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環境保護與建筑工程研究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1建筑施工的污染現狀
1)噪聲污染:主要來自于建筑施工機械和支拆模板時的敲擊和撞擊聲,混凝土的攪拌和震搗,尤其是夜間施工。人為的施工噪聲也是重要的原因之一,有的工人進入施工現場高聲喊叫、敲打墻體及樓板、亂吹哨。
2)空氣污染:工地中使用大量干燥的塊狀材料如干石灰、水泥等,材料運送搬運過程中產生的大量灰塵、現場鋸末產生的粉塵、到處飛揚。再加上做屋面防水、衛生間防水等需要加熱防水材料,熬制瀝青,煙熏火燎,還伴隨著刺鼻的氣味。有的工地任意焚燒生活垃圾等。
3)光污染:夜間工地上的探明燈齊明,徹夜不息、如同白晝。運送大宗材料或商混凝土的汽車頻頻出入工地;工人用大功率的焊機實施空中焊接作業等。這些都嚴重影響了人們的生活和正常休息。
4)水環境污染:機制紅磚等潤水、混凝土澆水養護、熟化石灰等工序形成的廢水,多是無組織排放。有時混凝土在冬季施工中加入的抗凍劑、早強劑,這些摻合劑的殘余隨廢水自由流淌,污染著附近的水環境。
5)建筑施工、生活垃圾:在新建工程中原料的耗費等,改造工程中最早的建筑施工垃圾就應該是拆除原建筑墻體及地面塊材或其他材料。臨時建筑物比如辦公室、廚房、衛生間等產生的生活垃圾。建筑垃圾的管理不妥當,清除不及時,同樣也會污染環境。有些污染不是單個存在的,而是伴隨著其他污染相繼產生的。比如夜間運送材料,機車轟鳴、探明燈徹夜不息,塵土飛揚。
2建筑工程中需要注意的幾點
1)增強法制觀念,強化環保意識。嚴格按照《建筑法》和《環境保護法》等法律、法規的規定,控制和處理施工現場中的污染和危害。在現場作業時注意保護地下不明物體及地下文物等,盡力保護施工區內林木、植被。以下這兩個施工單位的做法值得大家學習一下:2013年4月,廣西省賀州市一工地在施工時挖到手榴彈等523余枚各類爆炸物品。工地立即要求操作挖掘機司機停止操作,對現場及時進行保護并上報當地公安部門,由公安局的爆破專家在深坑里將這批爆炸物品引爆銷毀,排除安全隱患。2011年10月,西安地鐵二號線施工方在西安城南發現一座東漢古墓,隨即保護現場,給相關部門進行了匯報。
2)科學組織,文明施工。保護和改善施工現場的生活、生態環境,全員參與,共同努力。現場建立環境保護工作小組,由項目經理任組長,各有關部門、施工隊負責人和專職工作人員參加,按照“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嚴格控制“三廢”排放,發現問題必須制定措施進行整改。
3)增強環保成本意識,加強廢物利用率。對拆除下來的建筑垃圾和施工中的施工材料,進行有效的管理和妥當處置。比如:對混凝土進行養護時所使用的苫布和塑料薄膜要保護好,以備回收利用。草簾和其他東西經多次利用后統一收集廢棄。
4)改進施工工藝,加快工業化發展。選用新型結構形式,采用先進的施工工藝,以實現對環境的保護。比如:樁基宜選用人工挖孔樁或采用靜力壓下預制樁,其干擾小,污染少;商混凝土的廣泛使用提高施工效率和專業性,也可避免攪拌機產生的較大噪聲、水泥飛揚、廢水污染等。
3施工現場中的具體措施
1)針對噪聲:材料和設備及機械在使用和搬運時,輕拿輕放,上下、左右有人傳遞。嚴格控制強噪聲作業,對電鋸等強噪聲設備,以隔音棚遮擋。禁止使用高音喇叭,可以使用低噪聲的對講機。教育工人上班期間不大聲說話、叫人和唱歌等,減少人為噪聲。嚴格控制產生噪聲的時間段,尤其是在中考、高考期間更加應該嚴格執行,以免干擾考生休息。
2)針對空氣污染:禁止隨意焚燒油氈、橡膠、塑料、皮革、生活垃圾等物質。拆除舊建筑物時,要噴灑水。土方外運時應注意避免遺撒及粉塵污染路面及大氣。施工道路每天安排灑水車進行灑水降塵。
3)針對光污染:夜間施工時吊車照明不得直接照射居民區,防止光污染影響居民休息。
4)針對水、土壤污染:化學藥品、外加劑要妥善保管,庫內存放。施工、生活廢水的排放要通過沉淀池后再按規定排入污水管或河流。使用推土機等施工機械時,應注意機械油箱是否有跑、冒、滴、漏油現象,以免流入土壤,造成土壤污染。
5)其他污染:由甲方指定垃圾堆放場所,把施工垃圾首先堆放在統一位置上,每天晚上22:00時后及時把當天的垃圾全部運走。食堂污水設凈化器,施工現場合理布置廁所并設化糞池,工地廁所要有化糞池,并防止滲漏,定期用水沖洗、打掃,及時進行消毒、滅蚊蠅。
6)工程完工后,按業主要求盡快拆除臨建設施、清除場地、進行綠化,美化環境。
7)小區在居民入住后,盡快建立垃圾處理站。經濟、建筑、環境保護三者互相依存、互相制約。只有將三者的關系處理好,國家才能更快更穩的發展。我們既要成為人類建筑的推動者,也要成為環境保護的愛護者,做好這一件造福子孫后代的偉大的工程。施工方對于環境污染的問題必須加強重視,加大工程中的環境成本,絕不能采取能簡則簡、能免則免的方法應付,為工程的質量留下隱患。(本文來自于《山西建筑》雜志。《山西建筑》雜志簡介詳見
作者:陳潤寬單位:山西省大同市同煤集團房地產管理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