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危險性機械加工論文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1機械加工工藝危險性分析及控制
針對不同工種的工藝操作特點,應對其各自的危險性進行專門分析,并采取相應的防護措施對傷害的發生進行控制。
1.1鉗工在鉗工操作的過程中,引發的事故有絞傷、刺傷、物體打擊、高空墜落、擠傷等。其中鉆工在操作鉆頭、齒輪等外在的旋轉部件時引起的絞傷比較多,搬運部件、生產設備引起的擠傷、砸傷、高空墜落事故相比少一些,另外鉗工在生產的過程也要注意可能發生觸電的傷害。預防鉗工的操作事故發生,首先要從安裝護手板、鉆頭切斷器、轉軸防護等機械設備、高空作業方面加強防護。從安全的角度考慮,鉗工操作人員更應該提升自己的操作技術和對工具的正確使用。
1.2車工在車工的操作過程中,引發的事故有絞傷、物體打擊、夾擠受傷、切削崩傷等。其中切削所造成的傷害比較大,刀具還容易傷害機床保險機構等。造成事故的主要原因有生產的管理混亂、操作的方法不正確、防護措施不完善,另外還有機械故障、設備或工具的選用不合理、、配合不協調、設計或安裝方法不正確等原因。預防車工的操作事故發生,首先加強切削的防護,可以增加防護罩之類的防護措施,還應及時采用安全措施清理操作地點切削,減少對人體的危害。其次經常檢查機械設備,防止設備“帶病”作業引發不良事故。最重要的是生產的管理,對于防護用具不使用或使用不規范、操作時精力不集中或違規操作等現象嚴加管理。
1.3銑工在銑工的操作過程中,引發的事故有物體打擊、絞傷、高空墜落、切割傷害和碾壓傷害等。銑工在銑床的旋轉部位容易發生事故,其中銑刀的切割傷害比較嚴重,其次是絞傷等。發生銑工操作事故的主要原因有:缺乏防護設施、操作方法不正確、設計或安裝的方法不正確、設備或工具選用不合理、生成管理混亂等。其中事故發生占比高的是因缺乏必要的安全防護技術和防護裝備。另外還存在安裝不當、刀具選用不當、生產過程管理混亂等原因。預防銑工的操作事故發生,保證銑工操作安全順利進行,生產單位可以經常進行技能培訓和安全培訓,整體提升員工的專業水平。加強銑刀刀罩、防護擋板等防護設置。對于質量有缺陷、設計不合理的用具,要嚴格把關堅決不能在生產的過程使用,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
1.4刨工在刨工的操作過程中,引發的事故有刨傷、物體打擊、切屑崩傷等。刨工主要的事故當然是刨傷,另外切屑崩傷、物體打擊等也有危害。刨工操作事故原因主要是:生產管理混亂、設備或工具選用不合適、操作方法不正確、防護設施缺乏、配合不協調、設計或安裝的方法不正確、操作環境不良等。其中主要事故時因為操作方法不正確,還有生產管理混亂。防護設施缺乏、配合不協調、設計或安裝的方法不正確等事故偶爾會發生。預防刨工的操作事故發生,可以在加工過程中防止工作臺、滑枕碰傷操作者。生產管理方面規范管理,禁止在設備工作期間進行檢查、修理,掌握好手與工件間的距離,遵守安全操作機床。
1.5磨工在磨工的操作過程中,引發的事故有崩傷、物體打擊、摩擦傷害、絞傷、夾擠傷害等。砂輪破裂打傷人、摩擦傷害這是經常發生的事故,其中砂輪破裂不但打傷人而且還打壞工件,這些都是物體打擊。絞傷、崩傷、夾擠傷害在磨工的操作過程也常有發生。預防磨工的操作事故發生,首先必須制定嚴格的磨工操作規章,比如在干磨和修整砂輪時應佩戴防護眼鏡及手套,磨削前還應仔細檢查工件的裝夾是否完成。為磨床砂輪安裝規范的防護擋板或防護罩、吸塵裝置。嚴格最受磨工的操作流程,為工作創造良好的環境。
1.6鍛造工在鍛造工的操作過程中,引發的事故有物體打擊、水箱爆炸、絞傷等。尤其是物體打擊發生的事故比較多。在生產的過程中還容易發生因熾熱毛坯造成的鍛件燒傷事故,在運輸的過程中容易發生材料砸傷等事故。鍛造工操作事故原因主要是機械故障、缺乏防護措施、操作方法不正確、工藝不合理、生產管理混亂、設備或工具的選用不正確、設計或安裝的方法不正確等。其中操作方法不正確或相互配合不協調造成的事故比較多。工具選用不當、工藝不合理等也是造成鍛造工事故發生的原因。
2結語
由于機械加工工藝復雜,工種形式多種多樣,所以發生生產事故的可能性比較大。雖然事故一般不會造成人員死亡,但是造成的傷害往往比較大,后果很嚴重,一般事故發生后多會造成人員喪失勞動能力的現象。因此,機械加工各個工種的操作方法一定要規范,防護措施也要重視,對經常引發事故的機械部位進行防護加改進,并定期對設備進行維護和檢查維修,還應加強員工的安全意識和安全知識培訓;生產過程應嚴格按照操作規章,加強防護,杜絕管理混亂現象的發生,創造良好的機械加工工作環境。
作者:李敏單位:商丘學院