I型發泡水泥板;外門窗采用斷熱鋁合金多腔密封6高透光Low-E+12A(Ar)+6透明玻璃。研發樓部分:外墻采用預制GRE集成外墻掛板,12mm厚石膏板+65mm厚巖棉板+19mm厚GRE外墻掛板;屋面采用30mm厚泡沫混凝土+85mm厚I型發泡水泥板;外門窗采用斷熱鋁合金多腔密封斷熱鋁合金6中透光Low-E+12A+6透明玻璃。其中預制GRE集成外墻掛板是一種新型建筑外圍護結構,具有輕質、高強、質量穩定、耐久性好、建筑工業化和一體化程度高等優點。具有節能、節材、環保、防火、隔聲、抗震等特點;②建筑外遮陽。建筑節能環保的需求越來越大,從遮陽發展潮流和趨勢上,已從手動向電動、簡單向智能、戶內向戶外的方向發展。本項目采用電動鋁合金卷軸外遮陽系統。
2可再生能源設計
2.1自然通風
自然通風的建筑可以降低空調耗電量,進而降低生產這些電能的不可再生資源的消耗量和C02向大氣的排放量;對人體而言,自然通風可減少“空調病”和各種通過空氣傳播的疾病的發病率。設置若干下層廣場,有效解決了部分地下室空間的通風和采光問題。
2.2地源熱泵空調技術
本項目空調采用地源熱泵系統,地源熱泵設置在基地東側綠地及人工湖下面。地源熱泵技術需要處理地源熱泵和建筑群之間的適應性問題,需要做到因地制宜,避免造成資源浪費。因為土壤資源豐富,借助地埋管熱泵系統,來滿足建筑冷熱負荷。本工程采用高密度HDPE100型DN25雙U型管土壤換熱器,夏季平均每米井深換熱量暫時按:58W/m,冬季平均每米井深換熱量為:43W/m。土壤換熱器按照4.5×4.5m間距埋設,鉆孔深度100m,總埋設并聯雙U井369口。夏季土壤換熱器最大釋熱量為2140kw,冬季土壤換熱器最大取熱量為1586kw.土壤換熱器循環工質為自來水,循環溫度夏季為35/30℃,冬季為5/10℃(見圖3)。
3空氣源熱泵熱水系統
用于公寓樓熱水,室外機設于每層樓外墻空調隔板處,熱水箱設置在衛生間內,采用電輔助加熱。空氣源熱泵熱水器是一種高效集熱并轉移能量的裝置,根據逆卡諾循環的原理,采用電能驅動,通過傳熱工質,能夠24小時源源不斷地從空氣中獲取免費的低品位熱能,并使之轉換為高品位的熱能,用于制取熱水,達到系統所設定的熱水溫度,供給用戶使用。
4太陽能熱水系統
用于地下廚房餐廳,太陽能集熱板及熱水箱均設在屋頂,屬于強制循環式太陽能熱水系統,采用重力流給水,太陽能集熱板采用平板式。太陽能資源是一種環保的自然能源,其具有取之不盡、用之不竭你的特點,是一種可再生能源。
5結束語
在能源短缺的今天,節能本身就是一種最“清潔”的能源。建筑節能技術在實際工程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比如新型的節能材料、地源熱泵技術、太陽能等。通過以節能為導向的建筑整合設計,來有效降低建筑的能源消耗。
作者:盛駿 單位:江蘇華匯工程咨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